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書評介紹
推薦序
前言
序幕
第一章 武士銀行家
第二章 改革受阻
第三章 資金狂潮
第四章 身價上兆

經濟貿易

【類別最新出版】
數碼港元:Web3.0構建香港新金融
資本主義的倫理力量:為什麼自由市場能創造更好的人文價值
經濟寒冬怎麼過:如何逆勢崛起
商業簡史:看透商業進化,比別人先看到未來
重新面對經濟學:經濟學沒有你想的那麼難,也比你所知道的更加重要


新泡沫經濟(BE0118)──日本銀行的崩潰與曙光
Saving the Sun : A Wall Street Gamble to Rescue Japan from Its Trillion-Dollar Meltdown

類別: 行銷‧趨勢‧理財>經濟貿易
叢書系列:NEXT
作者:吉蓮‧邰蒂
       Gillian Tett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3年12月29日
定價:340 元
售價:269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60頁
ISBN:9571340286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書評介紹推薦序前言序幕第一章 武士銀行家第二章 改革受阻第三章 資金狂潮第四章 身價上兆



  第一章 武士銀行家

第一章 武士銀行家

戰後,我們表面上實施資本主義,其實是一種社會主義。官僚明智地指導一切,而我們全都接受指導,然後共同奮鬥。這種制度順利地運作了幾十年。──日本興業銀行前會長藤澤義之

一九九九年六月八日的晚上,東京警視廳打電話到大野木克信的家,「明天我們要逮捕你,」打電話來的人客氣地說:「請做好準備!」警方安排逮捕事宜,好讓事情全都合乎禮儀,並且請大野木提出一個方便的地點。日本顯然是個不願讓人覺得突兀的國度。

大野木其實也不覺得有何突兀。他放下電話後安心了一些他感謝警方不打算強力把他抓走。六十三歲的他一生中規中矩,絕不希望入獄時不能像日本上班族一樣,規規矩矩地穿西裝、打領帶。這種羞辱的可能性讓他深感害怕。

同時,大野木也很擔心即使穿著得體、禮數周到,監獄這地方還是讓人害怕。大野木向來理智而規律,方臉上戴著學究氣的大眼鏡,而且總是沒什麼表情,儘管嘴角偶爾會出現一絲拘謹的笑容。每當他碰到問題時,就喜歡去翻查歷史書尋找答案。被捕之前的好幾個星期中,他曾經到書店裡看看有無任何指引,好讓一個中年人知道在監獄裡應該做些什麼事。

唉!他看不透未來會有什麼考驗,過去的職業生涯也讓他無法了解監獄裡的情況,只能勉強地想像自己跟一般罪犯相同的命運。他一生都認為自己是精英份子中的一員,不僅備受尊敬,亦根據日本人的責任感從事正當的事情。他辛苦了四十年,在日本最著名的長期信用銀行服務,也晉升到總經理的職位。在正常的狀況下,這一切應該可以保證他過著舒服的退休生活:到夏威夷度假、經常打高爾夫球、跟過去的同事一起泡湯,以及了解自己已經盡心盡力地為國家服務而心滿意足。大多數六十三歲的日本銀行家都是這樣過日子的。

真正的武士精神

但是對大野木來說,一切似乎出了嚴重的差錯。長期信用銀行已經崩潰,呆帳高達近五百億美元;大野木和所有同事都蒙受無比的羞辱,一些最高級行員尤其難以承受。幾星期前,原本可望接替大野木出任總經理的上原隆,也接到警方的電話,警告他說馬上要逮捕他,因為上原隆和長期信用銀行的其他經理人被控隱瞞呆帳,而五十九歲的上原隆決定自殺。過去,日本人認為正確的自殺方法是切腹,也就是用武士刀在腹部正確地畫上四刀,讓肚破腸流。近來這種方法被人認為「自私」,因為這種作法會造成血流滿地,難以清理。因此一九九○年代高級經理人要自殺時,通常會在無名的旅館中上吊,以免驚嚇家人。上原隆總是堅持適當的禮儀,他住進郊區的一家小旅館後上吊,在桌上留下一張紙條給大野木和其他同仁,上面寫著:我深感遺憾。

但是大野木並不想自殺,他認為活著承受這種羞辱是他的責任,就像昭和天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後,發佈詔書說「忍其所難忍,堪其所難堪」一樣。因此,他把精神放在愉快的事情上,想著最近在電視上看到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集中營的義大利電影──︽美麗人生︾(Life Is Beautiful)。大野木喜歡這個名字,「美麗人生!」他自言自語說:「好個美麗人生。」

他也利用一種他喜歡的精神生存招術,想像自己從離身體很遠的地方,看著下方的自己。他總覺得這種遊戲讓他很愉快,似乎是在縱觀人生、擴大視野,好像學者在寫一段自己喜歡的通史一樣,看著自身渺小的命運,從而解釋淹沒長期信用銀行的可怕事件。有時候他會乾笑幾聲,承認這種事情對他和日本而言都很奇怪。

一年又一年地過去,這件事似乎越變越奇怪。

大野木進入長期信用銀行幾乎正好整四十年。一九五九年四月一日,他在粉紅色櫻花於東京怒放的季節,來到這家銀行上班。他剛剛畢業,年紀輕輕的,第一天上班時對一位行員鞠躬說:「大野木克信報到!」他當時也穿西裝、打領帶,卻是一套不合身的深藍色廉價西裝,跟剛畢業的其他培訓人員一樣。十四年前,日本經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化為灰燼,因此銀行普遍認為新進人員太窮,買不起西裝,畢竟一套西裝要三萬日圓,等於是一般人三個月的薪水,銀行因而免費發給他們符合身分的服裝。

大野木第一天上班時,本來可以穿自己的西裝,只是他不願意。他的祖先是尊貴的武士階級,為日本東北方金澤地區的前田大名服務。十九世紀日本爆發血腥革命,傳統的幕府制度遭到推翻,武士制度因而解體。他祖先的一些親戚屬於戰敗的一方,後來切腹自殺,而大野木的父親和祖父來到東京,像成千上萬過去的武士一樣,放下武士刀,變成公務員。大野木的父親在東京的地方政府中,升到高級的職位,之後在青山區買了一塊地,這裡後來變成東京最流行的地區,大野木就在這裡出生。

日本的產業重建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B─二九轟炸機投下燃燒彈,造成東京大火,他們家也被燒成灰燼。九歲的大野木看著這場災難,內心驚恐萬分,他永遠忘不了那個恐怖的晚上。他們全家人都活了下來,戰後他們還保有足夠的財富,可以送他去念中學,再上第一流的東京大學。大野木念的是農業經濟系,後來他解釋說:「其實我對歷史比較有興趣,然而在日本工業革命之前,農業就是整個經濟。」他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東京大學著名的赤門俱樂部打網球;由於傳統日本大學的校門都會被漆成紅色,所以這俱樂部便以此命名。大野木隱約認為,畢業後他會像父親一樣到政府機關工作,但是他父親剛好有個同班同學,擔任長期信用銀行的總經理,而他建議大野木到銀行工作。大野木對銀行一無所知,事實上,他像大部分的日本精英一樣,總是認為從商很可恥;武士舊有的文化尊敬純粹、禁欲的生活。大野木說:「當時日本的經濟嚴重停滯,沒什麼工作可找,而銀行是少數能夠雇用大學畢業生的地方。」大野木認為:「銀行和官僚的工作一樣,因為當日本從戰爭復原之際,在這兩種工作場合上班的話,似乎都能為國家效勞。我喜歡長期信用銀行,因為這家銀行正在協助日本的產業重建。」

就業機會可能很少,但是大野木一家卻仍然勝過多數人。大野木開始工作前,高傲的父親帶他去裁縫店,做了一套體面的新西裝。

然而,大野木第一天上班時,仍然穿著邋遢的公司制服。日本是個大家都不想出頭的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日本的社會充滿階級觀念,神聖的天皇就在最頂端。美國人接管日本後,設法推行民主和平等的新觀念,如今大家都希望像中產階級一樣。總之,大野木來到東京車站旁長期信用銀行的殘破建築前,跟穿著同樣服裝的其他新人,恭順地排隊進入大廳,聆聽最受人尊敬的總經理濱口巖根訓話。如果他們早生十年,應該都會被軍隊徵召去,穿著日本皇軍的制服,然而他們現在變成「受薪階級」,大家穿著相同的服裝為日本的經濟效命。

「歡迎!」濱口在簡短的致詞中,說明這家新銀行正致力於日本的工業成長。「加油,努力工作,克服困難!」

長期信用銀行被視為重要的金融機構,以及經濟體系的基礎,此種觀念可以回溯到十九世紀末的明治時代。當時日本政府決心結束鎖國政策,致力於推動經濟的工業化,以便趕上西方。明治時代的政府就像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一樣,致力於推動「趕上西方」的政策。他們派遣年輕官員到海外學習外國人的制度,模仿最好的觀念後帶回日本。這些留學生當中,有一位叫松方正義的官員到歐洲訪問。他對法國利用「土地信用機構」這種專業銀行提供信用給農業與工業的情形,印象尤其深刻。一八九○年代,松方正義擔任大藏大臣後,創辦了「日本勸業銀行」,以此作為日本版的「信用機構」。這家銀行發行債券、籌募資金,再對農業和小企業提供優惠放款。這種觀念很快就傳播開來,不久之後,另兩家與其結構相同的銀行成立,也就是日本興業銀行和規模比較小的地區性北海道拓殖銀行。

金融體系的抉擇

隨後的四十年裡,這些銀行的業務相當興隆,熬過了一九二○年代日本的金融亂局,也熬過了一九三○年代的全球大蕭條。後來,日本開始在亞洲建立帝國,而日本興業銀行在融通軍事工業體系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日本勸業銀行則在當時日本的殖民地──現在的臺灣,建立龐大的規模。但是一九四五年日本戰敗後,興業銀行萎縮,勸業銀行的規模也縮減,變成融通一些亂七八糟的政府計畫,例如提供三千萬日圓(八萬美元)貸款,設立為美軍性服務的娼館。很多觀察家認為,日本興業銀行和日本勸業銀行最後將被解散,因為它們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扮演重要角色,以致於聲名掃地。

一九五二年,日本興業銀行和日本勸業銀行的解散突然獲得延緩,美國的軍方機構即將離開日本,新任大藏大臣池田勇人在國會宣佈:「我們需要考慮融通經濟的新方法!」說得更明白點,池田呼籲成立委員會,討論一個重要的問題:新獨立的日本應該採用哪種金融部門來重建國家?是以股票、債券與銀行為基礎的體系?還是別的體系?

然而,上述選擇的取決並不明顯。日本到一九三○年代為止,其金融體系類似英美兩國:企業向銀行借貸部分資金,但是也利用資本市場發行債券與股票。此外,投資人與自由市場的其他力量,在金融界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大阪一直是日本的商業中心,其市場具有悠久的交易歷史。一九三○年代日本軍政府興起後,認為日本應該透過銀行推動主要的金融業務,畢竟和匿名的市場相比,銀行比較容易管制。於是在國家強力的控制下,日本商業階級的自由市場文化逐漸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