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書摘 6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書摘 5
書摘 1

散文雜論

【類別最新出版】
無盡的遠方
有時我獨自念想
沒有最好的季節,轉個念一切都是剛剛好
三十女子微物誌
時空迴游


鬼神(CV0011)

類別: 文學‧小說‧散文>散文雜論
叢書系列:生活文化
作者:岳娟娟、顧迎新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5年07月18日
定價:260 元
售價:205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184 頁
ISBN:9571343315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書摘 6書摘 2書摘 3書摘 4書摘 5書摘 1



  書摘 2

鬼──從類人生物到人類亡靈。

「鬼」在文字產生之初就已經存在,甲骨文中的「鬼」字形,上邊像一個大頭,下邊像人長跪之形,因此有人認為,最初的鬼,指的是一種類人的大頭生物。沈兼士先生在《鬼字原始意義之試探》中考證,這種生物,可能屬於獼猴類。

與已經進化,直立行走,靠採集、狩獵乃至耕種、畜牧而生的群居人類不同,「鬼」保持了更多野性的成分-醜陋多毛、身手矯健,常常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出現,給人類造成或大或小的麻煩,然後又飄然而去,不知蹤跡。於是神秘感催生了敬畏心理。

講到這兒,不禁令人聯想到人類多年來對神農架的探索:在莽莽林海中,傳說有野人出沒,不少人信誓旦旦地聲稱自己親眼所見,甚至也發現了毛髮、糞便、腳印乃至一閃而過的身影,可是至今仍沒找到一具真正的野人軀體,哪怕是屍體。野人之謎何時能解開,科學家也無法回答。那麼試想,倒退五千年,我們認知有限的祖先面對這樣的「靈異」,又怎麼能不敬畏得五體投地呢?

然而也有典籍對鬼的形態有不同描述,《山海經‧海內北經》有這樣的記載:「鬼國,在貳負之尸北,為物人面而一目。」鬼的外形似乎與人無異,只是少一隻眼睛。這樣的形象,恐怕比毛茸茸的獼猴、猩猩更讓人懼怕吧。

到了周代,「鬼」已經變為人類亡靈的代稱,《禮記‧祭法》曰:「大凡生於天地之間者皆曰命,其萬物死皆曰折,人死曰鬼。」《禮記‧祭義》曰:「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謂之鬼。骨肉斃於下,陰為野土,其氣發揚於上,為昭明。」人類無法迴避死後身體腐爛的事實,卻真誠地希望生命能夠延續,進而轉為信仰死後魂魄(氣)不散,即成為鬼。

鬼在當時人心目中的地位是極其崇高的,幾乎等同於神。《周禮》中有一個高級官職叫「大宗伯」,他專門掌管「天神」、「人鬼」、「地示」之禮。人與天、地的地位等同,鬼也提升到和神一樣的高度。所以「以禮樂合天地之化,百物之產,以事鬼神,以諧萬民,以致百物」就成為「大宗伯」神聖的使命,在《周禮》、《禮記》之中,「鬼」和「神」是常常這樣被一起提到的。

從大頭生物,到靈魂的崇拜,中間的變化過程我們無從考索,惟一可以肯定的是,這是人類的畏懼心理在作怪。王充《論衡》中有一段很有名的論鬼的話:凡天地之間有鬼,非人死精神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致之何由?由於疾病。人病則憂懼,憂懼則鬼出。凡人不病則不畏懼。故得病寢衽,畏懼鬼至;畏懼則存想,存想則目虛見。

這段話的意思是,天地間的鬼都是人類想像的,人類受到疾病的困擾,就有了對死亡的憂懼,於是便想像有鬼出現。曾經親眼所見的恐怖事件,或者耳聽而得的醜惡形態原本沉睡在記憶中,病時卻全部被喚醒,這就是「鬼」產生的根源。

正因為鬼總是伴隨著黑暗的死亡以及與死亡極其接近的疾病而來,所以,人們對於鬼的想像日益帶上了邪惡的特徵。在很多故事中,鬼是報復的代名詞。《墨子‧明鬼》為我們舉了不少這方面的例子,其中杜伯鬼魂射殺周宣王、莊子儀鬼魂杖殺燕簡公的記載都很有代表性。

杜伯是一位直言的臣子,因為觸怒宣王而被斬殺,三年後的一天,宣王正在遊獵,突然大叫一聲,手撫胸口倒地而亡。據現場目擊者稱,當時看到杜伯從道左出現,一身赤紅的披掛,手上還挽著一張紅色的弓,他彎弓搭箭,一下就射中了宣王的要害。無獨有偶,燕國的國君簡公也下令殺死正直的大臣莊子儀,子儀受戮之前充滿怨懟地發誓說:「吾君王殺我而不辜。死人毋知亦已,死人有知,不出三年,必使吾君知之。」到了第三年,燕簡公帶著群臣前往祖澤祭神途中,莊子儀手持朱杖出現,將簡公擊死在車上。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解釋,周宣王和燕簡公都可能死於心肌梗塞或腦溢血之類突發性疾病,然而在醫療水準低下的先秦,就不得不附會為鬼之報復。盡管報復的起因是君王無道,墨子也一再強調應該信奉鬼神之「賞賢而罰惡」,也就是將鬼之報復崇高化,但後世的鬼卻還是一步步走向了惡毒、恐怖的深淵。

暫且不說地獄酷刑的慘絕人寰,不說牛頭馬面、夜叉、無常的形容恐怖,就是一般的遊魂,也多數頂著一張腐爛不堪,讓人毛骨悚然的猙獰面孔,《聊齋誌異》中的《畫皮》這樣描寫道:「獰鬼,面翠色,齒巉巉如鋸。」有時,鬼就這樣將人嚇昏,然後加以殘害;更多的則透過偽裝(通常偽裝成漂亮的女子),吸食人的陽氣、精血、甚至肉身臟腑而延續「生命」。那些死於非命的落水鬼,還會引誘路過者入水,做他們的替身,周而復始,害死諸多無辜的生靈。

於是,談「鬼」色變成為人類的通病,暗夜、荒齋、古墓、墳場也都成了禁忌,人們對鬼那種虔誠的景仰和祭祀很難再現。相反的,把捉鬼當作一種賺錢的行業在封建王朝中風行著,老、病往往歸咎於鬼之騷擾,於是乎,神婆、巫醫們的生意異常熱門,尤其在封閉的鄉村,因為驅鬼而延誤治療時機,造成無法彌補的慘劇至今還時有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