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書評介紹
推薦序
前言
序幕
第一章 武士銀行家
第二章 改革受阻
第三章 資金狂潮
第四章 身價上兆

經濟貿易

【類別最新出版】
數碼港元:Web3.0構建香港新金融
資本主義的倫理力量:為什麼自由市場能創造更好的人文價值
經濟寒冬怎麼過:如何逆勢崛起
商業簡史:看透商業進化,比別人先看到未來
重新面對經濟學:經濟學沒有你想的那麼難,也比你所知道的更加重要


新泡沫經濟(BE0118)──日本銀行的崩潰與曙光
Saving the Sun : A Wall Street Gamble to Rescue Japan from Its Trillion-Dollar Meltdown

類別: 行銷‧趨勢‧理財>經濟貿易
叢書系列:NEXT
作者:吉蓮‧邰蒂
       Gillian Tett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3年12月29日
定價:340 元
售價:269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60頁
ISBN:9571340286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書評介紹推薦序前言序幕第一章 武士銀行家第二章 改革受阻第三章 資金狂潮第四章 身價上兆



  前言

精通策略的一個關鍵和六大心法

一百五十年前的一八五三年,美國軍艦第一次強行開進日本水域,不僅打破日本的鎖國狀態,也讓日本人見識到美國的科技,害怕這些高大、多毛的「外國人」帶來的變動。這些闖入者百感交集:第一批美國人看出日本的驚人商機,卻也看出這環境的窒礙難行,沒有他們認為理所當然的特質,例如,沒有個體意識和追求利潤的動機。

許多雙方對彼此的印象一直留存下來。其實近年來,日本的經濟越來越讓美國人困惑。十年前,日本似乎創造了驚人的經濟奇蹟,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徹底毀滅中,以驚人的速度重建本國經濟。這種奇蹟的確極為特別,甚至使美國人擔心日本即將取代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經濟體;然而,奇蹟隨即褪色。從一九九○年開始,日本經濟陷入停滯,負債總額佔國民生產毛額的比率升到將近一五○%,而通貨緊縮嚴重的程度,是一九三○年代大蕭條以來前所未見的;日本的信用評等被貶到跟波札那共和國一樣。此外,呆帳狂潮淹沒日本銀行的程度,也是史上空前的嚴重。

日本政府估計,過去十年來,這些壞帳總額超過一兆美元,等於整個英國的經濟規模;民間經濟學家估計的數字,甚至高出兩、三倍。不管是哪一種算法,都還看不到解決的希望,也讓日本陷於有史以來少見的困局中。雖然過去很多西方國家也碰到銀行危機,但是通常都在幾年後解決,而日本經濟陷入困境整整十三年後,問題仍然無法解決:公認的呆帳總額不斷上升,銀行的財力萎縮到連經濟學家都認為,現在多數的大銀行其實已經無力償債了。到目前為止,日本一直用丟錢下去的方式來應付這個問題,以免爆發全面的金融危機,但是這種做法也越來越難了;換句話說,隨著時光年年飛逝,日本爆發金融問題而震撼世界市場的風險,也在持續升高中。

但是,為什麼會有這種情形發生?為什麼會拖延不決?為什麼日本政府這麼不願採取行動。對多數美國人和其他外國人來說,情勢似乎顯而易見:日本必須採取緊急行動,以便避免災難性的危機全面爆發。

本書探討其中一部分的問題,但是角度略有不同。近年來,許多人寫過分析日本總體經濟問題的傑作,但是這些「由上而下」的探討,大都缺乏文化結構和政治壓力的觀點,這兩點在造成日本經濟的混亂方面,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他們寫的這些東西,彷彿遠在天邊的分析;他們為日本問題提供藥方的同時,經常忽略了其中的誘因;說的更明白點,今天推動日本人行動的誘因,經常跟美國人認為正常而普遍的誘因不同。

本書試圖強調不同的重點,刻意從「由下而上」的觀點,說明其中的內情。本書敘述的是一家銀行的歷史,這家銀行叫做長期信用銀行,不僅是日本經濟困難的表徵,也具體說明了日本人設法自救的整個過程。

這家銀行在一九九八年崩潰前,曾經是世界第九大銀行,卻有高達約五百億美元的呆帳(大部分都隱藏了起來)。這家銀行後來被政府收歸國有,轉賣給美國投資人組成的新東家,改名為「新生銀行」,然後設法引進美國的管理技巧,大膽推動金融改革的新實驗。這種實驗對日本銀行界的衝擊,媲美一百五十年前的美國軍艦叩關。在賣掉長期信用銀行之前,從沒有任何美國人這麼深入地打進日本的金融圈,甚至改變了日本神聖的企業經營方式。換句話說,新生銀行代表史上第一個特殊案例。

本書分為三部分:第一篇敘述長期信用銀行和最後一任總經理大野木克信的事蹟,充分說明戰後日本的經濟體制。這段歷史中,可能有一部分跟新生銀行目前的情況沒什麼直接關係,但是我認為必須回顧歷史,才能了解戰後體系崩潰的原因,以及現今推動日本前進的誘因。第二篇是以美國企業家柯林斯(Tim Collins)為重點,他在一九九九年組織了一個外國投資公司,買下長期信用銀行後再把它改組成新生銀行,將截然不同的華爾街理念引進日本。最後一篇的重點人物是八城政基,他受命經營這家新銀行,花了三年時間設法開創改革的新氣象,並且融合差異極大的日本和美國式銀行經營方法。他們三人都決心解決日本的困局,而每個人的方法和成功的程度卻大為不同。

這裡要提出兩個警告:第一、本書刻意以一家銀行為重點,希望讀者比較能藉此看清不夠透明化的日本金融界。然而,在敘述長期信用銀行於一九九八年前的問題時,我無意挑剔大野木或長期信用銀行──正好相反;我想在此先強調,我認為大野木的意圖良善,他努力想要維護當時的制度,卻成為那種制度下的悲劇犧牲品。長期信用銀行的歷史跟今日局面的關聯甚深,尤其這家銀行具體表現了日本所有銀行的行為模式,包括生存至今的銀行,而且在某種程度上,大家仍然沿用這種行為模式。長期信用銀行只是這種制度的典型。

第二、本書並不打算提出全面解決日本經濟問題的處方,更不打算針對許多美國經濟學家樂此不疲的爭辯,表明出明確的立場,比如,關於「解決之道」應該先注重供給問題(結構性改革)或是需求問題(貨幣政策、貶值與過剩儲蓄)。常識最後會顯示,日本需要綜合這兩種措施,而需求問題大致上不在本書探討的範圍內。長期信用銀行與新生銀行的事蹟,貢獻了針對結構性改革的原則性教訓,換句話說,如果一個國家持續逃避短期的痛苦、依賴過時的制度,並且拒絕用熊彼德(Joseph A. Schumpeter)名言「創造性毀滅」所說的方法,以便因應世局的改變,就可能造成可怕的長期成本;不僅是成長停滯,生命也會遭到威脅。像日本這樣財源雄厚的國家,拖延不決的代價或許可被遮掩一段長時間,但是如此掩飾問題,終會導致最後解決問題的成本更為高昂。日本政府遲早必須面對清理銀行亂局的情勢,最好是把整頓手段視作較為廣泛、一致的政策變革中之一環。最重要的是,日本迫切需要找出較具彈性的方法,讓資金在經濟體系內流動,才能把資源從落伍、沒有創造力的企業和機構中移出,送到比較有生產力的領域中。否則,在最好的情況下,日本似乎注定將緩慢地衰微,而在最差的情況下,便會爆發全面金融危機,或是形成兩者兼具的最不利狀況;不管是哪種情形,對日本和全球投資人來說,都是十分殘酷的景象。

我這樣說,並不表示日本應該盲目地模仿華爾街自由市場的經濟模式。美國企業最近弊案重重,顯示美國的制度也有缺陷。同時,新生銀行的事蹟亦顯示,華爾街的理念跟很多日本人重視的價值觀衝突。一個國家若要整頓殘破的銀行體系,或是剔除企業界中的枯木,並非只能模仿華爾街的模式,瑞典就是一個範例。瑞典於一九九○年代初期,在政府的干預和協助下,解決了銀行業的困境。可以想見的是,由國家推動、偏向集體改革的模式,或許比較適合日本。不過,本書的根本教訓是無論日本採用什麼制度,無論是靠銀行家、官僚、資本市場投資者,還是靠某種綜合的方式,讓資本在經濟體中流通,日本要找的是比較有效、彈性的方法來達成目的,讓經濟足以因應變局、清除枯木。日本的悲劇在於陷入無法動彈的怪異狀況中,而資本市場的投資人、銀行和官僚,都沒有足夠的力量來推動快速改革,結果企業治理的舊機制慢慢崩潰,成了衰弱無力的癱瘓狀態。

但在一百五十年前,日本也陷於同樣的困境中:經濟停滯、政治癱瘓。當時正是美國軍艦──也就是日本人所謂的「黑船」闖關,震驚了日本,促使日本政府採取劇烈的政策革新,為十九世紀末葉極為成功的經濟復興奠定了基礎。若要期望新生銀行演出同樣的戲碼──亦即少數華爾街冒險家闖入日本,震憾了整個金融體系,進而從事改革──或許過於樂觀,但是,如果長期信用銀行的歷史顯示了日本過去的任何錯誤,新生銀行的事蹟便可能代表新方向的一步,儘管只是一小步。

無論如何,抱著這種希望總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