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 1
推薦序 2
推薦序 3
引言 1
引言 2
引言 3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書摘 5

譯 者 作 品

明日引擎:以創意與研發贏得未來
數字的陷阱:解開 12 個數學的迷惑
隨機的致富陷阱:解開生活中的機率之謎
IBM風雲再起
比爾蓋茲教你透視微軟

科學

【類別最新出版】
小蟲大哉問:自然生態的科學探察與人文思考
未來自然史:生物法則所揭示的人類命運
有點噁的科學:尷尬又失控的生理現象
衝破慣性:善用分子心理行為法,治好你的3分鐘熱度
被蒙蔽的視野:科學全球發展史的真貌


富裕之路(BE0087)
The Wealth of Man

類別: 自然‧科普‧數理>科學
叢書系列:NEXT
作者:彼得‧傑伊
       Peter Jay
譯者:盛逢時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1年08月20日
定價:300 元
售價:237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44頁
ISBN:9571334545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 1推薦序 2推薦序 3引言 1引言 2引言 3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書摘 5



  書摘 3

【農業革命】

大約從一萬年前起,兩項劃時代的發現促使人類經濟開始徹底改頭換面,其中至少一項很可能是女人發現的。這項發現便是耕作:計畫性播種、除草、防護、收割特定的作物。人類到底如何能有這項突破,以及動機為何,歷史學家並沒有一致的見解。冰河時代結束後,氣候的變化至少使得近東和中東變得較為暖和及潮濕。但在一萬一千年前到一萬年前之間的一千年內,天候乾燥得多,有利野生植物的條件不再存在。在此同時,以及歐亞地區的另一邊,大型獵物日益稀少,人類可能不得不另尋替代食物。耕作觀念的興起,最可能的原因是採食野生植物的人,經由觀察大自然和進行實驗而引發。家庭成員日益依賴新的食物來源,也可能有強化作用。這個變化和人類逐漸採用定居的生活風格,以及人口的成長有密切的關係。

這段期間內,定居、耕作、人口趨勢間的互動關係可能如下所述:狩獵、採食社會的人口成長很低或毫無成長,但是人類擴張進入適宜居住的新地區,並形成新的聚落和社群時,本身可能成長也確實成長了(一萬兩千年前每一萬人之中,每年增加不到一人)。有些社群位於早期貿易路線的兩邊、擁有絕佳的漁場,以及氣候和土壤條件很好,能夠供應充沛的蔬菜等食物,而且生活必需品不虞匱乏,所以不需要遷徙。這些有利的環境,讓一些社群確實定居下來,享受安居樂業的生活方式,家庭規模變大了,也有了永久的家和其他設施。其中一些人開始注意到若干植物的天然習性,尤其是小麥,並且發現如何藉播種、除草、灌溉和選種來種植。近東地區的天氣變得越來越冷和乾燥時,這些社群被迫加強耕作以養活已經定居的社群,因為他們不願重回遊牧生活,而且就算要重回那樣的生活,能力也不如從前。耕種因此成了非做不可的事,而不只是生活上的點綴而已。從事耕作之後,食物的產出增加,能夠支持已定居社群喜歡的生活方式,也促進了人口的成長,自然也吸引尚未轉成農業生活、數目更多的狩獵者和採食者群體。依達爾文的天擇理論,新的經濟體系因此擴散開來,因為這麼做的人比沒有這麼做的人更能生存和繁榮。

兩件事促成約一萬年前開始的農業革命,耕種只是其中之一。另一件事是馴養動物,以協助人類的經濟需求,並做為食物來源。牠們本身也可當做原料,或者用於拖拉貨物、看守、擠奶、作戰、狩獵、成為寵物。但這件事也許晚了一千年才出現,而且男人可能更積極地加入女人的行列。經驗證明只有少數大型(超過一百磅)動物適合馴養,原因可能是極少的物種才具備所有必要的特質:

◆ 牠們必須是草食性動物,因為肉食性動物每單位可被食用的肉需要耗費較多的食物。狗是雜食性動物,但通常不養來吃。養貓更不是為了當成食物,而是用來捕食害獸和當寵物。

◆ 牠們必須成長得夠快,好讓農民在合理的期間內獲得報酬。

◆ 牠們必須願意在禁閉的情況下繁殖。

◆ 牠們不可能殺害養飼主(要不是如此,河馬的奶汁十分充沛)。

◆ 牠們不會在企圖逃脫時傷害自己。

◆ 牠們必須具有社會結構,例如喜歡群居,便於人類引導和管理。

在一百四十八種看起來合格的大型哺乳動物中,一百三十四種因缺乏其中一項或多項特質而不適合,剩下的便是所謂的「五大」(綿羊、山羊、牛、豬、馬)和「九小」(單峰駝和雙峰駝、驢、駝馬、馴鹿、水牛、犛牛、兩種現已絕種的古代野牛。這些動物都在一萬年前到四千五百年前被人馴養,此後沒有再加進新的物種。而稍早前的一萬三千年前,狼曾被養成狗。
耕種土地和畜養食用與實用動物的雙重革命,使人類養活自己及供應所需的原始體系改頭換面。產生的影響是人類從實體環境獲取的能量(食物、飲料、燃料、動物的體力)增加了好幾倍,為兩個重大的策略性結果奠下基礎:

◆ 有足夠的糧食養活急速大幅增加的全球人口。

◆ 創造出剩餘物質,有更多的能源用於人類其他活動,也有更多的食物供應從事這些活動的專家,進而促使文明誕生。

就我們所知,農業革命首見於「肥沃新月」。「肥沃新月」從波斯灣口呈弧形往西北延伸,經底格里斯河北邊的高地,然後往西和往南經土耳其南部和敘利亞西部,穿越黎巴嫩和以色列,到亞喀巴灣(Gulf of Aqaba)的源流。但不是只有這個地方才有農業。中國(九千年前)、中美洲(五千年前)、南美洲安地斯山脈和亞馬遜河盆地(五千年前)、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四千年前)、東南亞(年代不可考,介於九千年前到三千年前之間)都各自發展出富有創意的農業。散布全球各地的單一物種,各自出現類似的事件,與我們對現代人類的看法不謀而合。現代人類度過了最後一次冰河時代,腦子有了新的變化,並且發展出語言和突出的適應能力,開始著手克服環境,讓自己的成功更上一層樓。其方法是擴增本身的數量,或者增進個人的控制力量、舒適度,以及財富(這個名詞開始往前推進)。簡言之,一等到大地提供了第一個大好機會,這個經過改良的物種便開始實現自己的潛力。

但是關於這件事情如何和為何發生,我們千萬不要抱持目的論。換言之,不要假設或以為它會發生,是因為人類意識到有機會追求經濟進步,因而努力掌握利用機會。大體來說,人類的事務不是這麼進行的,正如達爾文和史密斯後來各以「天擇」和「看不見的手」等不同方法,費盡心思解釋的那樣。宏觀上的變化並不是由有意識的設計和意圖所造成的,是在人類的智慧和相關的社會學進步到人能意識這些變化,而且至少能夠夢想去影響它們之後,才會發生的。後冰河時代、新石器時期的農業革命,並沒有立即改善生活水準。我們可以推測每個人都會去做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事,但對許多人來說,新的食物生產方法顯然代表飲食條件惡化。農業革命似乎結束了銀行上下班時間,開啟了工作負荷沉重的新頁。人類史前時代和之後的歷史上,大部分人從此一直這麼過日子。

農業會逐步取代狩獵和採食,成為人類主要經濟活動的真正力量,並不是人類刻意造成的。我們已經見到野生食物(尤其是可獵捕的動物)的供應減少,而且最近在太平洋島嶼有許多證據顯示,只有在人類滅絕了海中和陸上的動物與鳥類之後,他們才會轉向較為費力的方法,去飼養雞隻和耕種作物。其次,氣候的變化對穀物生長大有助益。這些穀物本來屬野生,現在卻能大量採收,過了一段時間,自然成為「肥沃新月」等地、人類首次自行栽種的作物,如小麥和大麥。大自然供應的穀物激勵人類發展出各種技術,如收割、去殼和儲存穀物的方法,進而孕育出栽培這些穀物的方法。再者,人口成長之後,對食物的需求也跟著上升,因此需要生產更多的食物。而人口成長代表農業生產力提高,使得供應量增加,形成自發性的循環。當然了,農業生活導致人們聚居日眾,在數量上就足以壓倒與他們發生衝突、力量分散的狩獵者和採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