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導讀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譯 者 作 品

翻轉人生的實踐力:讓改變全球2100萬人的領導力大師引爆你知行合一的行動力!
第六感官:愛的氣味:費洛蒙
跨越斷層:人性與社會秩序重建
血、汗與淚水:人類工作的演化
未來大贏家:如何在動靜之間求勝
破壞性情緒管理:達賴喇嘛與西方科學大師的智慧
重塑大腦
Y 染色體:男子漢的本質
為什麼要做愛?
大麻‧草莓園‧色情王國

藝術美學

【類別最新出版】
神聖黑色的魔力:徹底改變人類文明、藝術、歷史的黑色故事
明室:攝影札記
恆隆行 :美好生活的代理 Be Your Daily
綠色思維 自然美學:一筆懸命,台灣藝想設計師&畫家柯鴻圖的美學之路
解構游本寬影像美學


美之為物(BE0064)──美的科學
Survival of the Prettiest

類別: 藝術‧攝影‧影視>藝術美學
叢書系列:NEXT
作者:南西.艾科夫
       Nancy Etcoff
譯者:張美惠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9年11月24日
定價:240 元
售價:190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40頁
ISBN:9571330132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導讀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



  書摘 4

同時期科學家對人類行為與文化的關係也開始產生質疑。利達‧柯斯麥、約翰‧杜比、傑洛米‧巴可(Jerome Barkow)等人指出:「文化並非毫無根由,獨立存在,而是人腦的資訊處理機制經由繁複細致的運作形成的,這些機制又是進化過程細膩形塑的結果。」也就是說,文化不是無中生有,而應該是因應人類基本本能與好惡的產物。 60 年代以前學者都以為語言的差異是沒有道理也沒有限制的,但現在語言學家都同意差異之中有共同的文法。同樣的,過去總以為不同文化有不同的臉部表情,其間的差異沒有規則,直到心理學家保羅‧艾克曼(Paul Ekman)提出異中有同的觀念。他特別釐清兩個不同的概念,一是表達情緒的臉部表情,如微笑皺眉怒容等,這部份是共通的。一是表現情緒的規則,這部份則是因文化而異。同樣的道理,人體美醜的判斷可能受到文化與個人因素的影響,但引發美感的五官特徵可能是相通的。

當然,這並不是說人類能察知其審美觀背後的進化原理,也不是說後天學習與文化因素對我們的審美觀毫無影響。 19 世紀詩人波特萊爾說美有兩個構成要素:一是永恆不變的因素,一是隨環境變化的因素,包括年代、時尚、道德觀、情感等。他質疑「有人能指出任何美的事物而不包含這兩大要素」。

將美學納入生物學的範疇,美學分析的時間架構也隨之完全改變。最近有一些女性主義的美學論述,如娜歐米‧吳爾夫(Naomi Wolf)的《美的迷思》(The Beauty Myth)被卡蜜兒‧佩利亞(Camille Paglia)等人批評為缺乏歷史觀,因為書中只關注本世紀的美學意象,忽略了人類文明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佩利亞認為美的觀念源於古埃及,本書認為可以推溯到更久更久以前,早在人類有男女之別時對美就已有察知和反應的能力。

正如柯斯麥與杜比所說的,「人類要建立一個適應環境的機制需時甚久,緩慢到你無法想像—就像你無法想像石頭如何被風沙雕琢,小小的改變就可以耗費數十萬年的光陰。」人腦是冗長的歷史與消逝的生活方式雕琢出來的,人類歷史有 99 %的時間是過著少數人結隊打獵採集的生活。要了解人類的本能,我們必須把時鐘倒轉,讓腦子回到原來的生存空間。

下文會探討視美為生物調整結果的論點,這個論點很簡單:美是人類共通的經驗,能夠帶來快樂,凝聚注意力,使人採取行動以確保基因存續。我們對美的高度敏感是根深蒂固的,由自然淘汰所形塑的腦部構造所控制。我們喜歡看光滑的皮膚、烏亮濃密的頭髮、纖腰、對稱的身體,是因為在進化過程中注意到這些訊號並產生追求欲望的人成功繁殖的機率較大,而我們是這些人的後代。

當然,這些訊息現在已被化妝品、整形手術、衣著所扭曲。性吸引力的吊詭也很難讓人釋懷:當男女在一起的大部份時間都在防杜懷孕的年代,我們的性傾向竟然還受制於古老的規則,一心追求最具繁殖潛能的異性身體。還有那令人困擾的邏輯:女人要彼此競逐男人,但男人的腦子就是有一個機制要被適婚的少女吸引。然而這些並不是有意識的過程或適當的選擇,而是昔日生活方式遺留下來的生物現象。這個現象可以抗拒嗎?我們對美的反應也許是不自主的,但思想與行為畢竟是人可以控制的。

本書第二章將開始進入美學的討論,首先討論最不具爭議的部份:嬰兒為何讓人覺得可愛到無人可以抗拒。接著再談到較具爭議性的問題,父母為何對漂亮的新生兒較有感情。最後我們將討論關於新生兒的一些研究,即使只有三個月大的嬰兒也會花較長時間凝視美麗的臉孔,顯見分辨與偏好美麗的事物是與生俱來的能力。在相關研究中這可以說是最具震撼力的一項。

第三、四章檢視美在日常生活中的強大影響,美影響我們對他人的觀感、態度與行為。經濟學家大衛‧馬克斯(David Marks)認為,美是一種社會力,和種族性別一樣影響深遠。我們常聽到種族主義、性別主義,但容貌主義(美醜偏見)卻多在無意識中進行。書中提到的研究突顯出一些較極端的美醜偏見。人們願意投資數十億美元在化妝品與整形手術上,原因只有一個:在這個容貌攸關生存價值的世界,這些產業確實掌握了世人所好。

也許多數人自認已不相信「美就是善」,然而美醜所造成的不平等待遇是很容易證明的。從出生到成人,漂亮的人總是得到較好的待遇與正面的評價,而且無論男女皆然。漂亮的人較易找到性伴侶,在法庭上較易得到寬恕,容易得到陌生人的幫助。漂亮帶來的社會與經濟優勢雖然不多卻很具體,不漂亮的人遭受的不平等待遇也是同樣真實。然而漂亮的人是否就比較快樂?答案可能會讓你意外。

第五、六、七章將探討美麗的本質。世界上很多美麗的事物,從孔雀的尾羽到夜鶯的歌聲,都是求偶的訊息,突顯出擁有者的生理。人類也不例外,能顯示適婚、生殖力、健康、設計良好的才是美麗的。表現在身體上又是如何呢?人類學家與心理學家都認為,美麗的臉孔是人口中的平均數,亦即顯示出最中庸的特徵。但進一步的研究發現,中庸雖美,最美的卻是在一些可預見的小地方偏離中庸。此一「過度為美」學派認為就像孔雀的尾羽,人類也是以誇飾來宣示自己的健康。

還有一些研究結果也很令人訝異。例如說對稱與比例(尤其是腰臀比)其實比體重更能偵測一個人的美醜,當然,極胖或極瘦的人例外。文中將略為探討媒體與飲食失調症的關係。美國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過胖,而且還在持續穩定增加,顯見纖瘦美人的風潮並未帶動整個社會瘦身化。媒體天天出現的超瘦美人也許造成很多人對自己的身材不滿意,但飲食失調症恐怕有更複雜的原因。

有些人可能會說,美的心理物理學會讓人更相信確實存在「一種美的典範」,其實不然。此一理論只能預測臉與身體的某些幾何比例或誇大是美的,某些特徵則是公認不美的。但美的具體表現可以多樣到讓人眼花繚亂,絕不是一律瘦竹竿型。

接著我們會瀏覽一下時尚的變遷與狂熱。儘管時尚多變而人們追求時尚的熱度永遠不減,時尚卻從來不是往更美麗的方向走。事實上最受歡迎的時尚最後可能變得很滑稽,不久便淪落到二手貨商店。我們會探討時尚背後的兩大推手—性與地位,以及時尚如何反映美學、個人及社會因素。

最後我們探討的是美與人類生活的關係,先檢視人類其他非語言的溝通方式(如嗅覺),再擴展及其他生活層面。

女性主義者或一般好思考的男女對美都是抱持懷疑的眼光,認為美可以是優勢,也可以是劣勢或牢籠,使人看不到你內在的本質。女人尤其渴望她的整體性獲得認可。美麗也許是百分之百的優點,但美麗帶來的社會效應—美麗的人易被騷擾,不美的人被歧視,內在美被忽略等卻絕對是負面的。

如何享受美麗的生活,讓美回歸快樂的本質,這是21世紀文明的課題。女性面對的挑戰正反映出遠古社會的進化遺續與現代文明的扞挌,當然,解決之道絕不是放棄美麗,畢竟自有人類以來這快樂與力量的泉源就一直與我們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