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書摘 5

作 者 作 品

愛之旅
Deep Play心靈深戲
艾克曼的花園:栽培喜悅之旅
氣味、記憶與愛欲:艾克曼的大腦詩篇
感官之旅:感知的詩學
園長夫人
人類時代:我們所塑造的世界
人類時代:我們所塑造的世界(全新修訂校對暢銷新版,吳明益推薦導讀)

譯 者 作 品

重回生命咖啡館
大地怒吼
7種IQ
Deep Play心靈深戲
艾克曼的花園:栽培喜悅之旅
氣味、記憶與愛欲:艾克曼的大腦詩篇
狗不是愛情騙子
太空船與獨木舟:戴森父子傳奇
洗手戰疫
AQ:逆境商數

生物

【類別最新出版】
小蟲大哉問:自然生態的科學探察與人文思考
跨世紀黑科技:神奇植物幹細胞
人從哪裡來:人類六百萬年的演化史
研之有物:見微知著!中研院的21堂生命科學課
最致命的敵人:人類與殺手級傳染病的戰爭


感官之旅(BE0010)
A Natural History of the Senses
本書已改版為BE0146《感官之旅:感知的詩學》

類別: 自然‧科普‧數理>生物
叢書系列:NEXT
作者:黛安.艾克曼
       Diane Ackerman
譯者:莊安祺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3年08月15日
定價:300 元
售價:237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04頁
ISBN:9571307777

停售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書摘 5



  書摘 2

.氣味的形態

幾乎就像主要的色調一樣,所有的氣味均不脫幾種基本範疇:薄荷(薄荷油)、花香(玫瑰)、幽香(梨)、麝香(麝香鹿)、樹脂(樟腦)、惡臭(腐壞的蛋),和辣苦味(醋),這也是香水廠商在混合各種花香,或是開啟心扉的麝香或果香時,如此成功的原因。天然的物質不再必要,香水可以在實驗室中以分子形態製造。完全由化學合成的氣味〈一種乙醛)最早的有香奈兒五號,創於1922年,一直是女性官能的經典之作,也得到了一流的評價。當記者問瑪麗蓮夢露穿什麼上床時,她靦腆地答道:「香奈兒五號」。它的高音部——你首先聞到的香——是乙醛,然後你的鼻子察覺出茉莉、玫瑰、鈴蘭、鳶尾草,和香油樹的中音部;最後是低音部,使得香氣繚繞,久久不散﹕香根草、檀香、西洋杉、香草、琥珀、麝貓,和麝香鹿。低音幾乎總是源自動物,是古老的氣味使者,伴我們越過林地與大草原。

幾世紀以來,人類殘害甚至屠殺動物,以取得四種腺體的分泌物:龍涎香(抹香鯨的油質液體,用來保護胃部,防止食用墨魚時碰到的尖銳脊椎,或是烏賊尖利的嘴)、海狸香(在加拿大和蘇聯海狸的腹袋中發現,用來標記領土)、麝貓香(由夜行肉食性衣索匹亞貓身上生殖區所產生似蜜般的分泌物),和麝香(由一種東亞麝香鹿腸內產生的紅色、果凍狀分泌物)。人起初怎麼會發現某些動物的直腸袋有香味,一個原因可能是上述這些地區的牧人常有獸交的行為。由於動物麝香與人類男性荷爾蒙相當接近,只需要 0.000000000000032 盎斯的微量,即能讓我們嗅出。幸而化學家現已研製出二十種合成麝香,一方面是動物瀕臨絕種,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保證難以用天然物質提煉出的香味能源源不絕。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是,為什麼由鹿、野豬、貓,和其他動物氣味腺體中得來的分泌物,竟會引起人類的性欲?答案似乎是因為它們都是類固醇,有相同的化學形態,當我們嗅聞時,就會作出像對人類體味一樣的反應。實際上,國際香料香味協會(International Flavors and Fragrances)作過一項實驗,實驗中,按計畫嗅聞麝香的女性經期會縮短,較常排卵,且較容易懷孕。那麼香水舉足輕重了——難道它不全是包裝嗎?那倒未必。嗅覺會影響我們的生理嗎?當然。麝香使聞到它的女性體內荷爾蒙產生改變。至於為什麼花香會使我們激動,那是因為花有健全而有活力的性生活:花的香味向全世界宣告了它是能生育的、正期待著受孕、令人嚮往,它的性器官滲出了花蜜,其氣味提醒了我們生產力、精神、生命力、所有的樂觀、期待,和怒放青春的痕跡。我們吸入它奔放的芳香,便忘卻了年齡,在欲望熾烈的世界中,又感到年輕而期待伴侶。

陽光可以漂曬某些氣味,任何曾在陽光下用曬衣繩曝曬過霉臭床單的人,都知道這點,然而,遺留下來的氣味可能依然陳腐而令人厭惡。要引發神經末梢的衝動,只需要八個刺激物的分子,然而若要嗅聞到任何味道,卻需要喚醒四十個神經末稍細胞。並不是任何事物都有氣味的:只有揮發性夠,能把微小分子灑在空氣中的物體,才有氣味。我們日常見到的許多物體——包括石頭、玻璃、銅鐵,和象牙,在室溫下並不會蒸發,因此嗅不到其氣味。如果把包心菜加熱,它會較有揮發性(部份分子揮發至空氣中),氣味突然變強。失重的情況會使太空人在太空中失去味覺和嗅覺,由於失去重力,分子無法揮發,因此罕有分子能進入我們鼻子的深處,留下氣味的印象。這是設計太空食品的營養學者面臨的難題。食物的味道多半來自其氣味,有些化學家甚至宣稱酒也不過是一種無味道的液體,只是香氣濃郁罷了。他們說,如果你喝酒時頭腦冷靜,就會嚐出酒不過是水。任何東西若想嚐出味道,首先得在液體中溶解(例如硬的糖果要先在唾液中溶解);而任何東西若要嗅出氣味,必得經空氣傳播。我們只能嚐出四種味道:甜、酸、鹹,和苦,也就是說我們感覺到的其他「味道」其實都是「氣味」,而我們自以為聞到的許多食物,其實只能品嚐。糖不易揮發,因此我們聞不到,雖然可以嚐到它濃濃的味道。如果我們有滿嘴好吃的食物,想要慢慢品味欣賞,就會深深吐氣,使口中的空氣散布至嗅覺細胞,讓我們更容易聞到它的氣味。

但是大腦怎能辨別、記錄這麼多種氣味?由艾默爾(J. E. Amoore)提出的「立體化學」(stereo chemical)理論認為,分子的幾何形狀與其產生之氣味有關聯,當正確形狀的分子出現時,能夠嵌入神經細胞的空格內,引發神經衝動,向大腦發出訊號。麝香氣味的分子是圓盤型的,能嵌入神經細胞中橢圓如碗的空格內;薄荷氣味有楔形分子,能嵌入V形空格內;樟腦的氣味有球形分子,能嵌入較容納麝香分子者更小的橢圓格內;醚類的氣味有桿狀分子,可吻合槽狀的缺格;花香味則有圓盤附尾狀的分子,配合碗及槽狀的空格;腐敗的臭味有負電,會被吸引至帶正電的位置;而刺激性的氣味則帶有正電,會被吸引至帶負電之處。有些氣味同時能配合數個缺口,因此有多種氣味,或是呈現其混合味道。艾默爾在1949年提出上述理論,其實早在西元前六十年,狂放不羈的羅馬詩人劉克里希斯(Lucretius)就在他呈現知識與思想的大堆棧式作品《事物的本質》(On the Nature of Things)中,提到了同樣的看法。鎖與鑰的比喻似乎越來越能解釋自然的許多層面,彷彿世界就是有許多扇關著的門的客廳。或許是因為鎖與鑰是相當熟悉的意象,是少數幾個人類能解釋身外世界的方式之一(語言和數學是另外兩個)。如馬斯洛(Abram Maslow)所說的:「如果一個人惟一的工具是一把鑰匙,那們他會以為每個問題都是一個鎖。」

有些氣味稀釋之後相當好聞,但未經稀釋之前,卻教人退避三舍。純麝貓香的氣味如排泄物般教人作嘔,但如果分成小的份量,卻能將其氣味轉為愛情的靈藥。有些氣味只要一點點——例如樟腦、醚類、丁香油,就已嫌過多,使鼻子遲鈍,想再嗅聞其他味道幾乎不可能。有些物質的氣味聞起來似乎與不相干的物質氣味相似(苦杏仁聞起來像氰化物,腐臭的蛋聞起來像硫磺)。許多正常的人嗅覺上有「盲點」,尤其是對某些麝香;有些人則能察覺微弱、飄忽的氣味。在我們思索人類正常的感覺時,想像力時常過於貧乏。在嗅覺上,我們會驚奇地發現,在我們稱之為正常的曲線上,竟然有如此多樣的變化。

.成桶的光線

大部份的生活都會褪為背景,但藝術卻在陰暗的背景上投下了一桶一桶的光線,使生命再度更新。許多作家都曾對氣味寫過精彩的文章:普魯斯特的萊姆花茶和瑪德琳蛋糕;法國女作家柯綠蒂(Colette)的花香,使她回到童年的花園和母親塞朵的身邊;維吉尼亞.吳爾芙對城市氣息的描述;喬哀思(Joyce)對嬰兒尿液和油布、神聖與罪惡的記憶;吉卜齡(Kipling)對雨濕刺槐的敘述,使他想起了家,和軍旅生活中複雜的軍營氣息(「一噴……就是全阿拉伯」);杜思妥也夫斯基的「彼德堡惡臭」;柯立芝在其筆記中憶及「遠處的堆肥聞起來像麝香,死狗則像接骨木的花」;福婁拜狂想式地報告了情人拖鞋和手套的氣味,他把它們藏在書桌的抽屜裡;梭羅在田野間的月下漫步,當時玉蜀黍的長穗鬚有乾燥的氣味,越橘叢散發出霉臭,山桃的漿果聞起來「像小蛋糕」;波特萊爾縱情氣味,直到他的「靈魂翱翔在香水之上,正如其他人的靈魂翱翔於音樂之上一般」;密爾頓描述上帝神聖的鼻孔覺得好聞的氣味,以及撒旦——一流的腐屍嗅聞好手(「屍體、不可勝數的獵物……行屍走肉的氣味……」)所愛的味道;哈瑞克〈Robert Herrick)崇拜偶像似地親密地嗅聞其甜心,她的「胸部、雙唇、玉手、大腿、腳部……全都/滿溢著芳香」,的確是「東方所有的香料/皆散布於此」;惠特曼讚賞汗液說「香氣比祈禱還美好」;莫里亞克(Francois Mauriac)的《禮服的藉口》,是經由其氣味想起了荳蔻年華;喬叟的《磨坊主的故事》,首次在文學中提到口氣清香劑;莎士比亞對花朵也有精美至極的譬喻:對紫羅蘭,他說:「甜蜜的竊賊,若不是由我愛的呼吸,你又能從哪裡偷來了這份甜蜜?」;米洛佐(Czeslaw Milosz)的亞麻櫥櫃,「充滿了回憶沈默的喧囂」;奚斯曼斯(Joris-Karl Huysmans)對各種嗅覺幻想十分沈迷,酒的氣味和女性的汗味充斥在他奢華、頹廢,且享樂主義的小說:《倒轉》(A Rebomrs)中。他提及其中一角色時,說她是「失衡、緊張的女人,喜歡把乳頭浸泡在香氣中,但只有在梳子搔觸其頭皮時,才真正使她體驗到純粹且征服的狂喜,而且她也能在情人愛撫之時,呼吸到煙囪煤煙的氣味、雨天房屋建築的濕氣,或是夏日暴風雨的塵埃。」

有史以來香氣最洋溢的詩篇——舊約中的雅歌,雖然避免談及身體或自然的氣味,卻圍繞著香水和香膏,編織成濃郁的愛情故事。故事發生的背景氣候乾燥,水份稀少,人們常大量地噴灑香水。而這對已有嫁娶之約的男女,隨著大喜之日的迫近,在詩句中互相傾吐愛意,以大方而真誠的稱讚甜蜜地爭執。當他在她處用餐時,他是「懷中的樹脂囊」,是「隱基底葡萄園中的一棵鳳仙花」,如「羚羊」般肌肉發達,充滿光澤。在他看來,她堅貞的貞操是個私有的「園子……一口緊鎖的井,是個只屬於我的泉源。」她的唇「滴蜜,在你舌頭底下有蜜有奶,你衣服散發的幽香,活像黎巴嫩山清新的氣息和芬芳怡人的香柏樹。」他告訴她在新婚之夜將進入她的花園,並列舉了所有他知道將在園中找到的水果和香料:乳香、樹脂、甘松香和番紅花、菖蒲和肉桂、樹脂和沈香,以及一切上好的香料。她將為他織愛的織品,充滿他的五官直到洋洋滿溢,她受到愛的禮讚感動莫名,充滿了欲望,因此答應為他打開她花園的大門:「北風啊,醒來吧!南風啊,你來吧!吹向我的園子,使它的清香四溢吧。願我的良人走進自己的園子,享受那裡的美果。」

在徐四金(Patrick Suskind)駭人的當代小說《香水》中,主人翁住在十八世紀的巴黎,他是生來便無絲毫體味的人,雖然他有非凡的嗅覺能力:「不久他不再只聞出木材的味道,而且可以嗅出它們的種類:楓木材、橡木材、松木材、榆木材、梨木材、老的、新的、正在腐壞的、已經腐朽的、長出苔蘚的、甚至單一的圓木、木片,和木屑——他能清楚地區分其差異,而其他人甚至連用眼睛看,也還未能分辨出差別。」他每天喝一杯牛奶,可以嗅出母牛在分泌乳汁當時的情緒;外出散步時,他也能經而易舉地辨識出任何煙味的來源。他缺乏體味這件事嚇壞了其他人,對他的態度非常惡劣,而這扭曲了他的個性。最後他為自己製造了個人的氣味,其他人雖不察覺,卻能使他顯得更正常,甚至包括如下的細微氣味:「毫不顯眼的氣味,似老鼠般、平凡無奇的氣味,帶有人類仍然有的酸臭、乾酪似的味道。」於是他成了殺人犯——香水師,就像提煉花朵般從某些人身上提煉香精。

許多作家都曾描寫氣味如何誘發豐富的回憶。在《史旺之路》〈Swann"s Way)中,普魯斯特這位氣味的偉大宣揚者遍及奢華與回憶深處追尋氣味蹤跡,如此描述當年一陣突如其來的情感:

「我會在祈禱桌與刻花天鵝絨座椅之間,來回旋轉,這兩者總罩著綴褶的罩布,而爐火像烤派一樣烤著這兩者,發出令人垂涎的香氣,室內的空氣因此濃重地凝結,早晨露濕而晴朗的清新已『升起』,開始『凝固』。爐火向祈禱桌和天鵝絨座椅噴氣,磨利它們,向它們吹氣,使它們發起成看不見卻非觸摸不到的鄉村蛋糕,一個巨大的海綿蛋糕,而身在其中的我,等不及欣賞更堅硬、更細微、更文雅,也更乾燥的食櫥、五斗櫃,和花紋壁紙的氣味,總帶著未曾告白的貪婪,把自己深深埋入繡花被難以描述、飽含樹脂、單調、不能消化、水果般的氣息中。」

狄更斯在長大成人之後,常說只要一陣黏瓶身標籤漿糊的氣味,就會帶回他早年生活中難以承受的痛苦;當年他的父親因為破產,不得不讓他到煉獄似的工廠製造這種瓶子。西元十世紀時,日本一位才華洋溢的宮女紫式部寫下了日本第一部真正的小說《源氏物語》,是編織在寬廣的歷史及社會繡帷中的愛情故事,其中的角色包括調香師——鍊金師,他們根據每個人的氣味和命運調製香味。作家,尤其是詩人,真正的試煉是在於他們對氣味的描寫,如果他們描述不出教堂聖壇的香氣,你又怎能相信他們能描述心靈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