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前言
鄧不利多
哈利波特
霍格華茲

譯 者 作 品

工廠人:一個家具工廠如何力抗中國廉價傾銷,挽救地方小鎮的命運
半生不熟:關於廚藝與人生的真實告白
重新與人對話:迎接數位時代的人際考驗,修補親密關係的對話療法
意義:邁向美好而深刻的人生
深度數位大掃除:3分飽連線方案,在喧囂世界過專注人生。
平凡人也能一步登「天」的致勝科學
拒絕失衡的「情緒勞動」:女人停止操心一切,男人開始承擔
做個有溫度的人:溫度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行為、健康與人際關係
半生不熟:波登廚藝與人生的真實告白【暢銷經典全新設計版】
街頭日記

溝通管理

【類別最新出版】
Google衝刺工作法(暢銷新裝版):Google打造成功產品的祕密,5天5步驟迅速解決難題、測試新點子、完成更多工作!
遠距團隊:打造溝通無礙合作無間的成功團隊
新創公司IPO的100件大小事+新創公司的100件大小事【專業會計師教你規劃新創公司套書】
勝算【限量珍藏 紫氣東來劉潤印簽金句筆記本】
勝算:用機率思維找到可複製的核心能力,掌握提高勝算的底層邏輯


哈利波特:奇異的考驗(UP0132)
If Harry Potter Ran General Electric: Leadership Wisdom from the World of the Wizards

類別: 行銷‧趨勢‧理財>溝通管理
叢書系列:流行小品
作者:湯姆.莫里斯
       Tom Morris
譯者:洪慧芳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6年10月30日
定價:290 元
售價:229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72頁
ISBN:9571345555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前言鄧不利多哈利波特霍格華茲



  霍格華茲

第四章 霍格華茲裡的真實與謊言

「我認為以身作則的商業人士可以展現更好的典範,成為一股改革的正面力量,我真的這麼認為。」
──伊梅特,奇異公司董事長暨執行長

我們剛剛才看過魔法世界裡的巫師及其他角色的道德觀。在這一章,我想把焦點放在一個明顯違反一般道德規範的特殊問題上。這個問題似乎在哈利波特的每一集中都表露無遺,是觸怒許多守舊派教師及家長的小說特色,也是導致一些衛道人士呼籲不該讓幼童閱讀這些書籍的原因。校園內有一首流傳已久的兒歌是這麼唱的:「騙子,騙子,火燒褲子。」(Liar, liar, pants on fire.)如果情況屬實的話,那麼故事裡幾乎每個角色都已經火燒屁股了。若仔細檢視霍格華茲及哈利世界裡的真實與謊言,可以讓我們從中獲得一些與商業道德及人生倫理有關的重要啟示。

如今這個主題對我們尤其重要,因為過去幾年來,商業界發生的每個道德問題都是由謊言所塑造、支撐與防護的,也因謊言而更加惡化。大部分的謊言甚至沒有登上新聞頭條,大家謊報現況、對夥伴與客戶隱瞞事實、故布疑陣、言詞閃爍、以拖延戰術爭取時間、刻意轉移焦點與誇大事實真相,在多方面都顯現出完全不在乎事實的正面力量。

從這些行為看來,現實世界的人和魔法世界的小巫師並沒有什麼兩樣。而我們也和他們一樣,都需要記取一些教訓。尤其是我們與他人一起共事時,更需要深入了解誠實與信任的重要。如果我們無法以別人的經驗自我警惕,自己終將獲得慘痛的教訓,那會是一種很痛苦的體驗,值得我們另尋其他的管道,而從巫師身上記取教訓正好是不錯的替代方法。

謊言世界

哈利波特的世界充滿了謊言。在霍格華茲裡,學生會對老師、家長及同學撒謊;有些老師也會對同事說謊,偶爾也會欺騙學生;而視察者也會對當權者說謊。當自稱穆敵教授的人帶著一堆稀奇古怪的東西抵達霍格華茲時,他發現充滿謊言的環境讓一些器具完全派不上用場。哈利指著其中一件物品,問他那是什麼,教授回答:

「秘密感應器。每當它偵測到謊言或隱匿的事情時,它就會開始震動……當然啦,放在這兒是一點兒用也沒有,實在是太多干擾了──到處都有學生為了沒做功課而撒謊。打從我到這個學校開始,它就一直嗡嗡地響個不停。」(GF 343,中文版三六四)

在霍格華茲以外的世界裡,情況也一樣糟。記者會對讀者說謊,子女在家會對母親說謊,母親也會對子女說謊,各行各業的成人互相欺瞞。你可能在閱讀的當下開始懷疑,除了高尚的鄧不利多和少數的其他人以外,在哈利的世界裡,幾乎每個人都常常為了達到目的而任意撒謊。有一次我為了尋找謊言而翻閱整套哈利波特,由於例子實在多得不勝枚舉,讓我因此聯想到一個和律師有關的老笑話:「如何辨別律師在說謊?他移動嘴唇時就是了。」若以說謊的速度、技巧及次數來看,霍格華茲的學生和現代最狡詐的律師相比或許有過之無不及。

當我讀到下面這句代表性的簡短對話時,甚至笑了出來:

「沒有。」哈利撒謊。(PA 155,中文版一八九)

讀者甚至不需要知道上下文的內容,就知道這是謊言。謊言不一定要詳細,卻相當多,其中有很多謊言似乎完全沒有那個必要。例如:

「哈利!」夫子走上前來,愉快地喊道,「你好嗎?」
「很好。」哈利撒謊。(GF 581)

還有:

「怎麼啦?」海格問道。
「沒什麼。」哈利說謊。(SS 79,中文版九○)

哈利撒這個小謊,只是因為他第一次遇到霍格華茲的同學馬份。馬份看起來有點討厭,又對哈利說了一些海格的壞話,哈利並不想透露這些事。但是他何必說謊呢?真的沒有那個必要,說謊只不過變成一種習慣而已,而書中還有很多類似的例子。

翻閱這些錯綜複雜的故事時,不必多久即可看到第一個謊言。在第一集《神秘的魔法石》第一頁,我們即可看到第一個欺騙場景:羅琳告訴我們,扶養哈利的德思禮一家對外人隱藏了一個秘密,大家都不知道他們家的哈利是個巫師。哈利的巫師血統與魔力讓他們感到丟臉,他們一心一意想要保有自認為「正常」的生活。他們是最糟糕的麻瓜,努力地對周遭人隱瞞有關哈利的事實,甚至連哈利也被蒙在鼓裡。

德思禮一家對哈利說盡了各種謊話,他們對彼此隱瞞事實,他們的兒子達力也對父母撒謊,哈利也時常欺騙他們。我們第一次看到哈利登場時,他只是一個襁褓中的嬰兒,剛從佛地魔殺害他雙親的現場獲救,由海格帶他抵達水蠟樹街四號。鄧不利多將他安置在德思禮家的台階上,好讓哈利的阿姨(德思禮太太)可以扶養他。接著匆匆過了十載,我們看到即將滿十一歲的哈利,那時他已經是個說謊高手,說謊似乎是在德思禮家生存的必要技巧。

哈利十一歲時,終於接獲霍格華茲獵場看守人海格的聯繫,得知有關父母及身為巫師的真相,當時他相當訝異。在得知一切的過程中,他也聽到有一個專門掌管巫師及其他魔法生物的魔法部。麼法部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避免沒有魔力的麻瓜知道,世界上還有巫師及魔力的存在,這就像是一種官方的欺騙組織。哈利似乎對此感到不解,所以便問海格,為什麼要有這樣的單位向大眾隱瞞這麼大的事實。他後來才知道這是必要的,因為如果不這麼做,所有缺乏魔法的人都會一直巴著巫師,希望巫師能用魔法幫他們解決一切問題(SS 65,中文版七六)。或許這是讓巫師隱匿身分的好理由,但這也更加證明,在哈利的世界裡事實並不多見。有句詼諧嘲諷的俗話說:「事實異常珍貴,咱們省點用。」這句話可說是哈利波特故事中大多數角色的普遍理念。

道德論證的問題

人類為各式各樣的理由而說謊和欺騙,他們會撒些小謊、扯漫天大謊,或是說一點善意的謊言,有時候則會捏造一些嚴重可怕的虛假言論。這些幾乎都是不應該的,完全沒有藉口可言。說謊原本就是錯誤的,它反映出一個人懦弱、輕率或卑劣的心靈。但有些情況比較複雜,我們必須了解這些少見的情況,才能更深入了解在一般情況下誠實的重要性。例如,為了避免真正可怕的事情發生(假設是避免無辜的人遭到殺害),在別無他法下只能欺騙或撒謊。不管我們覺得在那種情況下說謊是否道德,或是覺得不管多麼可以理解或甚至是無可避免的,說謊反正都不對。但大部分的人還是會認為,在這種特殊情況下說謊是合理的,或甚至情有可原,所以不管說謊再怎麼令人遺憾,至少道德上是容許的。

我可以在此舉一個毫無爭議性的例子。為了盡可能清楚地說明,我會稍微簡化這個例子。當士兵為了崇高的目的而奮戰,捍衛無辜的民眾,讓大家免受可怕的侵略者攻擊時,如果他能巧妙地欺騙敵軍,在不殺戮的情況下擒拿對手,藉此拯救原本被列為謀害對象的群眾,通常大家會認為,這種作法在道德上比起只是攻擊敵人、重創或殺害對方要好得多。這位士兵為了避免殺戮所做的欺騙,在道德上是對的嗎?有些倫理學家認為是對的;有些則認為,不管是不是「道德的」或「值得讚美的」,只要這樣的作法可以避免更糟的事情發生,至少這一切就是正當合理的。在剛剛的例子中,這名士兵以欺騙的方式避免傷害或殺害對手,另一方面我們也假設,這樣能防止對方殺害無辜的民眾。

有些人認為,《聖經》中有關真實與謊言的戒律規定「不可說謊」,這段敘述是絕對的,不容許任何的例外。《聖經》並沒有說:「除非是為了避免更糟的惡行,否則不可說謊。」神學家也未曾表示,上帝在《聖經》中譴責說謊時,一定也考慮到一些比較複雜的情況,例如道德上不妥的謊言,或是為了更好的善行而說不必要的謊等。他們只提到,就字義的表達上,上帝願意稍做通融。但是《聖經》並不是簡單地規定「不可說謊」。大部分的人似乎都不知道,〈申命記〉的十誡實際上是規定:「不可做假證害人。」這個戒律是和特定的欺騙形式有關,亦即不實的指控,它所指的並不是我們一般所想的那麼廣泛。當「Thall shalt not lie」(不可說謊)一句出現在《英皇欽定版聖經》時,這句話本身和撒謊並沒有關係,我們從它有時候句末還加上「carnally with thy neighbor掇 wife」(意指不可與鄰舍之妻行淫),或是「with mankind, as with womankind」(意指不可與男人苟合,就像與女人一樣),即可從上下文明顯看出這和欺騙並沒有關係(〈利未記〉一八:二○、二二)。當然,《聖經》在許多章節中也清楚地表示對謊言與說謊者的難以容赦,不過有些主教與神職人員也很容易犯下這樣的錯誤。大家通常是用「不可說謊」這個簡單的句子總結《聖經》中許多章節衍生的道德戒律,最常以「說謊是錯的」這句同樣簡單的道德判斷來加以詮釋。許多好人似乎也就此推論,不管在什麼情況下,說謊永遠是錯的,一切就那麼簡單。

然而,即使是簡單的事實也會出現複雜的情況,就像前面所舉的例子。士兵說的謊言或他的欺騙行為本身仍是不道德的,但在特定的情況下,卻是道德上較可以被原諒,或比起其他方式是較為可取的。有些哲學家在不當的行為與錯誤的行為間做了仔細區分,這並不是學術上的吹毛求疵。他們認為,當我們應該盡量避免某項行為時,而我們去做,那就是一種不當的行為。當某項行為一發生就應該加以譴責,但我們仍然去做,那就是錯誤的行為。根據這種區別方式,我們可以說並不是所有不當的事都是錯事。我知道這聽起來很像哲學教授在學生面前玩文字遊戲,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就像前例所假設的士兵處境,我們有時候必須做一些本質上不好的事(說謊、詐欺或矇騙),以防止更糟糕的事情發生,所以在考量一切之後,我們最後不會推斷這麼做是錯的。由於整個行為可以被理解且情有可原,所以欺騙的士兵不該因為他所做的事而在道德上遭到譴責、批評或懲罰。甚至許多人可能還會覺得他應該受到表揚,即便表揚的原因不是為了他所做的事,而是因為他成功地避免了一場可怕的罪惡。

合理的道德分類並不是要阻止我們去做道德上該做的事,而是要引導我們正視善惡的差別,讓我們不要採取殘害自己心靈及傷害周遭人的行為模式。不需要互相欺騙的世界似乎比我們現在的世界更好,這是無庸置疑的。但是在我們的世界裡,有些人或團體受到貪婪、仇恨或邪惡的驅使,會想對其他人做出很大的傷害。士兵、警察或任何人會發現,自己在某些情況下可以運用一些小計謀,阻止這些惡棍,將他們繩之以法。雖然最重視道德倫理的人可能覺得任何欺騙都是不好的,但無可否認,欺騙和允許殘暴的謀殺、或是和自己嚴重傷害或殺害某人以防止此人達到殺人目的相比,結果並不一定比較糟。雖然哲學家康德似乎不這麼認為,但這只是顯示偉大的思想家不見得事事皆對而已。這裡的結論也非關道德相對論,而是與道德實在論有關。

第三章曾經提過有關道德相對論的指控,我們在此回頭探討一下。許多人指出,哈利波特系列時常出現說謊情節,以及作者從未明顯批判這類舉動的作法,表示作者是一位道德相對論者A,因為她讓故事中的角色即使做錯事也可以成功脫身,從不明白表示這些事是錯誤的。在檢視這項評論以前,讓我們先仔細界定何謂道德相對論。

簡單地說,道德相對論就是道德並沒有絕對性。是非善惡的判斷,端視整體脈絡而定,一切都是「脈絡相對的」(context relative)。認為好人有時候可以欺騙計畫行惡的壞人,這並不是否定絕對性及主張相對性。相反地,這是主張當我們有能力阻止邪惡勢力,卻讓邪惡勝出,這就是錯誤;當我們可以阻止邪惡發生時,只要我們理性地認為阻止嚴重錯誤是必要的,而且已經別無他法時,即使必須做出我們認為不當的事,也一定要採取行動。欺騙本身可能仍是一種罪惡或是不道德的行為,或許對說謊者本身來說是不高尚的,是令人遺憾、懺悔及悔悟的。但欺騙也可以是情有可原的,至少在極端的情況下是道德上可以原諒的。這絕對不是一種輕率的判斷,而是有時候必須做的事,這也是哈利波特故事背後的道德哲理。而且這並不是一種道德相對論的哲理,也不該因此把說謊合理解釋成商業或一般社會互動時可被接受的工具。

在現實生活中,只有在絕對必須防止更大的傷害發生時,好人才會認同嚴重的欺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