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文學小說書籍基本資料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線 上 試 閱

目錄 1
目錄 2
中文版前言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書摘 5
書摘 6
譯後記 1
譯後記 2
譯後記 3
譯後記 4
書評1
書評2
書評3
作者專訪

作 者 作 品

我的世紀 圖文典藏版
蟹行
消逝的德國人

譯 者 作 品

蟹行
我的世紀 圖文典藏版

文學小說

【類別最新出版】
故鄉無用
故鄉無用(首刷限量 馬尼尼為手繪印簽版)
假面的告白
巴奈回家:凱道.二二八公園的二六四四天
牛仔很忙:歐.亨利短篇小說精選(精裝版)


我的世紀(AA0056)
Mein Jahrhundert

類別: 文學小說
叢書系列:大師名作坊
作者:鈞特‧葛拉斯
       Guenter Grass
譯者:蔡鴻君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0年06月16日
定價:320 元
售價:253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496頁
ISBN:9571331546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目錄 1目錄 2中文版前言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書摘 5書摘 6譯後記 1譯後記 2譯後記 3譯後記 4書評1書評2書評3作者專訪



  譯後記 2

這次聚會自然也受到德國媒體的關注。 1999年 3 月 30 日的《哥廷根日報》在頭版版面提示欄目中以襯底粗體字「葛拉斯——中文」提示讀者閱讀文藝版對這次活動的專題報導:「關於義和團起義,來自中國的蔡鴻君可以提供重要的細節,但是當鈞特.葛拉斯在他最新的長篇小說《我的世紀》裏寫到 Mousse au chocolat (法式巧克力甜點)、 Pflumli (李子酒)、Kalbsgeschnetzeltes (切成小塊的小牛肉)時,這位中國人則需要得到歐洲同行們的幫助。……每一位譯者都必須克服不同的難題,歐洲的背景給來自韓國的金亨起帶來了最大的困難 ……而正在將該書譯成加泰隆語的皮拉爾.艾斯特里希則認為最困難的是各種不同的方言。」3-SAT 電視臺以及全德性的報刊《時代》周報、《焦點》周刊、《明星》周刊等都作了報導,因為葛拉斯正巧坐在筆者和韓國譯者金亨起先生之間,因此我們兩個譯者也非常榮幸地多次被登上了德國報刊。由高莽先生根據照片以傳統中國畫技法精心繪製的葛拉斯肖像畫掛在會議室的牆上,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吸引了不少譯者在此前留影。有位記者抓拍了一張作家站在這幅畫像前回答提問的照片,後來被登在德國最大的時事周刊《明鏡》上面。高莽先生已經為近百位中外著名作家繪製了肖像畫,絕大部分還有作家本人的題詞。受高莽先生之託,筆者請葛拉斯先生在畫上題詞,他略微遲疑後表示需要考慮一下。在翻譯研討會的第三天,葛拉斯將《我的世紀》的第一句話「我,替換了我的」,題寫在自己的肖像畫上。告別的那一天,來自世界各地的譯者同操一種語言與葛拉斯夫婦話別祝福。短暫的相聚為我們每個人留下了令人珍惜和難以忘懷的記憶。

筆者作為葛拉斯作品的中文版代理人,早在 1998下半年就從 STEIDL 出版社得知葛拉斯即將出版新作的計畫, 1999 年 2 月 5 日收到出版社寄來的長條校樣,有幸成為讀到這部新作的第一個中國讀者。在 3 月下旬的德國萊比錫國際圖書博覽會期間,葛拉斯首次朗讀了《我的世紀》的部分章節。《我的世紀》正式銷售的日期定於 1999 年 7 月 21 日,同時推出兩種版本:即 32 開本的文字版和大 16 開本的插圖版,插圖版中的 100 幅配合故事內容的彩色水彩畫全部由作者本人繪製,葛拉斯年輕時曾立志以繪畫為終生職業,上過藝術學院,他的版畫、水彩畫、雕塑作品均屬專業水準,舉辦過多次個人畫展。文字版首版印了 10 萬冊,立刻成為德國文學類十大暢銷書之一,在瑞典科學院宣布將 1999 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葛拉斯之前就銷售了近 20 萬冊,這一消息發布之後,該書的銷量飆升,曾經有好幾周排名第一,以後徘徊在第三位或第四位,到年底為止銷售量已經超過 40 萬冊。《我的世紀》瑞典文本是在 1999 年 10 月出版的,在僅有八百多萬人口的瑞典售出了 16,000 冊,這本書在義大利、西班牙、荷蘭、英國、丹麥均曾排名文學類暢銷書榜第一位或第二位。《我的世紀》的插圖版也很受歡迎,並且因出版社印刷能力的限制曾一度脫銷。

《我的世紀》這本書,從體裁上來說,很難將其準確歸類,作者本人稱之為「故事集」, 從1900 年到 1999 年每年一章,以「我」的口吻,或者透過當時的對話、書信、廣播等形式,回顧或者記錄了一百年來在德國發生過的或者與德國有關的重大歷史事件以及似乎不太重要的事情,涉及政治、軍事、科技、文化、體育各個領域,試圖從不同的角度向讀者展現一幅20 世紀德國的全景圖。作者在翻譯研討會上對譯者們說:「《我的世紀》這本書是否對讀者要求過高?普通的德國人會有許多地方讀不懂。這本書促使老年人回憶,也讓年輕人從歷史中有所得到。我自己認為,這本書的前半部分是歷史,後半部分是後果。這本書裏有我自己的經歷,也有對德國政治、歷史、文化、技術、體育的直接或間接的思考。」的確,書中涉及到德國的許多歷史人物和真實事件,其背景之複雜大大超出普通讀者的知識範圍,尤其是因為作者有意在文中隱去了很多當事人的名字,德文原著裏又沒有任何注釋,因此就連很多德國讀者也很難完全讀懂,對於外國讀者,尤其是非歐洲國家的讀者,困難之大,可想而知。但是,由於每章篇幅很短,文體各異,個別年份整章從頭到尾幾乎就是一句話,如果按習慣做法在正文中加注釋,勢必破壞敘述的連貫性,所以作者多次重申反對外文版在正文中加注釋。因此,歐美的一些外文版本乾脆放棄注釋,亞洲的一些譯者在徵得作者的同意之後,借助各種資料,根據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和各國的實際情況,選擇了在正文之後增加注釋的做法,這樣,讀者可以先讀完正文,然後再通過參考注釋增加對作品的理解。

在對歷史事件的選取和安排上,可以說,作者是煞費苦心的。他根據歷史顧問米舍爾提供的資料,選擇了他認為合適的歷史事件並且加以仔細研究,按照他自己的話來講,「沒有一頁沒有研究過出處」,許多細節均以事實為據,不少人物還是作者本人熟悉的,即使在書中沒有引用歷史人物的原話,也都是根據他們的作品剪輯組合的。每章涉及的歷史事件雖然發生在該章標明的年份,但是作者並沒有按照事件發生的時間順序來敘述編排,而是根據歷史事件之間的相互關係,或提前或推後,或在一年裏敘述前後相隔長達數十年的相似的事件,透過在敘述中提到的其他事件和有關人物,向讀者作出提示,時間跨度雖然很大,但是在內容上卻前後呼應,相互映襯,讓歷史自己「證明自己是反芻動物」,或者將一個歷史時期分成幾段,比如,透過瑞士某研究所的女工作人員在 60 年代中期安排反戰作家雷馬克和美化戰爭的作家容格爾之間的一次見面,讓這兩位對戰爭持截然不同觀點的作家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追述了從 1914 年到 1918 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又讓一個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前戰地記者回憶 1962 年二月的一次戰友聚會,轉述了這些前戰地記者在 1939 年到 1924 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各自當年所在的戰場上目睹的重要事件, 60 年代後半期,大學生們從要求進行高校制度改革發展成為要求進行政治和社會變革,進而成為一次對聯邦德國戰後的文化思潮、政治制度、社會發展影響很大的政治運動,史稱「大學生運動」,「 68 年」成為這一運動的代名詞,作者安排一個如今已經成為日爾曼語言文學教授的「激進的六八分子」,在時隔 30 年後的一堂「風平浪靜的討論課」上,由講課內容產生聯想,反思了自己在 1966 年到 1968 年期間的迷惘和轉折,這三組由好幾章敘述一個歷史時期的編排在書中顯得十分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