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延伸閱讀

線 上 試 閱

作者序
序 1
序 2
序 3
前言

譯 者 作 品

吃掉有錢人
爆米花報告III:用價值行銷打動女人的心
檔案羅密歐
別為找工作抓狂
職場大贏家:別為找工作抓狂改版
春藥
亞洲金融風暴:世紀末經濟危機
歐元世紀
新國富論:人類窮與富的命運
亞洲銀行新世紀:迎接競爭與吞併的時代

投資理財

【類別最新出版】
離開舒適圈之後,抵達成熟之前:一場奇幻的海外職場大冒險
Google衝刺工作法(暢銷新裝版):Google打造成功產品的祕密,5天5步驟迅速解決難題、測試新點子、完成更多工作!
遠距團隊:打造溝通無礙合作無間的成功團隊
存債致富:每月3000元,輕鬆投資債券抗通膨,穩穩賺,資產不縮水
新創公司IPO的100件大小事:一本讀懂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走向上市上櫃之路


無疆界市場(BE0037)
Market Unbound : Unleashing Global Captalism

類別: 行銷‧趨勢‧理財>投資理財
叢書系列:NEXT
作者:洛威爾.布賴恩、黛安娜.法雷爾
       Lowell Bryan ; Diana Farrell
譯者:汪仲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7年11月18日
定價:300 元
售價:237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12頁
ISBN:9571324299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作者序序 1序 2序 3前言



  序 1

.李仲英(台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

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何者較優,在理論層次經兩百年之辯論,已塵埃落定。在實證方面亦由部分國家貫施共產制度經七十餘年,證明了效率低,不符人類需要而告瓦解。面對 21 世紀,我們在政治上稱為後冷戰的新時代,在經濟上稱為推動自由化、國際化的時代,在社會上將面對好逸惡勞的新新人類。

全球性資本主義的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前夕,同盟國體察這場殘酷的戰爭,雖由德日等軸心國獨裁者所發動,但戰前各國經濟摩擦與衝突無法及時解決亦為原因之一。因此在英國經濟學者凱因斯的主導下,由各國學者及官員商談戰後全球金融秩序的維護及各國經濟重建問題,成立舉世聞名的布列敦森林協定(Bretton Woods Agreement)。同意共同創設國際貨幣基金及世界銀行,後者提供中長期低利資金,供經濟重建與發展之用。此一協定對戰後各國的金融穩定與經濟發展貢獻良多,營造日後經濟的長期繁榮。

但在這種可調整的固定匯率制度及嚴格控制每個國家流向的情況下,各國金融市場各自運作,國際金融市場生存餘地狹小,因而戰後二十餘年金融市場的國際活動至為有限,各國金融往來也侷限在少數的大銀行之間。

1970年代固定匯率系統發生動搖,主要原因為部分國家自己約束不力,累積了巨額對內對外的債務,尤其是美國越戰負擔及國內經濟不振,使美元無法再維持原設定的對外匯率,不得不改採浮動匯率以取代固定匯率。另一原因為電腦及通訊技術的進步,使資金的移動更為迅速安全。此一改變表面上是匯率制度問題,實際上是各國投資管道、生產力、價格結構、競爭力的差異越來越大,使世界經濟的動力已從國際貿易的商品流動,轉向國際資本市場的資金流動了。

1980年代,主要國際外匯交易中心的投資銀行,為了幫助跨國企業取得便宜可靠的資金,而在國際市場發行公司債。恰巧當時美國因貿易逆差釋出大量美元,彙集於歐洲及亞洲的金融中心,形成優良的債券市場。儘管各國的會計標準、法律規定、稅務結構各不相同,但這些不同反而使市場更具競爭性,債券市場更為蓬勃。

至1990年代,由於養老基金的大幅增加,加上投信基金的方便與獲利,使人們對股票的興趣大為提高。機構投資人為了分散風險,依據投資組合原理,投資越分散,整個投資風險愈小。而股價的高低一般說來,常取決於每個國家經濟的榮枯。因此欲分散風險,以投資於不同國家的股市,最易使風險降低。導致投資於國際股市越來越盛行,市場日趨擴大。加上金融衍生性產品日益普遍,可幫助除去不想冒的風險,加利率及匯率風險,促成股市走上國際化及全球化之路。

雖然股市離全球化尚有一段路要走,但在外匯及貨幣市場已接近完成全球化,債券市場在已開發國家間已完成全球化,股市的全球化應亦指日可待。

政府、企業及投資人如何應對?

當全球性資本主義逐漸形成之際,金融資產的移轉更趨活絡,不僅在不同的資產間移動,也在不同的國度迅速移動。今年7月間東南亞主要國家發生貨幣危機,雖經各國元首以愛國主義呼籲,嚴厲譴責國際投機商人,甚至動員亞太地區主力銀行以及國際貨幣基金來支援,都無法消除於無形,可見個別政府對匯率利率之控制力已顯著降低,一股全球性資本主義的浪潮將至,繼續創造經濟安定與繁榮並造福人群。但快速的移動亦將造成金融的動盪,危害經濟安定,如貨幣危機、通貨膨脹、泡沫經濟等。

政府應體認其影響力的減弱,在規範金融時應以提高市場效益為原則,創造有效率的本地金融體系、設定基本的安全網,切實防止業者的濫用。另一方面也須實施更自由、更國際化、更全球化的政策,隨時捕捉全球性資本主義所提供的巨大機會。

企業家應尋求機會,利用商品與服務失常之處,以革新組織與技術改進,創造商機,服務顧客。因為這是世界經濟的一次大變革,有障礙存在,失常就存在,機會也就在耶裡。另一方面也要隨時做全球化轉型的準備,提高在國內市場的競爭力,強化區域性國際的經營,進而進行全球化,可口可樂公司、宏碁公司就是成功的明證。因為生產力有明顯優勢的企業,全球市場提供了相當的利益。

至於個人理財,不應全抱現金或銀行存款,儘快養成積極管理的習慣,不宜錢少就不管。投資人應了解市場,領先市場。避開收益固定的存款或債券,選擇股票,分散風險,並對高度波動的股票作好損失準備。

本書作者均在著名的麥肯錫顧問公司服務,以將近二十年從事企業諮詢中,體驗了世界經濟社會已轉向新的方向。傳統的國家主義理念與指導力量已逐漸減弱,代之而起的,是以顧客為導向,全球資本為主導的新制度。對以上問題,不僅作理論的探討,並舉出很多實例作為佐證,確屬理論與實際兼顧的好書。可供政府決策者、企業領導人、關心自己的個人理財者很多的啟發與省思,頗值一讀。

 
作者序序 1序 2序 3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