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社會學書籍基本資料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 1
推薦序 2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譯 者 作 品

決斷2秒間─擷取關鍵資訊,發揮不假思索的力量〔典藏紀念版〕
新疆再教育營:中國的高科技流放地
永不屈服(電影海報封面版)
決斷2秒間
強國論
當知識份子遇到政治
價格戰爭:評估地球價值的新方式
永不屈服
決斷2秒間:擷取關鍵資訊,發揮不假思索的力量(暢銷慶功版)

社會學

【類別最新出版】
自由主義和對其的不滿
人民參與死刑審判事件簿:當法槌落下!借鏡日本判例,為國民法官作好準備
台灣生態家庭:六個女性、環保與社會運動的民間典範
擺脫市場的自由:自由市場的公義思辨
在承認與平等之間: 思想視角下的「馬華問題」


未來在發酵(BE0126)
Inevitable Surprises

類別: 社會學
叢書系列:NEXT
作者:彼得‧舒瓦茲
       Peter Schwartz
譯者:閻紀宇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4年09月27日
定價:320 元
售價:253 元(約79折)
開本:25開/精裝/272頁
ISBN:9571341797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 1推薦序 2書摘 1書摘 2書摘 3



  書摘 3

第八章 較潔淨但更致命的世界

當今關於自然環境的傳統看法有兩種,而且兩者皆錯;或者更確切地說,兩者都只有部分正確。首先,許多人深信地球的自然環境已經瀕臨危機邊緣,其後果足以摧毀人類的文明。他們指出,毒素正在人類與動物的身體組織中累積,癌症與不孕症的比例居高不下。大氣層中的臭氧層仍然遭到破壞,原始森林與野生生物快速消失,地下水資源逐漸耗竭,二氧化碳與其他溫室氣體持續瀰漫大氣層,將釀成天翻地覆的氣候危機。

另一方面,有人堅稱,並沒有充分證據足以顯示引發「全球暖化」或其他形式氣候變遷的罪魁禍首是人類,因為從地質資料看來,地球存在迄今的五十億年中,曾經歷許多次氣候劇烈變化。這一派人士認為部分特殊利益團體刻意誇大環境遭受的威脅,以遂行其反商反企業的政治訴求,其實我們只要對一般企業界與經濟成長的問題多費點心思,未來的自然生態就會自行好好發展。

兩個陣營的支持者都言之鑿鑿,但也都未成定論。幸運的是,就這個領域而言,我們仍然可以進一步釐清事實的真相──這一點難能可貴,因為其中牽涉各種高深莫測的科學測量,以及針對複雜體系的模型建構(如果要選一個真正值得建構模型的複雜體系,應該就是人類工業行為與環境之間的交互作用)。雖然我們找不到適用於全球的必然律,沒有單一的電腦模型或儀器能夠預測整個地球未來的環境品質(甚至連個別區域都很難預測),但仍然有許多小規模的確定性可資運用。我們熟稔如何測量污染物質、溫度、水資源、土地利用、土壤品質以及生活品質,知道如何將資料融匯貫通,讓我們對於整體的瞭解遠超過部分的總合。如今我們頗有幾分把握,不僅可以闡述過去,還能夠放眼未來。

大部分消息都是好消息──好得出人意料。許多已經習慣於接到環境災難預警的人,必須開始習慣聽到好消息,這是一項必然要發生的變化。有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我們的生物圈一年比一年健全。污染正在減少,物種滅絕的可能性並沒有表象上那麼嚴重,有些瀕危物種甚至已恢復生機。土地脫離農業,回歸荒野。的確,我們仍然面對艱鉅的環境挑戰,但是已經設想出許多因應之道。二十多年前就有不少人預期,人類會經歷電影《水世界》(Waterworld)或《銀翼殺手》(Bladerunner)所呈現的生存環境危機,如今看來是杞人憂天。

但是我們也不能認為從此就高枕無憂,因為樂觀人士對於未來經濟成長與環境改善所抱持的假定,也有幾項恐怕難逃粉碎幻滅的命運。

所謂的環境危機其實有三種類型:

第一類:根本不可能發生的災難,但還是會令人們憂心忡忡。這些災難雖然是天方夜譚,但仍將持續影響整個世界,因為人們會採行各種作法來防患於未然。

第二類:一些災難是無可避免,會隨著全球氣候變遷而發生。我們瞭解其進行過程,甚至知道何時會爆發,因為這些災難已經持續一段時間。這些災難正在改變世界,一部分是因為人類的各個機構已經開始調整因應,一部分是災難會讓人類的努力受到很大的局限。

最後一類:真正值得憂心的災難。我們知道大難臨頭,但無法掌握時間點,只知道人們至今(大體上)仍然缺乏準備。領導人、機構與公眾基本上都還無法預見這些災難,因此一旦發生,其衝擊將遠超過任何人的預期。

  • 人口炸彈危機解除

在第一類根本不會發生的災難中,最令人訝異的就是人口成長的問題。事實上,這個問題已經緩和下來,人類在 30 年前就已越過了人口成長的轉捩點;1960 年代,全球人口的成長速率開始減慢。情況有點類似駕駛不踩煞車,但是讓車子自然慢下來。從放掉油門到車子開始減速,會有一段時間落差,全球人口變化也是如此,成長速率趨緩一段時間之後,人口數目才會進入穩定狀態。不過穩定狀態已是無可置疑;在歐洲等富裕地區,人口實際上正在減少。人們大多還無法體會這個現象的意涵,尤其是那些原本擔心人類會將地球擠爆的人士。

目前全世界約有 60 億人口,遠超過 25 年前的 40 億,這樣的人口成長可謂史無前例。過去有許多人口學家斷定,人口數目加倍的速率會越來越快(或者至少維持一定的速率),到 21 世紀中期就會暴增到 250 億。畢竟,更多的兒童代表更多的女性長大成人,更多的母親來到生育年齡,就會生育更多的下一代……不是嗎?1960 年代,史丹福大學生物學家艾立許(Paul Enrlich)稱這種黯淡的宿命為「人口炸彈」(the population bomb)。當時很多人擔心地球是否能承受這麼多的人口;難道我們會像一艘小船上的乘客,因為船艙能裝載的補給品十分有限,所以不得不拋棄一部分乘客,或是眼看著他們挨餓?

後來人口成長的加速度開始下降。徵兆出現在 1980 年代早期,但許多人口學家都沒有注意到,或者認為只是暫時性現象而不以為意。然而資料日漸累積,迫使人口學家不得不正視,他們開始修正預測值,表示全球人口增加到 150 億之後會就此打住;後來又修正為 120 億、100 億,如今最新的說法是 90 億。

的確,90 億的人口仍然相當可觀,可是遠比 250 億人容易應付,而且這個預測值還有向下修正的空間。人口學家厄泰爾(Chris Ertel)如此詮釋:「物種的倍數成長現象已經發生過了,我們人類的數目也不會再一次加倍。」事實上,人口成長趨緩現象發生之快,還超過原先的預期。

現象背後的原因十分簡單。出生率決定於每一名成年女性能夠生育的子女數目,因此每當一名女性延後生育頭一胎的時間,人口成長率就會些微降低。而且女性一旦能夠掌控生育大事,自然而然就會延後生兒育女。超過三十五歲才當媽媽的女性,從前少之又少;如今在日本、歐洲部分國家與美國,這樣的女性成千上萬,而這些地區出生率的下降也最為明顯。

部分人口學家以為,人口成長趨緩現象只會發生在富裕國家,但是在貧窮的開發中國家,人口依然會快速增加。其實不然,許多全世界最窮的國家也出現人口成長趨緩。 2002 年夏天,東非的人口調查結果出爐,這個地區極為貧窮又問題叢生,然而生育率下降的速度超乎外界的預期。國內爭端、區域性衝突與愛滋病散布,無疑都是相關因素,但並不代表全部的因素。在面臨經濟或醫療的危機時,婦女一樣會延後生育頭一胎的時間。

有三個地區的「人口炸彈」曾經看似一觸即發:中國、印度、中東地區。但其中兩個地區已經解除危機;中國不再保持所謂的「替換」(replacement)出生率──亦即新生兒數目已經不足以替補死亡的成年人,主要歸功於中國著名的一胎化政策,本書第二章已經論及。就算一胎化政策已停止實施,它仍然深刻影響中國人口的出生率。在印度方面, 1980 年代與 90 年代的經濟突飛猛進之後,印度的人口成長情形也遠低於預期。只有第三個地區──中東的穆斯林國家──的人口成長模式才符合 1980 年代的預測,但如今也出現減緩的趨勢。

  • 財富與汰舊換新

高度工業化地區更是佳音頻傳。艾立許在提出「人口炸彈」概念的同時,也做出這樣的推論:環境的惡化與財富、科技直接相關。這個原則可以用公式表示:E==P×A×T(環境衝擊等於人口乘以財富再乘以科技)。艾立許主張,人們越是富裕,消費的商品與服務越多,其科技對環境的傷害也就越嚴重。

現在我們知道艾立許錯了,至少從長期效應來看是如此。短期而言,當民眾經濟狀況好轉,消費活動的確會增加:人們要開車、住宅要裝暖氣、以用完即丟的容器盛裝食物、做各種浪費能源與物資的事情,都是我們熟悉的消費文化生活方式。然而長期下來,財富、科技與環境品質卻會演化出更為複雜的關係。科技與財富已經促使全球環境品質的增進,有時還是藉由出人意料的方式。

而且這些效應通常是從最科技化、最富裕的社會自然而然地產生。一個社會越是富裕──國民平均收入越高──多半也就越潔淨,富裕和潔淨攜手並行,當今最嚴重的環境品質惡化,發生在窮困而非富裕國家。大部分富裕國家的空氣與水資源品質,正處於數世紀以來的最佳狀態。以倫敦為例,至少從 13 世紀就開始籠罩的煙霧早已煙消雲散,因為倫敦不再燒煤炭、不再將居民與動物的廢棄物傾倒在街上。研究者隆柏格(Bjorn Lomborg)寫道:「從 19 世紀晚期以來,倫敦的微粒污染(particle pollution)降低到原本的二十二分之一。」富裕國家的原生天然林(old-growth forests)與其他野生生物逐漸恢復生機,或者因為農地的縮減而受益良多,斯堪地納維亞半島與瑞士的表現最佳,而且可與之媲美的地區不在少數。美國雖然素來有對環境漫不經心的惡名,但復原工作仍是成效斐然:過去 15 年來,數千英畝的原生天然林地再度綠意盎然。

環境品質與國民平均收入密切相關,一部分原因已是人所共知:富裕階層與中產階級有充分的時間與政治力量,要求政府改善環境品質;良好的教育讓他們重視環境的價值,並且對官方的說辭存疑。他們也會產生一種自然而然的心態,通常戲稱為「鄰避」效應(NIMBY,Not in My Back Yard),來保護自己的房屋與土地投資。他們有時間也有管道致力於挽求瀕臨滅絕的動植物種(雖然物種的消失趨勢仍然令人憂心,而且並沒有簡易可行的全面解決之道)。

最重要的是,每當富裕階層與中產階級出現,投資於更潔淨新科技的資金也會隨之而來。所謂的「永續」(sustainable)發展(能夠增進而非降低後續世代生活品質的發展方式)的經濟模式,有賴於創新、明智的科技運用。過去 20 年來,科技在生產與消費兩方面一直默默進展,為永續發展觀念的落實鋪下坦途,今日美國大多數城市的空氣品質遠勝於 20 年前。每一代的冰箱、電視機、塑膠袋、洗衣機、電池、電梯、工具機、煉油廠──無論是何種科技形式──都比前一代更具效率、更少浪費、更低污染;今日安裝的新型窗戶,具有比五年前的窗戶更高的隔熱值(R-value,與能源效率相關)。這股長期潮流已經進行了至少一個世紀。每當工程師重新設計某種裝置,都會設法提升其效率,有些工程師的出發點是想為環境盡一份心,但大部分都只是為了要取勝競爭對手。

在電影《關鍵報告》中,有一段情節是男主角安德頓警官必須靠一間廉價公寓裡的冰箱維生。這部冰箱在外觀上和 1955 年的產品大同小異。在設定它的外觀時,我們認為廉價冰箱的「樣子和感覺」不會有太大的變化,購買者多半是房東或手頭拮据的人士,不會很在意造形設計。然而這部冰箱的內部就大有文章,《關鍵報告》的時代背景設定在 2049 年,意謂這部冰箱約在 2015 年或 2020 年出廠,以 2049 年標準來看既浪費能源又製造污染;但它的壓縮以及冷凍技術若與 2003 年的最先進冰箱比較,其潔淨與效率相去何只萬里。 2003 年一般的冰箱,外觀上與 1973 年的冰箱無甚二致,只不過價錢更為便宜,能源消耗降低了 80 %。

事實上,每一個工業社會都得參加一場競賽,一方是物質與能源的大量使用,另一方是科技效率與功能的蒸蒸日上。假以時日,效率與功能通常會勝出,以更為穩定、按部就班的方式增進;相較之下,商品與服務的消耗量雖然會在社會工業化初期一路竄升,但一段時間之後會到達高原期,因為人口成長趨緩,市場也不再供不應求。總有一天,人們不會再為添購洗衣機或烤箱而興奮,太多商品反而形成負擔,人們有閒錢寧可栽培花園,或者乾脆捐贈出去。到了這個階段,整個社會勢必日漸重視環境品質。

這是喜訊與佳音。如果艾立許的公式正確無誤──富裕是破壞環境品質的元凶,那麼我們早就陷身於問題叢生的泥淖。新世界對於能源、運輸與用水的需求,讓人類文明任何一個時期都相形失色。舉例而言,目前中國每個月必須增建一座一百萬瓩的發電廠,才能夠應付每年平均上升 12 %的能源需求。無論以何種方式發電,這都是一項艱鉅的挑戰,如果選擇現行的燃煤發電,更會嚴重影響空氣品質,讓中國(以及整個亞洲)陷入烏煙瘴氣的災難。未來幾十年,全世界的能源需求可能會暴增為目前的 3 倍,甚至還有可能加速膨脹。

像中國──或者說美國──這樣的社會,要多久時間才能降低目前的污染程度,開始改善環境品質?關鍵因素並不在於發明創新的速度,而在於民眾汰換老舊事物的意願與能力。就算各種產品快速地推陳出新,其影響範圍還是受限於上一代產品充斥所造成的瓶頸:一個社會汰換其日常使用的高污染、老舊裝置的速度。今日內燃機造成的煙霧污染,有 80 %來自最老舊的 20 %汽車與卡車;渦輪發動機、發電廠設備、車輛引擎(尤其嚴重)以及各種運輸工具,都如出一轍。對空氣與水資源品質影響最劇的往往是老舊的裝備,它們買來時就是二手貨,也沒有保固,沒有原廠定期維修。於是出現一個弔詭:人們丟掉的舊東西越多(特別是電器與其他耗用能源的商品),環境就會變得越潔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