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 1
推薦序 2
序言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書摘 5
書摘 6

經濟貿易

【類別最新出版】
數碼港元:Web3.0構建香港新金融
資本主義的倫理力量:為什麼自由市場能創造更好的人文價值
經濟寒冬怎麼過:如何逆勢崛起
商業簡史:看透商業進化,比別人先看到未來
重新面對經濟學:經濟學沒有你想的那麼難,也比你所知道的更加重要


亞洲電腦爭霸戰(BE0074)──創造全球競賽新規則
Asia's Computer Challenge : Threat or Opportunity for the United States & the World?

類別: 行銷‧趨勢‧理財>經濟貿易
叢書系列:NEXT
作者:傑森.德崔克、肯尼斯.格雷曼
       Jason Dedrick & Kenneth L. Kraemer
譯者:張國鴻、吳明機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0年10月24日
定價:350 元
售價:276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44頁
ISBN:9571332429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 1推薦序 2序言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書摘 5書摘 6



  書摘 4

國家與國家間的電腦爭霸戰

在大型主機的年代,美國一直佔有電腦市場,唯一的威脅來自日本,歐洲則尚不成氣候。到了個人電腦時代,國家與國家在電腦市場的競爭範圍擴大程度也轉趨激烈。個人電腦的盛行,不但造就了許多業界新秀,也讓一些新的國家進入全球電腦供應俱樂部。美國籍的個人電腦製造商需要靠廉價的零組件和周邊器材供應商來降低其成本,最初這些供應商都來自在電子業和電腦業已有相當基礎的日本。

美國籍公司更進一步把電腦的組裝工作,移到工資較低的國家進行,並在當地尋找比日本價格更低的初級零組件。美國籍的公司最理想的低價代工對象就是包括南韓、台灣、新加坡和香港的亞洲新興工業化經濟體(Newly Industrializing Economies),這些地方早已有了相當完善的消費性電子和電子零組件產業。而且這些經濟體也致力轉型至高科技產業,以維持高成長的經濟,而個人電腦就是最佳的切入點。

在 1980 年代,上述四個經濟體除了香港以外,都制訂了積極的產業政策以建立自己的個人電腦產業,並投入各種資源支援教育訓練、研究發展、技術轉移、政府採購電腦,以及產業推廣。在這些經濟體開始制訂電腦產業政策之前,它們早就意識到人才是國家競爭力的根源,所以著手執行一系列的長期計畫,經由本地和國外的體系,提昇專業人員的技術水準和數量。

在 1975 到 92 年之間,台灣所培訓的自然科學和工程領域的學士學位人數增加了 8 倍、南韓為 6 倍、新加坡為 3 倍半。以 1992 年而論,所有亞洲國家的大學畢業生的人數,比美國和歐洲二者加起來,還多出 12 萬 4,000 人。這些經濟體鼓勵學生到先進國家學習專業知識與技術的努力,更令人印象深刻。例如從 1991 到 92 年間,就有 8 萬 1,300 名亞洲學生在美國大學註冊,他們佔了世界各國留學美國學生的三分之二。

由於這些經濟體在人力資源上的大量投資,成為吸引跨國電子公司在 1960 到 70 年代前往設廠生產的主因之一。這些東亞國家這段期間內,在消費性電子產品和電子零組件產品生產上所累積的經驗,成為在 1980 年代吸引美國電腦廠商在當地建立加工基地的強烈誘因。

美國電腦廠商急於到東亞找尋廉價的零組件供應和加工夥伴,而東亞各國也願藉此建立其電腦產業,在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情況下,造成了亞洲電腦產業的迅速成長。在 1980 到 95年之間,美國電腦廠商在此一區域發展成一個龐大的供應和製造網路,其總生產量已經超出了美國本土的總生產量。當初電腦生產轉往日本的時候,美國國內對美國公司削弱自己電腦產業的狀況表示關切。當時日本公司已經利用其在關鍵性零組件和製造技術方面的優勢,把美國逐出了消費性電子產業。 80 年代末期,許多產業分析師預測,日本會再度利用其在記憶體晶片和其他零組件上的優勢,把美國逐出世界電腦硬體市場。例如雷根總統的貿易談判代表普里司特維茲(Clyde Prestowitz)曾經預測,「日本會從美國手中把電腦產業搶走,成為美國電視工業消失的翻版。」

IBM 過去被認為,是美國電腦產業抵抗日本的最後堡壘。日本政府和企業投資研發先進的超級電腦,和新一代的電腦主機。儘管 IBM 不斷大幅投資在研究發展和生產能量之上,它還是被迫把大型主機的市場迅速地讓給日本。

然而演變到最後,日本與美國在電腦市場的爭霸戰呈現先勝後敗的局面。IBM 和日本電腦廠商到了 1990 年,面對個人電腦崛起且深深地切入大型主機腹地的情勢,兩方公司相繼不敵而敗北。大型電腦的市場產值,從 1989 年的 300 億美元,萎縮到 1995 年的 190 億美元,逼使 IBM 公司和它們的日本同業陷入赤字經營的窘況。從 1991 到 93 年,由於日本國內經濟的衰退,導致日本電腦硬體的產值減少了 10 %,使得日本產業更加依賴正在萎縮中的大型主機市場。

當日本電腦大廠富士通和日立,正在個人電腦革命狂潮中載浮載沈之際,一些產業新秀乘虛而入。恩益禧和東芝成為個人電腦、零組件和周邊產品的領導廠商。而像佳能、愛普生、夏普和新力則成為印表機、平面液晶顯示板和終端機的主要供應商,而其他較不知名的企業反而在次級零組件和物料上取得近乎獨占的優勢。

但是日本企業不能夠把在某些關鍵零組件上的主導局面,轉化成為個人電腦上的優勢。而美國電腦廠商這次沒有重蹈當年被迫退出消費性電子產業的覆轍,主要原因是它們運用東亞新興工業化經濟體作為代工夥伴,成功地抵銷了日本的火力。台灣、南韓和新加坡迅速地從製造上游的廉價零組件,轉移到生產足以挑戰日本領導地位的個人電腦關鍵零組件。例如南韓的三星公司是世界最大的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DRAM)製造商;台灣廠商則稱霸於主機板、終端機和其他周邊產品領域;新加坡則控制了全球聲霸卡的市場。同一時期,日本產業則飽受日圓升值之困擾,反而無法就近充分利用鄰近國家低廉的生產能量。而美國企業則專注於發展軟體、系統設計和行銷等領域,而同時善用東亞各經濟體的加工能力,依舊保持了全球個人電腦產業的盟主地位。

企業利益與國家利益分道揚鑣

雖然美國籍的電腦公司在市場上居於絕對領先地位,但美國本身的電腦製造業和就業機會卻被亞洲國家奪走。從 1985 到 90 年,在美國國內生產的電腦佔全球的比例降低了 22 %。1995 年美國籍電腦公司在全球市場佔有率高達 65 %,但只有 28 %是在美國境內製造的。新加坡國內只有少數經營成功的本國電腦公司,但它在電腦硬體上的產值到了 1995 年,高達 150 億美元,超過了德國、英國與法國。

企業利益與國家利益分道揚鑣的例子,就是美國的硬式磁碟機產業。雖然美國及企業主導了全球硬碟機的市場,但是在美國生產的硬碟機卻極為有限。在新加坡境內,雖然沒有一家本國企業生產硬碟機,但從新加坡生產運出的磁碟機,卻將近佔了全球 50 %;其餘的則來自於馬來西亞、泰國和菲律賓。希捷科技是全球市場上磁碟機產銷的盟主,它在 1995 年雇用的全球 5 萬 8,000 名員工中, 4 萬 8,000 名來自亞洲。希捷科技美國當地受雇者大部分是從事管理、工程和軟體開發的專業人士,這些專業人士數目雖少,但卻是其他美國受雇者所羨慕的高薪職務。希捷科技也支持了相當數目製造高附加價值硬碟零組件的美國當地供應商。

就業是政府非常在意的議題。美國電腦硬體製造業的從業人員人數,從 80 年中期開始便呈現穩定下降趨勢,而相對的是美國電腦公司在海外的生產據點則快速增加。亞洲各國電腦製造從業人員人數成長是全球最快的,美國則繼續保持在軟體和資訊服務市場上的優勢。儘管某一程度的軟體開發工作,已經由美國移往印度和中國大陸,但因為軟體和資訊服務,必須接近最終使用者,美國迄今還是全球最大,也是最具深度的電腦市場。

由於個人電腦的發展愈來愈客製化(Customized)與個人化,因此產銷活動必須盡可能接近使用者,才能及時回應顧客的需求。因此另外一個相反的趨勢正在醞釀中,也就是亞洲個人電腦製造商,有將其生產活動移回美國的初步現象。這種保持最低庫存量和在最後一刻再組裝昂貴零組件的作法,有助於增加成本上的優勢。這樣的產業生態會把個人電腦組裝工作又推回美國境內,重要的零組件的生產也會因此跟著回流。個人電腦產業的分工界線,會從勞力密集與資本密集的分水嶺,轉變到以接近市場需求為分工的依歸。簡單的組裝工作還會留在低工資國家,複雜的生產工作將慢慢轉移到接近市場的國家,以便將適應顧客需求的產品及早送到市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