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線 上 試 閱

孫中興序
金恆鑣序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書摘 5

譯 者 作 品

尋找時間的起點
睡人
千禧年:古爾德三問
生命的壯闊:古爾德論生物大歷史
尋找黃金船
紅色皇后:性與人性的演化
伽利略的女兒
德性起源:人性私利與美善的演化
羅盤之謎:為什麼不是中國人發現新大陸

其他

【類別最新出版】
區塊鏈完全攻略指南:區塊鏈是什麼?會如何改變我們的工作和生活?
怪奇人體研究所:42個充滿問號的人體科學故事
隨機試驗:改變世界的大膽研究
醫魂:醫療現場的21則啟發(十周年紀念版)
生命的臉:從心臟到大腦,耶魯教授的臨床醫學課(二十二周年增譯新版)


天崩地裂(CK0018)──8. 4 大地震
8. 4

類別: 自然‧科普‧數理>其他
叢書系列:科學人文系列
作者:彼德‧赫農
       Peter Hernon
譯者:范昱峰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1年09月10日
定價:350 元
售價:276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416頁
ISBN:9571334774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孫中興序金恆鑣序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書摘 5



  孫中興序

八.四級的大震撼──
一位社會學家的思考與反省或算是導讀


◎文/孫中興(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在 921 的幽靈仍然在我們周圍徘徊的此時此地,為了避免您的恐慌,讓我先告訴您:這是一本有關地震的小說,不是報導文學。

打開正文就可以看到這個故事是從假定即將發生的芮氏地震儀八.四級的地震前十二天開始,「前震」不斷,一直到最後根據專家的意見祭出解決地震的方案,將地震平復為故事的終結。書中的主角是幾位地震學專家,故事主要是描述他們在地震發生後,深入災區,了解並測量災難的程度,希望能藉此預測出下一次大地震的時機,並想出對策以避免地震的再度發生。除了一個平鋪直敘,略帶懸疑的情節之外,這本書也穿插著一小段愛情故事。對大眾文化不陌生的讀者大概都可以在故事出現女主角時,就預期一段愛情故事的發生。不過,這真的不是故事的重點,篇幅也小得可憐。比較特別的是這本小說中穿插了不少地震的相關知識,大概希望讀者在讓感情隨書的劇情起舞之餘,也能獲得一些相關的地震知識。至於這些知識是否正確,特別是本書結尾終結地震的方法(請讓我賣個關子,或是請您翻到結尾的部分)是否真的可行,不是地震學專家的我,只好顧左右而言他了。

基本上,看完這本書的整體印象就像是看過一部好萊塢的災難電影。在閱讀的當下,我都可以在腦海中浮現相關的電影畫面,不管是驚天動地的大災難特效畫面或是兒女情長的浪漫片段和背景音樂,還是對知識的執著或是對自身利益捍衛的那些場景,甚至我還可以幻想由哪些明星出任影片中的男女主角。我相信大部分讀者都可以同理我的這種書本和幻想之間的不斷跳躍。不過,腦海中一旦閃過 921 地震令人驚心動魄的畫面,頓時顯出好萊塢的英雄災難片對於一般受難者的輕忽、對於事件描述的片面,以及對救災及災後重建過程的省略;更進而愧疚地聯想到 921 發生時我人銜命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擔任交換教授的「苟且偷生」、沒有「共赴國難」的「歷史污點」。在「集體記憶」中缺席的尷尬,絕不是一篇導讀可以彌補於萬一的。

也許是因為近年來有關核四的爭議,或者因為長期以來我常常反省學術和政治之間的關係,所以在看到本書中「好人專家」最後戰勝「壞人專家」的情節時,感觸特別多。不管我自己如何認定,忝為人稱的「專家學者」一份子,在和同行有著專業意見相左之時,我常會想:為什麼我們的專業無法讓我們達到共識?在這種專家都沒有共識的情況下,我們又要怎麼期待局外人根據這些不同的專業意見來做合理的而非情緒的決定?難道我們只能用以「提昇」和「沉淪」的道德無上命令式的二分法,對「異己」亂扣帽子,以博得善意第三者回饋我們身上的「社會良心」標籤,而完全抹煞事實根據,拋棄學術訓練要求的理性論辯?就算贏得了個人當下的「面子」,失去的恐怕是我們和異己相濡以沫的學術行規。而民眾就算有所決定,也是沒有多少選擇的選擇─「道德令名」和「污名」的標籤而已,學術局外人這樣的行徑不正是反撲了學術中人專業意見對民眾的認知和決策的無用?這麼說來,德國社會學家韋伯在廿世紀初期的德國所關心的「學術當作一種志業」或是「政治當作一種志業」的問題,在此時此地卻巧妙地轉換成「學術當作一種政治」或是「政治當作一種學術」的抉擇;「志業」與否,就別太計較了。套句流行的說法,就是「換了位置也就換了腦袋」。這種情形和地震比起來,哪個比較可怕呢?這可以算是閱讀本書之後震盪的「初波」(請仔細在書中找解釋)。
接下來的「次波」就是作者在故事的前面,有著一段類似心路歷程的告白:「新馬德里地震帶會不會再度遭受毀滅性的地震襲擊呢?」這本小說的內容顯然是作者正面答案的一個可能情節。如果讀者(以阿扁總統的口音)懷疑「有這麼嚴重嗎?」,會被本地的地震專家怎麼看待呢?我不禁想起有點類似又不太類似的《一九九五年閏八月》這本書的命運。現在時過境遷,我們的理智當然都在既有的定位上,可是我還記得當初這本書的大賣以及大部分人在閱讀之後情緒上的走位。

美國社會學家墨頓在 1936 年就針對社會上經常發生的「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的現象做過剖析。他認為事情為什麼沒有照著我們預定的方向發生,有幾個主要的原因:有時候是因為我們對事情因果關係的無知,有時候是因為我們後來採取的行動使得事情不會發生。他在 1946 年時又根據後者的情況,創用了「自我應驗的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這個幾乎已經成為當今社會基本語彙的概念。這本地震小說的描述,會是這種情況嗎?我們只能以我們的 921 來比擬想像(缺席的人當然需要更多的比擬和想像)。當然,答案還是在未來。

身為一位社會學家,讀完這本小說很容易有的聯想就是德國社會學家貝克(Ulrich Beck)「風險社會」的概念。我們所處的社會對於天災(及糾纏在天災中的人禍)有著兩難的困境:越來越多的儀器可以測量這些災難,救災的經驗也越來越豐富,可是對於災難的不確定性也就越讓人焦慮。這樣的小說,雖然明白告訴您只是「小說」(等於說「不是真的」),可是對於我們中間擁有 921 集體記憶的島民來說,會只是一本「小說」而已嗎?反倒是這本小說和我們這個隨時隨地都有可能發生「天災人禍」的「無常社會」(我自創的概念)相比,恐怕也只是本「小說」罷了。

這本小說有個算是圓滿的結局。可是和 921 擦身而過的我,常常還是會想到當初在「缺席」的心理愧疚下,曾經到圖書館閱讀了不少「災難社會學」的文獻,可是回到台灣後,卻有點意外地在圖書館的目錄中,以及同行的專業中,發現這方面的「缺席」。我不禁想起當時學到的一個英文字「fault」,除了眾所周知的「錯誤」意思之外,也同時是地震「斷層」的意思。這個 fault 顯然是需要我們這行,以及更多學術中人的注意和彌補。把這本小說當作一個提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