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醫療保健書籍基本資料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 1
推薦序 2
推薦序 3
自序
前言
書摘:醫療疏失
書摘:如何找對醫師?
書摘:瞭解你吃的藥、做的治療
書摘:小兒科、急診、外科醫師的建議

作 者 作 品

別慣壞你的身體!:50個你一定要戒除的生活壞習慣
如何活著離開醫院(全新增訂版):就醫自保完全手冊

醫療保健

【類別最新出版】
成功人士都在做!鍛鍊大腦的超呼吸法:用呼吸控制自律神經,改善腦疲勞+腦缺氧,工作表現全面提升!
自己的膝蓋自己救: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真相【暢銷增訂版】
親人罹癌,先別慌
早上斷食,九成的毛病都會消失!(增訂版)
肌膚算病【望診護膚篇】:三代中醫教你從皮膚解讀體質密碼,對症調理、控熱排毒,養出不老好膚質!


如何活著離開醫院(CS0040)──就醫自保完全手冊

類別: 醫療保健
叢書系列:身體文化
作者:全嘉莉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4年06月09日
定價:230 元
售價:182 元(約79折)
開本:大25開/平裝/208頁
ISBN:9571341398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 1推薦序 2推薦序 3自序前言書摘:醫療疏失書摘:如何找對醫師?書摘:瞭解你吃的藥、做的治療書摘:小兒科、急診、外科醫師的建議



  書摘:如何找對醫師?

什麼樣的醫師可以信賴?什麼樣的醫師最好迴避?
找名醫就萬無一失嗎?本章教你幾個選擇醫師的指標法則,
讓你輕輕鬆鬆找對醫師看對病,
並且知道如何辨別不適當的醫師,以保障自己的就醫安全。

 蒐集資料的方法 

找名醫準沒錯?

如何找對醫師,是許多民眾關心的議題,尤其國內尚未實施家庭醫師制度,無法從專屬家庭醫師的專業判斷及推薦中,找到適合的醫師;即使像美國已建立由家庭醫師轉介專科醫師的制度,仍然有些人會進一步詢問哪個醫師比較好,而希望能請家庭醫師予以轉介。
台灣目前並沒有這種正式轉介或推薦的管道,因此很多人的直覺反應就是到大醫院求診,或是找經常在報章雜誌上曝光的醫師。當然這也是找醫師的方法之一,但值得注意的是,大醫院裡也有很不專業、很不細心的醫師;而經常被報導的醫師或是所謂的「名醫」,他們或許太忙,無法花很多時間在你身上。

根據謝啟瑞教授一九九二年的研究發現,醫師平均每週看診的時間愈多,其發生醫療糾紛的機率就愈大;而在醫院執業的醫師,發生醫療糾紛的機率要比基層診所的醫師來得高。這樣的研究結果是合理的,大多數人太過忙碌或疲憊時,就容易出現疏失,而醫院接獲的案例多半都是較複雜、困難的,相對的出現手術失敗的比例也較高,因而會有醫療糾紛的產生。

親友團是理想的諮詢對象

「找對醫師」可以分兩個層面來看:第一是找對科別的醫師。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的症狀該看哪一科,例如有便秘症狀的人,以為泌尿科醫師是管「下面」問題的醫師,而便秘也是「下面」的問題,所以應該看泌尿科;事實上,便秘的問題可以求診於腸胃科或是大腸直腸科。另外,也有很多指甲出現症狀的人,不知道可以找皮膚科醫師。至於如何找對科別的醫師,可以參考第十章。

當然,你若有認識的醫師、護士或其他醫院工作人員更好,醫師的醫術及醫德如何,問在醫界服務的醫護人員最清楚。

另外一個找對醫師的方法則是詢問親友,尤其是曾經有過類似症狀就醫的人,他們曾經接觸過什麼樣的醫師?醫術如何?根據他們的經驗法則,也可以幫你找到適合的醫師。

不過,有沒有「醫師緣」,也成為醫療考量的一部分。常常有人會說起「看醫師要有醫師緣」,而所謂的「醫師緣」,我個人認為是醫療中的變數。每個人的個體差異性很大,同樣的疾病,給予同樣的藥物、同樣的治療,結果卻出現不一樣的情況,這在臨床上相當常見,否則就不會有一堆德高望重的「名醫」砸鍋被告的醫療糾紛,或是同樣的病看同樣的醫師,有時候評價卻是兩極化的情況發生了。

這個變數也包含了醫師當時的判斷,甚至有沒有不小心的疏失在內。因此,我很怕幫不認識的人介紹醫師,因為醫療的風險及變數,我實在無法掌握。在此跟許多曾經打電話詢問我要找哪個醫師看病的讀者做個說明,希望你們能夠諒解,並不是我不願意幫忙,而是我無法擔負醫療的不確定性。

觀察醫師的表現

我主跑醫藥新聞多年,深諳「醫醫相護」的道義,除非你跟這個醫師是親戚或很熟識的好友,否則醫師明明知道哪些同僚實在有待加強,但當病患開口詢問某某(有待加強)醫師怎麼樣時,得到的答覆都是「應該可以」。這時候你就要聽懂醫師的「絃外之音」,「應該」並非百分之百的肯定句,除非醫師說:「他很棒,你找他就對了!」這才是完全的推薦口氣。

沒有這樣的朋友也沒關係,聽不懂醫師的絃外之音也不要緊,你也可以靠自己判斷。首先,要注意醫師的專業證照。多數對自己有自信的醫師,都會在診間掛上各種證照,若你完全不認識醫師,可以直接詢問醫師其專業為何?再感受醫師是否專心問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