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自序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作 者 作 品

生活更快樂:達賴喇嘛的人生智慧
快樂:達賴喇嘛的人生智慧1

譯 者 作 品

情婦 VS. 妻子:一位年長情婦給年輕妻子們的忠告
小奇蹟大啟示
與天堂對話
生活愈簡單愈好
別為小事抓狂(2):快活人生 100 招
美麗人生十大守則
生活更快樂:達賴喇嘛的人生智慧
別為小事抓狂(4):甜蜜愛情 100 招
人間奇緣:50個關於神祕能量與智慧的故事
心靈花園:50個關於神奇體驗與激勵的故事

心理勵志

【類別最新出版】
微創傷:你以為沒什麼事,其實很有事
愈跑,心愈強大:跑步教父席翰醫生教你成為自己的英雄(再戰十年版)
別再因創傷而活得好累:修復發展性創傷,從「把自己擺在第一位」開始
醫美大叔的戀愛腦摘除手術
從此不再煩惱


工作更快樂(CF0125)──達賴喇嘛的人生智慧3
The Art of Happiness at Work

類別: 心理‧勵志‧占星>心理勵志
叢書系列:人生顧問
作者:達賴喇嘛、霍華德.卡特勒
譯者:朱衣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5年12月19日
定價:280 元
售價:221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52頁
ISBN:9571344257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自序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



  書摘 2

用心靈力量來改變工作態度

即使工作的本質可能很困難,但是在工作態度上,
每個人還是有其他的選擇機會,可以決定要如何與同事互動,
是否要運用內在特質或心靈力量,來改變自己對工作的態度。

「好,為了要照顧好自己,大部分的人都需要某一種工作。而在過去這些年以來,我已經聽你說過很多次,人生的目的是要快樂。」

「沒錯。」他確定地說道。

「所以,我們需要一種方法,讓我們在工作時能和在家裡一樣快樂,但是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我舉一個朋友的例子給你聽吧。《快樂—達賴喇嘛的人生智慧》剛出版時,我立刻送給一位朋友,她說她把這本書放在床邊桌上,每天晚上入睡前都會看一點。你的話語讓她深受啟發,她說她在閱讀時,真的感覺到人是可以快樂起來的。但是接著她告訴我:『在我上床睡覺時,真的覺得只要我努力,就能獲得快樂,真正的幸福就在不遠處等著我。但是第二天早上,我必須要在五點鐘醒來,然後通勤一小時才能到辦公室。在我踏進辦公室的一瞬間,一切都改變了—我需要應付壓力、要求,我的老闆是個混蛋,我也受不了我的同事。突然之間,追求快樂的想法似乎消失得無影無蹤,全都蒸發掉了。所有事情都鬧哄哄的,我差點要喘不過氣了,更別提還要去磨練自己的心智或是追求內在靈性的提升。而我服務的公司當然不會去關心我的幸福快樂。但是我需要工作、需要有收入,我不能就這樣辭職,然後指望著找到另一個工作。所以,我要如何在工作中找到快樂呢?』」

「我的朋友當然不是唯一的個案。」我繼續說,「在全世界的許多國家中,人們對於工作不滿的現象似乎越來越普遍了。事實上,最近我讀到一份研究報告,幾乎有一半的美國人都對自己的工作感到不滿,無法樂在工作。我跟一些專家討論過,他們表示實際數字可能比這個數據還要高,而且似乎是每下愈況。根據進行這項調查的非營利組織美國經濟諮商局的說法,在過去五、六年間,對工作感到滿意的人數比例已經下降了八個百分點。」

達賴喇嘛顯得很驚訝:「為什麼?」他問道。

「嗯,根據我所讀到的研究報告,理由有很多種,從薪水太低、工作單調無聊,一直到更複雜的因素像是工作性質或工作環境的條件等都有。有各種各樣的事情,可以讓一個人在工作中感到悲慘莫名—糟糕的社交氛圍、不受肯定、變化不夠等等。事實上,我倒想一一聽聽你對這些理由的想法。不過我先說個例子給你聽。在我準備要到達蘭薩拉的前幾天,我跟兩個朋友一起吃飯,他們都是從事電腦業,也都在大型公司裡工作。整個晚餐時間,他們就是坐在那兒抱怨著自己的工作。雖然他們隸屬於不同的公司,卻都在抱怨一件事,那就是他們對自己每天的工作一點掌控力也沒有。他們沒有自主權,沒辦法照自己的方法做事。他們都抱怨老闆給的資訊不充分、指示也不清楚;而一旦他們終於拿到一個完整的案子或計畫時,就想要照自己的想法來執行。可是這時,他們的長官卻會在他們背後緊盯著,不讓他們發揮個人創意或自作主張。他們最痛恨的是,他們不只對自己該做的工作毫無掌控能力,甚至也不能自己決定要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做。

「所以,對於一個人要如何在工作中感受到更多的自由與自主,你有什麼樣的看法?」

「我不知道,」達賴喇嘛答道,「當然,這完全要看當事人的個別情況,也就是他們所處的立場來決定。」

「一般性的建議呢?」

他省思了一下。「我們用囚犯來做例子好了。當然最好是不要做囚犯,但是就算在這樣的情況下,當一個人的自由被剝奪了,還是可以從中找到一些小小的選擇機會。就算某個人待在規定嚴格的監獄裡,也仍然能夠進行心靈上的修煉,以化解心理的挫敗感,找到心靈的平靜,這樣他就能繼續提升內在的靈性。事實上,我聽說在印度有一個計畫,就是教囚犯學習如何靜坐冥想。

「所以,我想如果一個人在環境非常艱困的監牢中都能夠這樣做,在工作場合裡,人們更可以發現一些小小的選擇權,是他們得以掌控決定的。當然,有些人可能是在生產裝配線上工作,工作內容少有改變異動的空間;但在工作態度上,他們還是有其他的選擇機會,可以決定要如何與同事互動,是否要運用內在特質或心靈力量,來改變自己對工作的態度,即使這份工作的本質確實很困難。或許這樣會有點幫助。

「當然,當我們談到嚴格規範和缺乏自由的問題,這並不代表你就應該盲目地服從,接受別人告訴你的任何事。在某些例子裡,工作者可能被剝削,雇主只想到利潤,付出的薪水很低、卻要求一大堆的超時工作;甚或有些員工會被要求去做一些不恰當或不道德的事。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個人不該只是想著:『好吧,這是我命該如此』,而無所作為。光是想著『我該要滿足了!』,這樣是不夠的。

「如果出現了不公平、非正義的情況,我認為無所作為是不正確的反應。佛家的教誨指出這是『錯置的寬容』或『誤植的忍耐』。舉個例子,以西藏人來說,面對中國普遍不公平的對待,錯置的忍耐或寬容就是指某些人在面對非常惡劣、負面的行動時,只是默默承受而毫不反抗。同樣的,在工作職場上,如果有大量不公平或剝削的行為,卻只是消極地加以默認接受,也是錯誤的回應方式。真正該做的回應是主動地拒絕,努力設法改變環境,而非只是全盤接受。人們應該要採取某些行動。」

「什麼樣的行動?」我問道。

「當然這又要依情況而定了,」達賴喇嘛很理智地說,「不過這個人或許可以跟老闆、主管談談,想辦法改變現況。」

「如果這樣做也沒有效果呢?」

「那就叛亂、造反!」他大笑起來,「這是我常常說的話。一個人需要主動地拒絕剝削。在某些情況下,這個人也許就應該辭職,找一份新工作。」

「嗯,在當今的世界,剝削的狀態一定會存在,」我同意著,「但是在很多案例中,問題並不是出在嚴重剝削,而是工作的本質就是有太多的要求。譬如經濟景氣不佳時,公司不得不裁員、縮減預算,留任的員工就得承擔更多的責任,而對他們來說,工作的壓力也就越來越大。要如何更有效率地因應這種狀況、處裡這一類的緊張或壓力,你有任何建議嗎?」

「當然,這會因為每個人不同的情緒與心理反應而有所差異,另外還要視工作與公司的特質而定。」他提醒我,「所以有許多因素都必須考慮在內。譬如,你如果把自己的工作看成是很有意義的事—像是你的工作還有更崇高的目標,這樣即使工作很艱難,你也會比較願意承受這樣的挑戰。在這樣的情況下,你可能會想:哦!這是為社會做點好事的機會。所以這是因人而異的。」

「不過這樣的情況或態度,可能不見得適用於每個人,」我指出,「所以,我所想知道的是對於工作過量的因應通則—這也是導致人們對工作感到不滿的常見原因之一。」

「你所說的『工作過量』是什麼意思?」達賴喇嘛問我。他的語氣中充滿了好奇,顯然他從未聽過這種觀念。

「嗯,你知道,」我斟酌著字句,「你自己就是工作過量的例子,這會成為一種壓力來源。」

「我還是不懂你說的『工作過量』是什麼意思。譬如你的老闆給你一些工作,而你能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但這並不是工作過量,因為這是你能實現的目標,就算這份工作很困難。或者他可能給你一些工作,但你沒辦法在特定時間內完成,這個時候你只需要說:『我沒辦法做到。』所以,你的意思到底是什麼呢?」

他不明白我的意思,但我也不知道他為什麼不懂。工作過量的概念並不是什麼晦澀難解的美國習俗、或是什麼獨特的西方文化。畢竟,日本人甚至還為此創造了一個新詞「過勞死」—死於工作過量。我決定用他的語彙來形容這件事:「好,假設你是一個年輕的和尚,正在研讀、修行佛法。所以你的老師就等於是你的老闆一樣。」

「好,沒錯,」他點頭,「我了解。」

「你的工作是學習並記憶特定的經文,現在假設你的老闆給你一段經文,要你在下週之前背誦完畢。那是一段很難讀的經文,如果你很認真努力,到了下週你也許背得起來,但是過程會非常辛苦。接著,幾個小時後你的老師回來了,而且對你說:『好,在同樣的時間內,除了要背完原來的經文,還要再多背另一段。』他是你的老闆—而你不能只是說:『我要辭職,我再也不要當和尚了!』所以就這個例子來說,工作過量就是指你要做越來越多的工作,卻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完成。」

「哦!我想我了解了。譬如當我二十歲左右還在西藏時,我必須教授一門很重要的課程,為了做好準備,我在大清早和深夜裡都要做功課。我得在隨員來臨前早早起床,甚至當他們離開後,雖然時間已經很晚了,我還要繼續閱讀和背誦。所以我要提早幾小時起床、延後幾小時睡覺—這是否就是所謂的工作過量?」

「對。」

「雖然這樣的工作需要付出特別的專注與精力,但還是我能達到的目標。如果短期內都這樣,也不會有問題。但是,如果我要一直這樣持續下去,長時間犧牲睡眠,一整年都如此工作過量,就不太可能做到了。」

「但這就是目前許多人在工作時所要面臨的問題。」我告訴他。

「那這些人為什麼不能一開始就說:『我沒辦法這麼做!』」他問道,「他們會被開除嗎?」

「在很多情況下確實是如此。」

「這樣的話,我認為一個人最好能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裡。如果老闆提出更多的工作,而且超越他們的能力範圍所能處置,我想他們就應該要說些什麼了。他們必須要說:『這樣的工作量對我來說太重了。』他們要跟老闆談談,想辦法減輕負擔。如果這樣還行不通,他們可能就需要找新的工作。

「不過,假設老闆願意付加班費、員工也同意接受,這就是個人的選擇了,沒有理由再抱怨工作過量的問題。但如果老闆給了太多的工作、卻沒有加薪,這樣的『工作過量』就是一種剝削,也是我們之前所談到的那種問題。

「然而,我想在這些情境裡,老闆有責任要判斷一個員工的合理工作量應該是多少。太多的工作量表示缺乏關心、不夠尊重。就算是要一隻動物載重過多,也是一種對生命的不尊重—所以這就是剝削、是不公平的對待。」他語氣堅定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