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線 上 試 閱

序 1
序 2
序 3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行銷企管

【類別最新出版】
遠距團隊:打造溝通無礙合作無間的成功團隊
新創公司IPO的100件大小事:一本讀懂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走向上市上櫃之路
企劃學:打造企劃腦,讓你的方案更有說服力
【限量典藏】三度榮獲金書獎品牌大師叢書:《以MARTECH經營大數據會員行銷》+《ESG品牌創新六部曲》
叛逆,成就精彩: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的旅遊創意


花錢有理(DH0084)──新時代消費行為大預測
Why We Buy : The Science of Shopping

類別: 行銷‧趨勢‧理財>行銷企管
叢書系列:BIG系列
作者:帕克.安德席爾
       Paco Underhill
譯者:阮大宏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9年10月25日
定價:280 元
售價:221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04頁
ISBN:9571330000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序 1序 2序 3書摘 1書摘 2書摘 3



  書摘 3

.商店的產品區隔

在研究消費行為的科學出現前,至少已有兩種其他測量方法已經在商店內使用,最常見的方法是檢查「牌子」,從收銀台可以得知什麼被買走,什麼時間和多少數量,這差不多是所有商店都在做的事情,不論是最大型、最複雜跨國連鎖店,到街角的報攤,都是如此。這是一種不錯的方法來了解商店整體在一季或是一年裡的表現,或是指定哪一天,甚至哪一時段,總之,這是測量商店整體是否健康成長(或衰退)的方法。在過去的二十年裡,收銀台所得到的資訊無疑是愈來愈複雜,感謝條碼、會員卡,以及連線到信用卡收據功能的出現,讓商店和行銷人員知道,許多關於什麼產品賣出和哪一種顧客購買的資訊。可是收銀台的資訊有兩個主要問題,第一個,業界很會收集資料,但不會及時運用這些資料,第二個是,只從店家的角度看事情,無疑是非常近視。

當生意人想完全倚賴這些「牌子」資料來做推論,結果可能完全失真。這裡有個好例子:在麻薩諸塞州一間獨立的大型購物中心裡有一間連鎖藥局,在購物中心初期就已設立,管理階層很渴望知道銷售的情形,在只依據總銷售數字的情形下,我們的客戶整體來說很滿意,特別是對止痛藥區的表現。

然而,依據許多我們之前對藥房及止痛藥方面的研究,一個重要數字顯示購買率在低水準,消費者真正會買的百分比,也就是成交量比我們預期得低。換句話說,許多的顧客到阿斯匹靈專櫃,挑選並讀包裝說明,但是很少人真的買阿斯匹靈。通常阿斯匹靈的轉換率是滿高的,它不是那種讓你沒事閒逛的產品,只有當你需要才會去那個走道選購。因此,我們花了一些時間追蹤以及為阿斯匹靈專櫃錄影。

在觀察三天後出現一種模式,阿斯匹靈被陳列在店內的主要走道旁,這走道能通往吸引許多消費者光顧儲放冷飲的冷藏櫃區,這可能讓人預期銷售的情形會很好,但是情況剛好相反。冷飲的主要客戶群是青少年,從我們的觀察中顯示,許多青少年採取直線進入此區拿清涼飲料,事實上,此區域是這個購物中心最熱門的地點,年輕的購物中心雇員在休息時間常來這裡買冷飲。

這些年輕的消費者對阿斯匹靈一點興趣也沒有,通常是年紀較大的消費者才想買,常見到他們一面焦急的站在貨架前尋找常用品牌,比較哪一種才划算,另一方面還得閃躲呼嘯而過的青少年。事實上,有許多阿斯匹靈的購買者在遇到青少年人失禮地打斷他們瀏覽時,變得十分惱怒,甚至空手離去。這是另一種推擠效應,消費者並非真的被推擠,只是有點惱怒。你可以清楚地從影帶上看到,有些客戶是蜷縮、緊靠著貨架,這不是理想舒適的購物姿態。在我們計時的紀錄顯示,消費者停留貨架區的時間比我們過去的經驗少許多。

這種情形常出現在我們的研究:一家商店擁有不同屬性的客戶群,因此,商店必須有許多不同功能的服務,有時候這些不同功能可以和諧並存,但有時候是互相衝突的,特別是商店銷售差異性大的商品,像冷飲和專利藥品。哈利戴維生(Harley-Davidson)經銷商是一個絕佳的例子,在占地約三千平方英尺的展示間,區隔成給有錢的男性更年期患者,利用買摩托車來尋求恢復他們的男性氣概,還有區隔給藍領階級黑手來找他們要的備用零件,以及區隔給喜愛作夢的青少年一個哈利圖騰流行區。這三種團體完全不用互動,當假設的區隔功能破碎時,一定有一方會儘量提供服務給更多的使用者。對這家藥局的案子,我們建議客戶要反直覺,把藥品區移到店內一處較安靜的角落,我們知道這樣會造成較少的客戶來瀏覽,但是會賣出較多的阿斯匹靈。當他們移動貨架後,銷售量上升了 20 %。我們還建議將零嘴區移到靠近店口處,這項擺設已成為藥房連鎖店的標準。

.消費者的模糊記憶

我們為一家大型書店進行研究,最近他們在入口處放置折扣書籍的大型桌子,好讓顧客進來一眼就可看到,反應情形相當好,幾乎所有人都停下來瀏覽一番,而且最少買一本書的比例相當高,也就是說,根據收銀台的紀錄是徹底的成功。

我們追蹤消費者除了那部分外,我們觀察到這些停留在折扣書籍展示桌的人,瀏覽其他區域的情形比我們預期來得低,像這樣的例子,追蹤者會每小時很迅速走過店面一次,註明在每一個區域有多少人,這包括收銀台和咖啡區。這是我們研究書店所進行的密度分配檢查,這結果告訴我們:它提供一份立即的掃瞄,告知店內的「人口分布」,什麼地方吸引人,什麼地方則否,它可以告訴我們,有時因為建築物結構或布置妨礙消費者進入某一區域,它也顯示消費者是如何在店內遊走(或無法行走)。事實上,檢視每一區之後,會發現穿越書店其他區域的消費者普遍減少,我們的追蹤表上對客戶瀏覽移動顯示出一個淺的環狀。消費者進入店內,遇到折扣書籍展示桌,也許瀏覽一處到二處的展示桌,在走向收銀台前,絕不會離開門口太遠。這並非巧合,大部分的客戶選擇折扣書籍展示桌,然後直接為他們便宜買到的書付款,沒有瀏覽暢銷書區或其他正常價格的書籍區域就離開。我們訪問這些消費者,發現一個不好的副作用:感謝這折扣書籍展示桌的引人注目,這家書店得到有折扣的名聲,而不是有熱門新書的好去處,折扣書籍展示桌的成功反而造成書店其他區域的失敗。

我們從收銀台收集到的貨物紀錄牌子學到真不少。

第二個是發現資訊,利用行銷研究,也就是直接進行市調或問問題(用電話或當面問),問他們看到什麼?做了什麼?或考慮做什麼?在一連串的問題後,基本人口統計學的資料紀錄也完成了(年齡、教育程度、收入、性別、種族等等)。從這些變項,一位充滿想像的大個子就組成了:四十歲,白人,大學畢業,已婚,有兩個小孩,住在東北方的郊區,開廂型車,喜歡吉福(Jif)的牌子,如果是低脂更好;男性,在便利超商買可樂,除了紅色以外什麼顏色都可以,較不注意品牌;或是,四分之一的大學生每週吃一次通心麵。交叉分析有無盡的可能,從這樣的研究中可以得到許多行銷智慧,但它們並不真正透露出在店內到底發生什麼事,有許多研究調查客戶在店內看什麼和做什麼,但是這些答案大多是有問題的,有時人們會忘記他們在店內看到的小事或做的事情,他們並不是帶著等一下要回憶做了什麼的心情去採購。在我們做的一個香味的研究中,一些受訪的消費者說他們會認真考慮買一種店內並沒有賣的牌子。甚至,菸草商品在便利超商的研究顯示,消費者記得看到萬寶路的標示,但店內並沒有那個標示。

.研究成果,銷售利器

如果我們只在需要買東西的時候才去商店,或是在那裡我們只買需要用的物品,國家的經濟將崩潰。

還好,現在的經濟體已在 20 世紀的後半期,有比任何人預測都還多的採購情形,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都有人在買東西。你幾乎得努力避免今天去購買一些東西,即使你避開了商店、博物館和主題餐廳,你還是面對二十四小時、一週七天網際網路的購物,和低租金的堂兄弟——「在家購物的電視頻道」,還有必須清除你的信箱,如果你想躲避這些商品目錄。

結論是,每位專家都同意,我們現在銷售得太過分,藉由太多行銷管道,有太多東西要銷售。在經濟情況最好的時候,也都跟不上零售業的成長。以出生率來評論,我們增加商店的速度比我們生孩子還要快。

零售商在美國不再是一個開放的體系,用以服務新的市場,它們是一個搶別人客戶的開放體系。當競爭轉趨激烈,有一個優勢的需求產生,那就是科學的運用,如果你會的話。

今天,有另一個理由說明消費行為科學已成為一項武器。

在幾代以前,打算傳遞給消費者的商業訊息,都是高度集中化、穩定的形態。過去只有三大電視網和調幅廣播而已,屈指可數的大發行量的全國性雜誌和地方上的日報,都是給成年人閱讀的。大品牌貨品都只在這些媒體上刊登廣告,訊息強而有力,清楚而可信。今天則有近百個電視頻道,我們還有電視遙控器及錄影機可讓我們避開廣告。現在還有調頻廣播,像過剩的雜誌滿足各種特別小的興趣;網際網路無限擴張的網址,讓我們可以拜訪進入,取得資訊與娛樂;還有正在減少的日報讀者。所有這些都代表現在比以前更難接觸到消費者,更難說服他們買任何東西。

同時,我們還見證品牌影響力的衰退,並不是品牌沒有價值,而是,這價值不再像過去那麼盲從。在一或兩代之前,常常都在年輕時就已選定喜歡的品牌,然後終其一身都用這個品牌。如果你是別克人,你就會買別克的車子。如果你是萬寶路女士,你就會吸萬寶路香菸。你選你的夥伴,百事可樂或可口可樂、坎美或象牙香皂,然後一生都用同樣的品牌。今天在某些方面,每一次的決定都是新的,沒有任何事情是想當然耳。

這意思是品牌和傳統的廣告創造出品牌知名度和購買傾向,然而這些因素並沒有每次都轉化成銷售數字,這些行銷工作的標準工具已經不再像過去那麼管用,許多的購買決定是可以受到商店的極大影響,購買者很容易受到店內的印象及資訊所影響,而不只是靠品牌忠誠度或廣告告訴他們,他們就買什麼。

結論是,商店本身和產品走道成為傳播訊息和達成交易的重要媒介,建築物本身和賣場成為一個超大型立體廣告。標誌、貨架位置、展示空間和特別的固定設施,可能會,也可能不會影響消費者買一件特別的東西(或是任何東西),消費行為的科學研究是要告訴我們利用這些工具:如何設計出消費者看得懂的看板?以及確保每個訊息都在適當的位置,如何讓你的看板新潮,讓消費者喜歡看?如何確保消費者可以接觸以及想要接觸書店的每一部分?這是一串很長的名單,以我的看法,是長到可以填滿一本書。

最後,我們的研究證明,只要消費者在店內停留愈久,他(她)就買得愈多;而決定消費者停留時間的長短,則在於能否營造一個讓消費者覺得舒適、有樂趣的賣場環境。就如同懷特聖人努力爭取改善市區公園和廣場一樣,這門學問創造了一個更好的賣場環境。我們提供消費者導向的形式,最終也將回饋好處給我們的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