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 1
推薦序 2
序言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書摘 5
書摘 6

經濟貿易

【類別最新出版】
數碼港元:Web3.0構建香港新金融
資本主義的倫理力量:為什麼自由市場能創造更好的人文價值
經濟寒冬怎麼過:如何逆勢崛起
商業簡史:看透商業進化,比別人先看到未來
重新面對經濟學:經濟學沒有你想的那麼難,也比你所知道的更加重要


亞洲電腦爭霸戰(BE0074)──創造全球競賽新規則
Asia's Computer Challenge : Threat or Opportunity for the United States & the World?

類別: 行銷‧趨勢‧理財>經濟貿易
叢書系列:NEXT
作者:傑森.德崔克、肯尼斯.格雷曼
       Jason Dedrick & Kenneth L. Kraemer
譯者:張國鴻、吳明機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0年10月24日
定價:350 元
售價:276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44頁
ISBN:9571332429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 1推薦序 2序言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書摘 5書摘 6



  書摘 3

電腦產業演進為全球生產體系的過程

從 1940 年代問世到 70 年代末期,電腦是安裝在一間大型玻璃屋中的昂貴機器,由一組專家負責操作與維護,使用像 Fortran 和 Cobol等 奇怪的語言與電腦溝通。這就是所謂的大型主機時代,這些大型電腦都是由美國製造的,而絕大多數又出於 IBM 之手。這個「藍色巨人」(Big Blue)就像一座巨型的神像俯視著全球半壁電腦江山,全部利用自己的實驗室發展所有的新技術,以及自己的工廠生產每一種關鍵零組件。許多企業和政府曾經投資大量的經費想要逼使 IBM 從電腦王國中退位,但最後所有的競爭者落得掙扎倖存的後果。

雖然美國聯邦政府一度擔心 IBM 近乎獨占的市場地位,但不可否認地,其獨霸地位為美國帶來相對的國家優勢。雖然 IBM 被認為是一家跨國公司,因為它的行銷、生產,甚至研發活動分散在世界各地進行;但是附加價值最高的活動,還是留在美國國內。這種公司利益和國家利益一致的情形,正如同在 1940 年代擔任美國通用汽車董事長的威爾森(Charles Wilson)所主張的「凡是對美國有利的事,一定對通用汽車有利;反之亦然。」,當時的電腦產業情況也和汽車業一樣單純,凡是有利於 IBM 的,也有利於美國。但是世事並不會這麼單純的持續下去。

到了 70 年代末期,一種新型電腦的誕生改寫了全球電腦產業的歷史。一些名不見經傳的電子玩家和業餘人士,利用了便宜的微處理器和大型電腦中昂貴的二手零組件,製造出一套可以放在寫字桌或廚房飯桌上的個人電腦。迷信電腦主機的傳統人士,認為個人電腦是個欲振乏力的廉價玩具,是給那些用不起大型主機的人來過乾癮的。可是當蘋果個人電腦成百成千套的賣出的時候,「藍色巨人」不得不睜開它的眼睛。IBM 迅速推出他們自行研發的個人電腦,經過 IBM 的背書,個人電腦成為企業界普遍接受的桌上型計算設備,最後成為一個大眾化的產品。

IBM 這次一反常態,不靠自己的生產線來生產個人電腦。它和蘋果電腦或海軍代將(Commodore)這些個人電腦先驅一樣,向外界購買零組件來組裝個人電腦。個人電腦零組件的高度標準化,是拜 IBM 之賜。這是因為 IBM 在 1981 年首次推出個人電腦時,就採用開放式架構之故。最關鍵的發展是,它將個人電腦的兩個關鍵元素,委託兩個新公司來承攬。那就是請微軟為它開發個人電腦的作業系統,請英特爾為它開發生產個人電腦微處理器,並且同意把開發成果授權給 IBM 以外的廠商使用。善門一開,頓時發現大量的廉價相容電腦像老虎出柙般,出現在市場成為勁敵。而微軟和英特爾順理成章取代了 IBM,賺到了它當年在大型主機上一樣的巨額利潤。當 IBM 一時大意採用了開放式的架構,等於廢了自己在個人電腦的武功,讓各國的許多企業像螞蟻雄兵似的進入電腦產業,生產從鍵盤到試算表等各種硬體和軟體。

個人電腦的革命把電腦產業帶到一個大量擴張的全新境界。從 1985 到95 年,最終產品的銷售由 550 億美元,成長到 1,570 億美元。同一時期內,個人電腦和工作站的銷售額超過了大型主機和小型電腦。到了 1995 年,個人電腦和工作站的銷售額已佔全部電腦的69 %,同樣的比較在 1985 年只佔了29 %。

不僅大型電腦的市場佔有率萎縮,中小型電腦銷售額也從 1990 年的 550 億美元,降到 1995年的 490 億美元。同一時期內,個人電腦和工作站從 160 億美元成長到 1,008 億美元。許多以大型電腦為主要營收來源的企業,在這段期間內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個人電腦業者則欣欣向榮。

電腦產業內部激烈的變革也完全改變了整個產業的結構。大型主機時代主導電腦產業的垂直整合結構,被網路經濟時代的分散式產業架構所取代。從電腦零組件到軟體產品,不同的企業在某一市場區隔內的供應鏈內彼此競爭。產業垂直整合架構的崩解,轉變為水平式的產業區隔,塑造了一個全球生產體系,製造的活動在全球各地展開。一家台灣中小企業生產的通訊電纜或連接器,可以賣給散在全球各地的數以百計的個人電腦製造商;而這些個人電腦製造商,也可以從數百家通訊電纜或連接器業者中找到理想的供應商。在這樣的環境中,供應鏈中的任何一份子都必須找到成本效益最高的供應商、承包商或生產基地,才能保有競爭力。由於遊戲規則的改變,導致有些企業和國家競爭力愈來愈強,而原來成功的企業和國家卻逐漸沒落。

企業與企業間的電腦爭霸戰

電腦主機時代的戰國七雄分別是美國的IBM、Burroughs、杭尼威爾(Honeywell)、系帝系(CDC)、歐洲的 ICL、布爾集團(Groupe Bull)、利多富(Nixdorf),它們 7 家在大型主機全盛年代中的 1975 年中,合計瓜分了 6 5% 的市場,其餘的小公司合計分享剩餘的32 %。前 50 名之外的所有其他公司,合計市場佔有率只有 3 %。到 90 年代,全球電腦產業的成員已經數以千計。當年的戰國群雄不是破產、被併購,就是氣若游絲。

IBM 在 1975 年的全球市場佔有率是37 %,到 1995 年只剩下14 %。但 50 名以外的所有其他公司的市場佔有率,卻增加到 23 %。它們的成長與 IBM 的衰退就是改朝換代的最佳寫照。這些為數甚多的所謂的「所有其他公司」就是因為個人電腦的革命,才得以進入電腦產業。電腦產業中的前 50 大俱樂部成員,也出現了許多年輕的新面孔。因為許多個人電腦新貴的崛起,取代了大型主機元老院中的過氣貴族。這些新貴包括蘋果、康柏、戴爾(Dell)、微軟、網威(Novell),被它們取代的是王安(Wang Laboratory)、Prime、Data General、Cray、和系帝系。

由於從大型主機當道到個人電腦稱雄之間的改變是如此的激烈,IBM 公司的股價從 1980 年代每股 180 美元,直落到 1993 年的每股 43 美元。迪吉多(DEC)則從 1987 年的每股 187美元的高峰,跌到 1993 年每股不到 40 美元的慘狀。1993 年,IBM 創下了公司成立以來次高的 75 億美元的虧損額。而拜它跌跤之賜,英特爾與微軟的股價在同一期間內大幅攀升。到了 95 年,雖然微軟和英特爾兩家公司的營業額加起來,還不及 IBM 的一半,但是它們各自的市值都超過了 IBM。在同一時期的大輸家包括集中式計算的迪吉多、Data General、安道爾(Amdahl)等;贏家都是與個人電腦沾上邊的康柏、戴爾、阿多比(Adobe)、網威和蓮花(Lotus)。在財富重分配的戲碼中最精采的,莫過於康柏在 1998 年併購了迪吉多。在個人電腦時代除美國公司以外,其他國家的贏家有日本的恩益禧和東芝、台灣的宏碁、聯強和大眾集團、新加坡的Creative Technology。輸家則為日本的富士通(Fujitsu)、日立(Hitachi)、歐洲的 ICL、西門子(Siemens)與布爾集團。

領先與成長能力更形重要。技術的領先並掌控關鍵性產業標準,能促使企業主導整個市場,從而享有較高的毛利;因此更能夠在技術上深耕取得更多創新的優勢。高成長率對發明創新的幫助猶如火上加油,因為高成長率使得投資人願意支持企業的擴張、有能力的員工因此而更願意為公司效命、顧客也期待使用公司推出的新產品。

落後的結果令人慘不忍睹,因為高科技產業的產品生命週期是按月計的,而大多數的利潤是來自於產品推出的前幾個月。低度成長的公司雖然可以靠降低成本暫時維持黑字,但如果仍不能進入高成長期的話,顧客、主要幹部和股東會對公司失去信心。當上述這些具有影響力的當事人,開始放棄對公司支持的時候,公司的萎縮與失敗將不可避免。

在電腦產業中,企業成功的決定性因素是它如何以有效的方式進入全球市場,並且成為全球生產體系的成員之一。凡是不能夠越過本國國界,將產品推向國際市場的企業,就無法造就高成長率,並以規模效益降低製造成本、回收巨額的產品研發成本。那些把製造活動全部留在國內、並依靠本國供應商的企業,因為無法把自己連結成為全球生產體系的一環,終究無法與人競爭。進入全球市場對美國公司並非絕對必要,因為美國市場本身的規模之大,就能接納大量高速成長的企業。即使如此,美國籍企業還是積極邁向全球化,因為它們發現未來國外市場的成長率將高於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