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會用小錢才能變成富小孩
破解親子10大金錢戰爭(1)
破解親子10大金錢戰爭(2)
培養孩子花錢智慧三大原則
2010.1/9《讓錢和孩子一起長大》講座活動現場

親子教育

【類別最新出版】
零吼罵育兒練習:爸媽輕鬆、小孩開心才是王道!
腦科學家寫給父母的教養說明書:《青少年使用說明書》+《兒子使用說明書》
青少年使用說明書:當孩子「轉大人」,父母如何讀懂他們的內心話?
家有中學生的解憂之書:在教養與升學之路,讓親子作家╳台大優等生一起成為青少年的陪跑員:【特別收錄:高中五大科的學霸學習法】
玩出無限潛力的0-3歲五感遊戲書:日本最強部落客媽咪設計的50個啟蒙刺激,讓孩子越玩越聰明


讓錢和孩子一起長大(VE1001)

類別: 家庭‧親子‧兩性>親子教育
叢書系列:LEARN
作者:許旋峰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07日
定價:260 元
售價:205 元(約79折)
開本:大25開/平裝/256頁
ISBN:9789571351223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會用小錢才能變成富小孩破解親子10大金錢戰爭(1)破解親子10大金錢戰爭(2)培養孩子花錢智慧三大原則2010.1/9《讓錢和孩子一起長大》講座活動現場



  培養孩子花錢智慧三大原則

培養孩子花錢智慧三大原則

花錢的方法反應一個人的價值觀,以及我們面對生活的態度。一個看錢很重的人,一定會想不斷累積金錢,這表示心中有極大的不安全感以及恐懼。心靈上的不安形於外,就會想不斷地累積錢財以尋求安全感,到最後演變成守財奴。

經濟學上有所謂「恩格爾係數」,指的是,隨個人和家庭所得增加,真正用在食物上的錢,其比例會越來越小。此外,花在居住、穿衣、日用等生活必需品的支出,占總收入比例,也會在達到某一高點後,逐漸降低。因此,生活必需之外所剩下的錢越來越多,如何把這些錢花在最有意義的地方,就顯得很重要了。

消費三原則

根據調查,樂透得獎者在五年內,便有近兩成的人會將彩金全數揮霍一空,甚而比得獎前更慘,淪落街頭,三餐不繼。這樣的數據告訴我們,人在擁有一大筆金錢後,其實是不知道如何「用」錢的。

至於青少年,很多人會以為,既然要給孩子一筆零用錢,就不要管他們,讓他們自己去使用控管。這樣的觀念有點危險,一般成年人都很難節制花錢了,更不用說是對金錢毫無概念的青少年。我認為可以讓青少年自己處理錢,但前提是家長要先引導,要跟孩子有約定,按五○%消費、三○%儲蓄、二○%祝福捐贈的比例分配,約定後再讓他們去使用學習,而非都沒教導就放任使用。

在美國,許多父母們認為,教孩子如何使用零用錢,是讓孩子學會如何預算、節約和自己做出消費決定的重要教育手段。因此,在消費學習上,有三個重要的原則務必讓孩子瞭解:

原則一:量入為出

如果孩子一週的零用錢有一百元,根據後面會提到的消費預算,只能消費五○%,也就是該週只能消費五十元。若此時要消費五百元的球鞋一雙,顯示這項消費遠超過每週五十元的消費額,有多少錢做多少事,建議孩子先別買吧!孩子所有的花費,需符合預算規範內。

有位有三個孩子的父親,為這三個小孩各開了一個戶頭(其實是存在他那兒)。戶頭裡固定存了零用錢及每年的壓歲錢,如果要動用,必須到父親那兒提領出來(父親一定會過問用錢的原因)。如此訓練他們必須清楚知道,自己要將錢花在哪些地方,以及實際的金額。當這樣的花費行為變成習慣後,孩子會漸漸知道自己在哪方面花費較多,也可以慢慢觀察出,自己是否買了一些不該買的東西,或是花費超過預定金額,這樣一來,就會養成量入為出的習慣,所以說,習慣是致富的根本。

原則二:比價效益大

比價是指不同商品價格間的比率,當發包工程、器材、貨物或變賣產業時,比較承包人或買主所提出的書面價格,如公家機關購物時,一定也會先比價,挑其中價錢較低者。

以我兒子為例,當變形金剛推出上市時,他看到百貨公司的專櫃的定價是一千兩百元,為了建立他的比價觀念,我告訴他:「若你可以找到同樣的東西,但價格比較便宜,省下來的錢,爸爸給你一半。」有了這誘因後,當下他便控制住想買的欲望,決定挑戰這項任務。

一段時間後,他果然找到一個定價八百元的變形金剛,省下來的四百元,他開心分得二百元。他得到了想要的東西,也分得了比價的效益,所以只要給孩子動力,他便能體會出聰明比價的樂趣。

原則三:區分需要和想要

人們會因為欲望永無止境而不斷的「想要」,因為「想要」,促使這個社會不斷的進步。但是我們若再仔細想想,事實上生活中的食衣住行育樂健美,「需要」的遠少於「想要」的。很多煩惱、災難都是源於內心的「想要」,超出本身的能力範圍,結果便不堪設想,這些是因為未能領會欲望是永無止境。

如果孩子口渴、或沒有筆心,是因為很渴、或要寫作業,所買的東西是「需要」;但若已經有了這些東西,又重複購買或想買更炫的,就代表是「想要」。當孩子想要的欲望不斷增加時,父母要和孩子溝通,讓他明白,「想要」的東西就算沒有也不會怎樣。以球鞋來說,這項支出是父母會買的,但若孩子想要再買第二雙,造型更炫、價格更貴的,那就屬於「想要」了。

若是生理需求如口渴,或課業上的需求,為了要完成作業等,這些都屬於「需要」,除此之外皆屬於「想要」。至於友誼上的需求屬「想要」,因為友誼需求不會只用錢來解決,當你幫對方完成某件事,你誇獎對方、感謝對方等,這都是可以維繫友誼的方式。而若孩子央求你買玩具,是因為他想帶給同學玩或是想借書給對方看,這是看似需要,其實則是屬於「想要」的消費。

簡單來說,「需要」是滿足生活基本所需的物質或精神,其他的則是「想要」。這兩者沒有明顯的界線,卻有層次與標準的差異。

在這廣告花招充斥的年代,就連很多大人都難以抗拒廣告的誘惑,孩子更是容易受同儕影響,當同伴中有人又有什麼新鮮玩意兒時,由於比較心理作祟,會有許多「想要」的需求,例如,公仔、卡、卡匣、明星簽名照、玩偶、槍、和同學出遊、看電影、買電動玩具等,若他能清楚辨別「需要」和「想要」的不同,便能有更清明的消費智慧。

站在父母的立場,讓孩子擁有零用錢,也要讓孩子擁有零用錢的支配權,孩子要買什麼,父母不必一昧阻止。但是教會他聰明消費,讓他有正確的消費判斷力,可以讓孩子知道如何駕馭所擁有的零用錢,畢竟,孩子未來還是要自己決定錢的使用。

錢的學習要一步一步來,為人父母者不要怕孩子犯錯,而應以開放的心胸讓他們學習。真的碰到狀況時,處理原則是先讓他們說,先瞭解,不要責備,再詢問他解決方式,這也是一種訓練父母若太多情緒上的反應,只會讓孩子減低訓練的興趣,讓他認為是一種負擔,欲速則不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