搜尋

首頁醫療保健書籍基本資料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
編者的話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作 者 作 品

30開始:打造亮麗熟年

醫療保健

【類別最新出版】
早上斷食,九成的毛病都會消失!(增訂版)
肌膚算病【望診護膚篇】:三代中醫教你從皮膚解讀體質密碼,對症調理、控熱排毒,養出不老好膚質!
我不餓,但我就是想吃:21天計畫打破假性飢餓與自責愧疚的迴圈,鬆綁你的飲食焦慮
憂鬱不只是藍色:用德國心身醫學走出身心困境
一輩子的好視力:只有眼科醫生才知道,保持好視力的50個習慣


壓力--是敵人,還是朋友?(CS0071)

類別: 醫療保健
叢書系列:身體文化
作者:陳永儀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6年07月11日
定價:220 元
售價:174 元(約79折)
開本:大25開/平裝/160頁
ISBN:9571345172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編者的話書摘 1書摘 2書摘 3



  書摘 1

壓力與心理、情緒的三角關係

壓力是主觀性的

有如此抽象的思考能力!加上來自世界各地的豐富資訊,難免使人在不知不覺中陷入經常擔憂、緊張的狀態。人類的心理有如此的力量讓我們能夠思考和預計未來,但卻也帶給我們獨特的壓力經歷。

壓力所造成的短視,往往會使人看不見其它選擇或變通方法。當一個人感覺壓力大時,一種簡單、可行的處理方式,是嚐試問自己﹕「我一定要這麼想嗎?我非得這麼做嗎?有沒有其它變通辦法?或是朝另一個角度去看?最壞的狀況是什麼?最壞的狀況發生了會怎麼樣?比我想像的還糟嗎?還是和我想的一樣?那又怎麼樣?」

負面情緒是面對壓力的一種反應

健康心理學家Dr. Sheldon Cohen 製作了一項問卷,來測驗人經歷壓力的程度。既然壓力是主觀的,個人切身的感覺最為重要。先前提到美國國家科學協會,壓力會使人老化的報告,即是使用71 頁Dr. Cohen 個人壓力測驗的「十題」版本:

這是測驗你在過去一個月中的壓力經歷。超過一個月以上的壓力,通常可被視為常期性的壓力。要注意的是,這並非診斷型的測驗,因此不會告訴你假如得幾分就會怎樣。將所有的分數加總,總分可介於0.40 不等,分數越高,顯示壓力越大。

情緒是人類心理的一部份,也是我們人生畫布上的色彩,藉由感受不同情緒的程度以及時間長短,畫出人的情感世界。

問題
從來沒有
幾乎沒有
偶爾
常常
經常
在過去的一個月中,你常因一些出乎預料的事而感到不高興嗎?
0
1
2
3
4
在過去的一個月中,對一些重要的事情,你覺得失去了控制嗎?
0
1
2
3
4
在過去的一個月中,你有否感到過緊張、有壓力?
0
1
2
3
4
在過去的一個月中,你常覺得無法承受所有該做,卻做不完的事?
0
1
2
3
4
在過去的一個月中,有許多因你無法控制的事而感到生氣?
0
1
2
3
4
在過去的一個月中,你覺得生活中的困難越堆越多,到了無法克服的地步?
0
1
2
3
4
在過去的一個月中,你覺得很有自信,能夠處理生活中的各樣問題?
0
1
2
3
4
在過去的一個月中,你常覺得事事順利?
0
1
2
3
4
在過去的一個月中,你覺得一些惱人的事,大都可以控制下來?
0
1
2
3
4
在過去的一個月中,你感覺能夠掌握所要做的事?
0
1
2
3
4
合  計
 

大部分的情緒都是針對某些特定的人(我一看到他就生氣!)、(我一碰到這種事就頭大……)、物(我不敢吃動物內臟,一看到就噁心)、情況(我最怕看到我爸媽吵架),且通常有一定的「期限」──沒有一種情緒是會持續永遠的。負面情緒如憤怒、失望、挫折感等,是面對壓力時的一種反應。

學習觀察自己的情緒起伏

長有人問我,該如何控制情緒?我倒認為,情緒是人類的特質,或許我們該學著去珍惜、品嚐,而不是消除它。更有許多人,誤將「壓抑」當作「管理」。

無論你今天的目的是要管理或消除,除了承認它的存在在,更要學習去察覺、辨識這些不同情緒,是如何在你的身上顯現。不習慣辨識自己情緒的危險之一,就是往往被情緒影響,失去控制,做出不該或後悔的事。

在西點軍校教心理學時,有一堂課我總是會問學生:「你們有情緒嗎?」

學生大都異口同聲的說:「報告老師,沒有!」

「我再問一次,你們有情緒嗎?」學生們睜大了眼看著我,眨了一眨後說:

「報告老師,我們可能有情緒,但是情緒化的反應是不專業的行為!帶兵的時候,遇到某些狀況就算害怕,也不能表現出來。」

的確,有情緒與情緒「化」是兩回事。經歷情緒的起伏,是人的專利,不可能沒有!但是,在不適當的時侯表現情緒,或是讓情緒去控制行為,卻是不應該,也得不償失的。有個學生到我辦公室來,右手吊著繃帶,腫得相當厲害。

「你怎麼了?」我問他。

「報告老師,有一件事讓我非常非常憤怒,一氣之下,我一拳把寢室裡的牆壁打穿了,手也斷了.」,他面無表情像是敘述一件別人身上發生的事。

若是這個學生能察覺自己情緒的上升及變化的徵兆,或許,他可以在事發前解除這項危機,而不至於像現在-手腕斷裂,不但體育、軍訓課不能上,連寫字、電腦也不能打..,等傷勢好了之後,還得以加倍的時間補功課、趕進度。

然而,學習觀察自己的情緒起伏不是一件自然或容易的事,是需要耐心與時間去練習的。

有一個妻子向我抱怨,她的丈夫近來脾氣好大,跟他講話非但沒有回應,反而嫌妻子囉唆,情緒非常激動、易怒,有事沒事就大呼小叫的。當妻子試著告訴丈夫,不要一點小事就動肝火,說話聲音小一點,態度好一些,哪知丈夫臉紅脖子粗,反而更大聲、一個字一個字地大聲吼叫:「我-沒-有-生-氣!」。

其實這位丈夫在工作上遭遇到一些困難卻無法解決,壓力無形上身,自己毫無察覺,卻整個發洩在情緒上。就像許多人常常很「激動」地對我說:「我這個人是絕對沒有情緒的!」人們經常不去察覺和辨識自己情緒的變化,卻反而否認它的存在。

壓力每個人都有,因壓力而顯示的情緒反應是理所當然的。

一般情緒的起伏是正常現象,並不等於心理疾病。但如果一個人的情緒反應程度或持續時間到了不正常的地步,像生氣久久無法平撫,以致於要傷害別人,或情緒低落到無法正常工作,就必須考慮就醫了。

事實上,許多症狀都必須符合一定的標準,才能確定是否罹患心理疾病。像現在常聽到人們說的「憂鬱症」或「躁鬱症」,這些都是臨床心理學或精神科的專有名詞,是用於診斷和治療心理疾病而使用的。一般人應避免使用這些名詞來形容自己或別人。

加強自我認識(self awareness )與學習察覺自己的情緒,是學習適當地處理自己情緒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