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 1
推薦序 2
推薦序 3
引言 1
引言 2
引言 3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書摘 5

譯 者 作 品

明日引擎:以創意與研發贏得未來
數字的陷阱:解開 12 個數學的迷惑
隨機的致富陷阱:解開生活中的機率之謎
IBM風雲再起
比爾蓋茲教你透視微軟

科學

【類別最新出版】
小蟲大哉問:自然生態的科學探察與人文思考
未來自然史:生物法則所揭示的人類命運
有點噁的科學:尷尬又失控的生理現象
衝破慣性:善用分子心理行為法,治好你的3分鐘熱度
被蒙蔽的視野:科學全球發展史的真貌


富裕之路(BE0087)
The Wealth of Man

類別: 自然‧科普‧數理>科學
叢書系列:NEXT
作者:彼得‧傑伊
       Peter Jay
譯者:盛逢時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1年08月20日
定價:300 元
售價:237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44頁
ISBN:9571334545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 1推薦序 2推薦序 3引言 1引言 2引言 3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書摘 5



  引言 1

或許沒有任何一個故事,能比人類的進化更引人入勝。因為它包含和其他物種的生存競爭、與環境互動和自然淘汰。亙古以來,人類孜孜不倦地追求子孫繁衍,在自利基因的刺激下,克服生存威脅,才在今天能憑藉智力取得一席之地。

人類努力改善物質生活的過程同樣叫人稱奇,而物質生活或許可以簡稱為財富或福祉。事實上,這是同一個故事中的部分情節,而人類能在進化的豪賭中成功,這絕對和他們是經濟動物有關。

在整個故事中,追求經濟利益的情節顯得十分突出,不管是個別行動或集體行動,人類主體都非常不同,也超越物種或染色體組所能解釋的範圍。遺傳學和他們研究的大自然一樣,「關心整個類型,不關心個別生命」,但在歷史學家眼裡,個別的男女才是主角。對經濟學家來說,個別主體既是整個過程的唯一最終受益人或受害人,也是整個過程能夠運行的主發條。不管是受到市場力量看不見的手所引領,還是被比較明顯的政治力量所左右。

經濟情節之所以顯得突出,也因為它涉及的學門屬於歷史和經濟學,而不是生物學、遺傳學或心理學。但以上兩種方法相互重疊、彼此借用,目前也可能正匯流合一。基本上這表示它們是透過不同的透鏡或不同的焦距觀察事件,看到的不是我們用來在天擇過程中奮力求生的基因,而是人類如何工作、生產、累聚、儲蓄、投資、交易、擁有及發明。以及在更深層面的組織、管制、統治、政治角力、立法、判決、教化、塑造意識形態、創立理論等情況下努力奮鬥以求生存。並以不同的方式,讓自己更成功的創新能夠得以留存。

人類財富的故事就是一部經濟史,談的是約一萬年到一萬五千年以來,本來不是特別重要物種的人類,與其他更大、更強的物種爭奪地球上的果實和生存空間,但現在卻堂堂邁入西元後第三個千禧年。

就我們所知,西元前八千年,在歐洲進入中石器時代左右,地球上的人口可能有六百萬人,遍布各個大陸,包括澳洲和美洲,但南極洲沒有人類。他們形成小群落住在一起,每個群落可能有六個家庭,舉凡吃的、穿的、遮風避寒等基本需求,都直接取自大自然。出生時,他們預期可活三十年,但如果活到三十歲,又預期可以活到六十歲。

除了少數粗糙的工具、寶石和衣服,他們別無財產──沒有積蓄、不留遺產、不用金錢,而且除了自己的群落,極少與其他人定期交易。以今天的語彙來說,他們的生活水準只能勉強溫飽,但是否像十七世紀英國哲學家霍布斯(Thomas Hobbes,1588─1679年)所說的那樣惡劣、貧窮、野蠻和匱乏,則仍有爭議。史塔夫里爾諾斯(Leften Stavrianos)甚至指他們過著與大自然融合為一體的田園生活,每個星期只勞動(狩獵和採食)二十個小時,悠閒舒適。更叫人艷羨的是,沒有現代生活中的犯罪和其他各種困擾。但這個看法和貝勒姆(Larry Barham)最近的發現有所牴觸。貝勒姆是布里斯托爾大學的洞穴考古學家,曾經研究一萬兩千年前狩獵採食社會存在切德峽谷(Cheddar Gorge)的證據。根據 1980 年代挖出的成人和孩童骨骸,他表示「所有的骨骸都有整齊的刀切痕跡,這是英國首見的野蠻行為明證」。

今天我們的生活大不相同。全球人口已經超過六十億人,是一萬年前的一千倍以上,可是生存的空間仍大致相同。依全世界的平均值,現在不論男女,都可望活到六十五歲以上。約半數的人住在大城鎮,文明昌盛,必需品和奢侈品須經過耕耘、提煉、生產和分配等一長串過程才能獲得。我們利用金錢進行交易,而大部分的錢是靠專業分工賺來的。富裕社會中的一大群人、或者低度開發經濟體中有錢人的少數,其生活水準都是中石器時代的祖先無法想像的。每個星期一開始,我們往往在短短的時間內,我們就能賺到維持溫飽所需的收入,其餘時間賺的錢則是多餘的。

換句話說,人類生產力提高的速度,遠遠超過人口成長的速度。在這些無法用數字來證明的事項──知識、藝術、科學、醫藥、駕馭大自然、統治、社會發展、是非的認知,以及我們引以為豪的「文明」上,我們都認為自己已與一萬年前的人類不可同日而語。我們自居為萬物之主,掌控本身和其他所有物種的命運,分配地球上豐富的資源和調整稀少的資源,君臨我們所征服的王國。

不過人類「進步」的故事不是一條毫不間斷的直線,「經濟進步」也非如此。這個故事目前的結局,可能只是一篇更長或不一樣故事的第一章結束而已。人類的經濟進步時冷時熱,有時被漫長的停滯期打斷,有時則會倒退,並且經常陷入絕境。

進步背後的驅動力量是經自然淘汰後,讓可行的創新留存下來,加上看不見的手在正確的情況下,引導個人所好投入社會目標的完成,或者造福一大群人。但以上兩種情形都不重視倫理道德,也漠不關心個人的幸福和社會的正義。進步的果實分配呈現兩極化,而且普遍日益不均,部分原因是富者越富,而貧者仍在原地踏步。

在這個引人入勝的故事中,天才的遠見經常遭到極端愚蠢的抵抗,並且形成巨大的謎團:它是如何和為何發生?有哪些決定性的時刻和成就?進步之路為何那麼崎嶇不平?進步有單一的祕訣嗎?和科學或社會、知識或態度、運氣或政策、氣候或人種、文化或結構有關?答案可以在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或人口統計學中找到?或者必須訴諸哲學、藝術、宗教尋求答案?我們終於可以繼承而且擁有地球?享受這個祖傳產業時,道德和實務上有哪些限制?我們是最適者生存下的產物,而且應該繼續如此?

幾乎從人類開始思考以來,這些問題就縈繞在歷史學家(包括經濟史學家)腦海裡。

【一個世紀前的樣貌】

馬歇爾(Alfred Marshall;1842─1924 年)於 1890 年所完成的經典名作《經濟學原理》(Principles of Economics)中,在引言之後立即劃出兩幅素描。其一和自由企業及一般經濟自由的成長有關,另一幅和經濟科學的成長有關。它們並非有系統的歷史,目的只是指出經濟結構和經濟思想一路行來的一些里程碑。

雖然在後來的版本中,這些素描退居附錄,卻能一窺這位偉大經濟學家的思想,了解經濟變遷和發展的真正起因。十九世紀末,在馬歇爾生活年代中的「經濟結構」素描,以大膽得叫人屏息和縱橫古今的方式,暢談人類的整部經濟史,而其源頭是「我們發現野蠻人的生活受制於習俗和一時的衝動,極少為自己開創新徑,而且從來不預測遙遠的未來,也很少為立即性的未來做準備。儘管受習俗約束,他們還是在一時興起下反覆無常,有時願意面對最艱難的挑戰,卻沒辦法長久穩定工作」。

一般公認馬歇爾是「經濟科學」之父,他所描繪的畫面,明顯根據達爾文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觀念。用到經濟史上時,人種(races)所扮演的角色,和物種在生物學中扮演的角色相同。馬歇爾在談到「生物學和經濟學相互欠債」時指出,「達爾文從馬爾薩斯(Malthus)的歷史觀借用『奮鬥求生』的概念〔達爾文後來採用史賓塞(Herbert Spencer)的『最適者生存』一詞〕。」馬歇爾又表示,「從此以後,生物學已經還清了債務。兩個學門間的類比終於建立起自己的地位,可用以說明自然法則和道德世界之間的行動,基本上為單一性質。」他說:「這在經濟學中獲得明證,因為依照奮鬥求生法則,最適合從環境中獲取利益的有機體才能夠繁殖。」馬歇爾辯稱:

長期而言,奮鬥求生的結果是,最願意犧牲一己,以求整體利益的人種才能夠生存下去,因此這些人種整體而言最能善用環境。除了一些重大的例外,這些人種會生存下來並居於主宰地位,而且其中最優秀的素質會發展得最為強大。

馬歇爾的「人種」概念顯然和基因無關,因為他說:「人種素質本身,主要是在遙遠的時代由個人的行動和實體主張造成的,」以及「使某個人種在和平與戰爭時期強大的習俗,往往源於一些偉大的思想家。他們解釋和發展出這個人種的習俗和規則。」在本書討論過程中,馬歇爾的「人種」概念是人類經濟史一劇的主角,它和藍迪斯(David Landes)探討為什麼有些國家那麼富有,有些國家卻那麼貧窮時,拿「文化」進步的概念為主要解釋工具,其兩者之間並非只是重疊而已。

馬歇爾補充說明,「如果氣候對生命力不利,那麼人種素質也幫不上忙。大自然的恩賜、土地、水和天空,決定了人種的工作特質。」這方面,他的最廣義概念在某種程度內也得到藍迪斯的證實。藍迪斯檢視了各種證據後做成結論,認為「氣候欠佳的地方,生活充滿危險、貧困、野蠻。人們所犯的錯誤,不管本意多良善,都會因大自然的殘酷而雪上加霜。連好的想法也會遭到懲罰。難怪這些地區始終窮困;其中許多地區更是日益窮困,」但藍迪斯也警告,「把地域看成宿命是個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