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序 2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散文雜論

【類別最新出版】
無盡的遠方
有時我獨自念想
沒有最好的季節,轉個念一切都是剛剛好
三十女子微物誌
時空迴游


作家的衣櫃(AK0047)

類別: 文學‧小說‧散文>散文雜論
叢書系列:新人間叢書
作者:楊澤 編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0年12月09日
定價:250 元
售價:198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64頁
ISBN:9571332712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序 2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



  書摘 2

雷驤:年尾在電扶梯上擦身而過,看到你依然衣履光鮮,這是你素向的儀表風格,這種讓我由於熟悉而感到親切的造形,很與你的行事風格表裡符合,佩服之至。

我自己則對穿著不太在意——只在意,不要突出即好,對新的款式或炫目的質料和色彩,因恐引起別人注目而一昧排斥——內心挺喜愛也說不定呢,但在現實生活上選擇簡便。

隱地:這些年,開始比較講究穿著,可能是有感於自己有些年紀了(人是很快就會老的)。人一老就沒有邋遢的本錢。年輕人邋遢,是一種很有吸引力的酷,是一種瀟灑,老人邋遢就變成一種髒,因為這緣故,我如今外出,盡可能把頭髮梳得整齊,穿洗燙過的衣服。衣服穿得挺,人看起來就比較有精神,你說我給你衣履光鮮的感覺,其實是我自己追求而來的,我倒羨慕你藝術家的氣質,看起來穿得隨便,放射出來的反而是一種自信。青少年時候的我,也是一條牛仔褲一件白襯衫就上街了。能享受隨便的穿著,真是活著的一種福氣——有些人就是有隨便穿衣服的本錢——怎麼穿,就怎麼好看,而且還能顯出與眾不同的個性。

雷驤:你這說的是我嗎?可是「年輕」對我倆來說,皆都是過去之事。長久以來我未曾有過西裝,若干年前,總統府召見,祕書處傳達「一律穿西裝」。我有一條西褲可以搭配,臨時向妹夫借來的上衣,雖然他比我矮一些,結果伸手去握的時候,袖口滑到手肘之處。

「我家的衣櫃」是永遠不容易收納、關闔的部分。雖然「內容」彷彿很多,但總還覺得出門穿衣仍然毫無挑選的餘地,這情形在妻女身上也許顯得嚴重些!挑來選去,整個櫥櫃都翻了底,總不能滿意。

女兒每晨換裝迅快——一套又一套變來變去,我們才給予稱讚(希望就此決定了吧),轉眼又換了另一套矣。

隱地:嚴格的說,我太太比我更重視穿著,因此她的衣服當然比我多,我的衣櫃裡也經常掛著她的衣服。由於衣櫃不夠用,我大多數從洗衣店拿回來的衣褲經常是橫躺著的,只有西裝是一套套掛在衣櫃裡。我算是個有衣架子的人,只要西裝上身,別人一定會說你穿西裝真好看。西裝不必多,冬天兩三套夏天一兩套也就足夠。但西裝的質和型一定要好,如果穿廉價西裝,真的還不如穿件夾克或套件毛衣來得好。

雷驤:電影裡西方的富豪人家有專門收納的「衣物間」,十分合理:你可以在一排排活動衣架間任意行走,清楚的「看到全貌」,然後在內設的大穿衣鏡前試穿它們,直到滿意為止。據說甘迺迪遺孀賈桂琳女士外出時,選穿衣物一律由祕書呈上製成的目錄照相簿索引看起,再從傭人手上取來試穿,配飾、珠寶、鞋帽等,無不經過編目貯藏。不過誰家能有此排場?

上稱的那種衣櫃究竟怎樣,我可以想像:有一回我到新加坡電視台道具部的服裝間去挑選幾套二戰時日本憲兵的制服,領教了他們的分門索引之詳,譬如「皮帶」這一項類下,即有古今中外無數款式;衣服一套套掛起,但壓縮貯藏,用轉盤與軌道操作,以節省空間,雖然那倉庫之大猶如一間禮堂。

隱地:我內湖的新家真的有寬敞的衣帽間,但是我沒有什麼歡喜的感覺。年紀會使人的思想和觀念改變,如果我 40 或 50 歲時就擁有自己的衣帽間,我會沾沾自喜,如今我羨慕的一種生活是「少」,衣服少一點、書報雜誌少一點、CD 也少一點。人永遠生活在矛盾裡,年輕的時候追求,年老的時候放棄。我現在看到房間裡擺滿東西一顆心就會煩起來。一個乾乾淨淨,看起來沒什麼多餘雜物的房間才是我最渴望的。

雷驤:你的矛盾我暫時還體會不出,大約還未處於「過剩」的狀況吧。一般尋常家庭衣物處理收納——換季間的秋收冬藏是令人煩惱的事。據我所知,朋友中至少有一對夫妻因為一方關不好抽屜、櫥門而訴請離婚——妻子永遠留夾一角衣物在縫間。可見伊家事上的不用心,丈夫十年來為伊善後,終於承受不了。

隱地:冬天來了,把夏季的衣服收起來。換季,真是一般尋常家庭最大的煩惱,其實,在搬進搬出的同時,我們會發現有不少衣服根本不可能再穿,就像書架上的書不可能再讀一遍,真要捨得丟,你家裡才會有一個足夠的空間——可是,人最難割捨的就是記憶,每一件衣服,每一本書都掛滿了記憶,於是又留下了,又繼續藏在衣櫃裡,放回書架上,牽牽扯扯,一季又一季,有一天真想把舊的衣物丟掉,竟無從丟起,原來丟掉,也是要靠力氣的!

雷驤:家庭衣物日聚而眾,卻多數應在時代淘汰之列(並非衣服自身舊壞)。最大問題是服飾流行款式一年一變(或數變),想不受其影響的我們也難為,你根本再也買不到「當下」流行樣式以外的衣服啦。

能像汽車中永遠不迎合潮流而改型的「奧斯汀迷你」,服裝界大約只剩牛仔褲和 T 恤而已——這是不是使它們成為大眾普愛衣款的原因?

隱地:流行是一種風潮,要躲也躲不掉。只要不追時髦,不趕頂尖,做一個「中間分子」,也就不會完全落伍。男人的穿衣哲學是,一定要有兩條黑色長褲,兩件白襯衫,黑長褲和白襯衫是人間至寶,什麼顏色的衣褲都可以搭配。素色的衣服大方,偶爾也要穿幾次格子衫和花衣服,讓人覺得你也有另外的一面。一個使人覺得新鮮的人就是有活力的人。吃東西可以一成不變,穿衣服則不可不變。就算是一棵樹,春夏秋冬,葉子都會有不同的顏色。

雷驤:多年前,我長年臥病的幼妹,加添衣物時不管長短厚薄,一件件套穿,以致裡長外短披披掛掛,形成家裡一位奇觀的人影,但她因為鮮少出門,故也毫不介意。殊料這款穿著成了當今流行呀。

隱地:我們正活在一個奇怪的世界裡。所有不可能的,都會成為可能。把頭髮弄亂,有人認為就是美。所以,現在也是一個可以完全自由穿衣服的時代,連肚臍露出來的衣服都流行了,還有什麼會不流行?精神空虛使得大多數人毫無主見,只好被傳媒牽著鼻子,跟著流行走。

雷驤:25 年前曾在馬尼拉參觀「國立服裝博物館」,一樓為傳統民族服裝及演進史的展現;二樓以上是總統夫人伊美黛捐贈她穿過的旗袍與高跟鞋,展示動機實在匪夷所思。總之各玻璃櫥內的衣物大同小異(或說幾看不出之間有何不同),據說裁縫精心製作而夫人只穿一次。

親友中其實不乏這種添購衣著的傾向——幾十套衣服卻如同一套。

隱地:我絕對相信你所說的,有人添購衣服的傾向——幾十套衣服,卻如同一套。就像鳳飛飛的帽子,或許成百成千,我感覺每一頂帽子都是一樣的。許多我們看起來幾乎無法忍受的衣服,竟然是經過專家設計,這世界上真的有人喜歡穿特別難看而價錢又最昂貴的衣服。富人總要表現一些特殊,否則,他們要如何表示和我們不一樣。

雷驤:富裕社會的台灣——如果你到天母一帶「名店」走走,一件上萬的衣服很普通;一方面家中「衣滿為患」,無可消解。

近年出現在路邊收納衣物的宗教(或非宗教)團體擺置的車廂,讓人「捐獻」,實在功德無量。
不久前,我在印尼一處名為「哭泣之湖」的勝景旅行,販售手工藝品的當地人中,忽然看到繡有「武陵中學」字樣與學號的黃卡其制服,備感親切。至於他是因受捐贈或其他方式獲得,我們不能知道。

隱地:貴的衣服可分兩類,一類真的好,設計簡單大方,10 年之後穿出來,仍不顯落伍。另一類就是畫蛇添足、繁複得絕頂難看。但是你放心,這種難看的衣服會得到某些人的青睞。人和人的審美觀南轅北轍。也幸虧各有不同,這世界才特別有趣。

雷驤:想起昔日(25——35 年以前)時代,人們從教會獲得西方善心教友賑濟的物資。奶粉、牛油以外,也發舊衣物。但不久便部分淪入台北跳蚤市場上的商品,當時我們很喜歡在那裡找迥然不同文化樣式的舊衣服,買回來洗淨穿的。

隱地:現在的康定路和貴陽街一帶,也常有便宜的衣物出售,到底是海關充公的還是教會流出的救濟衣物,許多人弄不清,但裡面確有很不錯的品牌。在便宜貨的世界裡,也藏有很不錯的東西。走慣了天母高價位的名店,偶爾也到萬華逛逛黃昏市場,會有意外的收穫,有時也能得到若干人生啟示。

雷驤:衣櫃塞滿暗無天日,可我的「指觸感」特別好,通常只伸手進衣櫃或抽屜裡翻揀,逐層摸觸一番,質地織紋即能無誤的挑定取出,與視覺記憶相一致的所需的衣服。

隱地:這一種敏感和敏捷我也有。什麼場合穿什麼衣服,什麼衣服又放在衣櫃的什麼角落,大致我也十分有把握可以找到。不過,這是指情緒正常的時候。如果我的心情不佳,或正在生氣,要我找一件外出的衣服,我會把衣服找成一團亂,仍然不曉得該穿哪件衣服。

所以,穿衣的哲學是:保持好心情,你就可以穿出合適的衣服。

反之,那些衣服穿得怪怪的朋友,十之八九大概他正在鬧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