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序 1
序 2
序 3
序 4
序 5
序 6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書摘 5

作 者 作 品

老大在現場:趙慕嵩卅年採訪實錄
遊走中國(2):前進西藏
微笑的駱駝:古絲路上今之行者
遊走中國(4):沙漠女人的異想世界
遊走中國(5): 悠遊記憶的國度
大哥外傳

歷史與現場

【類別最新出版】
黃旺成的林投帽:近代臺灣的物、日常生活與世界
尼泊爾:不平衡的邊界
在蔣經國日記找到真愛軌跡:揭密強人世界裡的夫妻、親子、情史等獨特生命篇章
鑄劍為犁:賴幸媛的兩岸談判秘辛
被遺忘的中亞:從帝國征服到當代,交織與分歧的中亞近代大歷史


遊‧走‧中國(BC0131)

類別: 歷史‧傳記>歷史與現場
叢書系列:歷史與現場
作者:趙慕嵩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1年01月17日
定價:280 元
售價:221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88頁
ISBN:9571333042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序 1序 2 序 3序 4序 5序 6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書摘 5



  書摘 1

二萬五千里長征

唸初中的時候,只要唸到有關蔣介石「豐功偉業」的篇章,課文中必然會提起毛澤東當年二萬五千里流竄的記載,因為只有細述毛澤東的二萬五千里流竄,才能凸顯蔣介石的「剿共」偉業。當年台灣處在一個封閉年代,凡是有關「蔣公」和「毛匪」相關的記載,必然都是由國民黨主導,國民黨編出的教科書怎樣寫,我們就怎麼唸,在一個十幾歲的學生面前,蔣公是偉人,而毛澤東則是土匪,這是根深柢固,無法轉移的思想教育。

但是,當初中學生漸漸長大,而台灣社會也漸漸開放後,資訊豐富了,事實俱在了,往年被稱為「二萬五千里流竄」的說法出現了破綻,因為蔣介石的部隊雖然把毛澤東的紅軍打得四處流動,但在紅軍轉入陝北地區的延安後,他們在這個荒僻的黃土高坡上整軍經武、臥薪嚐膽 13 年,最後向蔣介石的部隊展開全面性的反撲,結果是反敗為勝,打得蔣介石率領的國軍各處撤退,這是不是也在「流竄」呢?

再說,如果把蔣介石剿共戰事寫成不朽篇章,那麼主剿的一方怎麼會被逼到小島台灣呢?孩童時代沒有這個邏輯上的推想,長大後完全明白了這是怎麼回事的時候,難免有種被矇騙的感覺,然而卻也被矇騙幾十年了。

紅軍在「流竄」 13 年後有了成果,而國軍在撤退台灣 50 年後沒有反攻大陸,因此在「流竄」的定位上,使我感到相當的好奇和不解。1988 年以後,我年年去大陸,經過多方體會,發覺共產黨最感驕傲的一段歷史就是那段漫長的「流竄」歲月,他們稱「長征」,「流竄」與「長征」是相當對立的動詞,也可說是截然不同的形容語氣,前者代表落魄和失敗的結局,而後者則顯示雄糾糾氣昂昂、勝券在握的表徵,因而大陸人民對紅軍英雄們長途跋涉的歷史,理直氣壯的稱做「二萬五千里長征」。

我在 1992 年以後,在整體的採訪計畫中,有了變化,我想應該拉開零星的「點」的視野,擴充為「面」,也就是要做大格局的整體性實地走訪。有次我在新疆天山的一塊草原上休息時,望著一群駱駝悠閒自由的在山丘上活動,突然又想起日後的採訪規劃,腦中一陣動盪,揚起了重走「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念頭,我急忙的在筆記本留下突發性的構想,至今我仍不解駱駝和長征究竟有什麼關聯?總之,我是兌現了這個願望。

1994 年,我向北京的國台辦提出「二萬五千里長征」採訪申請,這項申請很快得到回覆:「不便接待」。後來我去北京見到國台辦的幹部,又提起長征採訪計畫,他們說,長征的路線如此遙遠,包羅的地方太多,各地台辦人員或許無法做到周全的接待,所以不便同意。

1996 年,我退休了,退休後的第一個心願就是重走二萬五千里長征,我想這次不必打攪各地台辦人員,因為我沒有固定的採訪人物,也不需取得長征資料,我想做的就是走一趟當年紅軍走過的重要聚點,以及重要戰役的位置,如此而已,我比較希望獲得一些來自鄉間農民口述的故事,而這些口語相傳的故事才是最動聽、最真實、也是最感性的。

在實現這個計畫之前,我決定要有屬於自己的交通工具,唯有專用的交通工具,才能看得實在,走得自在,不受時間或空間的限制,於是我動起買車的念頭,如果沒有車,那就不如去參加旅遊團隊,不過,翻閱任何一家旅行社的旅遊項目,也沒有見到「長征」旅遊的團隊,或許,組成這個旅遊團不僅耗費龐大,而且能否找到客源,也是一個疑慮。我在 1997 年的 3 月,做了「長征結伴行」的最後決定,結伴的「伴」就是我老婆,譚輝秋,她是一個勤儉、耐勞的四川女性,也是我這一路走來的最好幫手,她比我小 25 歲。

毛家老屋

經過多次考慮,決定買一輛克萊斯勒在北京生產的吉普車,因為吉普車可以翻山越嶺,不在乎路面好壞。我跑去北京,買得一輛茶色的新車,隨即花了兩天的時間,開返杭州,我們再做一番整理,細看地圖,如果要從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起點出發,那就要到江西和福建的交界處瑞金啟步,但是我想還是先去毛澤東的故鄉,因為從任何一個理由都可認定,沒有毛澤東就不會有「二萬五千里長征」,沒有長征,也就造就不出毛澤東,不管我這種推論是否正確,我就這麼決定了,打理行囊,升火待發。

被我取名為「沙漠風暴」的吉普車上除了行李,還有食物和飲水,甚至連熱水瓶和電水壺也不可缺少,另外還帶了碗筷和一隻泡麵用的大瓷缸。我老婆愛吃零食,出發前一晚又跑到住家附近的小店買了一些水果凍和牛肉乾,還有兩三包各式口味的蜜餞,一夜好睡,天亮即起,兩人吃得飽飽的,出發了。

這天是大陸國慶日已過的第六天,但大陸人對於節慶的喜悅尚未退散,大陸人對「十.一」是相當高興的,不在春節之下,我在路上仍見到很多國慶的牌樓,我想再過 4 天就是 10 月 10 日了,台灣方面不知又是一個什麼局面?不過,可以確信的是,台灣人對這天絕對比不上大陸人對 10 月 1 日的來臨顯得歡欣,很多機關團體,免不了會在門前掛一塊紅牌子,一年也不會拆除,因為逢到 10 月 10 日就在牌子上掛出「歡度國慶」,國慶之後又到了 10 月 25 日,取下「歡度國慶」,換上「歡度光復節」,再過幾天,蔣介石生日到了,再換上「紀念蔣公誕辰」,不到半個月,又要換字了,11 月 12 日出現了「紀念國父誕辰」,再過一個月,字樣再換,換成了「行憲紀念日」,一個牌子用一兩年,牌子早已破損,但慶賀字樣卻維持乾淨,大家這樣敷衍了事的慶祝或是紀念,一年又一年,真是無法和大陸人民的心態相比。

離開出杭州市區後,車子上了國道。大陸的公路分成國道和省級、縣級路面,當然國道比較保養完整,但是一路收費,通過一個縣城必定設有收費關卡。行駛了兩小時,來到江蘇省的蘇州市,一條從上海往南京的高速公路穿越蘇州,我們又繳了 10 元通行費,奔上了高速公路。我的第一站是湖北武漢,其實從杭州到武漢可以穿過江西省也能到武漢,距離雖近,但路面很差,而從南京到武漢則有多條高速路穿插其間,距離拉長了,然而在旅途中卻可免除顛簸之苦。

220 公里的路程只用兩小時就抵達南京,大陸近幾年全力開發高速公路,然而很多司機為了節省高昂的過路費,放棄高速路,又回到坑坑洞洞的老路上去,所以高速路上車輛稀少,正因為車少路好,120 公里以上的時速是很正常的速度,而且大陸的高速公路沿線見不到公路警察,更沒有雷達測速設備,你只要有膽量,高興開多快就開多快,絕對沒有任何顧慮。

在南京住了一夜,次晨通過長江大橋,開上南京到安徽的高速公路,再從安徽轉往湖北,由武漢往湖南的長沙,又是一天的路程。從地圖上了解,毛澤東的故鄉韶山就在長沙附近,但是當我從長沙的高速公路轉向韶山的公路後,又是半天過去了。韶山公路是一條省級公路,整理得很寬敞,比一般的省道要平坦多了,顯然這是受了「主席故鄉」照顧的因素。我在一家小吃店午餐時,老闆娘說,每天都是人來人往,大家都是去主席故鄉,人民政府賺了錢,所以才會把這條路修得完整。後來經過多方探聽,原來這條路是在 1959 年才開始拓建,在 1959 年以前,韶山的民眾想要去長沙一趟,交通相當不便,除了人力車沒有機動車輛,因為鄉間道路狹窄,韶山和外界根本沒有汽車通行。1959 年 6 月,毛主席想回家看看老朋友,地方政府得到北京的指示後,日夜趕工開了一條公路,從此以後,毛主席的故鄉有了公路,後來經過不斷的拓寬整理,變成了現在的旅遊大道。

在這條公路上行駛了半小時,見到在一個岔口旁邊豎著一塊大牌子,上寫:「毛主席故鄉交通警察向您敬禮」,好一個有禮貌的地方;然後又轉入一條狹路,狹路兩邊都是農舍和山丘,推想 1910 年秋天,毛澤東離家外出求學時,只有步行入城,以距離來算,從韶山走到長沙,起碼也要兩天至三天的行程;毛澤東離家 9 年後,母親病故,他返家奔喪,守喪結束,他再度外出,一直到了 1925 年才再度回家,這次回來的目的就是發動農民運動,在那個年代,毛澤東就懂得鼓動農民暴動是最好的造反方式,即使不一定成功,可是革命的大旗卻鮮明的掛起來了。

大約二十分鐘後,一座巨大的毛澤東塑像立在一個公園的正中間,毛澤東的故鄉到了。

這是一個農村,如果以現在行政區來劃分,毛澤東的故鄉就是湖南省韶山縣內的一個村莊,而這個村子在以往必然很落後,否則,為什麼要等到 1959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已成立十年之後,因為毛主席要返鄉才修建一條公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