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 1
推薦序 2
作者序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延伸悅讀

投資理財

【類別最新出版】
超完美!股債平衡才能精準致富:巴菲特投資攻略圖解+存債致富
離開舒適圈之後,抵達成熟之前:一場奇幻的海外職場大冒險
Google衝刺工作法(暢銷新裝版):Google打造成功產品的祕密,5天5步驟迅速解決難題、測試新點子、完成更多工作!
遠距團隊:打造溝通無礙合作無間的成功團隊
存債致富:每月3000元,輕鬆投資債券抗通膨,穩穩賺,資產不縮水


生技投資的億萬商機(DH0118)

類別: 行銷‧趨勢‧理財>投資理財
叢書系列:BIG系列
作者:王為敏、林晉源、徐慶昇、文端廉
審訂:寶來證券投資處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2年07月23日
定價:200 元
售價:158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16頁
ISBN:9571337102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 1 推薦序 2 作者序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書摘 4延伸悅讀



  作者序

踏實研究為台灣生技產業紮根

只想從全球的生技熱潮中投機,將注定失敗。
唯有踏實的研究,才能替台灣生技產業紮根!

本書不是生技產業報告,也不是什麼科普叢書,更不是股票推薦,而是對於台灣生技產業的觀察與記錄!本書的出現可以算是「寶來證券集團投資處」四位生技產業分析師的努力成果。

撰寫此書的動機,是因為至今市面上還沒有一本由台灣人的觀點出發,來看我們台灣自己的生技產業的書籍。而有關於生命科學翻譯的科普叢書充斥著國內書市,同質性高又艱澀難懂(或許是因為翻譯名詞的饒舌吧),對國人來說,這些書中所精選的範例、故事,或是產業數據,似乎距離我們有些遙遠,不過卻可以作為充實生技知識的參考用書。我們並非要畫地自限,只是外國的生技經驗,是不是真的能夠全盤複製在台灣這樣一個蕞薾小島上,這是值得懷疑的。雖然是台灣觀點,但是我們堅持的產業研究邏輯是,必須要先對於最先進的美國生技產業有所了解,同時研究過去台灣發展其他產業的特性,以及國人投資的習性,再反過來思考究竟什麼才是適合台灣發展的生技產業。

寫書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到,台灣的生技業者蘊含著一股急於突破障礙的力量。他們對生技產業充滿著希望,卻也隱藏著無奈。充滿希望是因為,即使生技產品在一般的民眾心目中,相較於個人電腦、個人數位助理、手機等電子資訊實體產品,並不容易感受得到,但卻是無時無刻不出現在生活的周遭,甚至自己已經在使用生技產品而不自覺,他們從市場端看到了無限商機。無奈的是,至今政府的相關法規措施還不完善,生技業者(尤其是生技製藥或是臍帶血庫等)只能各憑本事,自行與國外大廠或是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交涉,然後再把經驗根植台灣。這種由產業界帶動,制定生技各領域的規範,並反饋給政府,是台灣生技產業的特性與現狀。

本書開宗明義談的是生物技術的定義。有鑑於國人常常將生物技術與醫療器材混為一談,身為生技產業分析師不得不為生物技術「驗明正身、以正視聽」。第二章描述生物技術在學術界以及產業界的發展與演進。第三章則是生技產業的架構與商業模式。成立一家生技公司,經營者必須了解自己公司在產業中的定位,同時思考如何為原始股東創造利潤,而不是一味地用艱澀的生技專業術語,或是誇耀不切實際的研究內容蒙騙投資人。而投資人也只有在了解產業架構與公司的商業模式之後,才能正確地做投資。

本書的第四章及第五章,談及台灣生技產業的崛起與競爭優勢,從產業投資與市場的觀點,提出適合台灣生技產業發展的方向。我們不希望初萌芽的台灣生技產業因人為的炒作而泡沫化,或許會有人持不同的意見,不過值此國內生技產業發展初期,各種意見都是值得思考與互相交流的。第六章敘述擔負著生技產業興衰重責大任的生技創投業者,他們究竟在做些什麼?國內的實際狀況又是如何?另外則提及生技公司的評價,這也是目前生技業界與投資界最引起爭議、困難與頭痛之所在,卻也是生技產業的精髓。最後第七章談談生技公司股票上市後,哪些市場因素會影響其股價的表現,也提出投資生技股經常犯的一些錯誤觀念。

寫書的期間,我們經歷了與國內生技公司的訪談、與生技創投業者的意見交流、生技產業數據的蒐集、生技產業研究報告的撰寫,以及國內外證券市場(主要是美國與台灣)生技類股的觀察。本書的寫作是從產業分析的角度切入,貼近市場面。由於國內生技產業正處於嬰兒期,剛成立的生技公司,其營運方向與商業模式常因市場需要而做修正,所以我們也必須不斷地修正相關內容。我們也發現到,寫書的速度比不上生技公司成立的速度,也許在本書付梓前,已陸續出現更多的生技公司。本書已盡可能地排除錯誤,若仍有疏漏,亦請讀者見諒。對於書中提及的生技公司,已經在證券市場交易、或是已公開發行股票者,本來就必須受到公開的檢驗;至於股票尚未公開發行的私人生技公司,我們也盡量避開描述公司實際的營運內容(當然我們也不可能得知)。同樣地,國內仍有很多生技公司,如臥虎藏龍般地隱藏在我們周遭,本書若未提及,是我們的疏忽,亦請業者見諒。

本書得以順利出版,首先必須感謝寶來證券集團董事長白文正先生,對於生技這樣一個新興產業的產業分析,願意投注資源大力的支持。也感謝國內生技公司的老闆們,慨允提供公司的資料,協助我們完成此書。同時對於替此書寫推薦序的產官學前輩們對於後進的提攜,我們深感惶恐與強烈的使命感。最後也必須感謝時報出版公司對於本書的鼎力協助。我們最大的希望是,透過本書,讀者能真正了解到台灣發展生技產業的處境。同時,我們也期待國內學術界加強與產業界的交流,確實帶動國內生技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