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文學史書籍基本資料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作者前記
代序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書摘 5
書摘 6
後記
譯後記

譯 者 作 品

流動的饗宴:海明威巴黎回憶錄

文學史

【類別最新出版】
幽靈的獨白故事集
西南聯大文學課
毛姆文學課:最會說故事的人,如何閱讀、創作與洞悉人性
魯迅作品十五講
山水有清音:古代山水田園詩鑑要


林徽音與梁思成(BC0121)──一對探索中國建築的伴侶
Liang and Lin : Partners in Exploring China

類別: 文學史
叢書系列:歷史與現場
作者:費慰梅
       Wilma Fairbank
譯者:成寒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0年06月19日
定價:199 元
售價:157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60頁
ISBN:9571331538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作者前記代序書摘 1書摘 2書摘 3 書摘 4書摘 5書摘 6後記譯後記



  書摘 1

梁家長子

梁思成的一生受父親梁啟超的影響很大。父親的卓越、理想以及對兒子的關懷塑造了梁思成。兒子對父親盡孝道是每個中國孩子的基本美德,然而對梁思成而言,他還有特殊的理由--他父親是梁啟超, 1898 年維新運動的領導人。 1895 年,日本打敗了中國,朝野皆驚;而 1898年初,帝國主義列強鯨吞豪奪,擴充勢力範圍,眼看中國就要被瓜分。就在那一年夏天,梁啟超加入老師康有為的陣營,支持年輕的光緒皇帝頒行新政,以「戊戌變法」救亡圖存。維新運動後因保守派政變而失敗,梁啟超便流亡日本。當時他還是一個 25 歲的廣東青年,一個早熟的學者和活動份子,以其擲地有聲的著作成為出類拔萃的精神領袖。

唯有儒家學者才能擔當起使中國思想現代化的重任,而這種改革只能從儒家內部開始。梁啟超在日本出版一系列的中文刊物,將西方學說介紹給革命世代的中國儒家學者。這使他具備了改革家的資格。

梁啟超不及 20 歲時就與貴州女子李蕙仙結了婚,妻子比他大 4 歲。這樁婚姻是出於李蕙仙擔任學政的兄長所安排。他在舉人考試中慧眼識得梁啟超。至於李蕙仙本人,外界則所知不多,僅知她是個平凡的婦人家,她的腳當然是纏過的,她的思想也同樣受到束縛。儘管李蕙仙和一位以探索和開拓寬廣世界為己任的丈夫共同生活,她仍滿足於恪守自己的傳統。 1893 年她在廣東生下頭一胎孩子--女兒思順。 5 年後她帶著孩子到日本,和流亡中的丈夫團聚。

世局動盪,但梁啟超在日本的生活可說是相當的平靜。女兒雖是掌上明珠,但眼前迫切需要的是一個能繼承香火的兒子。太太很快又懷孕了,生下盼望已久的男孩,可惜生下來不久就夭折。當時她已經三十來歲,只給這個家添了一個 6 歲的女兒。李蕙仙是個識大體的婦人,知道自己無法履行生子息、傳香火的責任,於是特地回貴州老家一趟,挑了個可以為夫家傳宗接代的小老婆,帶著這個二太太一起回日本。這個 16 、 7 歲的女孩,健康又活潑,可是不識字,也沒有纏過小腳,小小年紀就被主人買去,養在家裡當丫頭使喚。她相信這女孩應該能生養健康的孩子,又能明白她在梁家低賤的地位及侍候梁家人的義務。

然而,最後還是元配夫人生了一個男孩繼承香火。梁思成 1901 年 4 月 20 日在東京出生,他活了下來,並挑起身為長子的責任,這份責任,在未來數十年的艱苦歲月中他一直擔著不放。 3 年後,二太太也生了個兒子思永。男孩們是彼此的童年玩伴,青年時期的好友。長大以後,他們都成為著名的學者。

元配夫人生了二女兒思莊以後就不再生育了。二太太卻不斷懷孕,直到 1929 年梁啟超去世;不久,他的第九個兒子也在出生後夭折了。多年來,梁啟超創作力旺盛,著作深具影響力,可是他卻以 56 歲早逝。他一共育有 14 個孩子,每個長大以後都有用於社會,其中幾個更是成就斐然。

梁二太太又比元配夫人多活了許多年。終其一生,她是梁家的支柱,家人無論是生病或健康的時候都受到她的照顧,而孩子們也以尊敬和愛戴來回報她。她來到這個學者家庭時還是個文盲,一直等到第一個孩子上了學,她也跟著一起學習。她學會了讀書,而且讀得琅琅有聲,表情豐富。她不僅擅長護理和料理家務,而且學會了游泳、溜冰、滾鐵環、編織、鉤毛線、打橋牌和麻將,還學會了針灸。

對梁啟超來說, 1898 年至 1912 年流亡日本的歲月可說是多采多姿。他繼續寫作、編書及發表政治見解;他學會日文,能閱讀西方書籍的日文譯本。他四處旅行,到過夏威夷、新加坡、澳洲、加拿大及美國訪問華僑。在思成的記憶裡,那些年是一個和樂家庭的日常生活寫照,每天和兄弟姊妹、堂兄弟姊妹一塊兒玩耍,照顧他們起居的是日本僕人,而他們上的是華僑學校。從 1964 年他為日本一家刊物寫的文章片段,可以看出當時的情景:

我自橫濱(Yokohama)時期開始曉事。父親當時在編一份知識份子刊物《新民眾報》,印刷廠的二樓就是我們的家。我每天到華僑辦的大同學校附屬幼稚園去,教師全是日本女人,她們都很慈祥溫柔,像媽媽和姊姊一樣。

日本地震多。每次地震發生的時候,日本阿姨就抱我下樓,因為母親是纏過腳的,下樓不太方便。

差不多在我 6 歲那年,我們搬到了須磨(Suma),住的是一棟華僑擁有的別墅,有座大花園,連著一片直往海濱的松林。父親稱這地方「雙濤園」,因為聽得見海濤聲和松林間的風聲迴盪。

堂哥堂姊們和我一塊兒從家裡步行到通往神戶(Kobe)的火車站,搭車到神戶同文學校上課。火車查票員待我們很和善,即使一天沒去上學,他們也會擔心,第二天一定要問我們發生了什麼事。

暑假來臨,一家人到海邊度假。由一位退休海軍軍官教孩子們潛泳。有一年夏天父親的老師康有為來訪,卻引起孩子們的不快。因為康老師總是扯著大嗓門和父親辯論,吵得很激烈。孩子們於是在海邊圖謀報復,故意偷潛泳下水,伸出小手想去揪下自以為是的康有為的鬍鬚。

1911 年,推翻滿清政權的革命成功,梁啟超結束流亡生涯,次年帶著家人回到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