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走過人情走過臺灣
︱自序︱景象臺灣
試閱壹:大貝湖的故事
試閱貳:回不了家
試閱參:颱風

作 者 作 品

竹泉遊蹤
顏水龍:熱蘭遮城古堡
藝術開門:藝術教育10講
鄉情‧美學‧藍蔭鼎
氣韻生動 : 文化創意產業20講
近代美術大師的講堂
溥心畬書畫集
臺灣美術全集43:侯翠杏

宗教神話

【類別最新出版】
善,最好的禮物:靜思心靈小語
用媽祖籤詩搞懂人生:六十甲子籤詩背後的故事,幫你解籤解人生(書+六十甲子媽祖靈籤 隨身籤卡 )
等待一朵蓮 挺水而出
妙音笑八事七十義
人間佛教研究 第12期


景象臺灣(YA11016)

類別: 宗教‧哲學‧人文>宗教神話
叢書系列:香海出版社
作者:黃光男
出版社:香海文化
出版日期:2016年12月23日
定價:300 元
售價:237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40頁
ISBN:9789869311236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走過人情走過臺灣︱自序︱景象臺灣試閱壹:大貝湖的故事試閱貳:回不了家試閱參:颱風



  試閱壹:大貝湖的故事

龍母吐珠
順水而潔
逐光而行
帶來了人間福分吉祥
阿孫仔伊
講古囉……

離家已有卅年了,再回到高雄確實可以感受近鄉情怯的情愫。

我已沒有迫不及待尋找親人的心思,也沒有過多的滄桑感,至少在社會丕變之下,人的情感似乎也消散不少,何況至親已離世,兄弟家人四散各地,已無法再敘過往親情,甚至都在預期何日何時才能相聚,有時候只能在幻象中的夢境?唔幾聲。

倒不是年老情薄,而是現世實境讓人在行動中搖晃不定,是個失去回家方向的杌隉。

在這種情況之下,內心所盼望的家仍然在遠遠呼喚,恰似親人在招手,至親在愛的呢喃中,喚使我伸手銜接那份久已逝去的記憶而能夠再尋求蛛絲馬跡,則是孩童時期阿嬤叮嚀化為故事的神祕力道,或者說阿嬤喜歡用他從廟口或耆老所傳誦的民間故事作為策勵貧窮兒孫的教材,也許也可以說祖先口耳相傳的庭訓,更不同於說教似的教育。

我生長在一個貧窮又封閉的農村中,沒有較多的學習環境,或得到較多的資訊,能夠模仿的都是親人的耳提面命,以及用眼睛多看些他人的行為模式。在這種極度閉塞的環境裡,除了整天為三餐求溫飽而奔波外,能活下來已經不簡單,遑論有餘力求學。因此孩童時期的我,想要得到較多的知識,除了到廟口或一些雜貨店的暫短聽聞為進學外,大多是老人在「有耳無口」的氛圍下,一點一滴學習。

當然,父母不認得字,又忙於農事,沒能教些幼學應知道的事,有關村舍舊聞,或是鄉里傳說,都由還在綁小腳的阿嬤傳述,應該說阿嬤講古,是我最興奮的事,雖然在阿嬤講故事前,必須幫她老人家解開小孩子都說好臭的裹腳布,阿嬤一面舒解腳踝一面說:「阿孫仔伊!你知道嗎?孝順的孩子將來才有做大官的機會!」做大官是天方夜譚,我期待的是阿嬤說故事有神蹟乍現的希望,以一種莫名的喜悅作為「求生過程」中的動力。

阿嬤怎麼說故事呢?大都是在傍晚入夜前,我從田裡工作回來,看到疲倦不堪的我在無精打采當兒,開始一小段一小段地講述,有時已講過好幾遍的內容,卻是興味盎然。

好比阿嬤說:後山長滿菅芒花草的高崗叢山,是被臭頭洪武君殺掉止餓的水牛所化身,每當地動(震)時,就表示祂正在翻身,或者是村民不夠尊重祂,有引人注意的動機!

「真的這麼神奇嗎?那麼山崖土崩石落,隆隆聲是不是祂生氣了」我問。

「應該是吧!好多人提著食物水果向山頭焚香膜拜,就是祈求大家平安」。

阿嬤進一步說,山頂的觀音竹是神靈的衣裳,山坳的水渠是土牛飲用的泉水,怎可任意耙來耙去,祂的身體被耙了不舒服,阿孫仔伊!恁看會怎樣。

語調通暢正經十足地告誡我們不可任意在土山上亂動土,否則牛神常翻身,我們村民就不得安寧了。

說得也是,地震是因為有這樣的神話照應,使我們鄉親不敢隨意在這座山種地瓜或桑麻,因為山崩地裂時小徑封閉,石礫崩裂的困境是很難在一、二天修好原貌,以利農業生產。「還有嗎?阿嬤,請您再說說有土牛山,是不是還有什麼神奇的故事呢?」「有啊!乖乖地把番薯菜(地瓜葉)剁剁?」,阿嬤一面編竹簍子一面說話的神情令人期待,不知是一種求知的渴望,還是小孩子都喜歡聽故事,尤其在窮鄉僻壤的山腳下,能夠得到一些農事之外的消息就是天大的喜悅。

以最快方式將父母交代的工作完成,就快速窩在阿嬤的房間,等待以搜奇探究的心情等阿嬤開口。

阿嬤指著坡崁後的「黑石山」說:「這座黑石山原本是黑寶石山。但現在都是墓葬地了,住在大貝湖的族人或古早的住民認為這是個寶地風水好,死去的人大都會葬在這裡!」接著說:「寶地必是神鬼必爭之地,壞人會變成鬼,好人會成為神」,提醒要做好人。

當然,這只是個開端,老人家接著說,這座山在夜晚時,常有奇怪的事情發生,有人看到點點閃光忽起忽滅,有人穿過林投小徑時,常看到白布飄零、還有……,我一面愛聽、一面摀耳,想到平日就害怕墓地「奉金缸」的白骨殘肢,總覺得鬼影幢幢,那能再聽阿嬤詳敘下去。

阿嬤卻沒有停止講述的樣子,雖然知道孫兒們已摀嘴閉眼,陷在死懼當中,但她老人家似乎有點講古心情的期許,這個期許挾在示教與神蹟之間,對她來說可能是項傳說文化的責任。

她望著灰濛的星空幽幽地說:「除了土牛山、黑石山之外,尚有金龜仔頭的地方,都有很多的故事,因為這些先人的墓葬地必是風水絕佳的選擇,叫做福地福人居。庇蔭後代是理所當然的。」她說就在黑石山到金龜仔頭島的水域上,平時湖水泛漣漪,水岸微波籠煙迷漫時,是「上林村」大碑人漁舟唱晚詩情畫意。若是七月風捲起水浪,都是千斤蓋頂的力量。村民有時為了稱便,硬在大風浪時搖槳撞浪回岸,實是件危險的事。有一次村裡有位叫「樹畢仔」的大叔平日就有冒險的習慣,某一天的颱風傍晚為了趕早回家,不顧別人的警告依然駕著竹筏乘風破浪由水路回家,不幸就被凶浪吞噬了。因為他不甘遭此橫禍,便化為厲鬼常在湖邊飄蕩尋找可替身的對象,其中是不諳游泳技術者,或不信邪的村民,一年之中在湖水滅頂的人總有一、二人。所以要小孩子不要晚歸,或有落單的機會,因為這個「樹畢仔」的鬼魂常遊走在湖岸四周,伺機尋找倒楣鬼。

阿嬤說著說著,看到我們縮成一團,乘機教導一些尊天守規的道理,她說:「人在做天在看,做好事神會保護,做邪事鬼魂附身」這一箴言,一直留存在我的心裡。

「乖孫仔!麥擱聽嘸?」要再聽故事,就得改天的閒暇時間,又得為阿嬤搥背打洗腳水,或是撞土豆粉(花生粉)給沒有牙齒的阿嬤食用……我樂意為阿嬤做一切的幫手,阿嬤的故事太引人興趣了。

在斷斷續續講故事的過程中,發現老人家講述的內容,來自廟埕的大戲(歌仔戲)或皮影戲、布袋戲演出的記憶,有些是口耳相傳的情節。例如:三國演義、西遊記、神農嘗百草、土地公化身為蛇或為窮家老人來試積善人家的真實等等不一而足,更多的是民間傳說吧!

故事充滿著教化義涵,小孩子聽得津津有味,尤其故事就發生在居家旁邊,更覺得新奇有趣。阿嬤說:「大貝湖與湖邊四周圍有很多的故事,要不要聽?」「要!」一陣喧譁後,老人家說,湖的附近有覆鼎金的地方……(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