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文學小說書籍基本資料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書摘 5
關於本書

作 者 作 品

依隨你心
精神世界
魔術圈
愛的答案

譯 者 作 品

精神世界
愛的答案

文學小說

【類別最新出版】
故鄉無用
故鄉無用(首刷限量 馬尼尼為手繪印簽版)
假面的告白
巴奈回家:凱道.二二八公園的二六四四天
牛仔很忙:歐.亨利短篇小說精選(精裝版)


給親愛的瑪堤妲(AI0045)
Non Vedo L'ora Che L'uono Cammini -- Cara Mathilda

類別: 文學小說
叢書系列:藍小說
作者:蘇珊娜.塔瑪洛
       Susanna Tamaro
譯者:白淑貞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9年03月29日
定價:220 元
售價:174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32頁
ISBN:9571328634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書摘 5關於本書



  書摘 2

我們應該要成為希望的追尋者

10 月 16 日  

親愛的瑪堤妲:

秋天已然降臨,園裏的葡萄幾乎全都成熟了。每天早晨,當我打開窗戶的時候,出現在眼前的畫面,只有一片白茫茫的霧色。這一片白茫茫的濃密霧色,覆蓋住每一樣東西,使得所有的聲音都銷聲匿跡了。四季中我最偏愛秋天,我鍾愛它的色彩、它的味道,特別是它那種讓人回歸自我內心深處,那種讓人重新全神貫注的感覺。妳最後一次來找我時,就正好是 10 月份的季節。我還保存著我倆在暖氣爐旁邊所照的那張相片,這是前幾天我在一本書裏找到的。我看著這張照片,不禁聯想到,至今我們依然保有初識時那股樸實清新的氣息。從那時一直到現在,已經過了多少時間了?十五年嗎?或許還要更久些。在這十多年之間,我們見過多少次面?實在是少之又少。打從妳離開義大利回到非洲之後,我們大概只見過三或四次面。之後,妳就生下了第一個寶寶,妳要讓孩子生長在自己的土地上,這是一件合情合理的事。在這段漫長的時間裏,我們兩人的關係,絲毫沒有褪色,仍然像是第一天認識時那麼地強烈,那麼地令人感覺歡愉。

友情讓人感到活著真是一件美好的事。它讓人覺得生命豐富了起來,讓人興奮,更讓人覺得有一種和別人聯結互動的感受,而且它絕對是不求報償的。一旦人與人認識之後,經過千挑萬選,互相建立起一種親密的關係;即使彼此所走的人生道路不盡相同,即使彼此相隔千萬里,就像我倆一樣,仍然可以並肩而行,互相成長。

妳在前一封信中問我,北部這邊情形如何。我想妳不是指義大利的北部,而是指地球的北半部。這個離你們如此遙遠的北半球,它是那麼地富有,卻也那麼地病入膏肓。它的情形如何?它是以一種不確定且不安穩的方式行進著。有的時候,它的症狀非常嚴重,以至於讓人感到害怕,害怕它馬上就會結束了;而有些時候,我們也可以隱隱約約地看見一些現象,這些現象讓人直覺到它也有些微的改善。

最近有個年輕朋友來看我,她剛剛才唸完高中。她看起來神情沮喪,因為父母對她所有的讀書計畫和未來的期望,並不給予鼓勵和支持,他們要她活在這個社會所提供年輕人的狹小有限空間裏,不需要勇敢、也不需要奮鬥去爭取一些不同的理想,因為一點也不值得這麼做。「我感到好悲哀。」她這麼告訴我,「我受夠了他們這樣剝奪了我的希望。至少他們可以讓我保有一點希望,只要一點點讓我可以繼續活下去的希望就好。」沒錯,我對這一點看法完全同意。人必須要存有一點希望才是。就像是身在一座鋼筋水泥的都市叢林裏,如果我們封閉所有的道路,或是預先阻絕了那些殘存著一點點希望的道路的話,那這一切還有什麼意義呢?我痛恨這些年來不斷往下紮根蔓延的「災難說」,我也痛恨世界末日即將到臨的預言。我發現憤世嫉俗不過是一種掩蓋自己卑微,隱藏自身無能向前看的簡單伎倆罷了。

我甚至也不喜歡那些只要一面對迷惑慌亂而需奮戰,就栖栖惶惶躲到宗教團體保護之下的那些人。無論是小的宗教派別或是大的宗教團體,他們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很不幸的,就是禁止人們有思考的能力,甚至讓他們的信徒,依照他們所想像的,建造一個類似未來的美麗遠景,甚至還對這些信徒保證這麼一個未來的遠景終將實現。我認為在前述把所有的希望道路封閉起來,和躲到宗教團體保護之下的兩條道路之間,應該還有第三條路存在,它也許看來並不起眼,但一定是比較吃力,比較不平靜的。這條道路就是尋求希望的人所要走的道路,也是那些知道如何擺脫掉人之所以為人的所有成見或宿命論者所認定的道路。從這些小小的弱點開始著手,他們也知道要如何想像自己成為一個與眾不同的人。一個尚未出世的人,並不意味著他不該出生。他們因為懼怕,或是因為泯滅了良知而不去尋求希望,但是,他們為什麼不相信深藏在人類心中,有一種進化的潛力足以改變現況呢?

一直到今天為止,這些由烏托邦理想國衍生而出的歷史上、社會上的巨變,始終在進行著。打個比方來說吧,人們一直認為,在改變一個生產系統的同時,人類也在改變著自己。於是,就這樣,在一段很短的時間裏,這些烏托邦理想國轉眼間就變為地獄了,而把那些綿綿無期的死亡和苦痛統統留在身後。這些理想國、烏托邦,曾經就是這個世紀悲劇的失望根源。有人曾經這麼認為,這些基本上的錯誤在改變這個社會體系結構的同時,很自然地也在改變著人類。但是我卻認為,實際的情形應該是完全相反:只有人類才能在自我的內心深處成長,唯有具良知的人類才能夠改變萬事萬物。尋找著希望,並且使這一份希望日漸茁壯,讓它在我們自己以及周圍人的內心裏壯大,而不要對現今社會所加諸於我們身上的一切妥協,也不要因它的粗俗、暴力而屈服,要在這些事物之間,好好地觀察改變所發出的訊息,好好地保護看管這些訊息,就好像是古羅馬時代,那些供奉女灶神的貞女一樣的保護看管著聖火,一點兒睡意也沒有,並且也絲毫不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