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兩岸關係書籍基本資料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序一
自序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兩岸關係

【類別最新出版】
鑄劍為犁:賴幸媛的兩岸談判秘辛
中國憑什麼:從人類史的演變,看中華文明的時代拐點
第三進化--認知作戰下,台灣與全球的文明終局抉擇
金馬是引信,亦是誘餌?──遙送習總書記一束橄欖枝
終極和戰:兩岸戰爭與和平,統獨最短的距離


世紀交鋒(BC0147)──民進黨如何與共產黨打交道?

類別: 兩岸關係
叢書系列:歷史與現場
作者:楊憲村、徐博東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2年05月13日
定價:320 元
售價:253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28頁
ISBN:9571336629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序一 自序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



  書摘 2

第二章 透視中共對台政策  徐博東

在二○○○年三月的臺灣大選中,標舉台獨黨綱的民進黨贏得了執政權,統治臺灣長達半世紀之久的國民黨政權一夕垮台,具有濃厚台獨色彩的陳水扁成為首次政黨輪替後的新領導人。臺灣政局的驟變,使海峽對岸的中共執行了二十年之久的和平統一解決臺灣問題的方針政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強烈衝擊,兩岸關係也因之進入一個愈加撲朔迷離、捉摸不定的新階段,為中國統一的前景憑添了更多的變數。

迄今,民進黨上台執政已屆兩年。兩年來台海局勢表面平靜,波瀾不興,實則暗潮洶湧,潛伏著令人不安的深刻危機,圍繞著要不要堅持一個中國、要不要最終走向統一的原則問題,進行劇烈的較量。這一較量目前仍在繼續著,政治僵局至今仍看不到一絲打破的曙光,結果將會如何?中共和平統一的對台政策會不會重新做出調整?兩岸關係將會被引向何方?所有這些都已成為海內外各界人士普遍關注的焦點。

一、中共對台政策的演變發展

古語有云:「溫故而後知新」,要探討上述問題,有必要首先對中共自建國以來的對台方針政策的演變發展,做一簡要的回顧與概述。

眾所周知,中共自一九四九年建國以來,始終都把實現臺灣與大陸的統一,當成神聖的歷史使命,並依據國內外形勢的發展變化,適時制定、實施和調整對台方針政策。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共對台方針政策的發展脈絡,大致可以劃分為「武力解放臺灣」--「和平解放臺灣」--「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三個歷史階段。

(一)「武力解放臺灣」階段(四○年代末-五○年代中)

一九四六年六月,國共內戰爆發。及至一九四九年一月,經過「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的戰略決戰,國民黨失敗的命運已成定局。此時,中共中央已預見到國民黨勢必退踞臺灣,遂開始抓緊對解放臺灣的戰略佈署。一九四九年三月十五日,中共新華社發表題為〈中國人民一定要解放臺灣〉的時評,首次公開提出「解放臺灣」的口號。時評強調指出:美國妄圖「攫取中國的一塊領土--臺灣做為將來對中國大陸發動侵略戰爭的跳板」;「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也夢想托庇於美國帝國主義的軍事保護下,把臺灣做為最後掙扎的根據地」;同時還特別提到,祖國不統一,台獨勢力就會猖獗。中共明確表示:「中國人民解放鬥爭的任務,就是解放全中國,直到解放臺灣、海南島和屬於中國的最後一寸土地為止。」

一九四九年七月,劉少奇訪問蘇聯,在同史達林商談建國問題時,首次披露了武力解放臺灣的時間表。他說:「人民解放軍在一九四九年夏秋兩季,可以基本上結束對國民黨的戰爭。剩下臺灣、海南島、新疆和西藏。西藏用政治方式解決,臺灣、海南島與新疆待明年解放。」這說明,此時中共中央已經擬訂了武力解放臺灣、統一全中國的戰略佈署。

此後,中共一方面通過各種方式一再表明解放臺灣的決心,另方面開始著手進行武力解放臺灣的實際準備。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共更抓緊了解放臺灣的軍事佈署,並成立了由粟裕任總指揮的「前線指揮部」。十二月三十一日,中共中央發表了〈為祝賀新年告前線將士和全國同胞書〉,提出: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國人民在一九五○年的戰鬥任務,就是「解放海南島、臺灣和西藏,全殲蔣介石集團的最後殘餘勢力。」這是中共建國後明確提出「武力解放臺灣」的方針。次日,《人民日報》又發表元旦社論「肅清中國境內的一切殘餘敵人,解放臺灣、西藏、海南島,完成統一全中國的大業」。這標誌著中共建國後,「武力解放臺灣」的方針至此已經形成。

隨著戰爭向東南沿海的順利推進,到一九五○年六月,人民解放軍渡海攻台已是箭在弦上、蓄勢待發,坐困臺北的蔣介石如驚弓之鳥。值此關鍵時刻,六月二十五日,朝鮮戰爭爆發。二十七日,美國第七艦隊開進臺灣海峽,空軍第十三航空隊進駐臺灣。不久,美國又向越南派去軍事顧問團。面對形勢的突變,中共盱衡自身的實力,為避免同時在三個戰場上與美國作戰,遂決定將人民解放軍的戰略重點由東南沿海轉向東北,集中力量在朝鮮同美軍較量。十月十九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鮮作戰,由此,武力解放臺灣的方針被迫暫時擱置。

朝鮮戰爭的爆發,對臺灣問題的解決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此,美國正式介入台海衝突,對台政策也由「棄蔣」轉向「扶蔣」,國民黨當局絕處逢生,不僅在臺灣站穩了腳跟,而且形成與大陸長期隔海對峙的局面。此後,美國開始鼓吹「臺灣地位未定論」、「臺灣中立化」、「兩個中國」、「劃峽而治」等各種分裂中國的論調。從而增加了解決臺灣問題的複雜性、長期性、曲折性和艱鉅性。

一九五三年七月,朝鮮戰爭結束,美國繼續從軍事上、經濟上、外交上全方位支援臺灣當局,阻撓中國的統一。鑒於此,一九五四年七月,中共再次提出「解放臺灣」的口號,並於九月間兩次炮擊金門,以軍事行動表示不能承認美國的軍事干涉和對臺灣的佔領,此即所謂「第一次台海危機」。十二月二日,美國無視中共的強烈反對,與臺灣當局簽訂了醞釀多時的《共同防禦條約》,正式把臺灣置於它的軍事「保護傘」之下。對此,十二月八日,中共發表聲明,指出該條約「根本是非法的、無效的」,表示中國人民一定要解放臺灣,完成國家完全統一。此後,中共採取了一系列「武力解放臺灣」的實際行動,並於一九五五年一、二月間發動了渡海戰役,先後攻佔了一江山島和大陳島。

大陳島的攻佔,標誌著東南沿海的海島爭奪戰已基本結束,國共兩黨內戰、海峽兩岸的武力對抗有所緩和。伴隨著國內外局勢的變化,中共適時地調整政策,提出了「和平解放臺灣」的新的對台方針。

(二)「和平解放臺灣」階段(五○年代中-七○年代末)

「和平解放臺灣」的方針,是在五○年代中期,中共根據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而確立的。

從國際形勢來說,一九五三年七月《朝鮮停戰協訂》的簽訂、朝鮮戰爭的結束,使中國的國際地位得到提升,大國的形象得以確立。一九五四年四月,中華人民共和國首次以五大國(中、美、蘇、法、英)之一的身分和地位,應邀出席在日內瓦召開的以討論朝鮮問題和印度支那問題為內容的國際會議。

同年七月,印度支那停戰協訂在日內瓦簽訂,中國南部邊陲的安全得到了鞏固,打亂了美國企圖從朝鮮、臺灣到越南三條戰線上包圍中國、威脅中共政權的戰略佈署。

一九五五年四月,亞非會議在印尼萬隆成功召開,這標誌著亞非國家開始登上國際政治舞台,成為二戰結束後維護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時也預示著國際緊張局勢開始趨向緩和。

就大陸內部形勢而言,一九五三年中共開始實施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畫。大規模的經濟建設,一方面需要有一個和平安定的國際國內環境做為保證;另方面,也需要調動國內外一切積極因素,甚至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鑒於上述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中共決定調整對台方針政策,採取靈活措施,以衝破美國為首的西方反華勢力的封鎖包圍,積極爭取一個有利於中國經濟建設的國際國內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