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第一版序言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書摘 5
書摘 6
書摘 7
導讀 1
導讀 2-1
導讀 2-2
第二版跋

作 者 作 品

資本論 Ⅱ
資本論 Ⅲ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

譯 者 作 品

資本論 Ⅱ
資本論 Ⅲ

哲學

【類別最新出版】
從此不再煩惱
性史:第二卷 快感的使用
心態史拓撲學:如何面對當代?如何理解歷史?
(附8支催眠學習影片)催眠療癒新手村
知識考古學


資本論Ⅰ(BD0001)
Das Kapital Vol. 1

類別: 宗教‧哲學‧人文>哲學
叢書系列:近代思想圖書館系列叢書
作者:馬克思、恩格斯
       K. Marx and F. Engels
譯者:吳家駟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0年11月20日
定價:500 元
售價:395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1004頁
ISBN:9571301892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第一版序言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書摘 5書摘 6書摘 7導讀 1導讀 2-1導讀 2-2第二版跋



  導讀 2-2

(馬克思與古典經濟學)

由以上的論述可知,馬克思在《手稿》中所謂的異化勞動是與雇傭勞動直接聯繫起來的,而其目的則在指出資本主義社會資產階級無產階級的兩極化,以及資本家和無產者貧富的懸殊,和無產者的絕對貧困化。這些有關的經濟理論與往後在《資本論》中的看法都具有前後一致的內在聯繫性。而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更不厭其煩地反覆認為「不管工人的報酬高低如何,工人的狀況必然隨著資本的累積而日趨惡化。……這一規律制約著同資本積累相適應的貧困累積。因此,在一極是財富的積累,同時在另一極,即在把自己的產品作為資本生產的階級方面,是貧困、勞動折磨、受奴役、無知、粗野和道德墮落的積累。」(1,708)

最後必須說明的是,馬克思在《手稿》的「工資」和「資本的積累和資本家之間的競爭」等節中曾三次引述舒耳茨「生產運動」一書的觀點。(56-56,70-72,73-74)而從這些引述中,可知馬克思通過舒耳茨認為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乃是人類為了滿足他的需要,為例呢?因為人們為了滿足需要就必須從事分工,而分工會引起經濟關係和社會關係的不斷改變。因此乃有農業、商業、工業以及各種社會制度(如資本主義制度)的產生,而在標誌著歷史發展最新階段的工廠制度下,會導致資本的累積以及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貧富懸殊和階級對立的嚴重現象。(10,140-142)

貴著馬克思思想發展的脈絡來看,《手稿》中的異化論與後期的剩餘價值理論,的確有其一貫之處;儘管,馬克思在後期盡可能避免使用異化概念來「揭露」資本主義社會內部的矛盾。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馬克思作了一個轉折,透過古典經濟學的範疇,繼續解釋而且「發揮」其中《手稿》中所揭櫫的四種異化規定。因此,如果說剩餘價值理論是異化論的持續發展,實不為過。而若要綜合地把這種發展關係,就必須將馬克思的《手稿》、《政治經濟學批判(1857-1858年草稿)》和《資本論》聯繫起來討論,才有可能。

馬克思的異化論和剩餘價值論,之所以會連接在一起,最主要是靠其勞動學和勞動價值論,作為貫穿的主線。

馬克思的勞動理論,受赫斯(Hess)「行動哲學」和古典經濟學勞動價值論的影響。在《手稿》中,馬克思透過「勞動」範疇,將人的生命和生活看成是人與人、人與自然辯證的互動過程,並且在這個基點上,提出人是自然存在物、社會存在物和類存在物三個「人學」命題,籍以建立判準「批判」資本主義社會的異化勞動現象。

但是,馬克思在《手稿》中,也進行對古典經濟學勞動學說的反省。他認為古典經濟學的勞動價值論,將人世間的財富與勞動等同起來,從而凡俗化了重商主義的價值學說。因此,頗符合費爾巴哈所揭櫫的人本主義、自然主義,以及黑格爾的歷史主義的立場;但是,馬克思認為,當古典經濟學家真正在從事理論建構時,因為受到經濟理論本質的限制,使其流於只重視人的勞動力和勞動產品這些易於計量的對象,而忽略了作為勞動力和勞動產品真正的發源地的「人」本身;換句話說,古典經濟學只重視物化的經濟,從而違背人本主義。

此外,馬克思認為,依照勞動價值所建構出來的「理性事實」,應該是人能夠自主地支配其勞動和勞動產品;但是,事實上的情況是,勞動者自己的勞動和勞動產品相分離,只過著肉體本能反應式的動物性生活;因此,馬克思認為,古典經濟學的勞動價值論,對於現實資本主義社會的異化勞動事實,是無能為力的。這就表示,馬克思在《手稿》中認為,在勞動價值論和資本主義社會現實之間是存在著矛盾的。

但是,這所謂的「矛盾」以勞動價值論所建立的「理性事實」作為判準,與資本主義社會中勞動者的異化事實相對照所顯現出來的。而如果進一步去考察資本主義社會的分工體系和生產過程,並將勞動者的勞動作個轉折,馬克思認為,勞動價值論與資本的蓄積和流通之間,是沒有任何矛盾的。

就如前述,馬克思在《手稿》中,透過「勞動」範疇說明四種異化規定,從而認為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勞動者的異化事實,總的表現就是勞動者生產的產品越多,他能夠占有的產品就越少,而且越受他的產品即資本的統治(2,91)。其結果,勞動者所得到的只是過著「苟延殘喘」式的動物性生活。這就表示,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和分工體系中,其所付出的勞動力與回收的代價之間,隨著時間的遷流,差距愈來愈大;因此,馬克思在《手稿》中說:「工人在他的對象中的異化表現在:工人生產得越多,他能夠消費的越少;他創造價值越多,他自己越沒有價值、越低賤;工人的產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形;工人創造的對象越文明,工人自己越野蠻;勞動越有力量,工人越無力;勞動越機巧,工人越愚鈍,越成為自然界的奴隸。」(2,92-93)

為什麼勞動者會發生這種異化的現象呢?其中的關鍵就是勞動者無法支配自己的勞動和勞動產品。而這也就表示勞動者是在資本家的雇用、監督下從事雇用勞動。因此,其勞動和勞動產品不屬於自己,而屬於資本家。馬克思認為在這種生產過程中,勞動者不斷將自己的勞動物化在屬於別人的產品中,而這些產品又不斷轉化為資本家的資本;並進而持續雇用、購買勞動者的勞動力,以創造、增殖更多的資本,這樣循環的結果,就是上述那種鮮明對比的異化現象的發生。

馬克思認為,在資本主義社會中,每個人都只是商品的生產者或者是受財富、資本規定的存在物。因此,人與人相處,並不是把對方當作實在的「人」來看待,而是重視對方能夠提供多少交換價值,以增進自己的利潤、資本和財富;職是之故,在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過程和交換過程中,資本家將勞動者只視作能出賣勞動力的商品(不是把他當人看),而其所付給勞動者的工資,總是停留在讓勞動者維持最起碼的生命和生活。裨使持續在提供勞動力的最低水平上。這種水平與勞動者所生產、創造出來的產品、資本和財富是小巫見大巫,差距甚大。

由以上的論述可知,馬克思在《手稿》中,事實上已經指出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扣除取得工資的必要勞動外,尚有許多剩餘勞動為資本家所持有,並進而造成剩餘價值,以增殖、蓄積其資本和財富。準此以觀,馬克思在《手稿》中所謂的異化勞動,事實上就是後來所謂的剩餘勞動。而正因它們之間具有這種本質聯繫和共同之處,馬克思在往後的經濟著作中,就多採用剩餘勞動、剩餘價值這兩個概念,來說明資本主義社會的異化現象。

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站在《手稿》所建立的基礎上,企圖透過勞動價值論作為中介,將異化勞動理論與剩餘勞動、剩餘價值理論聯繫起來。

因此,他在《草稿》中認為,資本主義社會體現(異化勞動的)勞動與資本的分離,最主要的形式是:資本與勞動作為獨立的形態和異己的東西互相對立著。其間與資本對立的勞動是他人的勞動,與勞動對立的資本是他人的資本。(3,222)但是,這種對立並不是老死不相往來的對立,因為資本是作為交換價值同勞動相對立,而勞動則作為使用價值同資本相對立。這種對立的關係,透過生產過程和交換過程所顯現出來的就是:勞動者向資本家出賣勞動力(使用價值),以換取資本家所付給的貨幣(工資),裨使維繫自己起碼的生命存在,從而增殖了資本家的資本。

因此,馬克思認為,資本與勞動相交換的過程,主要包括兩個階段:(1)工人拿自己商品,即作為使用價值的勞動(它作為商品同其他一切商品一樣也有價格),同資本家出讓給他的一定數額的貨幣相交換。(2)資本家換來勞動本身,這種勞動是創造價值的活動,是生產活動。亦即,資本家所換來的生產力,可以使資本得以保存和增殖,從而變成資本的再生產力。(2,231)

這種資本家和工人的交換,如果是在平等的交換地位(亦即不是在雇傭關係中)上從事交換,那麼雙方所得到的都是一個等價物。因為一方得到貨幣,另一方得到商品,這個商品的價格正好等於為它所支付的貨幣;但是,馬克思認為,資本家和工人所從事的資本與勞動的交換,是在雇傭關係中進行的,因此,其間不可能有平等的交換。(3,242)

馬克思認為,在資本主義社會中,資本家所考慮的只是使工人作為工人活著,以便保證工人繼續提供其勞動力。而資本家就是這種考慮,在原先的交換和生產過程中,依照供需原則,決定了給付勞動者的工資。因此,工人在與資本家進行交換的過程中,所實現的勞動的交換價值,是預先存在、預先決定了的;這也就是說,在生產過程和交換過程中,勞動力被工人作為預先存在的交換價值,同貨幣形式的等價物相交換;而資本家透過貨幣作為中介,所換得的勞動是活勞動,其所增殖和創造出來的價值和財富,大大超過付給勞動者的工資。(3,266-267)其中的差距就是剩餘勞動和剩餘價值。

換句話說,工人在不斷進行的生產過程、交換過程中,正是為了由過去生產過程、交換過程所預先決定的工資;出賣他本人的勞動力給資本家,因此他不會通過這種交換而致富。但是,在生產過程中,工人的勞動作為一種具體的特定的勞動,除了保存原料和工具原有的價值以外,還會創造出新的價值和資本,而為資本家所占有,職是之故,馬克思說:「在資本方面表現為剩餘價值的東西,正好在工人方面表現為超過他作為工人的需要,即超過他維持生命力的直接需要的形成的剩餘價值。」(3,287)

綜合以上的論述可知,透過勞動價值論作為中介,異化勞動理論和剩餘價值理論是互相聯繫的,而其在《政治經濟學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所提出的剩餘價值理論,在《資本論》中得到進一步的發揮。換句話說,《資本論》中的剩餘價值理論,是《政治經濟學批判》的延續。在《資本論》中,馬克思在歷史唯物論的主導下,透過社會化的生產力與個別化生產關係之間的矛盾,表述勞動者與資本家的「剩餘價值」關係,此時「異化勞動」被用來描述勞動者同勞動條件和勞動產品的對立關係──亦即,「異化」這個概念,只是被用以表示勞動者的勞動成果對勞動者變成一種異己力量的現象──從而被納入剩餘價值理論中。因此,當馬克思在《資本論》及其草稿中談到:「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使勞動條件和勞動產品,具有的與工人相對立、相異化的形態,隨著機器的發展而發展成完全的對立」(1,473)以及「巨大的物質權力(筆者注:即歸資本家所有,這是馬克思所認為的生產關係的極端個別化)。這種物質的權力,把社會勞動本身當作自身當的一個要素,置於同自己相對立的地位」(4,360)時,他是將「異化」概念置於社會化生產力(大規模的勞動者操作的機器生產)與個別化的生產關係(不但機器原料完全屬於資本家所有,就連生產成果的所有權和支配權也全歸資本家所有)之間的「矛盾」架構中來運用的;換句話說,馬克思在「剩餘價值」理論的建構中,透過社會化生產力和個別化產生關係之間的矛盾,「經濟性」(而非哲學性)地解釋資本主義社會中的「異化」現象,而「異化」概念成為馬克思剩餘價值理論中,解釋資本和雇傭勞動對抗關係的必要輔助性概念。

馬克思早期雖然曾從人本主義的價值取向批評古典經濟學,但是,馬克思後來卻認為古典經濟學具有科學性。對馬克思而言,古典經濟學就像其他任何科學一樣,都是建立在將現象還原成本質之上。此外,古典經濟學也會形成系統性的理論,來瞭解對象的整體性以及掌握連結本質的內在關連。而就馬克思而言,所謂將現象還原成本質,事實上也等於就是將現象概念化,至於所謂形成系統性理論,乃在於呈現這些概念之間的系統關連性。(11,84-85)

平實而論,馬克思也算是古典經濟學的繼承者,因為他從這些古典經濟學的前輩獲得他的主要概念、還原的方法以及懂得建立呈現概念的內在系統性的模型。阿爾突塞(Althusser)認為,馬克思事實上增加了古典經濟學的遺產,而且修補了古典經濟學的不足,使古典經濟學的理論趨於完善。(11,85)不過,阿爾突塞認為,作這樣解釋,並不是說,馬克思與古典經濟學間具有內在一致性和連續性。有一些評者認為,馬克思和古典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和理論建構目標並無不同,所不同的只是方法,前者是使用辯證法,而後者是應用形上學方法來研究。阿爾突塞認為,這種看法並不能夠說明馬克思和古典經濟學之間的不同。

阿爾突塞認為,馬克思相當重視真實和思想之間的區別。而這種區分意含著兩個基本的論題:(1)強調真實先於有關真實的意想,因為有關真實的思想預設了獨立於思想之外的真實的存在。(2)關於真實的思想,關於真實的概念以及所有思想的運作都具有一定的程序,不能與真實的秩序混為一談。(11,87)阿爾突塞強調,無疑的,在關於真實的思想與真實之間是有某種關係,「知識的關係和真實的關係的區分是相當基本區分。」(11,87)阿爾突塞認為,如果我們不能有這樣的認知,便很容易掉入思辨的觀念論或經驗主義的觀念(empiricist idealism)的陷阱中。而馬克思所謂的思辨的觀念論,是指我們將真實化約成思想,將真實看成是思想的結果或產物,從而使得思想和真實混淆在一起。(11,87)

釐清馬克思對於真實和思想之間關係的認知後,阿隆爾突塞接著說明馬克思對於政治經濟學的省視。阿爾突塞指出,馬克思所認為的政治經濟學的兩種方法,其一是以真實作為起點,而另一種方法是以抽象作為起點:

「馬克思區分兩種這樣的方法:第一種是從『一個活生生的整體』(人口、民族、國家、或數個國家)出發;而第二種是從『簡單的觀念』(如勞動、分工、貨幣、價值等)出發。所以有兩種方法,其一是從真實本身出發,而另一種是從抽象出發。」(11,87-88)

到底那一種方法是正確的呢?馬克思認為,乍看之下,似乎從真實和具體出發的方法是正確的。但是,如果再仔細的檢查,很明顯的這種方法是錯誤的。阿爾突塞指出,就馬克思看來,從簡單抽象出發,以便產生有關真實的知識的方法是一種正確的科學方法,而這也才是真正古典經濟學的方法。

馬克思認為,對於經濟形態或現象的分析上,既不能用顯微鏡,也不能用化學反應劑,那必須用抽象力來代替二者,而所謂抽象是歷史上既成事物在理智上的反映。馬克思認為,古典經濟學對於經濟的分析,其主要工作是建立模型,而模型的建立是先對經濟領域作某種程度上的經驗觀察,而後依照研究者的興趣抽離一個或幾個特性加以強調,然後再通過想像和邏輯推理,組合成一套命題組合,以建立模型。這樣一種模型是超歷史的,馬克思認為這樣一種方法是形而上的;馬克思則從一定時代的生產方式和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從它們的相互運動過程來研究經濟。換句話說,馬克思認為,其政治經濟學所持的出發點是受歷史制約的東西或對象。他不是以建立抽象的、抽離歷史因素的「模型」為研究的基礎,而是建立受生產方式所制約的資本家這樣具有歷史意涵的模型作為研究基礎。就馬克思而言,人受一定時代的生產方式的制約,是生產方式的體現者或化身。亦即,理論模型的建立,基本上反應了生產方式的歷史的產生和發展,而所謂抽象並不是隨意的,而是要將隱藏在商品、原料、機器等背後的整個生產關係的各方面加以分解,並加以特殊安排;因為諸如商品、原料、機器這些被研究的客體,都是一種物化的生產關係,我們必須透過抽象使這樣一種物化的生產關係作為一個整體一齊表演出來。(7,35-37)

事實上,馬克思對於古典經濟學的批評,不只表現在其早期的著作中,從《哲學的貧困》一直到《資本論》,都是建立在對古典經濟學的批判之上。而馬克思對古典經濟學的批判,最主要有三方面:(1)對於古典經濟學方法的質疑。關於這一點,在前面已有論述。(2)指出古典經濟學在邏輯上和論證上的錯誤。(3)揭示古典經濟學的資產階級屬性。馬克思認為,由於受資產階級局限性的影響,古典經濟學家宣稱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永恆的,從而也以為政治經濟學的範疇也是永恆的。其中最明顯的是,古典經濟學家把價值不是當作受歷史制約的過渡性範疇,所以就無法從其中看到資本主義社會生產關係的表現,無法瞭解價值的本質。(7,52)馬克思企圖揭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發展的規律,亦即揭示這種生產方式的歷史制約性,而古典經濟學家並無法做到這樣:

「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缺陷和錯誤是:它不是把資本的基本形式,即以占有他人勞動為目的的生產,看作是社會生產的歷史形式,卻把它看作社會生產的自然形式。不過,它已經由它自己的分析開拓出一條消除這樣一種見解的途徑了。」(6,565-566)

馬克思除了對古典經濟學家的批評外,還對古典經濟學家的追隨者也進行批評,他認為這些追隨者把古典經濟學變成資產階級的附庸,而且他們把古典經濟學的研究方法進一步庸俗化:「……另一種卻只把那些在生活過程中表露出來的事情,照它們外表上顯出來的樣子,記述下來、抄寫下來、列舉下來,放在系統的概念規定之下」(5,4-5)。而就馬克思看來,古典經濟學家的研究方法,是著重於掌握資產階級的內部聯繫,亦即研究經濟範疇的內部聯繫以及資產階級經濟體系的內部結構。(5,4-5)

馬克思從早期到晚期對於古典經濟學家最大的批評,在於認為古典經濟學家沒有看到資本主義的經濟範疇是具有歷史制約性以及過渡性。不過,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更重視社會整體(social totality)這個概念,而所謂社會整體是由具有相對自主性的不同層次所形成的結構性的整體,這些不同層次並存於複雜的結構性統一體中。在重視社會整體時,馬克思基本上強調,應該把認識的對象看成一種整體的結構,組成結構的成分是相互聯繫、互相制約的,如果其中一個成分發生變化,則相互聯繫的整體也會發生變化,因此,在這方面,馬克思也重視同時性觀察研究的重要性。換句話說,馬克思不只重視對經濟現象的歷時性的觀察研究,還同時強調同時觀察研究的必要性。

中文參考書目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9月。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9月。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7月。
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8月。
5.馬克思,《剩餘價值學說史》,第二卷,北京,三聯書店,1957年出版。
6.馬克思,《剩餘價值學說史》,第三卷,北京,三聯書店,1957年出版。
7.盧森貝著,趙木,朱培興譯,《資本論註 釋》,第一卷,北京,三聯書店,1963年出版。
8.《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9.馬克思,《資本論》,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
10.奧古斯特.科爾妞著,管士濱譯,《馬克思恩格斯傳(1)》,北京,三聯書店,1980年。

英文參考書目

11.Althusser Louis,Reading Capital,trans. By Ben Brewster,London,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