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 1
推薦序 2
推薦序 3
自序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書摘 5

經濟貿易

【類別最新出版】
數碼港元:Web3.0構建香港新金融
資本主義的倫理力量:為什麼自由市場能創造更好的人文價值
經濟寒冬怎麼過:如何逆勢崛起
商業簡史:看透商業進化,比別人先看到未來
重新面對經濟學:經濟學沒有你想的那麼難,也比你所知道的更加重要


WTO時代(DH0113)──當前台灣經濟的省思與展望

類別: 行銷‧趨勢‧理財>經濟貿易
叢書系列:BIG系列
作者:吳榮義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2年04月02日
定價:180 元
售價:142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08頁
ISBN:9571336254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 1推薦序 2推薦序 3自序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書摘 5



  書摘 5

產業轉型為上策

我們從以上的分析可以了解,台灣加入 WTO 之後,由於市場進一步開放,會對農業造成最大的衝擊,因為農產品原先所受的保護最多,所以加入 WTO 之後平均稅率的降幅也最大,若干原來管制及限額進口的農產品,現在也要開放。再加上農民的適應能力較弱,所以政府也採取較多的措施,來協助農民因應加入 WTO 的衝擊,例如採用關稅配額及特別防衛措施,設置一千億基金辦理進口損害救濟及救助措施等。不管如何,農業產值在整體經濟所占比例已有限A,因此加入 WTO 後,較可能因農業的衝擊產生政治問題,但對全體經濟的影響仍然有限。

至於工業產品,由於原本的關稅就已經相當低,對工業部門的衝擊有限,加上台灣每年大量出口工業產品,已經在國際市場培養出相當強勁的競爭力,所以加入 WTO 反而對於台灣大部分外銷產品有幫助,特別是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但是,對於許多中小企業而言,因為受限於資金、人才等條件,如何因應進一步開放的市場,卻是一大挑戰。台灣中小企業占全部企業的 98 %以上,吸收 78 %以上的就業人口,若不能順利調整而紛紛關閉,可能會產生嚴重的失業問題。

在服務業方面,因為加入 WTO 之前,已大部分開放,而且服務業的客戶以國內市場為主,所以加入 WTO 的衝擊不會立刻顯現。因此,本節探討的重點將放在製造業部門的因應之道。

產業轉型的利基

台灣自 1960 年代以來實施的出口擴張工業發展政策,是帶動台灣快速工業化及經濟成長的重要因素。在這段期間,台灣具有國際市場競爭力的工業產品,隨著國內經濟條件的變化而不同,幾乎每個時期都有具備強大國際競爭力的產業出現,這也代表了台灣產業不斷調整,淘汰失去競爭力產業的過程。

國內市場自 1980 年起,因為開始大幅降低進口關稅,迫使國內產業快速的進行結構調整。因此,台灣不論是產值或出口,在過去數十年來已經從勞力密集產品,轉變為以資本及技術密集產品為主。從圖1資料可以看到,高技術人力密集度產品所占比例自 1986 年的 22%,提升到 2001 年的 48 %,相反的,低技術人力密集度產品所占比例同期間自 38.7 %逐年降為 20 %,而圖2的出口結構也是如此。尤其是低技術人力密集產品所占比例,自 1989 年的 38 %迅速下降到 2001 年的 15 %,顯示這與台灣傳統的勞力密集產業大量移向海外投資有關。

台灣產業結構之所以能夠快速調整,主因基本上在於我們提供一個市場競爭的環境,讓民間活力能充分發揮,而出口產業又必須具有競爭力才能在國際市場上生存。至於以國內市場為主的產業,也由於保護程度不斷降低,經過市場機能的作用,逐漸轉型。根據技術密集度的分析,我們可以明顯看出,台灣產業結構已經從技術密集度低的產業,轉為技術密集度高的產業。

產業空洞化?

然而,在這段產業結構快速轉型的過程中,不免出現產業空洞化的現象。產業空洞化最簡單的定義,就是部分產業為因應國內外經濟情勢的變化,開始進行對外投資,但是產業外移卻造成本國製造業產值或僱用人數成長減緩,甚至負成長。如果兩者均能持續穩定成長,即使產業不斷外移,不應認為是產業空洞化,因為只要技術及資本密集產業不斷成長,就夠繼續維持整體製造業的成長。因此,產業空洞化與對外投資有密切關聯。

台灣產業外移主要自 1980 年代開始,因為對外貿易年年出超,使得外匯存底持續增加,導致 1987 至 90 年間,新台幣匯率大幅升值,工資快速成長,使得以勞力密集產品為主的出口產業失去國際競爭力,造成台商把生產基地向工資便宜的國家移動,海外投資因而大幅成長。不過這段期間製造業的產值仍保持每年成長,即使新台幣匯率大幅升值及工資上漲,這些勞力密集產業失去國際競爭力,而轉移生產基地到工資便宜的國家,但是台灣以發展資訊產業等技術密集產業來取代原來的勞力密集產業,維持出口的持續成長。實際上製造業的產值在 1987 年以前,都能維持二位數以上的成長率,但 1988 至 1997 年,由於海外投資增加、產業大量外移,成長率降到 4.3 %而已,顯示產業外移對台灣製造業有明顯的負面衝擊。出口的情形也是一樣。雖然如此,我們仍認為它代表產業順利轉型,即以資本及技術密集產業來代替出走的勞力密集產業,也就是一般所稱的「產業升級」。

不過,產業轉型成功的結果,是勞力密集產業外移,釋放大量勞工,而資本及技術密集產業的發展,雖能創造就業機會,但是前者所釋放的勞工,後者不一定需要,加上兩者的人數也不一定相等,如果勞力密集產業所釋放的勞工多於後者所需,必須藉由服務業的發展來吸收這些過剩的勞動力,失業率才不會上升,如此產業轉型才真正算是成功。

就台灣的例子來看,雖然 1987 至 95 年失業率仍能維持在 2 %以內,但 1996 年之後,失業率開始緩慢增加,2000 年起則出現明顯惡化。

由此得知,1996 年以後失業問題的惡化明顯地與產業大量外移、對外投資快速增加,特別是台商赴中國投資有關(參閱表1)。但是自 2000 年起失業率的明顯增加,則與全球經濟衰退所帶來的衝擊有關。這表示 2000 年起的高失業率是產業外移及世界景氣衰退兩者合併的結果。因此,台灣產業是否真有空洞化的現象值得探討。自 2000 年起,由於失業率快速增加,可視為有較明顯的空洞化跡象,但以台商赴中國投資的大幅增加仍為極大的影響因素。

從以上分析可知, 2000 年以前雖有大量產業外移,工業生產仍然維持持續的成長,表示產業逐漸轉型。但是失業率自 1996 年以後有緩慢惡化趨勢,到了 2000 年再加上全球不景氣,出口成長率也下降為負值,失業率開始明顯上升,產業空洞化的跡象已漸漸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