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線 上 試 閱

前言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INTO系列

【類別最新出版】
全台凶宅打卡
自由與干預:搞好經濟就手握權力,借鏡自由市場的歷史、擘劃經濟的未來
蘭花賊(二十週年紀念新版)
親愛的圖書館
花月殺手:美國連續謀殺案與FBI的崛起


從礦工少年到哲學家(IN0021)
The Making of a Philosopher

類別: 人文‧思潮‧趨勢>INTO系列
叢書系列:INTO系列
作者:柯林.麥金
       Collin McGinn
譯者:傅士哲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3年05月26日
定價:270 元
售價:213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408頁
ISBN:9571339105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前言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



  書摘 2

第二章 從心理學到哲學

一九六八年秋天,離開了颳風的黑池鎮,來到多雨的曼徹斯特。一個鄉下男孩,首度進入大學,心情自然緊張。我被安排與房東雷帝奧夫太太(Mrs. Readyoff)、以及另外兩個男孩同住一棟房子。室友是名電機系的學生,來自韋根鎮(Wigan),鄉音比我還重。每天下午五點,雷帝奧夫太太會準備好豐盛的食物。晚間時分,大伙便聊聊天,做做功課(屋內沒裝電視)。我主修心理系的課程,還副修了一門哲學的入門課。除此以外,學校還要求修外語,這可是我心中永遠的痛。校方規定,每人都得在第一年結束前修一門語言課程,並通過考試,才能繼續就讀。大部分的學生都選擇法語,因為他們從前已經學過O級的法語,想來比較輕鬆。至於我,就讀於黑池鎮二流的職校,沒有提供O級的法語(反倒唸過O級的木工課程),顯然吃虧許多;於是選擇了從頭教起的義大利文,應該比較適合欠缺語言背景的我吧。心中的如意算盤,結果是大錯特錯。學期一開始,我就發現法文課的設計,乃針對只想應付學校語言要求的泛泛之輩;反之,義大利文則是為了滿足語言高手的需要,在精通法語、西班牙語之餘,再增添一份專長。第一學期總共十個禮拜(每星期上課兩次,每次一小時),我們就得把所有的文法、字彙都記得滾瓜爛熟;到了第二學期,便要開始研讀十九世紀的義大利小說《牧師帽》(Il Cappello del Prete),而且還沒有英文譯本可供參考。我必須承認,這對我真比登天還難。第一個學期末的測驗,儘管授課老師熱心幫忙,一再給我補救機會,卻還是過不了關。這樣的結果一點兒也不意外。只是,如果下學期末考再被當的話,我可就要被學校掃地出門了。我只有懷著戒慎恐懼的心情,把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背誦文法和字彙上頭──真是痛苦啊,我一直不擅長記東西。課堂中,老師總喜歡抽點我回答問題: "Che ora e, Signor McGinn?"(「現在幾點了,麥金先生?」)眾目睽睽之下,我結結巴巴地勉強擠出幾個義大利文,還不時引來許多竊笑聲。自尊與顏面,早就不知掃到哪去了。

除此之外,還要應付每週心理學的實驗報告,到最後根本無暇閱讀心愛的哲學。皇天不負苦心人,第二學期末的語文測驗總算安然過關(考題包括將喬伊斯之《尤利西斯》〔Ulysses〕中一段艱澀的文字譯成義大利文)。我始終認為,當年費力應付義大利文的過程,是一生求學當中最困難的挑戰;直到現在,看見義大利文的菜單,都還會不寒而慄。雖然大部分的字彙都已拋到九霄雲外,但是發音規則還記得很清楚;至少對於「cognoscenti」(行家)這樣一個經常出現在學術工作的字,我的發音很正確。

相對而言,我在曼徹斯特的第二年,學習狀況大幅改善。雖然一個人搬到城市不怎麼好的區域,擠在狹小而沈悶的房間,又得常常冒著雨,騎腳踏車上學(腳踏車還三不五時出狀況呢!);但是,起碼掙脫了語文的束縛,可以比較自由地追求想要學習的東西。由於我沒什麼錢,除了讀書、談話,也沒有什麼其他的事情可以做(貧窮是不是造就了學問呢?);於是我交了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常常深夜裏裹著外套(足夠的暖氣,對我們而言太過昂貴),啜飲即溶咖啡,談論心理學的方法學,一聊就是清晨四點。當時,我修了一門科學哲學的課,也更廣泛地讀了哲學和心理學的書籍。但是,一個問題正悄悄浮現出來:我太被哲學吸引了,對心理學的興趣反而降低。相對於哲學的豐富性與震撼力,我開始覺得心理學枯燥。雖然大可以轉系,我卻不願意採取行動,因為擔心將來找不到工作。就這樣,還是勉為其難地留在心理系。要是能選擇,我倒想同時兼修兩系的課程,只可惜曼徹斯特大學並不容許這樣的安排。其實,留在心理系也沒那麼痛苦,我的表現優異,興趣又還不致全然喪失。這當中,我特別鍾愛實驗的設計與安排,熱衷於「視尋」(visual search)的研究──從繁亂的視覺背景當中,找尋特定的視覺對象,比如在人群裏尋找某個熟悉的面孔。然而,心中對探究基本問題的興趣不曾減弱。我漸漸感覺有些沮喪,因為心理系的老師認為哲學不具實證性,多報以輕蔑的態度。他們將我視之為科學心理學的叛徒,極力打壓我內心的哲學傾向。無論如何,我還是設法完成心理學士的學位,其他就以後再說了;也因此,我認真修習了智力測驗、腦部生理學、反應時間的實驗、以及工業心理學等課程。

基於某些因素,心理系主任寇恩(John Cohen)教授看上了我,時常找機會跟我閒聊。當時的我年方十九,寇恩教授則已過耳順之年,學識豐富,在智性上抱持相當開放的態度;他的體格矮小,跟我差不了多少。我想,或許是他感受到我對思想智識的熱愛,而且與他有著相同的幽默感。日後我轉投哲學的懷抱,他顯得有些失望;不過我們還是一直保持密切的交往,直到一九八六年他過世為止。因為他,讓我對自己產生信心;這種交流對一個人影響的重要性是不可言喻的。要相信自己,一定得先受到你所尊敬的人相信不可。現今為人師表,我也注意觀察周遭的學生,希望能以同樣的關懷與鼓勵,讓他們蒙受其益;不過同時也提醒自己,別產生偏頗的現象,或囉哩巴唆地過度「開導」。一個神情,幾句言詞,就已足夠。寇恩教授可說是我第一個深交之嚴謹治學的知識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