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書摘
附錄
關於本書
導讀
書評

譯 者 作 品

哭泣的大象
生活更富裕
工作 AQ :知識經濟職場守則
A+的秘訣
億萬女富豪賺錢智慧
贏在說服力
立志當老總(2):五十條識人用人的成功法則
超級行銷
老總進階班:立志當老總2改版
火山:大地之怒

心理勵志

【類別最新出版】
你怎樣過一天,就怎樣過一生
我的冤家我的親
善,最好的禮物:靜思心靈小語
【靜思語三十五周年精裝紀念版】善,最好的禮物:靜思心靈小語:(附限量靜思小語隨機藏書票二入)
微創傷:你以為沒什麼事,其實很有事


7種IQ(BE0041)
Frames of Mind :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類別: 心理‧勵志‧占星>心理勵志
叢書系列:NEXT
作者:霍華德.嘉納
       Howard Gardner
譯者:莊安祺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8年03月17日
定價:400 元
售價:316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416頁
ISBN:957132504X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書摘附錄關於本書導讀書評



  書摘

一項人類潛能計畫

荷蘭海牙范李爾基金會(Bernard van Leer Foundation)是為了貧窮兒童及青年所設的國際非營利機構,旨在協助開發社區對早期兒童的教育和照顧,以協助貧窮的兒童發揮潛能。

1979年,基金會邀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所評估有關人類潛能及其實踐科學知識的狀況。哈佛學者乃在過去幾年投入研究,探索人類潛能的本質和發揮情形。由此計畫所贊助的活動包括:相關歷史、哲學和自然、社會科學文獻的評論、一系列以不同文化傳統中的人類發展觀念為課題的國際研討會,以及受託製作出版的論文和書籍。

本計畫主要的研究者涵蓋了各個領域與興趣。計畫程序委員會主席拉瑟(Gerald S. Lesser)是教育學者和發展心理學者,也是兒童電視教育計畫的主要催生者。嘉納(Howard Gardner)是研究正常兒童和天才兒童象徵技巧發展的心理學者,他也研究腦部受損成人的這種象徵技巧會有何傷害。薛佛勒(Israel Scheffler)是研究教育哲學領域、科學哲學和語言哲學的哲學家。拉汶(Robert LeVine)則是社會人類學者,他曾在近撒哈拉沙漠的非洲和墨西哥研究家庭生活、兒童照顧,和心理學發展。懷特(Merry White)是社會學者和日本專家,她研究教育、正式組織和女性在第三世界及日本的角色。如此廣泛的興趣和原則範圍,使得這個計畫能夠多層面探討人類潛能。

在這個計畫支持之下所出版的第一本書就是嘉納的《7種IQ》,對人類智慧潛能提出研究,其不止引用了心理研究,同時運用生物科學,和不同文化知識發展及使用的發現。本計畫將出版的第二本書是由薛佛勒寫的《人類潛能》(Of Human Potential),書中測試潛能觀念的哲學層面,描繪這個觀念的背景,並把它置於人體本質的一般理論中,這個方法提出三個觀念,加以分析重組,並提出政策的系統反射以及決策者的教育。第三本書是拉汶和懷特合著的《人類狀況:教育發展的文化基礎》(Human Conditions: The Cultural Basis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書中強調文化因素在人類發展進步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書提供新的發展模型,以社會人類學和家庭學校的社會歷史為基礎。

這個計畫提供了發展多樣性研究的背景,成立了埃及、印度、日本、墨西哥、中國大陸和西非的顧問團。這些學者在研討會提出的論文被選在《文化轉換:第三世界與日本的人類經驗和社會轉變》(The Cultural Transition: Human Experience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s in the Third World and Japan),也就是第四本書,由懷特和波洛克編輯。在計畫進行這五年期間,國際發展機構的代表同樣成為顧問和訪員。這個計畫乃是以創造新的多種原則環境為目標,經由這種國際對話和研究,進一步了解人類潛能。

緒論

在本書中,我反對把智能視為人人多少都擁有社會的一般能力或潛能這種約定俗成的想法,我也質疑智能(不論如何定義)可以用一般的語言工具(如書面簡答測驗)測量的作法。在書成之際,我還未體認到這種智能和智力測驗的觀念在上多麼地根深柢固,也許正因此故,使得許多讀者未能理解我所提出的挑戰。

IQ的可信度

為讓讀者能夠明白本書的立論,也為了事先避免可能產生的誤解,我想先請讀者作兩個思想實驗。首先,請各位先擺脫智能是人類心靈單一屬性的觀念,並忘記有「一試定終生」的智力測驗這種工具。第二,放眼天下,想想各個年代各種文化所重視的各種角色——例如獵人、漁夫、僧人、宗教領袖、精神病學者、軍事領袖、民選領袖、運動員、藝術家、音樂家、詩人、為人父母者,和科學家。如果再造一步,不妨考慮本書開始時的三種角色——普魯瓦特族的水手、可蘭經的學生,和坐在微電腦前的巴黎作曲家。

在我看來,如果要適度地描述人類認知的範疇,必須包含比現在一般人所考慮更寬更廣的智能標準,而且我們也得明白,這些智能縱非大部分,至少也有一些是無法輕易經由仰賴邏輯與語言能力的一般的語言測驗方式測量。

明白這點之後,我進一步地探討我對「智能」的定義:智能是解決問題或製造產品的能力,受到一或多種文化環境的重視。請注意在這樣的定義中,並未提及這些能力的來源,也未提及「測驗」這些能力的方法。接著我以這個定義為軸,援引生物和人類學的證據,引介了智能的八種獨特標準,同時也提出符合這些標準的七種人類智能。本書最主要的部分在詳細描述每一種獨特智能的證據,以及其作用模式。接下來,我提出評論探討我在寫作本書時所見多元智能理論最明顯的缺失,最後我以智能在各文化中如何發展、在不同的教育環境中如何運用,作為結論。

有時候提出新理論時,可以援引和此理論完全相反的看法以為佐證。下面我就舉兩個例子,首先是一個智力測驗的廣告:

需要只需要四、五分鐘就能評估穩定可靠智力的測驗表格嗎?總共只有三個表格,不需要依賴言語,也毋需主觀的評分,即使是重度肢障(甚至癱瘓),只要能表達是或否,也可以使用。兩歲幼兒和成人都可使用同一套簡短的項目和形式,測試出智力高下結果。

我雖然應該避免判斷這個測驗的價值,但卻可直率的指出這樣的測驗是絕不可能有任何結果的。我甚至懷疑可以用反應時間或腦波的方法來測試所謂的智力。這些方法和IQ有所關聯,也使我更加懷疑IQ的可信度。

真正的天才兒童

我的第二個例子來源較有威信:是英國評論家及字典編纂人薩繆爾.強森(Samuel Johnson, 1709—1784)的名言,他曾把「真正的天才」定義為「有龐大整體力量的心靈,其特定的發展方向則視巧合而定」。我並不懷疑有些人可能在一種以上的領域有傑出表現的潛能,但我卻質疑龐大的整體力量。在我看來,心靈擁有處理數種不同內容的潛能,但個人處理一種事物的能力,並不能預示他處理他種事物的能力。也就是說,天才(以及一般的表現)可能是對特定的事物有獨特的反應:人類已經演化至展現數種智力,而非對同一種善變的智力有各種不同的反應。

說明了這樣的背景之後,我將討論對本書常見的批評。本書常被視為對人類才智的有用研究,但並非對智能的有效調查。我在本書中已經清楚地說明,我並不特別強調「智能」一辭,但卻特別重視人類各種才能。如果評者願意把語言和邏輯思考也視為才能,並且降低它們的重要性,那麼我很樂意提出「多元智能」的說法。但我強烈反對把智能和才能區分對比,忽視或輕蔑重要人類能力的範疇。為免讀者以為這只是一場賣弄學問的術語之爭,不妨讓我們考慮一下目前對天才兒童的定義。一般總以智力測驗成績優異(通常在一百三十以上)者為天才兒童,但本書所提出承認各種智能範疇的計畫,卻會以截然不同的力式選擇天才兒童。

本書提出的重要論點之一,是每種智能和他種各不相關,個人的智能天賦(如音樂方面的天賦),不可能由其數學、語言,或人際之間的技巧能力來推斷。有評者提出反駁,認為針對不同才能(如空間和語言)的測驗,常有相關的結果,因此智能並非不相關聯,但我不能接受這種表面分數的關聯,因為幾乎目前所有的測驗都是針對語言及邏輯能力設計,因此有這些技巧的個人很可能在音樂或空間能力的測驗,也有好的成績,而在語言邏輯方面技巧不佳的人,就會受制於這樣的標準測驗。

各種不同的智能,應分別以適當的方式測試。測驗身體智能的方法應該包含如學習比賽或舞蹈這類運用身體的活動(而非一串關於這種活動的問題);對空間智能的評估應該包含在陌生的環境中駕駛(而非一串幾何旋轉的選擇題);評量音樂智能應該包含掌握作曲的能力(不論是演奏或分析),而非一系列對音調區分的考題。唯有在設計出這樣的「智能大全」工具之後,才能決定這些個別的智能是否有重要的關聯。

關於制式測驗限制的討論,使我們進一步面對了現有理論和標準心理測定分析之間的關係。我明白設計評估測驗的發展有偉大的成就,也承認制式測驗能夠適切評估學術方面的潛能(雖然比起學校成績評量也相去不遠),但我和心理測定分析主流派分道揚鑣之處,是在於我堅持對認知的分析必須包含所有人類解決問題以及製作產品的技巧,而非僅止於經由標準形式測驗的結果。不論制式測驗原先的目的和優點何在,現在卻成為據以評估人類所有能力的標準——這是它們無法承擔的重任。為免造成由測驗主導評量這種本末倒置的結果,我呼籲大家研究開發更適合評量人類各方面才能的方法。

讀者經常會有一種誤解,以為擁有某種特定的智能,就會造成成年後某種特定的結果狀態,這點我得負主要責任。其實,幾乎成年後的每一種狀態都包含了各種智能的混合,唯有特例才保有單一形式的智能。因此,表現優異的音樂家不但得展現在音樂方面的才華,同樣得擁有身體—運動知覺方面的技巧(才能隨意展現精細微妙的效果),他還需要人際關係的智慧(以便能順利地與觀眾溝通),邏輯—數學技巧(使他終能獲利)等等。我之所以選擇音樂家作為音樂智能的例子,主要是基於便利;但在一般的工作世界中,唯有交叉使用各種智能,方能讓人解決問題,創造重要的產品。雖然任何複雜的人類活動都需要各種智慧的整合,但我依然堅持,分離出特定的智能,才能真正了解人類認知的架構。

有關智能的理論

數十年來,智力測驗持續風行,但理論作品卻付之闕如,如今大家對有關智能的理論重燃興趣,除了我在第二、十一和十二章所提及評論的作品之外,我還想介紹其他最近的作品:巴隆(Jonathan Baron)的論點強調:有智慧的個人理性行為,評估所有的證據,雖然這些證據可能和他自己的想法相反;霍恩(John Horn)區隔出「流體的」智能形式,也強調各種不同智能因素的階層關係;史坦柏格(Robert Sternberg)綜合了大量有關智力的資料,也提出關於智能的三元理論,包含內在的資訊處理,對外在環境的敏感,以及這兩種智力成分之間的關係。齊克柴米哈利(Mihaly Csikszentmihalyi)和羅賓森(Rick Robinson)則在以生物為基礎的全球(智能)觀念和以文化為起源的智能領域中,作出關鍵的區別。至於最近的論文,我有幸能得窺佛度(Jerry Fodor)和史坦柏格所提架構之堂奧。這樣的意見交流,應該能夠協助我們增進對人類智能過程還少得可憐的了解。

我也有機會和同僚開始進行書中所提及的一些研究。華特斯(Joseph Walters)和我已經在作經驗具體化的研究,在對事對物的處理上,我們發現人擁有綜合的智能,同時持續發展這樣的智能。一般人都有這樣的經驗,例如兒童發現自己在下棋或保齡球上頗有天賦;而天才也有同樣的經驗,如小愛因斯坦因為獲得羅盤,而刺激他聯想到物理力量。華特斯、克瑞齊夫斯基(Mara Krechevsky)和我也展開了雖然困難但卻有趣的特定智能發展曲線追溯工作,在我們的第一個研究中,比較了一般和有天賦的兒童在兩個特定智力領域:音樂(演奏和作曲)和邏輯—數學(科學和數學)的主要發展階段。後面一項研究中,我們仰賴的主要是教師的報告,他們追蹤研究自己的學生達數十年之久。我們發現這些教師擁有獨特的知識寶庫,知道哪些因素會影響學生日後參與某種領域,以及哪些因素和未來的發展毫不相關。教人驚訝的是,教育心理學者竟然捨這樣的資訊寶庫而不入。

我們現在是實際與理論並進,老同事費德曼(David Feldman)長久以來和我一起研究,同時又獲得史賓瑟基金會(Spencer Foundation)的贊助,使我和同事們得以嘗試發展學齡前評估智能傾向的新方法。我們假設可以藉著在豐足的環境(提供兒童足夠的機會,任兒童展示各方面的智能)中,觀察兒童遊戲(或工作)以了解其個人能力的強弱點。如果這樣的評估法可行,我們即可提出性向報告(Propensities Reports)。在這些短文中,我們將描述兒童獨特的智能強弱點,並提出具體的建議,了解孩子在家、在學校,以及未來在社會上較適合投入什麼樣的活動。

本書之所以與其他理論不同,是因為將重點放在人類能力的發展和分配,不論這個理論最後的科學宿命為何,我都希望這種理論的討論和應用能夠對教育實務有所貢獻。發行本書的最大酬報,莫過於教育界人士能夠把書中各個主題融會於日常教育活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