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商業BIG系列書籍基本資料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前言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譯 者 作 品

生活處處皆行銷
世代流行大調查:從1909年~X世代
斑尼頓傳奇

BIG系列

【類別最新出版】
遠距團隊:打造溝通無礙合作無間的成功團隊
半導體超進化論:控制世界技術的未來
誰會被抹平:10輛推土機新科技,70項黑天鵝趨勢,80個正被剷平的職業,正在改寫你我的未來
直覺陷阱2:認知非理性消費偏好,避免成為聰明的傻瓜
資本主義的倫理力量:為什麼自由市場能創造更好的人文價值


人人都是明星職員(DH0072)──高生產力九大祕訣
How to Be a Star at Work : Nine Breakthrough Strategies You Need to Succeed

類別: 商業>BIG系列
叢書系列:BIG系列
作者:羅伯.凱利
       Robert Kelley
譯者:姜靜繪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9年01月18日
定價:300 元
售價:237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52頁
ISBN:9571328162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前言書摘 1書摘 2書摘 3



  書摘 2

沒有天生好手,明星是打造出來的

菁英經濟學

貝爾實驗室只是大規模經濟層面下的縮影。勞動力一度被看成是低層次的操作員,負責製造貨物及運送上市;今天,在經濟學裡,勞動者的角色則有了較好的界定:員工是一項資訊、服務,以及智慧的資產。

在 1990 年代以及稍早之前,知識淵博的專業人士是這個新經濟學理論的中心,我偏好以較廣泛的詞彙「金領員工」或「勞心型員工」,來代表這些數以百計的專業領域中,主要價值在於心智,而非肌肉的工作者。這些技巧嫻熟、創意十足的工作者激發出新觀念,在全球競爭激烈的行銷市場上,帶動公司,隨生產力引擎上下起伏。

在今日以智慧為導向的全球經濟裡,所有公司都在尋求更高的生產力,以帶動成長,問題出在他們不知該從哪裡下手。經理人終於覺察到,精簡人事的結果,導致生產力不足,縮減規模帶來的利潤雖亮麗,卻短暫而無法持久,事實也證明,較難創造長期的總收入成長與利潤。

顯然,多數人有絕佳理由,熱衷於了解明星職員高生產力的奧秘。員工個人、他們所工作的公司,乃至於相關企業的未來,都依賴著這個答案。

在競爭超激烈的全球經濟環境裡,一家公司能否成功,比以往更強烈取決於勞心型員工的生產力,以及在所有員工中,高比率的勞心型員工。

1980 年代,公司達成或縮減獲利水準,與他們的智慧資產──最好的勞心型員工──方面的表現,密切相關,這些明星職員轉變為消費者產品與服務,而公司也大致移植了職業運動隊伍的策略,把目光放在全國性錦標賽上,團隊的策略與表現,通常都是以一位超級明星為中心,由他來帶動全體隊員。

到了 1990 年代尾聲,即將邁入下個世紀之際,公司如何從所有員工,而非僅是明星職員身上,得到最大極限的才智,將決定公司未來存亡。明星職員越多且紮根越深,團隊獲勝的機會就越大。舉例來說,六度蟬聯全美職籃冠軍寶座的芝加哥公牛隊(Chicago Bulls),就擁有至少四位明星球員,這些球員雖得接受教練與經理的指示,然而卻是他們在球場上發揮個人才華,彼此合作,才使整個團隊勢如破竹,銳不可當。

提昇整體勞心型員工的生產力,而非只依賴一、兩位明星職員帶動整個團隊,才是成功關鍵。如果你能提升多數員工而不僅是少數人的生產力至世界級水準,那麼,你將成為業界的東方不敗。

提高生產力對你有何幫助?

解開生產力之謎成為我個人的使命,因為我發現我們研究的新方向,與經濟的發展方向並行不悖。如果我們能為職場提供更多重大的關鍵訊息,不僅能讓如貝爾實驗室之流的公司,招募員工時得到助益,甚至在未來,勞心型員工也可能學習明星職員的行為模式。

經過多年深入研究,得出辨識高生產力行為的方法,也得到明星職員和他們上司的認同,同時,以明星職員工作策略為基礎的生產力改進計畫,既成功又受歡迎(附錄一詳細述了生產力改進計畫及其成果)。我們的研究與經驗所得,本書已詳細闡明,有心將明星職員技巧帶入每日工作中的各領域菁英,可從本書獲得豐厚回報。

光憑專業菁英的地位,你必然已擁有被同事和上司器重的深層動機,以及應該具備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才能爬到目前的事業階段。儘管有這些有利因素幫助你入門,但還不夠,本書提供了決定性的第三種資源──工作策略藍圖,幫助你(可能也涵括你周遭的人)大幅提升生產力,達到難以想像的程度。

勞心型員工有相當多增加生產力的個人激勵方式,以及來自外在的強大驅力。在職場上,固然會有一席之地留給表現普通的員工,但最豐厚的獎勵往往歸於帶動團隊的明星職員。同時,除了在金錢上的明顯利益外,明星職員也為自己寫下輝煌歷史、擁有更多就業機會、成為積極控角的對象,以及得到富挑戰性與令人滿意的工作。

另一項提升個人生產力的主張,或許是最具有強迫性的。如果你是 90 年代活躍的勞心型員工之一,一定知道,工作上要求投入的時間真不少,而留給生活裡其他同等重要層面的時間,實在不多。你渴望有更高的生產力、渴望保持高水準表現,但卻希望能在較短時間裡完成;希望有更多主控權,在工作上得到更多彈性與更少監督,以及更多居家休閒時光。

藉由學習本書中的明星職員工作策略,你將能在工作之外找回人生;在工作中保有人生,並設下一些你從未想像有此可能的目標。

我之所以敢信心十足地向讀者作此承諾,因本書乃是由和你類似的人們的生活所激發,內容就是針對你而寫成。你將學習到的生產力原則,得自數百位從市場行銷人員到工程師的明星職員,他們工作於廣受敬重的企業,如高科技的貝爾實驗室,以及生產立可貼與美容膠帶的工業巨人 3M 公司。學會這些具體的每日工作策略,將使你轉化為對公司及同事都極富價值的創意人才,以此為起點建立聲譽,使你在職場上更搶手,也更具機動性。

揭開明星職員的神話

從十年的研究與改善生產力工作中,我們得以打破「天生好手」的生產力神話。身為人才,你可能會上風雲人物榜;身為社交寵兒,你可能會應邀參加有錢有勢人家的宴會;身為工作狂,你可能會贏得夜班警衛的幾句崇敬稱讚;但是,就算有人集這些長處於一身,也不一定保證能創造出一個明星職員。

所以,如果你是尋求提升生產力方法的勞心型員工,該如何做才能脫胎換骨,成為明星職員呢?

你需要改變工作方式,以及與他人的合作方式。明星職員以全然不同於一般固定的工作模式,執行任務。本書的精神即是一項課程,把明星職員的策略化為連貫性的每日行為模式,讓聰明且有企圖心的勞心型員工,得以學會並掌握增加生產力的力量。

然而,研究這類生產力,並沒有所謂「頭條」內幕,沒有仙丹或神奇配方能把你一路送到頂尖地位,我們的研究也不是逐步施行、通往成功的十二步計畫。相反的,明星表現是根據每天在辦公室裡,完成許多互為關聯的活動時的工作策略。只要經常練習,這套方法提供的工作習慣,就會把你帶入高生產力的員工之列。

多年來被貼上「表現平平」、「能幹勝任」和「平庸低劣」標籤的員工,都可以從道盡一切明星秘訣的九大工作策略中,主宰本身的生產力。這些策略依重要性排列,並綜合整理成專業範例:



  • 主動積極:披荊斬棘,打通公司的模糊地帶。
  • 充沛人脈:和公司的消息靈通人士搭上線,知己知彼,無往不利。
  • 自我管理:在工作中,管理整個人生。
  • 宏觀視野:兼容不同的觀點,從大格局來考量。
  • 服從決策:壓下自我的脾性,服從上司領導。
  • 領導同儕:在服從公司決策的大前提下,領導同事完成工作。
  • 團隊合作:認清團隊的真實狀況。
  • 組織悟性:以街頭叢林的求生本事,玩公司裡的權力遊戲。
  • 表達溝通:針對聽眾傳播合適的訊息。


數百位有所進展、得到成功的勞心型員工,能作證說明,凡夫俗子也能有卓越的工作表現。

我所知道的最佳範例之一,就是貝爾實驗室的明星職員彼得。身處在哈佛碩士與麻省理工博士群裡的他,沒有大學學位,卻仍有傑出的工作表現。彼得最初是按時計酬的爬電話線桿修理工人,當面臨特別或重複發生的問題時,他不會只是很快的解決問題、修理故障,一再重複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作法,反而會一路回頭尋找問題的根源,直到找出放諸四海皆準的解決之道。彼得的主動積極與分析診斷技巧,引起工地工程師的注意,並開始向彼得請教一些棘手的工地問題,沒多久,彼得就調升至貝爾實驗室,幫忙解決常出狀況的系統──一些範圍更廣泛的問題。

今天,彼得是貝爾實驗室裡最受敬重的專業人士之一,他所領導的每個小組,全是碩士和博士工程師,但他的智商、解決問題技巧,以及個性等,都和別人差不多,並不特別突出或遜色。他的秘訣在於善於運用本身的才華──積極主動、和最重要的人脈連上線,以及把多目標遠景帶入工作計畫中的能力。

舉例來說,彼得在進行另一項行動電話的案子時,由於一個電話交換系統故障,導致芝加哥某郊區停話,儘管這個災難與他當時的工作任務毫不相干,他仍然召集了那個小組裡的幾位同事,以進一步了解整個狀況,並決定是否能提供一些幫助。就他所接收的訊息,他相信自己能在搶修復話的過程中幫上忙。於是向頂頭上司解釋了整個情況,得到後者同意後,主動提議幫忙。

彼得的第一步,就是搜尋他的人脈:從紐澤西州的貝爾實驗室總部的頭頭,到早年和他一起爬電線桿的同事。短短幾小時內,他就探聽到類似停話問題的相關經驗,以及由此激發的一連串可能原因和解決辦法。他根據過去的經驗,縮減清單至三種可能原因。

彼得手持這份資料,參加了危機小組正在進行中的會議,他們已經試過幾種解決方法,全不幸失敗了,大家的壓力很大,脾氣也瀕臨一觸即發的邊緣。彼得知道自己是臨時加入的空降部隊,必須以柔性態度處理,當大家要決定接下來的處理方式時,他主動提供了手中的資訊。

在他看來,整個小組簡直是漫無頭緒、亳無方向。不過,彼得不但沒有把他詳細調查結果扔在桌上,讓大家自己看著辦,反而衡量評估全體組員,尤其是小組負責人傑夫,似乎已經慌亂失措了。彼得並不想奪取傑夫的地位,只想協助整個小組走上軌道。他環顧會議桌上的小組成員,知道李淑曾參與解決奧瑪哈的停話事件,但在整個會議中,她沒有站起來講過話。彼得請李淑述奧瑪哈小組當時學得的經驗,接著他轉向研究開關故障的席赫,詢問他有關電腦程式軟體出錯的可能性。他們的回答,提供了他順勢提出本身的發現與解決計畫的機會。

彼得走向黑板,以圖表畫出他所了解的問題,然後指出二十種可能的問題癥結,並歸納濃縮為七個最大關鍵,他問:「如果是這個問題,我們該向誰求助?」當小組成員提到某個在彼得人脈上的專家時,他說:「我剛和某某某通過電話,她是這麼回答的。」

儘管彼得想勸服大家採納他所提出的三大可能理由,但並不以高壓方式達成,反而以引導方式讓小組進入他的行動計畫。小組也引發了激烈爭辯,不過最後決定從其中四項著手進行──兩項是彼得的提議,兩項是別的可能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