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 1
推薦序 2
序言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書摘 5
書摘 6

經濟貿易

【類別最新出版】
數碼港元:Web3.0構建香港新金融
資本主義的倫理力量:為什麼自由市場能創造更好的人文價值
經濟寒冬怎麼過:如何逆勢崛起
商業簡史:看透商業進化,比別人先看到未來
重新面對經濟學:經濟學沒有你想的那麼難,也比你所知道的更加重要


亞洲電腦爭霸戰(BE0074)──創造全球競賽新規則
Asia's Computer Challenge : Threat or Opportunity for the United States & the World?

類別: 行銷‧趨勢‧理財>經濟貿易
叢書系列:NEXT
作者:傑森.德崔克、肯尼斯.格雷曼
       Jason Dedrick & Kenneth L. Kraemer
譯者:張國鴻、吳明機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0年10月24日
定價:350 元
售價:276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44頁
ISBN:9571332429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 1推薦序 2序言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書摘 5書摘 6



  書摘 2

產業發展政策造就亞洲電腦五強

要比較這五個亞洲經濟體發展電腦產業的策略,就不能避免碰觸到兩個截然不同的經濟發展理論。某些電腦公司或國家,在這樣高度全球化和技術更新快速的環境下,是如何取得並保持其競爭優勢?日本、南韓、台灣、新加坡和香港的發展歷程提供了作者實證的案例,因為上述每一個經濟體從不同的起跑點切入、採用不同的策略,最後也都在市場上瓜分到大小不同的餅食。在這些不同領域和不同成就的背後,是新古典經濟學家所鼓吹的市場黑手所促成的,還是修正後的政治經濟學學者所說,由明智的國家產業計畫所促成的呢?

新古典學派的經濟發展理論,主張國家應從其具備的比較利益(例如低廉的工資)出發,除了提供一個穩定的總體經濟環境,和投資建立基本架構(例如:教育訓練、研究發展、電信設施)外,政府在產業政策上應該扮演低調的角色。換言之,政府政策制訂者不應透過制訂產業政策干擾市場自然運作,只要弄好經濟基本面,不要扭曲資源的自然分配。新古典經濟學的論點說明了不同國家在某一產業表現上的差異,是源自於其所具備的原始基本條件、總體經濟的健全程度和基本建設的投資強度。在這一派的學者眼中,一個國家如果在某一種產業,例如電腦產業上的成功,是歸功於私營企業自己形成的競爭力,而不是政府執行重點輔導產業政策成功的果實。

最近一版的新古典經濟理論實證,是出自於世界銀行 1993 年公布一份名為〈東亞奇蹟:經濟成長與公共政策〉的研究報告。雖然報告中承認東亞國家的政府曾經實質上選擇性地介入特定的產業,但這些介入行為並未對某些產業的實際表現帶來正面的效益,也就是說東亞各國是以較為「友善與低調」的方式介入,結果並沒有扭曲市場的價格秩序。

相反地,政治經濟修正學派認為,東南亞某些國家在電腦產業上的傑出表現,是政府選擇性介入某些產業加以強勢輔導的結果。這些國家標定某些產業為策略性產業,是基於其帶來長期成長的潛力,以及對經濟體系中其他領域帶來的巨大關聯效益。修正學派學者堅信,政府的介入能夠減少失敗的風險,吸引民間資本投入風險較高的目標產業。選擇性的產業發展政策手段,更能促進該產業在與其他國家同業競爭時資產和能力累積的速度。

我們認為這計畫經濟和市場經濟兩種理論,都有助於解釋東南亞國家電腦產業發展成功的原因,但任何單一的理論都無法解釋所有的現象。許多東南亞國家電腦產業發展的成功故事,是許多企業家和創業者,在一個高度競爭的市場和有限度的政府輔導的環境下,自我打拚的成果。東南亞以外的兩個國家印度和巴西的故事提供了鮮明的對比,它們試圖在自己國境內建立自己的電腦產業,而排斥跨國公司的介入,結果失敗得很慘,證明計畫經濟並不保證成功。歐洲國家雖然選擇了電腦產業為其明星產業,但卻採行新古典經濟學派的低度干預作法,結果也是成績平平。歐洲的案例被主張計畫經濟的政治經濟學者所援引,坐實了新古典經濟低度干預的作法之不切實際。

從另一角度而言,正如同政治經濟學派的學者一再強調的,東南亞各國政府的確積極利用政策工具發展各自的電腦產業。但這些國家電腦產業之所以發展成功,也被公認是由於總體經濟領域提供了豐富的高品質人力資源、研究發展的基礎設施,和吸引外國投資的措施之結果。唯有香港是一個有趣的絕無僅有的案例,因為它和中國大陸的獨特關係,結果使得它和美國成為不靠政府選擇性的重點產業輔導政策的支持,卻還能成為全球市場主要玩家。其實,美國電腦產業霸權的形成,不可否認地在實質上也受惠於政府的採購政策與對關鍵科技研發的資助。

在對兩種理論品頭論足之後,我們認為答案不在計畫經濟與市場經濟所強調意識形態式的兩極化爭論之中,答案藏匿在各國產業政策執行的細節之中。選擇性的重點產業輔導政策執行成功的必要條件之一,在於當地的電腦產業與全球生產體系結合時,能否能與市場運作的自然規律配合。政府可採取積極的作為建立當地電腦產業的生產力量,政府也可提供有效的誘因獲得跨國電腦公司的垂青。台灣和新加坡的政府是這利用這種手法的佼佼者。

相反的,日本和南韓的產業發展政策卻與市場規律相左,甚至到了逆向操作的地步。這些國家的政府在貿易和投資上豎起壁壘,保護只能在國內存活的企業,阻滯跨國公司進入聯合當地企業,結合成為全球性生產體系。結果導致國內電腦價格偏高,影響企業電腦化的意願。因此問題的核心,不在於應不應該採取選擇性重點產業輔導政策,而是到底什麼才是有效的產業政策。

與全球生產體系的依存關係

這是指個別企業體或單一國家,在鎖定進入或強勢追求在某一高度專業領域時,所顯現的一個長期營運軌跡。一個企業如果能在創新和顛覆上拔得頭籌,即便當時規模還小,未來主導市場發展的機會還是很大。同樣的道理,假如一個國家,能在電腦產業某一個領域中,例如磁碟機生產,以創新和顛覆的姿態拔得頭籌,即便一開始不成氣候,但最後也會吸引同業前來投效,從而成為全球生產體系的一員。

投資報酬的消長

與全球生產體系息息相關的是,規模投資效益的消長。根據主宰經濟發展理論達數 10 年之久的新古典學派的論點,營運規模大小與其投資報酬成反比(至少在超出某一生產規模時是如此)。又有許多學者最近認為投資規模不但與報酬回收成正比,而且是產業成長重要的驅動因素。在以「產業標準」為基礎的競爭環境中,「贏家通吃」的現象相當普遍,尤其是使用者為了延長其投資效益,傾向於盡量將其軟體向「標準」靠攏,更加強化了「贏家通吃」的結果。「作業平台」和「微處理器」就是受投資報酬與規模大小成正比影響的典型產品。但在電腦產業中,目前還是以新古典學派的傳統模式營運,兩者的區別在分析企業和國家的競爭力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