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前言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評

譯 者 作 品

自戀式領導:打造領導者的成功性格
打造花旗帝國:金融奇才魏爾傳奇
葛林史班傳
惡人有善報:移開成功的絆腳石
幽默致富奇招
引爆趨勢:小改變如何引發大流行〔典藏紀念版〕
引爆趨勢:小改變如何引發大流行(全球暢銷20週年典藏精裝版)
知識經濟時代
引爆趨勢:舉手之勞成大事
價值行銷時代:知識經濟時代獲利關鍵

投資理財

【類別最新出版】
離開舒適圈之後,抵達成熟之前:一場奇幻的海外職場大冒險
Google衝刺工作法(暢銷新裝版):Google打造成功產品的祕密,5天5步驟迅速解決難題、測試新點子、完成更多工作!
遠距團隊:打造溝通無礙合作無間的成功團隊
存債致富:每月3000元,輕鬆投資債券抗通膨,穩穩賺,資產不縮水
新創公司IPO的100件大小事:一本讀懂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走向上市上櫃之路


貪婪時代(BE0063)
Devil Take The Hindmost

類別: 行銷‧趨勢‧理財>投資理財
叢書系列:NEXT
作者:愛德華.錢思樂
       Edward Chancellor
譯者:齊思賢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9年10月25日
定價:320 元
售價:253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28頁
ISBN:9571330027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前言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評



  序

投機列傳

.殷乃平(政大金融系教授)

「貪婪」是人性中的惡質化部份,在資本主義社會中,隨處可見。雖然有文明象徵的法律存在,使人們不敢明火執仗的去搶奪他人的財物,但是卻有更多的巧取豪奪的手法,透過合法的途徑,利用人們的貪心,不知不覺地送上他們的錢財。遠的有1980年代的地下投資公司,以後人存入的資金支付前人的高利,累積鉅資,偏偏有許多糊塗人貪圖其高利,如飛蛾撲火似地把錢送進地下投資公司,至其坐大捲款走避,方才後悔不已。近的例子如我國的台肥案,不但吃相難看的政治人物,如綠頭蒼蠅一樣的圍著「暴利」轉,許多財迷心竅的投資人不也一頭栽進去。

古早的人也絲毫不輸現代人,在「貪」字上打轉,最後被更為高明的人騙的故事比比皆是。這本《貪婪時代》一書中,所談的是由古至今的「投機列傳」。

從古羅馬時期的市場投機述起,市井小民賺得投機小利的手舞足蹈,失利時號啕痛哭;炒作操縱市場者上下其乎的「養、套、殺」二部曲,早就有前科可援;而股價飆漲,形成全民運動,早在羅馬帝國便已出現。雖然衛道人士如亞里斯多德把投機視為傷風敗德的行為;聖奧古斯丁將貪財、好色、與爭權稱為三大罪,指出投機客無法進天堂,但是古聖先賢從未戰勝過它,因為人性中的「貪」一直抹之不去。所以,在他們的時代裡,股票、債券的投機,內線交易,買空賣空都已出現。

16 世紀中葉,歐洲各地宗教戰爭,造大批的難民攜帶財富逃至荷蘭,使荷蘭成為當時的經濟強國,阿姆斯特丹變成世界的金融中心,股市、匯市、與商品市場的多、空交戰,比今日的華爾街更為激烈。最為後人所稱道的是一六 30 年代的鬱金香投資泡沫,資金不斷投入,需求倍數成長,一個小小的鬱金香球莖炒翻天,最高時價格值五十四噸小麥,還有期貨市場。當投資泡沫破滅時,許多人一夕間赤貪如洗,也有人平地暴富,隨後而起的倫敦金融市場,為賭徒提供了一個最佳的賭博場所。股市投機伴隨著市場的起伏, 17 世紀初發生南海泡沬事件,南海公司接收英政府公債,並對應轉換為其本身的股票,官、商、投機客競相拉抬其價格,都認為總有最後一個倒楣鬼會接棒,終至崩潰,成為英國金融史上永遠無法磨滅的一個瘡痛。雖然有了前車之鑑,英國投資人仍不免重蹈覆轍,隨著東印度公司的股票漲跌、中南美洲礦權開發,股市一再的出現泡沫,而其方式也一再的更新。如利用知名的國會議員或貴族,做為詐騙投資人的誘餌,英國當時的國會諸公「利字當頭」,貪婪無厭,甘為其所役,也成為後人的批評焦點。

當然,在西方國家的經濟史上,殖民地的開發、產業革命的發生、新市場的拓展、鐵路的出現與新產品的發明,都曾使得金融市場的大漲之後大跌的循環,不斷的重複,投機者始終有極大的發展空間。早期的美國開拓史上的西部開發與舊金山的黃金熱潮都是先例,但是誰也無法料到1929年華爾街的投資泡沫崩潰,竟然成為全世界的經濟大恐慌。1920年代美國經濟不斷擴張,分期付款的信用貸放促進高度消費的市場出現。股市的融資融券增加投資人的投資財務槓桿,信用的擴張,富商鉅賈大膽的投機炒作,散戶的盲目追逐,市場需求持續提高,其狂熱程度,歷史上幾乎難以找得到可與匹敵者。沒想到在一個黑色的星期四,股市崩盤重跌,把美國跌入史上前無來者的大蕭條,金融體制瓦解,銀行行被迫休業重整,全世界都隨之蕭條。

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國際金融市場逐漸整合,在各國股市之外,還有國際的貨幣市場,匯率、利率等衍生性金融工具不斷滋生,市場的管理規範落伍,不足以防範逾越的金融行為,投機者的舞台更多。從1980年代的日本泡沫經濟,到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機,與1997年的東亞金融危機,都是長期經濟繁榮,資本市場投機,造成的投資泡沫破滅所引起的禍患。避險基金的投機套利,更是被指為東亞金融危機的禍首,可是以兩位諾貝爾經濟獎得主領銜主持的長期資本管理基金卻在投機不著之下,失利重整。金融創新雖然打破了金融的不當管制,也帶來了缺乏紀律下的金融投機弊端,潛藏著規模更大的金融危機。人們投機,追逐私利之時,真的會如亞當史密斯所言,會促進公益嗎﹖在今日的環境中,似乎應有存疑的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