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 1
推薦序 2
序言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書摘 5
書摘 6

經濟貿易

【類別最新出版】
數碼港元:Web3.0構建香港新金融
資本主義的倫理力量:為什麼自由市場能創造更好的人文價值
經濟寒冬怎麼過:如何逆勢崛起
商業簡史:看透商業進化,比別人先看到未來
重新面對經濟學:經濟學沒有你想的那麼難,也比你所知道的更加重要


亞洲電腦爭霸戰(BE0074)──創造全球競賽新規則
Asia's Computer Challenge : Threat or Opportunity for the United States & the World?

類別: 行銷‧趨勢‧理財>經濟貿易
叢書系列:NEXT
作者:傑森.德崔克、肯尼斯.格雷曼
       Jason Dedrick & Kenneth L. Kraemer
譯者:張國鴻、吳明機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0年10月24日
定價:350 元
售價:276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44頁
ISBN:9571332429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 1推薦序 2序言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書摘 5書摘 6



  推薦序 1

有效的產業政策是強大助力

.尹啟銘(經濟部次長)

本人自民國 67 年進入行政院經建會服務公職以來,即與資訊產業結緣,之後歷任經濟部相關職務,都與資訊產業政策之研擬與推動有關。其間歷經許多重大發展,包括蘋果二號電腦帶動個人電腦工業的萌芽、IBM 推出的 PC 啟動電腦產業新一波革命的序幕、工研院聯合八家廠商共同開發 IBM 相容 PC、與 IBM 進行個人電腦智慧財產權的協商、康柏因應戴爾及派克貝爾大幅削價,導致國內體質不良廠商陸續倒閉、英特爾跨入主機板領域帶來風暴等事件。親眼目睹國內廠商在規模、資金與品牌知名度等均不若外國大廠情況下,仍能發展出獨步全球的製造分工體系,獲得世界第三大資訊硬體製造國美譽,國內產值更在 1999 年達到 210 億美元,這些成就,本人實感與有榮焉。

然而,台灣資訊產業的成功,雖然一直是國內學者的研究素材,但鮮少在國外期刊上發表。至於國外學者,則因未有比較研究基礎,即使在期刊上對台灣情況有所著墨,難免有隔靴搔癢之憾。然而,這本由兩位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學者合著的著作,從嚴謹設定研究架構中,試圖從「全球電腦生產體系架構」、「各國電腦產業發展政策」、「創業與創新強度與各國電腦產業結構的關係」、「對全球電腦生產體系的依存度」及「各國電腦產業投資報酬的消長」等五個構成面,比較分析包括日本、韓國、台灣、新加坡及香港等亞洲五地電腦產業的演進歷程,真可說是近年來以「質」為基礎的少數產業研究佳作。同時,這也是第一本對台灣及亞洲資訊產業發展歷程,有深刻且較為正確描述的西方書籍,本書的出版有助於國際對台灣資訊產業成功模式的了解。

就本人參與的台灣電腦產業政策層面,本書內容強調,不管是新古典主義經濟學派或是政治經濟學派,就產業政策的對或錯各有主張,但根據作者實證觀察後所獲致的結論是,問題並不在於應不應該採取選擇性重點產業輔導政策,而是到底什麼才是有效的產業政策。這對許多學者動輒根據理論,批評政府不該運用產業政策工具,實值吾人深思。經其分析,台灣與新加坡在產業政策的選擇方面,大致是較日本及韓國更為正確,此點對長期參與資訊工業發展工作的本人來說,看到經濟部同仁的努力獲得國外學者的肯定,自是頗覺欣慰。然而,書中所提台灣電腦產業的若干隱憂,卻也一針見血,與本人心中的憂慮幾乎一致。

台灣電腦產業短期所面臨的產業外移問題,包括廠商在大陸生產比重已從民國八十四年的14%,升高到 88 年的 33.2%,預估後年即有可能超過台灣。雖然本書觀點認為:「……由於大陸市場的未來性,如果政治關係能持續改善,允許直接貿易與投資,台灣將能在中國大陸市場上取得相當有利的地位。但是,如果關係繼續惡化下去,對台灣電腦產業將有嚴重的後果……」,但對政府而言,若沒有更新興的產業進來填補,將來社會將會為持續攀高的失業率付出代價,因此,各部會對大陸政策也不得不採取審慎的態度。另一方面,經濟部工業局則是積極推動後 PC 時代各項資訊家電(Information Appliance)產品的結盟與開發,致力於將台灣塑造成一個全球資訊產品設計代工中心。

就長期整個大環境來看,作者所提的台灣電腦使用率過低,的確是未來的隱憂。過去經濟部由於負責的是產業發展,因此對產業推出許多輔導措施。但在資訊應用方面,由於涵蓋面極為廣泛,包含家庭、教育及商業應用等,因此政府並無明確統籌主政單位負責推動。當前,面對數位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學者開始發現資訊化社會在先進國家造成了所謂數位落差(digital divide)的現象,將對社會、經濟、文化各層面造成嚴重衝擊。許多國家如澳洲、韓國、法國,甚至中國大陸等,亦為整合製造業、服務業及推廣資訊應用,而成立「資訊科技部」(Ministr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目前我國在資訊應用上則是大力推動產業電子化及中小學資訊教育等相關工作,產業推動方面則是強化網路服務、數位內容、軟體等報酬遞增產業的各項輔導措施,以期能維持我國資訊產業競爭力。

中華民國資訊軟體協會秘書長張國鴻,以及經濟部工業局主管資訊通訊產業科長吳明機,不辭辛勞,在公餘秉持多年推動資訊產業發展的熱忱,將本書翻譯成中文以嘉惠國內讀者,讓國人能確實了解我國與亞洲各國資訊產業發展歷程及成功關鍵因素,並可做為產業研究相關人士之參考,其精神與貢獻頗值得吾人感佩,特為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