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
前言 1
前言 2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書摘 5

譯 者 作 品

貪婪時代
自戀式領導:打造領導者的成功性格
打造花旗帝國:金融奇才魏爾傳奇
惡人有善報:移開成功的絆腳石
幽默致富奇招
引爆趨勢:小改變如何引發大流行〔典藏紀念版〕
引爆趨勢:小改變如何引發大流行(全球暢銷20週年典藏精裝版)
知識經濟時代
引爆趨勢:舉手之勞成大事
價值行銷時代:知識經濟時代獲利關鍵

人物傳記

【類別最新出版】
范用:為書籍的一生
百年周家兩個世界:中國大動盪中一個家庭的悲歡離合
未解的問題:伯恩斯坦哈佛六講
渡阡陌:我家的兩岸故事(二)
朋友、戀人與最糟糕的事──馬修.派瑞回憶錄


葛林史班傳 (PE0101)
Greenspan: the man behind money

類別: 社會‧文化‧傳記>人物傳記
叢書系列:People
作者:賈斯丁‧馬丁
       Justin Martin
譯者:齊思賢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1年01月17日
定價:250 元
售價:198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96頁
ISBN:9571332933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前言 1前言 2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書摘 5



  書摘 2

有一天下午他們全心全意設計華盛頓高地偵探社的識別證。葛林史班從書寫這些蠅頭小字獲得很多樂趣;成年後,他仍然保持小而華麗的筆跡。他設計的識別證寫滿各種標語及祕密符號。天還沒有黑,葛林史班和卡列喬已經大功告成,完成祕密情報員的身分證明。

卡列喬笑著說:「我們立志要剷奸除惡,小孩子總是會有無盡的幻想,其實我們心知肚明,這個偵探社最後只會有兩個成員。」

葛林史班後來念的是曼哈頓的史提特國中,位於第 164 街和艾吉康大道(Edgecombe Avenue)。他被編入資優班,由於可以跳級,因此只花了兩年就唸完 7 到 9 年級的課程。

班上座位依照學生的高矮順序排列,葛林史班和卡列喬坐在倒數第二排。葛林史班成長得很快,不過卻不是那種瘦高、竹竿型的身材,他其實還頗結實,屬於運動員的身材,和後來世人對他的印象大相逕庭。

葛林史班念國中的時候喜歡一位名為艾絲克麗絲(Corinne Eskris)的女同學。當時的同學蔻瑪(Leila Kollmar)說:「所有同學都知道。」不過,她不確定葛林史班是否曾向心上人吐露衷曲。蔻瑪說:「葛林史班的話不多,甚至常常默不做聲。」

這段期間,葛林史班逐漸流露出超然離群的個性,除了來自父親的遺傳之外,也是他成年後最明顯的性格之一。

卡列喬說:「全班都知道,葛林史班有點自以為是,我覺得,這和他內斂自省的個性有關。」兒時好友山諾夫也說:「葛林史班小時候就喜歡動腦,不喜歡動口。」

葛林史班拒絕參加猶太教的成年受戒禮,從此可以看出他獨立思考、不隨波逐流的人格特質。他並沒有拋棄傳統,只是和宗教儀式劃清界線,也就是所謂的「不受戒的猶太人」。

威斯利說:「葛林史班對猶太教不感興趣的主因恐怕是外公和外婆,外公仍然存有一些威權觀念:囝仔人應該有耳無嘴。而外婆個性很緊張,容易歇斯底里。」哈伯特也記得,「葛林史班雖然和外祖父母同處一個屋簷下,卻會想辦法和他們分隔兩室。我記得到他們家很多次,葛林史班都是一個人關在臥室裡聽收音機,完全和外界隔離。」

羅絲對葛林史班則採取放任態度。威斯利說:「羅絲對葛林史班完全不給壓力,讓他自己決定。」

1940 年秋季,葛林史班進入喬治華盛頓高中。校園內最廣為人知的特色就是一座高塔,可以俯視三百六十度的景觀,除了曼哈頓全境之外,還可以看到布朗克斯區及皇后區,甚至隨著赫德遜河看到新澤西州。葛林史班唸國中的時候就聽過有關這座高塔的傳聞。據說,一些行為開放的高中女生會在這座高塔內從事一些放浪形骸的行為。因此,這所高中也被稱為「高地妓院」。

不過,葛林史班入學後發現,由於有關當局擔心,德國的 U 型潛艇會由赫德遜河及哈林河(Harlem River)等水道潛進美國,所以這座高塔已經移為他用。海軍派遣幾名士兵駐守在塔上,並且安裝一具強力望遠鏡。當時美國已經瀕臨參戰的邊緣,華盛頓高地偵探社必須對抗的邪惡勢力也愈來愈具威脅性。

從 1933 年到 41 年之間,共有兩萬名德國及奧地利猶太人為了逃避納粹,蜂擁到華盛頓高地。一位名為漢茲‧季辛吉(Heinz Alfred Kissinger)的青年於 1938 年從巴伐利亞的佛斯(Fouth)小村莊也來到華盛頓高地,他後來改名為亨利‧季辛吉,和家人住在西 187 街的一幢小公寓,離葛林史班的住處不遠。

季辛吉也就讀喬治華盛頓高中,比葛林史班高兩屆,彼此多年之後才認識。季辛吉念的是夜校,半工半讀。他白天在工廠當搬運工,週薪 10.89 美元,他把其中的 8 美元交給父母,貼補家用。工作雖然極為辛苦,季辛吉卻能保持成績全是甲等,而且他立志成為會計師。

葛林史班的成績也不錯,但是並沒有樣樣得甲。他最喜歡歷史及時事這兩門科目,而且也積極參與學校活動。他除了是班長外,也在餐廳擔任糾察隊。1940 年代初期新移民湧入,喬治華盛頓高中人滿為患,學校自助餐廳裡經常有學生發生爭執打鬧,糾察隊的責任就是拉開打架的學生。

葛林史班也在學校的管絃樂團吹奏豎笛,樂團成員都穿著繡有「GW」的藍色運動衫。他的同班同學李維(Hilton Levy)組了一個樂隊,他也是成員之一。樂隊的名稱是「希爾頓樂隊」(Lee Hilton and His Orchestra),「李‧希爾頓」因此成為李維的藝名。

李維很有經商的頭腦,他設法拿到樂團領隊米勒(Glenn Miller)的介紹信,再拿著這封信到時代廣場上以作曲家著名的布瑞爾大樓(Brill Building)。李維會找人提供免費的單張樂譜,因此,他的樂隊就能夠演奏許多具代表性的舞曲,例如〈再見黑鳥〉(Bye Bye Blackbird)、〈奈里,等到天晴〉(Wait Till the Sun Shines, Nellie)及〈甜美的喬治亞布朗〉(Sweet Georgia Brown)。為了向贊助者致敬,他們會在節目結束時演奏米勒最膾炙人口的〈好心情〉(In the Mood)。

這支樂隊共有 7 到 10 位成員,除了李維和葛林史班之外,其他成員並不固定,主要是在喬治華盛頓高中的舞會上演奏。他們也在教會或猶太教堂舉辦的社區聯誼會表演,演出費用通常是每位成員一場 2 美元。

李維後來一直留在音樂界,並且改名為李.希爾頓,他對葛林史班的印象是「高深莫測」。他說:「葛林史班從來不會說一些斬釘截鐵的話,永遠是模稜兩可,就像現在一樣。」李維也記得大家在一起的快樂時光,他說:「大家都樂在其中,而且還有錢可賺。」

葛林史班念高中的時候不會惹事生非,也不會和一大票喧譁吵鬧的年輕人一起鬼混。此外,當時是 1940 年代,還沒有大型購物中心及電影院。葛林史班最常去的地方是學校附近的一家糖果店,它們最有名的食品是巧克力蛋奶。另外,河濱公園是社區小孩聚集的場所,大家把這個地點稱為「牆」,葛林史班偶爾也會去。

山諾夫說:「我們通常說:『牆邊見,』不過,這只是一個會面的地方,也沒有特殊的活動。畢竟今非昔比,當時根本沒有速食店。」

總之,同學們一致認定,葛林史班寡言內斂。山諾夫說:「葛林史班和我比較守規矩,如果家人要求我們週末晚上必須在午夜前回到家,我們就乖乖在十二點以前到家,有些人可能拖到凌晨三點也不在乎。」

那段少年十五、二十時,每逢暑假葛林史班經常和威斯利在一起。當時,哈伯特在新澤西州希亞瓦薩湖(Lake Hiawatha)擁有一幢別墅。每到晚上,所有的孩子都會聚在一家速食餐廳裡,一邊聽著自動點唱機播出的音樂,一邊看著葛林史班隨著節奏跳林迪舞(lindy-hop)。根據表兄弟的說法,葛林史班跳得非常優雅。

和在喬治華盛頓高中相比,葛林史班在希亞瓦薩湖畔的異性緣特別好。威斯利說:「我記得,葛林史班約會的對象比我多,他總是挑一些他母親那種類型的女生。」

葛林史班對音樂的態度愈來愈認真,甚至開始幻想自己成為專業樂師。為了彌補正規學校音樂課程的不足,葛林史班向紐約市數一數二的音樂老師雪納(Bill Sheiner)求教。

雪納會玩很多種樂器,尤其專精豎笛、薩克斯風、長笛及雙簧管。第 174 和南方大道交叉口的布朗克斯音樂市場(Bronx Musical Mart)後面有個錄音室,他就在那裡教學生。除了教音樂外,他也和幾個知名的樂團合作。

雪納的學生大部分學所謂的「雙樂器」,也就是同時學習兩種類似的樂器,葛林史班就同時學豎笛和薩克斯風。雪納為了教葛林史班,使用幾本入門的教科書,包括《薩克斯風普及演奏法》(The Universal Complete Saxophone Method)及《豎笛演奏法》(Klos* Complete Clarinet Method)。

1940 年代也受教於雪納的納洛夫(Ron Naroff)說:「很少老師能夠教學生創意,雪納也不例外。但是在雪納門下的人只要持之以恆地練習,一定能夠成為不錯的樂師,可以和任何樂團共事。」

事實上,許多知名的音樂家都是出自雪納門下,為日後的音樂事業奠下紮實的基礎,其中包括漢布洛(Lenny Hambro)、普萊斯(Red Press)、蓋特茲(Stan Getz)。由於都受教於雪納,蓋特茲和葛林史班逐漸熟識,並結為好友。兩個人也有類似的背景,蓋特茲也是猶太人,也屬於中下階級。蓋特茲住在布朗克斯區的霍依大道(Hoe Avenue),念的是門羅高中,父親從事印刷業,在經濟大蕭條期間經常找不到工作。

葛林史班和蓋特茲情好日密,經常一起即興演奏一小段薩克斯風。兩個人聊起共同的偶像古德曼(Benny Goodman)更是沒完沒了。葛林史班比蓋特茲大一歲,但是談到音樂上的才氣,葛林史班就瞠乎其後了。蓋特茲更早就一頭栽進音樂界,15 歲就退學加入提加頓(Jack Teagarden)樂隊,後來成為美國爵士樂史上代表性人物之一。他以帶有呼吸氣音的獨特風格演奏薩克斯風,成為當時的一絕。蓋特茲於 1963 年推出單曲 〈來自伊潘馬的女郎〉(Girl from Ipanema),創下歷來最暢銷的流行音樂之一。

葛林史班熱愛音樂,也夢想成為專業樂師,不過,他還是念完高中。他在 1943 年自喬治華盛頓高中畢業,除了是優秀的畢業生外,也獲得音樂科的特殊褒獎。他在畢業紀念冊上的照片頭髮後梳,是當時流行的髮型,但也顯得非常嚴肅。

照片下方還附上介紹詞:「此人富有急智及才氣,也吹得一口好薩克斯風和豎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