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楔子 1
楔子 2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書摘 5

譯 者 作 品

紫色, Violet
黃色, Yellow
黑色, Black
白色, White
媒體帝國:泰德透納的電視革命

INTO系列

【類別最新出版】
全台凶宅打卡
自由與干預:搞好經濟就手握權力,借鏡自由市場的歷史、擘劃經濟的未來
蘭花賊(二十週年紀念新版)
親愛的圖書館
花月殺手:美國連續謀殺案與FBI的崛起


迷路的地圖(IN0008)
The Island of Lost Maps : A True Story of Cartographic Crime

類別: 人文‧思潮‧趨勢>INTO系列
叢書系列:INTO系列
作者:邁爾斯‧哈維
       Miles Harvey
譯者:周靈芝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1年08月08日
定價:300 元
售價:237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36頁
ISBN:9571334553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楔子 1楔子 2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書摘 5



  書摘 2

1995 年 12 月 7 日,一個抱著不純正動機的人進入了這個圖書館。我們可以這麼說,喬治.皮巴蒂早在為圖書館訂定原則時,已經設想到會有這樣的人出現。他說,這個機構「應該有人看守,以防止被人濫用」。我們也可以說,這個進入圖書館的陌生人,從各方面來看,都正好是圖書館創建人的反面對照。皮巴蒂的面相,有著獨特明顯的落腮鬍、羅馬貴族式的高鼻子,和一雙大眼,在他逝世百多年之後,仍鮮明地留在人們的印象之中。那天走進圖書館的那個人卻正好相反,他是靠著不為人知的方式建立自己的生涯。很少有人在和他錯肩而過後,還能清楚記得他的長相,許多人甚至根本不記得他。然而皮巴蒂先生和這位無名小卒最根本的不同,是在於皮巴蒂捐出數百萬美元,為了保存珍貴的善本書籍,供大眾利用。而這位出現在大藏書室內的無名小卒,卻是要竊取這些珍貴書籍,以實現他個人的不法致富勾當。

不過,他們兩人倒有一項重要的共同特點:收藏癖。正如一百多年前籌辦圖書館時負責的幹部們一樣,這位陌生客走進皮巴蒂圖書館時,也帶了一份書單。那是一本速記本大小的紅色筆記簿,封面印著南卡羅萊納大學的縮寫 U.S.C.,以及一個鬥雞圖案──南卡羅來納大學的標誌;顯然,這名男子最近才到過那裡。筆記本內,整齊而間隔恰當的草寫字跡記錄了一串具有數百年歷史的書名,大部分是地圖。在這些書名的旁邊,有人潦草地記下現藏有這些書的圖書館名字。其中有好幾條書名旁邊註記著「皮巴蒂圖書館」,或僅只寫著「皮巴蒂」。

現在,書單上這些書的其中一些已經堆在大藏書室內的一張桌子上。這位神祕老兄開始翻閱其中一本。然後他停在某一頁仔細地看著。接下來,他掏出一片刀片,慎重地靠向那古老的書頁。

1429 年 10 月 11 日,相信自己已航行至日本海岸一帶的哥倫布,向海面上眺望時,看見遠處一絲火光,「像一根小蠟燭般升起」。自那時起,歷史家便對哥倫布到底看到什麼,或者,他是否真的有看到什麼而爭辯不休。那會是遙遠岸邊的營火嗎?抑是某種叫做百慕達螢火蟲的野生動物為了求偶所發出的一閃一閃綠色光芒?「或者,那神祕之光,」《哥倫布傳》作者韋福德(John Noble Wilford)寫著:「只是望眼欲穿的海員眼中所出現的海市蜃樓?」我們永遠無法得知。我們所知道的是,四個小時之後,一名「平塔」號(Pinta)船上的桅頂瞭望員看見了月光下的白色崖壁,因而大喊出「陸地!陸地!」從此,也改寫了地圖。

發現犯罪也像其他的發現一樣,需要一雙訓練有素的眼睛,懂得如何推斷,而且還要運氣好。1995 年 12 月的這一天,當珍妮佛.布萊安坐在大藏書室時,恰好這些條件都具備了。然而,她的皮巴蒂圖書館之行本來毫無精采可言,事實上,若不是因為另外一個重要因素,這本書所記錄的故事可能就根本不會發生。那個因素是:「我覺得無聊。」

布萊安當時正在馬里蘭大學修她的史學博士學位,到皮巴蒂圖書館來寫博士論文。那一天她的研究計畫是瀏覽一本又一本 15 世紀到 16 世紀的英國法律文件。即使對她這樣一個努力做學問的認真學生來說,這工作一點也不有趣。因此,沒多久,布萊安就發現自己「有點兒出神」。

冬天灰暗的天光從大藏書室的天窗透進來。室內空氣涼爽而安靜,帶著因舊書散發出的微微香味。整個地方很安靜,只有通風設備的呼呼聲,偶爾一些走過大理石地板的腳步聲,以及老式升降梯的嘰嘰吱吱聲。就在布萊安心不在焉地坐著時,升降梯升到藏書架的最上面五層,一位圖書館員上來取書。當升降梯停止時,出現一束光弧,短暫地照亮塞滿了舊書的書架,然後便熄滅了。接著升降梯又嘰嘰吱吱地降回大廳地面。這個聲音一時之間吸引了布萊安的注意,她看見升降梯的門打開,一名圖書館員抱著一堆舊書,交給坐在另外那一頭的一名男子。整個室內的民眾除了布萊安之外,就只有那名男子一人。

這個人的長相毫不出奇──而且,事實上是毫不起眼。外表看來,他是一個四十多歲的勤奮之人,穿著一件藍色運動外衣、卡其褲,很容易被誤認為是出入該圖書館的學者之一。不出風頭,體格瘦弱,大鼻子,尖下巴,紅頭髮和紅鬍髭。這種人通常絕不會吸引你多看他一眼。但是當他翻弄著手中那些書時,布萊安發現自己的眼光不斷地溜到他那邊去。

「你也知道那是怎麼回事:就是讓人很煩。所以我決定盯住他,好打斷他這個單調的動作。」布萊安後來回憶她為什麼眼光盯住這名男子的情景時表示。不過,事實上,布萊安一向習慣觀察在圖書館裡的其他人。而且她過去受過這樣的訓練。除開是個研究生外,她也在離皮巴蒂圖書館幾條街外的馬里蘭歷史學會擔任手稿部門館員,她的辦公桌面對著一扇大窗戶,可以看到底下的佛斯特閱覽室(James W. Foster Reading Room),她的部分工作便是留意那裡的讀者。她很清楚為什麼要這樣保持警覺。過去幾年來,全美各地圖書館的珍藏善本書室都因這些古書舊籍的古董價值日增而遭到偷竊。例如,國會圖書館便在 1993 年宣佈,竊賊和「割書癖」從它可能有五百本的藏書中,掠取了書中數以千計的項目。那座莊嚴宏偉的圖書館距此也不過才 50 英里路不到:發生在那裡的事,這裡也可能發生。何況,布萊安也了解,有句老話說,不可以書的封面論斷其價值,同樣也可以應用到一些怪胎的身上。通常這些會犯下偷竊罪行的人看起來一點也不像罪犯;甚至,在某些例子裡,他們還曾經當過教授,甚至是圖書館員。雖然她沒有十足的理由去懷疑這名男子,但她就是開始對他感到不安。「也許我天生多疑吧!」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