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文學小說書籍基本資料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得獎記錄
‧延伸閱讀

線 上 試 閱

周克希譯序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作 者 作 品

追憶逝水年華第一卷:去斯萬家那邊:第二部、第三部

譯 者 作 品

追憶逝水年華第一卷:去斯萬家那邊:第二部、第三部
貝多芬:完成生命的意志
羅丹:激情的形體思想家
華格納:世界終極的歌劇
追憶逝水年華[第二卷]:在少女花影下--第二部 地方與地名:地方
追憶逝水年華[第二卷]:在少女花影下--第一部 在斯萬夫人身旁

文學小說

【類別最新出版】
台灣「烏克蘭計畫」
故鄉無用
故鄉無用(首刷限量 馬尼尼為手繪印簽版)
假面的告白
巴奈回家:凱道.二二八公園的二六四四天


追憶逝水年華第一卷:去斯萬家那邊(AA0085)──第一部貢布雷
A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 I: Du cote de chez Swann

類別: 文學小說
叢書系列:大師名作坊
作者:馬塞爾‧普魯斯特
       Marcel Proust
譯者:周克希
插圖:李又白(CONET Y.B.LEE)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4年02月16日
定價:240 元
售價:190 元(約79折)
開本:長25開/平裝/232頁
ISBN:9571340650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周克希譯序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



  周克希譯序

英國文學評論家康諾利(Cyril Connolly)在《現代主義代表作一百種》中,把《追憶逝水年華》譽為「百年一遇的傑作」。

馬塞爾.普魯斯特(1871.7~1921.11)出生在巴黎一個藝術氣氛濃厚的家庭,但從小就因哮喘病而被「逐出了童年時代的伊甸園」。他的氣質是內向的,敏感到了近於病態的程度。他受外祖母和母親的薰陶,喜歡塞維涅夫人、喬治.桑和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一些作家;他又受中學老師的影響,推崇十七世紀的法國古典作品。他傾心於聖西門、巴爾札克、波特萊爾和福樓拜;一度還熱中於英國作家約翰.拉斯金論述建築和藝術的作品。從中學畢業到父母去世的這段時間(1889~1905),普魯斯特經常出入上流社會的社交圈(對此他後來頗感愧疚,但這段經歷畢竟讓他有充裕的時間和很好的機會,對日後作品中的人物作了細緻而獨到的觀察),為報刊撰寫有關貴族沙龍生活的專欄文章,發表評論、小說和隨筆,模仿心儀的作家寫些習作,還按照母親建議的直譯原則,字斟句酌地翻譯了拉斯金的兩部著作《亞眠的聖經》和《芝麻與百合》。他周圍的熟人都以為小普魯斯特只是寫著玩玩。然而,他不斷地做筆記,積累素材,1896 到 1900 年間斷斷續續在練習本上寫下了自傳體長篇小說《讓.桑得伊》的草稿。直到 1950 年(作者去世 28 年以後)人們整理普魯斯特留下的一大堆文件時,無意間發現了《讓.桑得伊》的手稿,才於 1952 年彙集出版。在這部作品中,我們已經可以找到《追憶逝水年華》中的不少特徵。一些使普魯斯特魂牽夢縈的場景,日後會以更為完美的形式寫下,而在這裏已經初露了端倪。

《讓.桑得伊》中的觀察者已是一位大師。然而普魯斯特並不滿足於觀察。他以時間作為主題,用生命的最後 15 年寫出了令人歎為觀止的傑作《追憶逝水年華》。這是一部「追根溯源重現法蘭西思想的每個時期」(喬治.普萊〔Georges Poulet〕語)的巨著,其意義是嗟歎韶光易逝、追懷個人遭際的感世之作所不能同日而語的。

他是柏格森(Henri Bergson)的姻親,並深受這位膺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法國哲學家的影響。柏格森創造了「生命衝動」和「綿延」這兩個哲學術語,來解釋生命現象。他認為,生命衝動即綿延,亦即「真正的時間」或「實際時間」,它是唯一的實在,無法靠理性去認識,只能靠直覺來把握。普魯斯特接受了柏格森的觀點,認為「正像空間有幾何學一樣,時間有心理學」。每個人畢生都在與時間抗爭。我們本想執著地眷戀一個愛人、一位朋友、一些信念;遺忘卻從冥冥之中慢慢升起,湮沒我們種種美好的記憶。但我們的自我畢竟不會完全消失;時間看起來好像完全消失了,其實也並非如此,因為它在同我們自身融為一體。這就是普魯斯特的主導動機:尋找似乎已經失去,而其實仍在那兒、隨時準備再生的時間。普魯斯特用了A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追憶逝水年華)這麼個哲學味道很濃、相當柏格森化的書名,就再清楚不過地點明了這部卷帙浩繁的作品的主題。

失去的時間,怎樣去尋找呢?普魯斯特在 1908 年計畫寫作這部作品的同時,先著手寫了另一部「關於小說的小說」《駁聖伯夫》。他在序言中寫道:

對於智力,我越來越覺得沒有什麼值得重視的了。我認為作家只有擺脫智力,才能在我們獲得的種種印象中將事物真正抓住,也就是說,真正達到事物的本身,得到藝術的內容。智力以過去的時間的名義提供給我們的東西,未必就是那樣東西。我們生命中的每一時刻一經過去,立即寄寓並隱匿在某件物質對象之中,就像民間傳說中的靈魂托生那樣。生命的每一刻都囿於某一物質對象,只要這一對象沒被我們發現,它就會永遠寄寓其中。我們是透過這個對象來認識生命的那一時刻的;它也只有等到我們把它從中召喚出來之時,方能從這個物質對象中脫穎而出。而它囿於其間的對象──或者不如說感覺,因為對象是透過感覺與我們互相關聯的,我們很可能無從與之相遇。因此,我們一生中有許多時間,很可能就此永遠不復再現。

普魯斯特的一大貢獻,在於他出示給人們一種回憶過去的方式,那就是「不由自主的回憶」。自主的回憶借助於智力和推理,是不可能使我們感到過去再現的。只有不由自主的回憶,才能透過當時的感覺與某種記憶之間的「偶合」(無意識聯想),使我們的過去存活於我們現在感受到的事物之中。

我曾在鄉間一處住所度過許多個夏季。我不時在懷念這些夏季……對我來說,它們很可能已經一去不復返,永遠消逝了。就像任何失而復現的情形一樣,它們的失而復現全憑一種偶合。有一天傍晚,天在下雪,我從外面回來,在屋裏坐在燈下準備看書,但一時沒法暖和過來。這時,上了年紀的女傭建議我喝杯熱茶;而我平時是不大喝茶的。完全出於偶然,她還給我拿來幾片烤麵包。我把麵包片放到茶水裏浸了浸,放進嘴裏;我嘴裏感到它軟軟的浸過茶的味道,突然,我產生了一種異樣的心緒,感到了天竺葵和香橙的芳香,一種無以名狀的幸福充滿了全身;我動也不敢動,惟恐在我身上發生的不可思議的一切會就此消失;我的思緒集中在這片喚起這一切奇妙感覺的浸過茶的麵包上,驟然間,記憶中封閉的隔板受到震動鬆開了,以前在鄉間住所度過的那些夏天,頓時湧現在我的意識之中,連同那些夏天美好的早晨,一一再現了。我想起來了:原來我那時清晨起來,下樓到外公屋裏去喝早茶,外公總是把麵包乾先放進他的茶裏蘸一蘸,然後拿給我吃。但是,這樣的夏季清晨早已成了過去,而茶水泡軟的麵包乾的感覺,卻成了那逝去的時間──對智力來說,它已經成為死去的時間──躲藏隱匿的所在。

《駁聖伯夫》中的這段文字,後來擴展改寫成了《追憶逝水年華》中「瑪德萊娜小點心」那個有名的段落。普魯斯特要告訴我們的是,失去的時間就是這樣尋找回來的,而它一旦被找了回來,也就被我們戰勝了,因為屬於過去的實際時間,已經轉化成了心理時間,作家正是在此刻,才感到自己征服了永恆。任何事物只有以其永恆的面貌,亦即藝術的面貌,才能被真正領悟和保存:這就是《追憶逝水年華》的寫作主旨。而在普魯斯特看來,這種偶合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因而「一旦那一切是經過有意識的觀察而得到的,詩意的再現就全部喪失了」。

 

鴻篇巨製《追憶逝水年華》有如一部看似信手寫來、不講章法,實則結構嚴謹、氣勢恢弘的交響樂。

小說一開頭,敘述者醒來後躺在床上。童年時代的回憶,在貢布雷姑婆家的生活情景,清晰地重現了出來。然後小說的時間倒退十多年,我們看到了他家的朋友斯萬與奧黛特之間的一段戀情。斯萬的女兒吉爾貝特,後來是敘述者在巴黎時單戀的對象(第一卷《去斯萬家那邊》)。他經常到斯萬家去,可是吉爾貝特對他時冷時熱,漸漸他也對她冷了下來。有一天,他在巴爾貝克海濱遇到一群少女,並結識了其中的阿爾貝蒂娜(第二卷《在少女花影下》)。回到巴黎後,他對蓋爾芒特公爵夫人產生了強烈的感情,並應邀去公爵夫人府上作客。外婆去世後,他與阿爾貝蒂娜關係親密起來,在對蒙著神祕面紗的貴族生活有所瞭解以後,他感到悵然和失望(第三卷《蓋爾芒特家那邊》)。重返巴爾貝克,他意外地發現了阿爾貝蒂娜是同性戀者的隱情。他覺得到處都是罪孽和不幸(第四卷《所多瑪與蛾摩拉》)。阿爾貝蒂娜答應和他一起到巴黎同居。他感到自己負有文學使命,同時又無法擺脫由阿爾貝蒂娜引起的妒意(第五卷《女囚》)。他感覺到阿爾貝蒂娜似乎正從他身邊離去。不料有一天,她當真不見了。他得知她死於騎馬失事後,很想念她,想在別的少女身上找到她的影子(第六卷《失蹤的阿爾貝蒂娜》)。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他傷感地看到社會的變化,覺得自己在文學上的使命感似乎幻滅了。然而在一次社交性的晚會上,發生了一連串偶然的事情,使他驟然間產生了一個意想不到的靈感:透過一部作品來重現過去的時光。於是他又回到全書的開頭,成了那個醒著躺在床上的人(第七卷《尋回的時光》)。因而,這部作品既是小說本身,同時又是敘述者(作者)完成這部小說的心靈歷程的紀錄。

普魯斯特曾把這部作品的結構比作大教堂:「我曾經想過為我的書的每一卷分別選用如下標題:大門,後殿彩畫玻璃窗,等等。這部作品唯一的優點正在於它的整體,它的每個細小的組成部分都很結實……」確實如此,在這部作品裏有那麼多精心安排的對稱結構,那麼多在兩翼相呼應的細部,又有那麼多石塊在開工伊始就碼齊放正、準備承受日後的尖拱,所以當我們看到最後竣工的這座大教堂──厚厚七卷的《追憶逝水年華》,看到「無形無色、不可捕捉」的時間凝固為物質的時候,我們會很自然地想起法國作家安德烈.莫洛亞(Ardre Maurois)那句精闢的論斷:「對於 1900 年到 1950 年這一歷史時期而言,沒有比《追憶逝水年華》更值得紀念的長篇小說傑作了。」如果考慮到莫洛亞以後的小說創作狀況,我們甚至不妨說,這一歷史時期還可以再延長 50 年。

傑作的命運常常是坎坷的。1912 年,普魯斯特將已寫成的一千多頁手稿(《去斯萬家那邊》、《蓋爾芒特家那邊》和《找回的時間》)託人送交負責《新法蘭西評論》的著名作家紀德,但紀德拒絕推薦出版這部小說。在其他幾家出版社,普魯斯特也都遭到冷遇。事隔兩年以後,紀德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極其嚴重的錯誤,他致信普魯斯特,誠懇地表示願意出版這部小說。紀德後來在文學評論集《偶感集》中這樣寫道:「普魯斯特的文章是我所見過最講究藝術的文章。藝術一詞如果出自龔古爾兄弟之口,會讓我覺得可厭。但是一想到普魯斯特,我就對這個詞絲毫也不反感了。」這位曾指斥羅曼.羅蘭「沒有風格」的文壇泰斗,對普魯斯特的風格給予極高的評價:「我在普魯斯特的風格中尋找不到缺點。我尋找在風格中佔主導地位的優點,也沒有找到。他有的不是這樣那樣的優點,而是無所不備的一切優點……他的優點不是先後輪流出現,而是同時一起出現的。他的風格靈動活潑,令人驚歎。任何另一種風格和他的風格相比,都顯得黯然失色、矯揉造作、缺乏生氣。」

確實如此,普魯斯特的風格並非單一的一種風格,無論敘事狀物還是人物的對話,他都有著不同的處理。曾經被人詬病為「臃腫冗長」的長句,在他的筆下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異常精彩的,因為他確實有那麼些紛至沓來、極為豐贍的思想要表達,確實有那麼些錯綜複雜、相當微妙的關係和因由要交代,而這一切,也只有他的筆才能寫得如此從容,如此美妙。普魯斯特的這種寫法,是很少有人能夠仿效的,因為,倘若要像他那樣去寫,首先就得有像他那樣層次豐富而多變化的細膩感受才行。翻譯他的作品,是一個既艱苦又愉悅的過程。每譯幾段,我總會預感到前面有美妙的東西在等著我;那些無比美妙的東西,往往有層堅殼裹著似的,要使勁(常常是使出渾身解數)打開殼,才會驚喜地發現裏面閃光的內容。

普魯斯特自小患有哮喘病,隨著年歲的增長,病情愈來愈嚴重。從三十五歲起,他已無法像正常人那樣生活,由於備受哮喘和失眠的折磨,他杜絕了一切社交活動,幾乎足不出戶地過著自我幽禁的生活。為了避免聲音的干擾,房間的牆壁全都加上了軟木貼面;為了避免植物氣味對氣管的刺激,窗戶從早到晚關得嚴嚴實實。《追憶逝水年華》正是普魯斯特在生命的最後十五年,在這種常人幾乎無法想像的境況中寫成的。「幸福的歲月是失去的歲月,人們期待著痛苦以便工作。」普魯斯特的這句話,有一種悲壯的美。

 

普魯斯特以他的天賦和心血,使逝去的時光在他筆下得以重現,使時間在藝術中復活並永存。然而,要讓他感受到的時間在使用另一種語言的讀者心中復活,到今天為止還是一個相當艱難、尚未完成的使命。

在將近一年的猶豫和準備後,花了一年半時間譯就的這部《去斯萬家那邊》,僅僅是全書七卷中的第一卷。按照譯者與出版社的計畫,前四卷各譯一年半,後三卷各譯一年,每譯畢一卷即單獨出書。如是,全書七卷譯本當在距今七年半左右出齊。相對於普魯斯特幾乎足不出戶、全力以赴創作此書所用的 15 年而言,計畫中的 9 年翻譯時間並不長。然而一個出版社肯用這些年的時間陪同譯者走完這段「尋找普魯斯特」的歷程,的確是需要膽識和魄力的。

對於讀者,我還是感到歉然。等待這套譯本出齊,需要足夠的耐心,甚至需要經歷人生中一段相當漫長的時期,希望我的努力能夠不辜負讀者的諒解、寬容和支援。普魯斯特的小說當年也是陸續出版的。

這一卷的翻譯過程中,凝聚著許多朋友的心血,其中張文江先生和涂衛群女士自始至終提燈照明般地披閱譯文初稿並提出許多中肯的意見,王安憶女士也對部分譯文作了仔細的修改,沒有這些朋友的關心、鼓勵和無私幫助,譯稿是不可能有現在的面貌的。我感受到友情的可貴,也從另一個角度體會到了普魯斯特小說的獨特魅力。

周克希
2003 年 7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