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前言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延伸悅讀

譯 者 作 品

七天改變一生
這幅畫,原來要看這裡
孤獨的價值
這幅畫,還可以看這裡
過度溫柔的社會:不強迫、不否定、不責備,為什麼我們不敢說真心話?
書店不死(全新書封,加贈全彩臺灣版別冊)
孤獨的價值:寂寞是一種必要
名畫的動作:另一種觀看角度走進美術史
有貓的日子,才叫生活:(隨書附贈「貓咪在家都做什麼」海報、可愛喵透明貼紙、療癒藏書卡3張)
村上私藏 懷舊美好的古典樂唱片

兩性關係

【類別最新出版】
醫美大叔的戀愛腦摘除手術
家庭傷痕:父母在等孩子的一句道謝,孩子在等父母的一句道歉
從外遇洞察人心:療癒創傷與重建信任
今天也對媽媽發火了:愛得深,恨得也深,一趟只有母女才會經歷的真愛旅程
寫給想愛的男人們:不只有、還要好,與真正在意你的人相遇


你也有100分的魅力(CS0014)──鴻上尚史的魅力學分班

類別: 家庭‧親子‧兩性>兩性關係
叢書系列:身體文化
作者:鴻上尚史
譯者:楊明綺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2年08月12日
定價:200 元
售價:158 元(約79折)
開本:大25開/平裝/200頁
ISBN:9571337099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前言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延伸悅讀



  書摘 4

以措辭用語展現魅力的祕訣

終於堂堂邁入「以措辭用語展現魅力的秘訣」這個章節了。

所謂「以措辭用語展現魅力」,並不是指用煽動性的言詞來增加詞彙的豐富性。

當然,平常與人交談時,多增加一些詞彙用語來應用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有人說,銀座酒店首屈一指的紅牌,不見得是頂尖的美女。但是頂尖的紅牌小姐,絕對是個非常會說話的人。不管接觸的是哪個業界的客人,應付起來都能游刃有餘,得心應手。

比方像是接待建築業界的客人,就和他們聊些「最近公共事業的動向」之類的話題;如果是服裝業界的客人,就聊些關於名牌之類的話題。

為了能從容應付各種類型的客人,頂尖的紅牌小姐平常就得多方涉獵各種領域的專業知識、新聞或雜誌,還要培養廣泛的興趣。

當然也會遇到有些客人不想聊有關工作的事。這時對於這些紅牌小姐而言,找話題並不是件辛苦的事,難就難在要絞盡腦汁,隨時掌握讓客人感到愉悅的話題。

演員也是一樣。平常連報紙都不看的人,一旦要演出證券公司營業員,悲劇鐵定會發生。如果要講:「現在可是跌停板,慘啊!」這句台詞時,就是考驗演技的時刻了。

如果你是第一次講這句話,鐵定一點說服力都沒有。就算把台詞背的滾瓜爛熟,但對於從來沒有接觸過政治、經濟話題的人來說,講出來的台詞就是有點生澀。

總之,措辭用語的豐富性,也是表現魅力的一種秘訣。

三個範圍

當你正專心的讀著書裡的內容,就不會去理會周圍的事,因為你的注意力全集中在這本書上,所以整個環境就暫時成了你一個人的世界。

俄羅斯的一位表演者斯塔尼拉夫斯基稱這種狀態為「第一範圍」。

如同從舞台上方打下一道聚光燈,只有中間的人是發光體,周圍全都是漆黑一片

「第一範圍」的直徑大約是一公尺左右,只有中間是亮的,周圍全是一片漆黑,表示你對周圍事物一點都不關心。

日常生活中,當你在「想事情」、「參加考試」和「打毛線」時,大概就是這種情形。你只專注在一件事情上,不會分心注意其他事,也就是處於前述那種四周全黑的狀態。

有所謂的「第一範圍」,就會有「第二範圍」。

第二範圍的直徑約一.五公尺~二公尺左右,你的焦點全集中在對方身上,不論對方是人還是物品。

譬如說,你正在看一張和舊情人合拍的照片,這張照片勾起了你種種的回憶。這時就是處於「第一範圍」的狀態。

然後,你把照片裝入相框,對著相片說:「為什麼你要拋棄我?我可是個不可多得的好女人呢!」這時就是處於「第二範圍」的狀態。

此時你的關心、集中力全投注在這張照片上,無視於其他東西。

但如果對方是複數的情形時,那就是屬於「第三範圍」的狀態。

所謂「第三範圍」,就是指你觸目所及的地方 。

當你在房間讀書時,始終無法集中注意力,三不五時就將注意力轉移到周圍其他事物上,這就是所謂的「第三範圍」狀態。那第三範圍的大小為何?當然就是指整個房間囉。

譬如,當你站在沙灘上,想起和舊情人的美好回憶時,你是身處於「第一範圍」狀態。這時候,你身旁的新戀人突然問你:「怎麼了?」你回答:「沒什麼。」然後你望著新戀人,在心裡暗自決定:「好,從現在開始,我要和他一同創造出更甜蜜的新戀情。」這時的你就屬於「第二範圍」狀態。

另一種情形是,當你把目光望向大海,指著海面大叫著:「你看,那裡有人在沖浪耶!」這時候的你就是處於「第三範圍」狀態。在沙灘上,只要是在你的視線範圍內,全都是屬於「第三範圍」。

我們再來重新整理一次。

「第一範圍」就是指一個人的狀態。範圍的直徑約為一公尺左右。

「第二範圍」是指焦點全集中於目的物身上。範圍的直徑約一‧五~二公尺。

「第三範圍」則包含了周遭全部的事物。範圍就是你所處的地方。

但是,請不要機械式的接受這樣的敘述。

譬如說,當你去參加派對或聯誼時,剛好是男女雙方各四位的情形。當大家很熱絡的交談時,這就是「第三範圍」的情況。突然,你發現了一位令你心儀的異性,這時候就進入了「第二範圍」。然後漸漸地,你的目光只追逐著他一個人,這也是「第二範圍」。雖然對方注意到你,但是故意裝作不知道。這時的你感到非常失望,決定放棄,於是狀態又回復到「第一範圍」。

所以,在四對四的情況下,很難出現「第三範圍」的情形。

三個範圍的措辭用語

斯塔尼夫斯基認為這「三個範圍」理論對表演者而言非常重要。

我則是在思考對應這三個範圍的措辭用語。

對應「第一範圍」的措辭用語是:「這個」、「也就是說」、咦?」、「什麼啊」之類的。換句話說,「第一範圍」就是指在一個人的狀態下,會對自己說的話。簡單說,就是「自言自語」。

譬如說,當你在幫心愛的人打毛衣時,腦中會不停的想著:「他會不會喜歡啊?」或是邊看著菜單邊想著:「要吃什麼好呢?」甚至考試時,會在心裡著急的跟自己說:「根本沒一題會的嘛!」這些全都是對應「第一範圍」的措辭用語,也就是所謂的「自言自語」。

對應「第二範圍」的措辭用語,就是「和對方說的話」,對象目標只有一人,沒有其他人。

對應「第三範圍」的措辭用語,就是「和大家說的話」。如果交談的對象是兩個人以上的話,那就符合了「第三範圍」的措辭用語。如果是一個一個輪流談話,那就屬於「第二範圍」的措辭用語。

稍微整理一下:

狀況與措辭用語間的差異

現在要開始進入正題了。

在速食店點餐時,每次聽到女店員問:「要不要來份薯條?」時,心裡就覺得怪怪的。當他問我這句話的時候,理論上是屬於「第二範圍」的情形,因為她的關心和注意力應該只針對我一個人而已。可是,不管我聽多少次,卻完全沒有這種感覺。為什麼呢?有一天,我終於想通了。

事實上,「要不要來份薯條?」這句話,並不能對應「第二範圍」的情形。店員滿面笑容說著的話,並不是「和對方交談的用語」,而應該歸屬於「第一範圍」,也就是「自言自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