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蔡宏隆序
前言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SAP大事記

資訊科技

【類別最新出版】
ChatGPT:AI革命
區塊鏈完全攻略指南:區塊鏈是什麼?會如何改變我們的工作和生活?
初學Jetson Nano不說No-CAVEDU教你一次懂
Arduino首次接觸就上手(套件組合)
百萬粉絲經營法則:30天3步驟打造社群經濟力,在社交平台擁有百萬追蹤數


異軍突起(DH0066)──軟體巨人SAP
SAP-die Heimliche Software- Macht

類別: 行銷‧趨勢‧理財>資訊科技
叢書系列:BIG系列
作者:葛特.邁斯納
       Gerd Meissner
譯者:周從郁、葉慧芳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8年09月08日
定價:280 元
售價:221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96頁
ISBN:957132678X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蔡宏隆序前言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SAP大事記



  書摘 2

第二章 走出IBM,創業去!

我們五個思愛普創始人曾在IBM曼海姆分公司共事。工作上本來就很容易自成小單位,而我們幾個又正好常在一起。公司裡階層結構單純,容易了解全貌,我們成立思愛普之後,也順理成章維持了這樣的模式。

——思愛普創始人之一.荷普。摘自1995年11月《管理人雜誌》

瓦道夫的居民很早就知道,想要有點成就,必須趕快離開家鄉。18世紀的一份地方年鑑言簡意賅地描述當時景況:「此地生活捉襟見肘,無所遁形。」當時大概只有兩百戶人家住在這個萊茵河流域東邊「森林裡的小村莊」(「瓦道夫」德文之意),地處海德堡南方約15公里。專制獨裁的郡主、貧瘠的收成,加上天災連年不斷,迫使大批年輕人外流。

市中心有兩個尖塔教堂的瓦道夫,現在已經是巴登魏騰堡州最富裕的鄉鎮之一。最近幾年從世界各地湧來大批年輕的軟體工程師、資訊部門經理與深造的學員,到巴登州古意盎然的小城做客。近年市府製作了「瓦道夫視聽媒體簡介」供外地遊客觀賞。不論是來自北德、中國大陸、美國,都可藉著錄影帶約略了解當地特殊的地方口音,認識這個多元文化的新興小城。

錄影帶在電腦音樂襯托下,由德國著名的電視新聞女主播黛格馬.蓓可芙配音,介紹這個人口僅1萬4000人的瓦道夫最新市標:一棟六層樓的高科技灰色建築物,整齊的窗戶,坐落在法蘭克福往巴塞爾高速公路的東方,四周是空曠的玉米田——環境看來十分突兀,好像外星人迫降在此的一座保險公司大樓。晚上遠眺此處,可以明顯地看到這棟瓦道夫——非正式的——新市標,建築物上有三個白色巨大的德文字母:SAP。

瓦道夫的居民很了解他們生活富裕的源頭何在。所以該市導覽錄影帶並沒有隨俗地由市長致詞,而是由思愛普老闆荷普發表談話。五十多歲精明幹練的荷普以濃厚的巴登州地方口音說:「思愛普以瓦道夫為家,已經發展為受國際重視的企業。」
海德堡的《萊茵與奈卡地區日報》(Rhein-Neckar Zeitung)將荷普與另一位機靈聰明、以國際商業頭腦賺了大錢的瓦道夫歷史名人約翰.賈可布.阿斯托相提並論。該報歡呼稱:「這是阿斯托基金會歷史性的光榮時刻,因為迪特馬荷普基金會將贊助瓦道夫興建最新的養老院。」

不過瓦道夫近年來經濟蓬勃發展,市庫盈裕,並非完全是思愛普軟體系統公司的功勞。城南鄰近維斯洛鎮之處,50年代即建立了佔地約85公頃的工業區,思愛普直到1977年才遷來此地成立公司。

到60年代底,位於高速公路與第39號國道之間的工業區已有70家公司進駐,不少是金屬工業。其中最具規模的一家即馳名國際的海德堡印刷機製造廠,營業額相當可觀,該廠坐落範圍即包括維斯洛與瓦道夫。

瓦道夫1970年鑑記錄:由於穩定的經濟結構,瓦道夫有信心向西元兩千年大步邁進。

離開IBM,自立門戶

追憶1972年5月那個陽光燦爛的早晨,幾名年輕人踏上奧登瓦街荷普家的玄關時,壓根也沒想到有一天會如此飛黃騰達。荷普與妻子安娜麗莎就住在英國鄉村建築風格的新社區裡,從此處可遙望不遠處的工業區,左鄰右舍背景和他們差不多,大都是中等階級、帶著小孩的年輕夫妻。

瘦長高個的荷普,大學畢業後在著名的IBM德國曼海姆分公司擔任系統工程師,不過這份工作僅到這年4月1日為止。5月裡溫暖的星期六,剛當爸爸不久的荷普與四個一起離開IBM的老同事正商量研發銷售電腦軟體的事,家裡客廳深綠色長沙發一角便充當新公司的面談會議室。

窗外,鄰居穿著短袖衫正擦著這些年經濟奇蹟帶來的財富象徵:四平八穩的BMW 2002型汽車,滾圓型的歐寶(Opel)汽車以及商務代表專用車奧迪(Audi)100。荷普的妻子安娜麗莎正在碧草如茵的後院為4月甫出生的兒子奧立弗換尿片。

奧立弗宏亮的哭聲從後院穿過窗戶陣陣傳進客廳﹔嬰兒的哭鬧聲令來客有種感覺,有家有眷的荷普辭職絕不是故意放棄高薪,拿自己的前途開玩笑。

荷普的親友大都力勸他不要輕易捨棄IBM得來不易的穩當工作。IBM德國總公司設在巴登州首府司徒嘉特,名氣逼人,一般認為若能進入這家——在美國由於商標是藍色大字體而被暱稱為巨藍——電腦公司工作,即意味前途光明未來有保障。

1972年電腦在德國還不普遍,頂多在電視上出現,提到IBM,一般人想到的還是辦公室裡使用的打字機。「電腦」在當年的意義就是「超大型計算機」,大部分都是IBM360型。即使是最先進的機種,最多也只有512千位元組的容量,和今天比較起來,只占現代個人電腦隨機存取記憶體容量(DRAM)的極小部分,而且儲存資料還必須使用薄卡紙做的打洞卡片。

據一名當年的同事透露,荷普在IBM曼海姆公司是「交談式程式設計的一流高手」。這種程式突破以往限制,組合設計完畢的指令不必再等待良久才能執行——通常電腦必須等到白天的工作都結束後,半夜才來執行這些程式。

「交談式程式設計師」可以令電腦立刻執行剛剛輸入的指令,今日所有個人電腦都是依據這個原則執行功能,且視為理所當然。但這種功能在當時卻可以大幅改善軟體研發與測試的速度。一名IBM的離職電腦工程師表示:「想要達到這個程度,必須擁有高超的技術能力,花費極大心力。而荷普就是個中翹楚。」

美國當時已有8萬台超大型計算機,德國只有8000台而已。這些身價非凡的大型計算機都是放在有中央冷氣系統的計算機中心使用,滿屋子龐然大物的系統鐵櫃,電腦專家坐在主控台前,看起來有如電力公司控制中心。當年所用電腦主要是IBM公司製造的360型計算機,以及稍後更新的370型計算機。

而當時所謂的應用軟體市場,例如企業用的薪資會計管理軟體,才剛在起步階段。雖然IBM在銷售超大型計算機時會「附贈」這種軟體,但通常研發應用軟體是客戶自己的工作,他們得找人設計適合各種用途的軟體,自行解決軟體與電腦相容的問題。

IBM起初並沒有向電腦買主另外收取軟體費用,軟體純粹是用來吸引買主購買整個電腦系統的誘惑。直到1969年,IBM公司因為美國軟體公司提出公平競爭訴訟案後,迫不得已才將軟體分開出售。

自此以後,購買電腦時硬體與軟體便須分開計價,引進德國後,專門設計軟體的電腦公司終於在IBM長年壟斷的市場裡也有大展身手的機會。購買IBM電腦硬體的客戶,如今除了IBM公司外,也可以在自由市場上訂購所需要的軟體。
這樣的發展一般大眾大都一無所知,在德國也逐漸出現了大約二十幾家電腦軟體公司。軟體是什麼東西?「因為個人電腦普及,大家都知道什麼是電腦程式,但是當時除了專業人員外,沒有人知道什麼叫軟體。」荷普說。

「我很早就說要自己成立一家公司。」荷普說。他在IBM公司僅待了四年,還要養家,卻毅然決定投入一個完全未知的新行業,家人與親友都大感不解。「我的岳父母並不贊成,還很為我們擔心。」

平日愛踢足球的荷普其實不是一個投機份子。在決定退出IBM自立門戶前,為了表示對家人負責(荷普說),他還到醫院徹底做了健康檢查,這事他的同事都知道。荷普追憶當時的決定,認為是「一項經過謹慎考慮的冒險行動」。

來自克來西高縣的小鎮賀夫海姆的荷普解釋道:「巴登州的人向來不愛冒險,可能算是德國最保守的一派,這裡面還有一點反科技的味道。我應該不算是典型的巴登州人,因為我一向喜歡冒險。」

當時他對IBM同事說:「德國正缺這些東西。」

頭腦就是最大的資本

5月這一天早晨,荷普與克勞斯.奇拉還邀請了兩名優秀的年輕程式設計師一起聚會,他們在IBM工作時特別注意到這兩人表現不同凡響,認為這兩人可以放棄安定的工作,轉而投效新成立的軟體公司,因為這兩人「有能力,而且肯幹」。

當時這兩名程式設計師都受僱於IBM客戶——一家是曼海姆的卡車製造商約翰迪爾產業(John Deere)以及施威新格一家容器與機具製造商的費德勒廠(Pfaudler)——這兩家還曾由荷普與奇拉負責維修服務。「你可以說我們是在挖角。」奇拉說。事實上新公司開張時除了有某個構想和「實際可行的計畫」,公司並沒有給這些準備共同攜手奮鬥的員工更多的遠景或承諾。「承諾太多只是打高空。」荷普說。

「在思愛普成立那年,」荷普於1995年接受《明鏡週刊》訪問,也就是公司成立二十三年後坦言:「我壓根就沒有想到有一天會像現在這樣飛黃騰達。」公司成立當天上午,大家熱烈討論的全是企業管理與電腦專業觀念,並非空談高論,討論題目包括「基本數據」(Stammdaten verwaltumg)、「交談式處理」(Dialogbetrieb)、「常式」(Routinen)、「巨集」(Makros)、「資料埠」(Daten-Pool)等。

大家一邊輕鬆啜飲著啤酒,荷普一邊向兩位來客說明創設新公司的初步構想:「我們要很快設計出新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