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書摘:第一章 撥火棒
書摘:第二章 記憶由此製成(1)
書摘:第二章 記憶由此製成(2)
書摘:第三章 魔力
書摘:第四章 門徒

INTO系列

【類別最新出版】
全台凶宅打卡
自由與干預:搞好經濟就手握權力,借鏡自由市場的歷史、擘劃經濟的未來
蘭花賊(二十週年紀念新版)
親愛的圖書館
花月殺手:美國連續謀殺案與FBI的崛起


維根斯坦的撥火棒(IN0035)
Wittgenstein’s Poker: The Story of a Ten-Minute Argument Between Two Great Philosophers

類別: 人文‧思潮‧趨勢>INTO系列
叢書系列:INTO系列
作者:愛德蒙茲
       David Edmunds
譯者:曾佳琦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5年04月25日
定價:280 元
售價:221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64頁
ISBN:9571343005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書摘:第一章 撥火棒書摘:第二章 記憶由此製成(1)書摘:第二章 記憶由此製成(2)書摘:第三章 魔力書摘:第四章 門徒



  書摘:第二章 記憶由此製成(1)

第二章 記憶由此製成

記憶:「我看到我們一動不動,坐在那張桌子旁。」但我真的擁有相同的視覺圖像嗎?或者,這是我當時所見的視覺圖像其中之一?我是否也從當時的觀點清楚地看到這張桌子和我的朋友,而沒有看到我自己?──維根斯坦

國王學院的吉布斯大樓是一棟龐大、嚴峻古典風格的建築,由白色波特蘭石建成。一七二三年由吉布斯(James Gibbs)所設計,學院原本屬意郝克斯摩爾(Nicholas Hawksmoor)的設計,他是當代頂尖的建築師之一,不過設計造價太過昂貴,所以只能放棄。而吉布斯大樓最為人稱道的簡約裝飾,正是國王學院經費短缺的結果。

從國王學院的步道看過去,H3是在大樓右手邊的二樓。登上未鋪地毯的木製樓梯,經過光禿禿的牆壁,通道迴聲迫近,蕭瑟寒氣令人卻步。正門有兩層,直接通到接待室。兩扇長窗旁有座椅,可以俯視學院前庭廣闊的美景,左手邊可一覽亨利六世的大石灰岩教堂,是垂直架構建築的登峰造極之作。每到十月的靜謐夜晚,就可以聽見國王學院著名的唱詩班,歌聲打破了學院的專注氣氛。

H3研討室的特色是裡面的壁爐,也是這數十年來爭論的核心所在。它四周環以大理石,上有雕花的木製壁爐架。那是一個小小的黑色鐵製物──味道比較像歐威爾(George Orwell)的《通往威根碼頭之路》(The Road to Wigan Pier),而非艾佛林.沃(Evelyn Waugh)的《重訪布萊雪德》(Brideshead Revisited)。壁爐的右邊是兩扇通往兩個小房間的門,房間裡可以欣賞延伸到康河的大草坪。當年舉辦聚會的時候,這裡是作研究室和臥室使用,不過臥室後來就被改裝成研究室了。當時,劍橋各學院的大學生和研究員常常穿著浴衣奔過這些庭院到一處公共浴室洗澡。

在一九四六年,吉布斯大樓壯麗的外觀並未反映在房間內部。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不到一年,燈火管制用的窗簾仍然掛著──彷彿德國納粹空軍的威脅未遠。亟需清洗的牆壁漆面剝落污穢,雖然H3是布雷斯韋特(Richard Braithwaite)教授的房間,但是它就像其他房間一樣無人理會,雜亂而且積滿塵土。起初暖氣只能靠生火,在搬煤的時候,還得用睡袍來保護衣服。一九四七年的嚴冬之後才安裝了暖氣設備和浴室。當時連瓦斯管都因為結冰而阻塞了。

雖然許多演說者都非常傑出,但通常只有十五人左右會出席道德科學俱樂部的聚會。有意思的是,那天來聽巴柏博士演說的人大約多了一倍,大學生、研究生和教授混在一起,想辦法找地方坐。當天下午,維根斯坦也有一場研討會在他的寒酸房間裡舉行,在他任教的三一學院對面惠威爾廣場(Whewell’s Court)的一處塔頂,大部分參加的人都與他在國王學院會合。

每週舉辦兩次的研討會總是給學生帶來催眠般的經驗。每當維根斯坦陷入苦思,現場就跟著陷入冗長而令人焦慮的沈默之中。可是一旦想法成形,他馬上就變得生龍活虎。學生被允許參加聚會的條件是不能只是像觀光客一樣呆坐在那裡。十月二十五日下午,一名印度研究生沙赫(Kanti Shah)記了筆記。維根斯坦想知道,自言自語的意義是什麼?「這比講話更微弱嗎?這就像是二加二等於四在骯髒的和乾淨的紙上比較嗎?」一名學生建議將之比作「鈴聲漸弱,所以我們不知道鈴聲是否出於想像,還是真的聽到它。」維根斯坦對此建議沒特別感覺。

此時,在三一學院一間牛頓(Sir Isaac Newton)使用過的房間裡,巴柏和羅素正在喝檸檬茶、吃餅乾。是日苦寒,兩人應該會慶幸窗戶剛裝了通風隔絕裝置。沒人知道他們在談些什麼,但有人說他們在共謀對付維根斯坦。

幸好,哲學看來有益於長壽:當天晚上出席的三十人當中,有九位現在仍然健在,已經七、八十高齡,藉由書信、電話及電子郵件從英國、法國、奧地利、美國和紐西蘭等地,提供了他們對當晚事發經過的回憶。他們依序是前英國高等法院法官溫洛特爵士(Sir John Vinelott),他最為人知的是他在法庭中講話聲音很小,但如果有律師要他大聲一點,他會用銳利的言辭加以回應。另外還有五位教授。慕茲(Peter Munz)教授當年從紐西蘭來到聖約翰,返鄉之後望重士林。他在《我們對知識追求的知識》(Our Knowledge of the Search for Knowledge)一書的開頭就寫到撥火棒事件。他寫道:此事是二十世紀哲學的一個「象徵性的分水嶺,事後觀之,也預言了日後的發展」。

圖爾敏(Stephen Toulmin)是一位興趣廣泛的傑出哲學家,他後半的學術生涯都在美國教學度過。他寫過像《辯論的用處》(The Uses of Argument)這種經典著作,也與人合著過一本耗時費力討論維根斯坦的修正主義著作,把維根斯坦的哲學放在維也納文化及十九世紀末思想騷亂的脈絡中。當年他是國王學院的年輕研究員,還曾經拒絕擔任巴柏的助理。

季區(Peter Geach)教授是邏輯學和研究德國邏輯學家弗烈格(Gottlob Frege)的權威(還有其他方面),曾先後在伯明罕和里茲(Leeds)大學教書。吳爾夫(Michael Wolff)教授專攻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任教過印第安納大學和麻薩諸塞大學。克萊瑟爾(Georg Kreisel)教授是位優秀的數學家,任教於史丹佛大學,維根斯坦曾讚許克萊瑟爾是他所見過還最傑出的哲學家兼數學家。葛雷-魯卡斯(Peter Gray-Lucas)成為學者之後轉行經商,起初在鋼鐵業,然後在軟片製造業,然後是造紙業。普雷斯特(Stephen Plaister)於一九四七年的嚴冬結婚,在預備學校教授古典文學。

西迦普(Wasfi Hijab)特別值得一提。這次歷史性的聚會發生時,他正擔任道德科學社的秘書。他說這個職位沒有什麼真正的聲望,他甚至記不得自己是怎麼得到這個職位的──可能是因為剛好輪到他。他的秘書工作是與全體教員討論後決定這學期的議程。在他任職期間,他不只成功地說服巴柏訪問劍橋,還邀請到將邏輯實證論的從維也納帶到英國的艾爾(A. J. Ayer)。艾爾總是覺得在維根斯坦面前演講是一項「折磨」,不過他仍然回覆西迦普的邀請表示樂意出席,即使他認為「劍橋哲學在技術層次上很豐富,但是實質上則非常貧乏。」西迦普說:「他的淵博由此可見。」

西迦普談到不少維根斯坦的事。他原本在耶路撒冷的一所中學教數學,一九四五年時申請到一筆獎學金而來到劍橋。他的目標是要藉由修讀哲學博士而轉換學科,但是三年後他沒拿到學位就離開了。他犯了一個對他的抱負有致命影響的錯誤:他不聽布雷斯韋特和其他人的忠告,請維根斯坦作他的指導教授。讓大家驚訝的是,維根斯坦居然同意了。

西迦普對這段師生關係記得非常清楚。他們在喜歡天氣許可時,圍繞著三一學院教員的整齊花園散步:西迦普、維根斯坦和另一名研究生安斯鞏布(Anscombe)深深專注在宗教哲學的討論中。「如果你想要知道一個人信仰是否虔誠,不要問他,要觀察他,」維根斯坦說。當他的指導教授在場時,西迦普會怕到說不出話來,但維根斯坦要是不在的話,他的表現有時就像捕捉到這位大師的智慧火花一樣。

西迦普現在回想起來,維根斯坦毀了他的知識基礎、宗教信念及抽象思維能力。他放棄了博士學位,離開劍橋之後把將哲學擱到一旁,又重拾數學。他說,維根斯坦「像一顆原子彈、像龍捲風──人們只是不欣賞罷了。」

然而,西迦普仍對維根斯坦忠心耿耿。他說:「人們常說哲學只不過是柏拉圖的註腳,但他們應該加上一句『在維根斯坦之前是如此。』」他的奉獻最後終於得到回報。一九九九年奧地利的維根斯坦大會,西迦普不請自來,引起了一陣騷動,但由於他在極嚴肅的《新蘇黎世報》(Neue Zurcher Zeitung)發表了一篇文章,主辦單位特別安排他兩場演講,談他對維根斯坦的看法。西迦普又從奧地利到了劍橋的維根斯坦檔案館主持研討會。他說自己花了半個世紀才擺脫維根斯坦的「過度影響」,現在他想要彌補那段失去的光陰。

要一窺維根斯坦與巴柏交鋒的全貌,必須等到證據蒐齊之後。最好就是從目擊證人著手。

環顧這個房間,人如鬼魅聚集,等著巴柏發表演講,我們應會感到一陣寒氣上身,我們從其中挑了九個人來介紹──此時他們還是春風少年。我們勢必會先注意到當晚的才智之士。在壁爐前面悠哉抽著煙斗的是一頭銀髮的羅素。羅素的左邊有個人面對聽眾,看起來安靜而無足輕重──他就是巴柏。一兩名大學生注意著他那對與矮小身材不成比例的醒目耳朵,開玩笑說研討會結束後要去喝一杯。巴柏估量著坐在羅素右邊的人,這就是令他日思夜想,卻無緣一睹廬山真面目的俱樂部主席維根斯坦。他的個子也小,但充滿精力,他將手擱在額頭上,等著主持聚會,並用他銳利的藍眼睛,和那「令人不舒服的大片眼白」盯著巴柏。

維根斯坦和巴柏是我們到這來的原因。我們且將眼光移到年輕的巴勒斯坦研究生西迦普身上。他手裡拿著道德科學俱樂部的會議記錄,之後他將在其中簡述當晚的對立場面:「這次研討會充滿緊張,不同往常。」

西迦普將繕寫工整的邀請函寄給巴柏,並商量將聚會日期從固定的星期四改到星期五以配合這位貴賓。像他這樣的秘書,有責任確定貴賓的出現,因此他沒親眼見到巴柏之前,總是焦躁不安。巴柏有力的握手,透露出他的瘦小身材隱藏著決斷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