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自序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作 者 作 品

生活更快樂:達賴喇嘛的人生智慧
快樂:達賴喇嘛的人生智慧1

譯 者 作 品

情婦 VS. 妻子:一位年長情婦給年輕妻子們的忠告
小奇蹟大啟示
與天堂對話
生活愈簡單愈好
別為小事抓狂(2):快活人生 100 招
美麗人生十大守則
生活更快樂:達賴喇嘛的人生智慧
別為小事抓狂(4):甜蜜愛情 100 招
人間奇緣:50個關於神祕能量與智慧的故事
心靈花園:50個關於神奇體驗與激勵的故事

心理勵志

【類別最新出版】
微創傷:你以為沒什麼事,其實很有事
愈跑,心愈強大:跑步教父席翰醫生教你成為自己的英雄(再戰十年版)
別再因創傷而活得好累:修復發展性創傷,從「把自己擺在第一位」開始
醫美大叔的戀愛腦摘除手術
從此不再煩惱


工作更快樂(CF0125)──達賴喇嘛的人生智慧3
The Art of Happiness at Work

類別: 心理‧勵志‧占星>心理勵志
叢書系列:人生顧問
作者:達賴喇嘛、霍華德.卡特勒
譯者:朱衣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5年12月19日
定價:280 元
售價:221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52頁
ISBN:9571344257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自序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



  書摘 4

知足,是一切的關鍵

如果我們有足夠的技能與資格去從事更理想的工作,
就應該盡全力去追求更理想的發展、去做美好的嘗試。
但如果失敗了,你可以是憤怒、憎恨、挫敗的,也可以是更平靜、更快樂的;
而知足與感恩的心態,將是決定一切的關鍵。

「當然,人們不滿於自己工作的現象還是非常普遍,」我若有所思地說,「我很想知道你是否還有什麼要補充的說法,有沒有其他的方法,可以讓我們在看待事情的時候……」

「哦,當然有!」他很快地回答,「譬如,另一個培養滿足感的方法,就是想想自己能擁有這份工作是多麼幸運,世上有多少人可是連一份工作都找不到。你可以想著:我的生命中還有其他美好的事物,我的人生還是要比許多人更幸福。這永遠是千真萬確的。

「有時候我們會忘掉這一點。我們都被寵壞了。譬如在美國,這裡有很多的就業機會、也有高度的自由,只要個人有才幹和進取心,就能有一番作為,可以順利發展事業,然而在此同時,還是有許多人都對自己的工作感到不滿意、不滿足。而在世界的其他地區,像是中國或印度這樣的國家,就業機會要少了許多,因此很多人都找不到工作謀生。但我注意到,這些地方的人們從工作中所獲得的滿足感要強烈許多,他們也願意做更多的付出。

「同樣的,每個人也可以反省一下,我們的上一代是如何經歷了戰亂等種種波折,要求得生活溫飽有多麼艱苦。有時候我們常會忘掉這些事,但如果能適時想起來,就能增加感恩與知足之心。」

「當然,你說的沒錯。」我同意著,「我也去過許多國家,我曾看過印度的苦力、搬運工,在農場做粗活的移民,還有全亞洲在稻田裡辛苦工作的貧窮農民、或是你自己國家中那些居於偏遠之地的牧民,他們之中有很多人似乎都是真正快樂而知足的。這一點毫無疑問。我不得不承認,我們是被寵壞了。然而我的國家美國,是以個人才幹與創意作為立國的精神基礎,我們難道不該往前探索,只要滿足現狀就行了?」

「你的考慮沒有錯,霍華德,但你不該將知足與自滿混為一談。你不應該把一個人對工作的滿足感誤認為是漠不關心、不希望進步、不願意學習,即使情況很糟也一樣待在原地不動、毫無作為,而且不願意努力改變、進取學習,追尋更好的目標。

「如果我們的工作很糟糕—也許是不需要技術的勞力工作,而我們有足夠的技術與資格去從事更理想的工作,我們就應該盡全力去追求更理想的發展、去做美好的嘗試。但如果你失敗了,也用不著氣餒、或是憤怒地想著:我試過了,但是我辦不到;這時你應該想的是:好,我就繼續做現在的工作—也就是對你現有的工作感到滿足。

「所以,如果你失敗了,你可以是憤怒、憎恨、挫敗的,也可以是更平靜、更快樂的;一個人的心態與自我滿足感,可以導致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後果。這也是我們要訓練心智的原因,這樣的練習、這樣的推論思路,可以驅散你心中的挫敗感與毀滅感。所以,知足,我想知足是一切的關鍵。」

在達賴喇嘛說話時,我想到對一般人來說,要運用這樣的推論思路來驅散心中的憤怒、恨意與嫉妒心,會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我也明白他為什麼經常強調,一個人要訓練心智、重塑心態並不容易,這確實需要不斷的努力、也需要時間。要將這樣的「分析式冥想」運用在工作之中,需要持續地靜觀、深思各種看待問題的方法,而且要完全承認這種嶄新角度的絕對真實性,否則運用這樣的推理是很危險的,只會變成不真誠的合理化作為,也就是所謂的「酸葡萄心理」—哦,是嗎?算了,我一點也不想要那份工作!所以,我們想爭取晉升的機會,結果失敗了。我們真的很想要升職—我們一心一意告訴自己:除了可以有更高的薪水,我們的職務越高、權位越重,就會變得越快樂。

那麼,我們要如何堅定無疑地說服自己,那個更重要的職位不一定會讓我們變得更快樂呢?來看看證據吧!我們可以檢驗一下,從上一次升遷之後,我們是否就永遠變得更快樂了?或是看看我們認識的人,那些在高位者是否真的比職位較低的人更快樂呢?

或者我們也可以看些科學的數據。譬如在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研究工作滿意度的學術專家羅伯特.萊斯博士(Robert Rice),就帶領著一個團隊從事了一項研究,得到了出人意料的結果:他們發現工作權位較高者,還沒有職務較低者來得幸福快樂。這個結果也一再出現在其他類似的廣泛研究中,顯示出工作滿意度雖與生活滿意度息息相關,但是一個人的工作性質、事業聲望,以及他是白領階級或藍領階級,對於個人整體的生活滿意度,卻發揮不了太大的影響。

還有另一個理由可以說明,為什麼有時候我們想重塑自己的心態與觀點,改變對世界的一貫認知,修正對任何事件或狀況的慣常詮釋與反應,會是一段漫長而困難的過程。這究竟是出於什麼原因?碰到挫敗時,大多數人都會拒絕放棄悲慘的感受—這是最傷腦筋、又難以對付的一種人類行為特質,過去在對病人進行心理治療時,我就常常觀察到這樣的現象。除了悲傷不已的反應,有些人則會在遭受不公平對待的時候,從自以為是的憤慨情緒中獲得一種扭曲的樂趣。我們緊抱著痛苦,像是戴著一枚徽章;痛苦變成我們的一部分,我們不肯輕易放手。畢竟,我們看待世界的獨特觀點至少是自己所熟悉的;放下習以為常的反應—就算這樣的反應具有破壞性,則會讓人恐懼不安,而且這樣的恐懼感,通常會根深柢固地停留在潛意識之中。

此外,當然,擁抱我們的怨恨、嫉妒與不滿,還有第二層的好處,就是可以引起別人的同情與理解—至少我們認為是如此,我們希望是這樣。有時候這是管用的—我們的朋友或同事也會一起加入,抱怨自己的不滿,然後大家同仇敵愾地沉溺在叫囂人生不公與指責老闆罪行的慶典中。然而,我們的抱怨經常只是獲得別人表面上的同情,別人內心裡很可能是十分不耐煩,因為他們也有自己的問題要面對、要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