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序 1
序 2
序 3
序 4
序 5
序 6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書摘 5

作 者 作 品

老大在現場:趙慕嵩卅年採訪實錄
遊走中國(2):前進西藏
微笑的駱駝:古絲路上今之行者
遊走中國(4):沙漠女人的異想世界
遊走中國(5): 悠遊記憶的國度
大哥外傳

歷史與現場

【類別最新出版】
黃旺成的林投帽:近代臺灣的物、日常生活與世界
尼泊爾:不平衡的邊界
在蔣經國日記找到真愛軌跡:揭密強人世界裡的夫妻、親子、情史等獨特生命篇章
鑄劍為犁:賴幸媛的兩岸談判秘辛
被遺忘的中亞:從帝國征服到當代,交織與分歧的中亞近代大歷史


遊‧走‧中國(BC0131)

類別: 歷史‧傳記>歷史與現場
叢書系列:歷史與現場
作者:趙慕嵩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1年01月17日
定價:280 元
售價:221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88頁
ISBN:9571333042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序 1序 2 序 3序 4序 5序 6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書摘 5



  書摘 3

井崗山

其實,如果從史料來推理,二萬五千里長征的真正出發點是在江西省的瑞金縣,但是毛澤東在沒有前往瑞金之前,他在井崗山窩了一段時日,所以共產黨人認為,井崗山應該是決定中國共產黨命運的一塊土地,也正因為這個緣故,我必須登上井崗山,看看井崗山的風水,了解一下井崗山的地理環境,究竟毛澤東在井崗山上碰上了什麼高人,以致改寫了共產黨的歷史?

當然,誘發我登井崗山還有一個因素,那就是受了「三民主義思想教育」的影響,因為在這個體制的思想教育下,我只知道井崗山是一片荒涼的土山坡,山裏窩藏了一群土匪,而毛澤東投入土匪窩,顯然他自己也是土匪的同路人。這是在學生時代深植內心的一種判斷。

大清早六點起床,內心充滿了興奮,因為抱持懷疑了幾十年的土匪窩即將出現在預定的下一個目標。我們在賓館外面的路旁小攤吃早餐,一碗清粥,兩個包子,一碟鹹菜,另外還有水煮蛋,吃飽後,又向老闆討了一壺開水,加入我們的溫水瓶中,同時我又在另隻保溫瓶內泡了茶葉,每天出發前,必須完成這些瑣事,而當年紅軍在長征路上,當然不可能吃到清粥肉包,能夠獲得粗茶淡飯混一天,也就相當滿足了。

老婆指著地圖說,從湘潭出市區就上國道,一直開就到汨羅縣,再從汨羅轉往萍鄉,聽她說得清清楚楚,感覺出她在長征的勤前作業上也是下了不少功夫,老婆手邊隨時不離五本地圖,包括了全國分區圖、全國旅遊圖、司機行駛圖、全國國道分佈圖,以及一本最新的全國高速公路分佈圖,所以走到什麼縣城,她就翻閱那本地圖,同時也比對縣市地圖,因為功夫下得深,我只需按照她的指示開車,絕對不會發生重大差錯,當然偶爾也會在開進一個城市後,發現走過頭了,但不能怪她,因為城市在進行改道工程,地圖出版時,改道工程尚未進行,她看地圖頗有心得,有時和朋友聊天時,談到任何一個省市,她都能談得詳盡不漏,朋友們也說,憑著我老婆對全國地理的了解情況,到中學去教地理課應該不成問題。

離開萍鄉後,路面開始轉壞,老婆說,現在就要進入山區了,井崗山已在眼前,現在是午後兩點,路面不但出現緊密彎道,氣候也轉變了,望過去,只見山區中有了團團濃霧,這就是井崗山。

這是一條氣候不穩、道面狹窄的山路,但是道旁卻有不少道班工人在維修路面,由此可知通往井崗山的公路必然有它的重要性,必然有不少政府領導人物經常往來於井崗山。我下車和一名工人聊了幾句,他說,現在井崗山已經成了重要景點,凡是想到山上走一趟的客人,就得沿著窄路上山,路面雖然還沒有舖上柏油,但保持路面完整就是他們的責任。

霧大視線不良,車子的喇叭偏偏失靈,因為每逢在轉彎口上,我習慣按喇叭,可以警告對方來車,剛買的新車卻出現喇只不響狀況,也是嘔人,只好速度更慢,在這種陌生山道上開車,不得不小心謹慎。

走在這條上山的碎石路上,我想起毛澤東來井崗山時,根本無路可行,也可能只是一條羊腸小徑,毛澤東就是在坎坷難行的山道上,非常落魄、非常緊迫、非常飢餓的情況下,一步又一步的上了井崗山。他為什麼想到井崗山呢?因為在毛澤東的情報中,認為在人跡稀少的井崗山還沒有被國民黨佔領,他可以利用井崗山整編部隊,教育農民,再做下一步的計畫。

毛澤東憑著這層構想,在 1927 年 9 月 8 日離開了他的故鄉湖南,而他離鄉背井的重要原因就是他領導的「秋收起義」失敗了,這次起義在國民黨的史料中寫成「毛匪引發的兩湖農民暴動」,不必再去考究是「起義」或是「暴動」?總之,毛澤東是失敗了,他必須接受失敗的事實,清點人數後,估計跟在身旁的還有四百人,這天是 9 月 18 日,毛澤東帶著殘兵敗將,從湖南東部的鄉村小道轉往文家市,9 月間,氣候宜人,但是四百人的隊伍走在道上,卻是無精打采,因為糧食短缺,已經三餐不繼,毛澤東鼓勵大家,到了文家市就可獲得補給,起碼可以好好的休息幾天。走了三天三夜,來到文家市,雖然在文家市遇上少許的共產黨部隊,但是這支部隊也是自顧不暇,面對毛澤東的四百名兵士,也是無能為力給予協助了,毛澤東原本就沒有抱著什麼希望,他的目標是井崗山,於是在文家市小作停留後,又開始了登山行軍。

在文家市停留期間,毛澤東在一所學校內曾向他的士兵高喊口號:「我們一定要革命到底。」那些士兵早已餓得懶洋洋的癱在地上,也沒有人去理會毛澤東,毛澤東也不在乎,他的腦子裏就是井崗山,自認為到了井崗山必然又有一番作為。我一邊思索當年毛澤東的心態,一邊在左彎右拐的山道上緩緩前行。午后四時許,天候更差,霧氣加重,速度也就更慢了,在距離山底還有一段行程時,在山岰中見到一塊平坦的場子,我下車休息,同時也可藉此仔細觀賞井崗山在濃霧籠罩下的面貌,場子邊上有幾個擺攤的小販,賣些茶葉蛋和烤蕃薯,我買了兩隻茶葉蛋,也藉著這個機會和小販搭訕,我經常利用這種機會和當地人閒聊,也只有運用這種方式才能聽到很多故事。

賣蛋葉蛋的老大娘說,現在的井崗山日子好過了,每天都有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有了遊客就有生意,我發現場子旁豎著一塊石碑,上寫「黃洋界保衛戰勝利紀念碑」,我問老大娘保衛戰是哪場戰役?她說這個地方就叫黃洋界,距離山下還有 30 公里,保衛戰是朱總司令打的,因為打了勝仗,所以後來豎起這塊石碑。老大娘顯然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含混的一筆帶過,我也沒有很留心深究戰役的全部過程。我倒是比較注意毛澤東來到井崗山後的日子是怎麼過的?我又問另一位老先生,當年井崗山是怎麼一個模樣?老先生也是會聊,他說如果要問紅軍革命期間的井崗山,那就從他的上一輩談起,他聽說他的父親、伯父們談起毛主席和朱老總在井崗期間,山上的耕地很少,因為井崗山的土質很差,根本不適宜下種子,除了種植土豆和玉米,沒有什麼糧食好種,一直到新中國成立了,井崗山才有人上山開發,山下也成了一個城鎮,日子就過得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