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法律叢書書籍基本資料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線 上 試 閱

序 1
序 2
序 3
序 4
序 5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書摘 5

法律叢書

【類別最新出版】
人生2.0,換一種活法:美國移民全攻略,從簽證、綠卡到投資移民必備指南
法官的日常:原來法官這樣想,你一定要知道的法律知識
【首刷限量贈:法官語錄書籤套組】法官的日常:原來法官這樣想,你一定要知道的法律知識
你知道的太多了2:與惡魔有約—人生兩大難,不是錢、就是債!:當你還在狀況外,懂法的惡人藉機佔你便宜、謀你的財、告你上法院、奪你公司…… 而且,這些都是法律所允許的!~
人民參與死刑審判事件簿:當法槌落下!借鏡日本判例,為國民法官作好準備


拆解微軟帝國(IN0011)
Pride Before the Fall: The Trials of Bill Gates and the End of the Microsoft Era

類別: 法律叢書
叢書系列:INTO系列
作者:約翰‧海勒曼
       John Heilemann
譯者:余淑賢、王楚鳳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1年12月24日
定價:260 元
售價:205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56頁
ISBN:957133569X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序 1序 2序 3序 4序 5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書摘 5



  書摘 2

微軟公開怪罪打從官司一開始就和司法部一起參與的檢察官聯盟導致調解破裂,在私人場合中的指責更加尖銳。在交涉如火如荼進行的最後幾天,檢察官們甚至開列清單,要求帕斯納做超出司法部職權範圍的事。在帕斯納宣佈暫停調解那天,新聞界披露了他的書面聲明,這是帕斯納關於調解的唯一公開發言。對於調解失敗的原因他刻意閃爍其詞,只是輕描淡寫地以「雙方意見分歧」帶過。他讚揚了微軟以及司法部的專業風範,但是卻沒有提到檢察官,這在觀察者眼中別具意義。而在只有極少數人看過,帕斯納書面聲明的草稿中,雖然指出微軟和司法部之間存在真正無法跨越的鴻溝,但對於檢察官這種「局外人的調停」,也是頗有微詞 。

由於調停失敗,傑克森法官急忙從海邊趕回來,接著於 4 月 3 日宣佈了他的裁決;可怕的結局果然不出所料。一個月之後,司法部以及各州檢察官要求法院將微軟一分為二:一家公司經營作業系統,另外一家從事應用軟體以及網際網路相關事業。在政府要求下,傑克森於 6 月 7 日同意下令分割微軟。

春天的瑞德蒙,一切幻想開始破滅,如同過往雲煙。微軟股價應聲大跌,一切化為子虛烏有。當傑克森宣佈分割的裁決時,微軟在那斯達克的市值從 3 月份以來已經掉了將近一半,帳面損失約兩千億美金。競爭對手們幸災樂禍,新聞媒體爭相報導,反托拉斯集體訴訟律師也蜂擁而至。曾經長期稱霸電腦產業,讓同行們聞風喪膽的微軟,在 6 月下旬大力推出其網際網路最新策略時,卻被業內同行嗤之以鼻,認為缺乏吸引力。3 個月之後,第三號人物馬瑞茲宣佈離職,標誌著微軟一年來的人才流失達到巔峰。馬瑞茲在微軟的影響力,緊次於蓋茲和巴爾默。這樣看來,即使對於最堅貞不移的微軟信仰者來說,其信念也變成稀有難得。

微軟的威風掃地是 20 世紀最後的商業奇聞,同時也是 21 世紀的第一個大謎團。雖然眾說紛紜,但謎中之謎在於:這個故事是如何發生的?

也許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家公司像微軟一樣快速成長,在 2000 年歡度 25 週年慶時,微軟不再是一臉稚氣的小孩,也不是細長瘦弱的少年,而是正值盛年。回顧過去被視為圖騰的公司,從標準石油公司(Standard Oil)、美國鋼鐵(US Steel)到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和奇異公司(General Electric),沒有一家公司像微軟這樣,在驚人的短時間內達到如此高的地位、權勢與收益。即使業內對於微軟的竄升速度向來十分敏感,但人們還是常常忘記到底發生得有多快。還在 1992 或 93 年的時候,儘管當時的微軟已經頗有影響力,但絕對不被視為所向披靡的巨無霸。五年之後,情況發生變化。1997 年秋天,當司法部門開始正視微軟的問題,微軟在矽谷的許多競爭者紛紛擊掌稱快,但在他們高興的背後,其實也知道微軟是絕不會輕易屈服的,而政府——容我引用一位數位設備商的評語——也是反覆無常,司法部的追蹤不會有什麼結果。

為什麼事態會有如此戲劇性的發展,人們對此議論紛紛。一些觀察家認為,微軟與政府間的官司是無可避免的,若將微軟做生意的方式大白於天下,任何法院都會判它有罪。一位司法部的律師告訴我:「微軟在本案成立前的所作所為,就足以決定他們的命運了。」有些人指出,微軟命該如此的另一原因是矽谷的競爭廠商也都屏氣凝神,準備趁虛而入。(不用訝異,趁虛而入也正是蓋茲偏愛的招術)。還有一些人從微軟的策略失誤、其律師的不當行為及其高層政治活動的無能來尋找原因。還有一些人將焦點放在蓋茲的身上,和他自己所塑造的自大、偏狹以及孤立的企業文化。

上述這些論調各有其獨到之處,但即使將它們融合在一起,也得不到圓滿的解釋,這是由於沒有意識到各種影響力與諸多變數之間的交互作用。每個人的見解各異,動機也不同,相互交織、作用所產生的結果,只有事後回顧起來,才會顯得順理成章。

整個運作過程中,微軟的審判就像一場戰爭。正如傑克森大法官所說:「有如玫瑰戰爭」、「媲美英國都鐸王朝的盛極而亡,彌漫著中世紀的氣氛」。但是戰爭可怕之處不在於血腥,而在於其不可預測、混亂、激烈、漫天塵土蔽目、敵我難辨難分。審判微軟是一場雙方都不願意真打的戰爭,過程中許多股勢力意外結盟成軍,在最不恰當的時機挑起新仇舊恨。這是一場配合默契不佳的戰爭,精心籌劃的攻擊行動,全都執行得荒腔走板,勝負成敗竟多決定於機緣巧合和一時的運氣。當然參與其中的無名戰士,僅管怯懦的多勇敢的少,對戰局也都不免有其影響。

本書講述關於蓋茲、鈕康、克林(Jole Klein)以及布依斯(David Boies)等戰爭中的將領,以及許多名不見經傳的人物秘辛。其中包括網景的秘密武器克雷頓(Susan Creighton),她是一位好脾氣的反托拉斯法案律師;德州的改革者托比(Mark Tobey),他在聯邦尚未發覺之前就開始調查這宗官司;非常關心微軟案的參議員助理赫許嵐(Mike Hirshland);經濟學家儒賓菲(Dan Rubinfeld),他的理論指引了司法部;英代爾的離職員工麥居第(Steve McGeady),採取反對微軟的立場;昇陽(Sun Microsystems)的律師莫里斯(Mike Morris),他遊說微軟的勁敵聯合發起對抗行動。這是到目前為止,矽谷最機密的故事之一。

就像表演一樣,有時候是合演,有時候則是獨角戲,這些突如其來的人物與其同伴,完成了過去被認為不可能的任務。他們將矽谷的故事帶到華盛頓特區,將高科技產業污穢的一面展示在世人面前,也讓反托拉斯法成為全國性的新聞,打倒了一個曾經被視為所向無敵的巨人。

本書講述了一個時代的結束,經過這段波折,不同立場的人都各自學到了寶貴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