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商業BOSS叢書書籍基本資料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
編者序
自序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書摘 5
南僑50年重要大事紀
新聞:商業書兩大指標 科管百大與金書獎公布

BOSS叢書

【類別最新出版】
聯想風雲:蛇吞象
打造花旗帝國:金融奇才魏爾傳奇
非常行銷:娃哈哈打敗可口可樂的傳奇
誰說大象不會跳舞:葛斯納親撰IBM成功關鍵
異想:京華城築夢15年,終於天開


傳承中的創新(DJ0001)──南僑50年以小搏大的致勝傳奇

類別: 商業>BOSS叢書
叢書系列:BOSS叢書
作者:洪榮昭、周翠如(編著)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2年05月14日
定價:365 元
售價:288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44頁
ISBN:9789571336282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編者序自序書摘 1 書摘 2書摘 3書摘 4書摘 5南僑50年重要大事紀新聞:商業書兩大指標 科管百大與金書獎公布



  書摘 2

第二章 公開上市的永續經營

股市投資人多有一種想法:賺錢的公司是不會讓股票公開上市的,因為如此大股東才能獨享獲利;當公司想上市時,通常是獲利要衰退的時候,因為反正不賺錢了,不如把股票散給一般投資人,大股東可以趁機再賺一次。但是,南僑卻顛覆了這個想法。南僑在業績出現爆發性成長的階段,選擇掛牌上市,自大眾募資,且把成果回饋大眾。

    一九七二年,當時擔任南僑總經理的陳飛龍,接受財務長翁維銳的提議,計劃將股票上巿,讓南僑變成大眾投資公司。南僑董事會採納了陳飛龍的意見,並於一九七四年掛牌上市,代號一七○二,這樣的號碼只有在各產業龍頭中才能見到,如台泥與亞泥的一一○一與一一○二;台塑與南亞的一三○一與一三○三;三商銀、開發與國壽的二八○一到二八○五。在早年上市掛牌難如登天的情況下,能夠掛牌就是一種榮耀,掛牌的時間越早,越是產業龍頭的象徵。

為什麼南僑想公開上市?南僑認為,以南僑的信譽借錢絕不成問題,但在擴張增加資本支出的過程中,光是以舉債支應終非長久之計,不如向資本市場集資,沒有利息負擔,成本最低,更可以將經營成果分享給社會。

同時,基於永續經營、誠信立業的觀點,上市掛牌讓財報攤在陽光下,接受投資人、債權人等各方的檢驗,這也是成為國際知名企業必走的路,既然是對的事就該儘早去做。這種永續、誠信的立業信念,也促使南僑在財務上、產品認證上,都全力做得最多,做得最好。

穩健誠信的財務政策 一九九七年下半年,台灣爆發本土性金融風暴,數十家平日喜好翻騰股市的上市公司,紛紛爆發財務危機,結果導致公司經營權易主、企業重整,甚至下市。對於企業來說,資金就像血液,暢通與否關係著企業體質的良窳。走過五十年,經過多次大環境景氣浮沉的南僑,究竟是如何維持資金運用的順暢,立企業於不敗之地?

南僑財務向來透明,操作穩健,因此即使在全球景氣陷入谷底的二○○一年,南僑仍投下四.三八億元,大舉擴張海外基地設備,包括泰南僑投資新台幣二.二億元,增設一條自動化米生產線;在上海寶萊納則投入一.八億元,以擴大營業規模;天津頂好油脂公司,也斥資三千八百萬元擴充第二條人造奶油生產線。如此大筆資金得以順利運作與流轉,必須歸功於南僑有相當穩健而誠信的財務政策。

對於南僑一貫的財務政策,財務長白東標歸納出幾個特點:誠信原則、健全而穩定的財務結構、確保資金的來源並活化資金的運用,以及視主要往來銀行為事業夥伴等。

南僑從來就只有一套帳目,而且請信譽卓著的國際大型會計師事務所安侯建業進行查帳。經常聽聞很多企業都有兩套帳,給老闆看的是一套內帳,給銀行、稅務機關與投資人看的財務報表則是另一套的外帳,這種情形從未發生在南僑。

因為南僑知道,大企業組織龐大,擁有健全而完整的會計制度與表單,可以做為內部控制的基礎,避免錯誤或員工舞弊所帶來的潛藏重大損失危機,相較於繳稅金額,實在是划算多了。同時,堅持誠信原則,不但能讓南僑贏得銀行的尊重與信任,奠下彼此長期合作的基礎,對股東與投資人來說,也是負責任的表現。

在財務運作上,南僑一直維持穩定而健全的財務結構。本身的自有資金與負債的比例長期維持在五○:五○,不會任意擴張信用,讓公司處於高槓桿的財務結構。自有資金(股東權益)加上長期負債大於固定資產,讓資本支出使用長期資金,不會以短支長;此外,流動資產大於流動負債,讓公司擁有穩定的現金流量,不會發生資金周轉不靈的情況。這樣的作法可以確保南僑資金的安定性及投資報酬,使社會與銀行大幅增加對南僑企業的信賴,也有利於南僑的永續經營。

鎖定長期效益為首要目標

企業以營利為目的,追求利潤最大化以及企業永續發展,是企業經營的主要目標。但是這個「利」可計短利,也可計長利,就看企業經營者的眼光夠不夠遠。如果僅是局限於眼前,忙著追求短線效益,忽略長期經營的重要性,那麼,只要環境有所轉變,獲利的機會點不再,企業很可能就面臨崩解與泡沫化的危機。 一九七○年在︽財星︾(Fortune)雜誌排名前五百大的企業,到了八○年代只剩下三分之二,這些大企業平均的壽命不超過四十年。

台灣企業家的機動靈活、辛勤奮鬥舉世聞名,也因此創造了台灣的經濟奇蹟。但是根據經建會統計,台灣企業平均存活年限卻只有十二年,為什麼?因為很多企業都是立足於特定利基市場,也就是在特定領域中獨享利益,賺錢的時候沒有想到遠處,包括產業升級或是多角化經營,等到更巨大的國際競爭者侵入,或是產業環境變動時,就只好關門大吉。

相對的,國外卻有一些百年企業,例如美國寶鹼、荷蘭銀行、福特汽車、英國保誠人壽、日本三菱重工等,這些如今已是跨國企業並得以長壽的主要原因,就在於能夠放眼未來,以追求長期效益為目標,不因一時的短視近利而壞了企業存續的大計。

這種重視長期的精神一直存在於南僑企業體中,成為南僑經營理念的一部分。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南僑的財務政策以及經營過程中,領略箇中真諦。

重視資金靈活周轉,選定長期合作銀行

企業經營過程中難免遇到大環境景氣巨幅波動,石油危機、中美斷交,以及全球景氣衰退,都可能會出現需要資金周轉的時候,銀行常為自保而緊抽銀根,造成公司資金急速失血而陣亡。南僑雖是上市公司,擁有較佳的信用評等,但是在往來銀行的選擇上,也有一套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