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
前言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譯 者 作 品

引爆趨勢:小改變如何引發大流行〔典藏紀念版〕
奇葩與怪傑:時代、價值觀和關鍵時刻如何塑造領袖
自戀式領導:打造領導者的成功性格
打造花旗帝國:金融奇才魏爾傳奇
葛林史班傳
惡人有善報:移開成功的絆腳石
幽默致富奇招
引爆趨勢:小改變如何引發大流行(全球暢銷20週年典藏精裝版)
貪婪時代
知識經濟時代

投資理財

【類別最新出版】
離開舒適圈之後,抵達成熟之前:一場奇幻的海外職場大冒險
Google衝刺工作法(暢銷新裝版):Google打造成功產品的祕密,5天5步驟迅速解決難題、測試新點子、完成更多工作!
遠距團隊:打造溝通無礙合作無間的成功團隊
存債致富:每月3000元,輕鬆投資債券抗通膨,穩穩賺,資產不縮水
新創公司IPO的100件大小事:一本讀懂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走向上市上櫃之路


麥肯錫中國投資報告(BE0114)
Capitalist China:Strategies for a Revolutionized Economy

類別: 行銷‧趨勢‧理財>投資理財
叢書系列:NEXT
作者:華強森
       Jonathan R. Woetzel
譯者:齊思賢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3年09月01日
定價:320 元
售價:253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28頁
ISBN:9571339660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前言書摘 1書摘 2書摘 3



  書摘 1

第一章 中國大陸變革的原因

中國大陸給予外界的印象相當矛盾。對部分人來說,中國大陸代表十億消費者的龐大市場;民主體制方興未艾,領導人只要不斷提供老百姓所需財貨,就能保住地位。對其他人來說,中國大陸是強力吸進資金的投資黑洞,共產獨裁政權隨時會引爆另一場亞洲金融危機。事實上,上述說法都對。中國大陸欣欣向榮的經濟,是建構在四十年的官僚體系之上,更別提過去還有四千年的帝制。民間創業家和共產黨官吏並存;在中國市場上競爭激烈的部門中,固然是贏家才享有利潤,但國營企業照樣接受官方及非官方的補助。

如今,改革已經走上一條不歸路。中央計畫創造了國營企業體制,而這套從搖籃到墳墓的制度,卻充滿極端的無效率。一九七○年代末期改革風起,中央計畫才逐漸退位。經濟體系大部分都掌握在民營或半民營業者手中,因此生產力大幅增長,中國大陸成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經濟奇蹟之一,發展經濟所需的資金極為龐大。中共政府估計,每年需要三千億美元的資金,同時,伴隨經濟成長的社會成本也水漲船高。改革如果現在喊停,北京當局將無力維繫原有的投資力道,以及應付本身面對的社會壓力。

中國政府快馬加鞭地邁向市場經濟;銀行部門依照商業領域重新組織,國營企業排隊申請股票公開上市,經理人也開始獲得股票選擇權。政府逐步設立全國健保、退休金、住宅及教育制度,解除企業必須資助員工相關福利的重擔。外來投資持續成長,中國大陸的企業也開始在海外多元發展。此外,隨著中國大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之後,揮灑的舞台大不相同了。跨國企業享有前所未見的自由,可在中國大陸設立營運據點、買下中國企業,甚至在中國的資本市場籌資。

然而,會不會出差錯?主要的風險在於銀行和資本市場的改革。據估計,穩定中國銀行體系所需的資金,約在國內生產毛額(GDP)的二○%到四○%之間。股市雖然發展快速,但顯然已經過度膨脹,一旦全面的賣壓出籠,可能危及整體經濟。而且,加入WTO對經濟各部門的衝擊絕對不一樣;消費電子等部門已是高度競爭的環境,電信服務等領域並未直接受到WTO條款的規範。

不過,這些風險只會影響改革的步調,改革的方向不會改變。簡單來說,除了追求市場為基礎的經濟發展,別無他途。在這種規模快速的經濟轉型下,其中隱含的不確定性,企業和投資人應該心知肚明,但真正的挑戰是如何投入這個號稱全球最生機勃勃的市場中,而且又能賺錢。

轉型為市場經濟

過去二十年來,中國大陸經濟進程的主要動力,一直是政府逐步放手直接打理經濟的措施,同時引進競爭。透過私有化及個人創業,經濟各部門逐漸轉型為私人控制,國營部門大幅萎縮。同時,中國大陸的生產力大幅成長,中國人過去十年來的GDP成長一倍以上。中國企業走入國際,與人一較高下,中國也成為外來直接投資最喜歡的新興市場。但是,維持成長需要更多的資金挹注,同時也要確保棘手的社會轉型不會出錯。中國政府很清楚,維持現有經濟成長率最佳、事實上也是唯一的手段就是,在改革中引進市場為基礎的籌資機制。如此一來,無論外國或本國企業,凡是中國境內的企業都得被迫提升效率及生產力,如此經濟才能長保不墜。

中國大陸經濟渴望投資

一九四九年解放之後,中國展開一場獨特的經濟發展實驗:既非徹底擁抱蘇聯的中央計畫式經濟,尤其一九五八年中、蘇交惡之後;也未採納資本主義的市場思維。中國的經濟政策以國家自給自足為最高指導目標A。到了一九七六年,貿易萎縮到歷來最低水準,外來投資幾乎不存在。縱使在中國大陸,貿易和內部交流也受到嚴格限制。經濟制度的設計理念是讓社會分成數以千計的獨立經濟實體,萬一遇到戰事便可以自給自足。毛澤東的「三線建設」(Third Line)在窮鄉僻壤設立鍊鋼廠,而在西北物資貧乏地區則成立煉油廠。改革初期,除了上述政治及軍事基礎設施之外,中國沒有其他全國性的網絡。中國共產黨獨攬大權,也沒有明文的法令,一切都是黨的決定才能拍板。

然而,經過一九六六年到一九七六年文化大革命的動亂,中國政局歸於一的狀態產生了裂縫。老百姓經歷了三十年的獨裁專制、中央計畫及無政府狀態,一直未享受到政治領導人承諾的各項福祉。一九七六年的唐山大地震造成數萬人死亡,援救行動經過幾個月才挖出罹難者的屍體,更讓人民認清領導階層一再讓大家失望的真相。毛澤東在同年去世,提供了一個絕無僅有的機會:政治方向必須徹底地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