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楔子
哲學家上何處找?
若是有人要你發揮潛力,你不妨回答……
叔本華
如何漠視世界的苦難?
哲學家是什麼東西?

哲學

【類別最新出版】
從此不再煩惱
性史:第二卷 快感的使用
心態史拓撲學:如何面對當代?如何理解歷史?
(附8支催眠學習影片)催眠療癒新手村
知識考古學


選擇自己的哲學家(CF0116)
Choisir son philosophe

類別: 宗教‧哲學‧人文>哲學
叢書系列:人生顧問
作者:奧瑞斯特‧聖卓姆等
       Oreste Saint-Drome等
譯者:林郁華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4年09月20日
定價:220 元
售價:174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192頁
ISBN:9571342009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楔子哲學家上何處找?若是有人要你發揮潛力,你不妨回答……叔本華如何漠視世界的苦難?哲學家是什麼東西?



  叔本華

叔本華 Arthur Schopenhauer

一七八八年生於但澤(Danzig),一八六○年死於法蘭克福

叔本華十七歲時父親被發現死於運河,厄運就此開始。這位但澤的富商給兒子的教育觀是反傳統和世界主義,不願兒子被學校拘限,就把他送到法國,這年叔本華才九歲。叔本華十五歲時轉往溫布頓(Wimbledon)(註 14)。他還曾在法國土倫(Toulon)苦役犯監獄看一場表演,事後他表示人類環境的可怕、荒誕及痛苦在這場表演都看得到。

叔本華的父親死後,由母親瓊安娜(Johanna)繼承遺產,母子間就此展開遺產爭奪戰,直到母親去世後才平息。叔本華指控母親揮霍遺產、行為不檢、而且是父親去世的罪魁禍首。瓊安娜的確不像憂傷的寡婦,仍舊過著奢華的生活,在威瑪主持沙龍,也與座上常客歌德往來密切。瓊安娜寫了許多暢銷小說,她與歌德的交往令叔本華難堪,因此對她諸多指責。一八一四年,瓊安娜分遺產給叔本華,把他打發走。

他們之間的癥結真出於母親的輕浮?或是兒子對母親的暗戀與忌妒?總之,他們從此互不相往來。叔本華刻意保持單身,以及他慣有的壞脾氣(註 15),但他年齡越長,他的情婦年紀越輕。有一個情婦懷孕時,他寫給朋友的信裡提到:「幸好私生子早夭。」有個遭到叔本華暴行而傷殘的鄰居可得到一筆為期二十五年的賠償金,當叔本華得知鄰居去世的消息時,他寫下:「老婦生命的結束,表示負擔也終止。」

叔本華在父親死後,先完成高中學業,之後前往哥廷根(Göttingen)和柏林就讀大學。當時費希特名噪一時,於是叔本華便選修費氏的課程,但事後他寫道:「這是個瘋子的長篇大論,人只想一把揪住他的領口,掏出槍抵著他的咽喉說:『馬上給我們說清楚你到底想說什麼!』」當拿破崙入侵時,叔本華隱居在露多城(Rudolstadt)專心思考他的博士論文《充分理由律之四基礎》(De la quadruple racine du principe de raison suffisante)。之後他又花了五年醞釀《意志與表象的世界》(Le Monde comme volonté et comme représentation),此書於一八一八年在萊比錫出版時正值三十歲,當時並未引起太大的注意。

之後,叔本華任教於柏林大學,他的課正好與黑格爾同時段,懾服於黑格爾名氣的學生有三百人之多,而選修叔本華課程的學生不過六個,這使他難以忍受而放棄教職。但是他靠可觀的利息收入,自一八二五年起便隱居於法蘭克福,全心放在哲學,不必再靠教職為生。此後常見他身著西服,在英國旅館內用餐,每天早晨他以長笛吹一小時羅西尼(Rossini)的作品,替鬈毛狗阿塔瑪(Atma)梳洗一番,再對著壁爐上佛陀的塑像瞑想,他尤其禁止別人拭擦佛像的塵埃。他把手槍藏在抽屜,以防別人謀害,外出時還會帶自己的茶杯,預防細菌感染。

但是平靜的生活未能改變他嘲諷抨擊他人的作風和暴躁易怒的性格。他是西方最鄙視女人的哲學家。叔本華一生最大的諷刺是年少便完成代表作,他三十歲就說:「我已記載所有思考的內容,我的哲學理論將永不改變,因為每個問題的環節都已詳細思考。」往後他只能在《附錄與補遺》(Parerga et Paralipomena)這類討論社會問題的小冊子中回應讀者。

叔本華認為女性是享有特權的對象,她們是一群弱者、性格軟弱、陰險、善耍心機,也善用奸詐的手段從男人手中騙取權力。他批評的對象也包括「革命」、「工人階級」、「社會主義」、「文明的進步」、「改造社會的意願」、「集體解放」等。叔本華認為沒有什麼事值得理解或期待,政治毫無意義,只是荒 晡瑣x劇。

叔本華的巨著《意志與表象的世界》被視為徹底失敗,他認為出版商得檢討。然而《附錄與補遺》卻享譽歐洲,還被公認是傑出的思想。

一八五九年,《意志與表象的世界》第三刷,人們才開始廣泛談論他的哲學觀點。一年後,叔本華去世,遺言是:「嗯,這一生還算成功。」

叔本華不必為十九世紀末那群耽溺於悲觀主義、幻滅或虛無主義的年輕人而憤怒,我們可把這群年輕人看成將「論自由意志」和「自殺方法」兩者混淆的叔本華主義者。當年,虛無主義形成巨大的影響潮流,以致法國右派的民族主義者控訴哲學家是造成一九四○年色當防線失守的罪魁禍首。

二十世紀的人完全淡忘叔本華,沒人知其原由。他曾在七○年代捲土重來,原因不詳。如今人們對他的評價無非是偉人、討厭、難以相處、性格充滿仇恨,但這又會持續多久?


註釋:

註 14:這段短暫的居留足以使他對大不列顛民族存有強烈的敵意。
註 15:反之,叔本華並不排斥多配偶制,他所持的藉口是:「當我們有十個岳母時,被岳母毒害的機會反而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