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西洋史書籍基本資料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黃仁宇序
呂芳上序
書評
前言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書摘 5
書摘 6
書摘 7
書摘 8
書摘 9
書摘 10
書摘 11
書摘 12

作 者 作 品

珍藏二十世紀:(精裝本)

譯 者 作 品

珍藏二十世紀:(精裝本)

西洋史

【類別最新出版】
最後的使團:1795年荷蘭使團和一段被遺忘的中西相遇史
反事實歷史小說:黃錦樹小說論
英國史
35個影響歷史的關鍵大事(暢銷新版)
游牧的歷史:塑造我們世界的流浪者


特價書(不再折扣)

珍藏二十世紀(BC0106)──(平裝本)
The Century

類別: 西洋史
叢書系列:歷史與現場
作者:彼德.詹寧斯、陶德.布魯斯特
       Perter Jennings , Todd Brewster
譯者:諶悠文、李玉琴、李月華、劉蘊芳、蕭羨一
出版日期:1999年02月06日
定價:1500 元
售價:990 元(約66折)
開本:菊8開/平裝/600頁
ISBN:9571328316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黃仁宇序呂芳上序書評前言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書摘 5書摘 6書摘 7書摘 8書摘 9書摘 10書摘 11書摘 12



  書摘 12

第十二章:科技新紀元(1989~1999)

零點過後幾分鐘的一個深夜,在巴黎艾瑪廣場附近隧道停留的人都記得一聲轟然巨響,然後就像被捕獸器抓住的野獸發出的一聲哀嚎,彷彿一根針劃過一張老舊唱片發出高音 C 的音調。接近隧道的觀光客仔細查看,發現一輛黑色賓士撞得面目全非。前座司機顯然已經氣絕,他全身壓在方向盤和扭曲變形的喇叭上。那就是高音 C 聲音的來源。可是車上乘客生死不明,而他們的生死使這起車禍成為歷史大事。

救難人員花了一小時鋸開車體,從後座救出一名金髮女子,小心翼翼地把她送到三哩外的醫院。最早的報導說她只是手臂折斷,有一些割傷,可是那只是在拖延正在蘇格蘭北部渡假的兩位英國小王子獲悉此一悲慘事實的時間。威廉和哈利兩位小王子被父親從睡夢中喚醒,得知母親車禍身亡的噩耗。不久之後,全世界與兩位小王子同聲哀悼,黛安娜王妃的喪禮也許是人類史上對某個人的辭世舉行的最大悼念盛會。

黛妃能夠獲此待遇非比尋常,畢竟她不是國家元首,也絕對稱不上女英雄。她以前不是,以後也不會是。她與查爾斯王子的一段童話般戀情,從 1981 年向全球轉播的世紀婚禮,演變成今日英國小報熱炒的混亂與不堪,充斥婚外情與嫉妒的變調音符。

黛妃身亡時,距離英國法院宣布她與查爾斯離婚生效還不到一年。她的離婚粉碎了世界各地許多女性的幻夢,黛妃舉世知名,她的知名度將比她與皇室的關係更歷久不衰是可以確定的。查爾斯挑選了一位迷人的王妃,也許他選得太好了,幾乎從世紀婚禮舉行的那一刻開始,黛安娜就擄獲英國人民的心。英國人民對她的崇拜,現任女王或其他皇室成員都望塵莫及,即使黛妃婚姻觸礁,他們的愛慕之意未曾減少。

黛妃車禍發生後數日,響起一片惋惜聲。黛妃與男友多迪.法耶德的座車是被狗仔隊追逐而高速疾駛入隧道,導致許多人,包括黛妃的弟弟都說,是媒體捧紅了黛妃,也是媒體殺了她。可是此一說法忽略了一個事實:駕著法耶德的賓士車疾馳巴黎街頭的司機是酒後駕車。他的判斷力可能很快,可是已經受到酒精傷害。更令人感興趣的是,外界盛傳車禍當時黛妃業已懷孕,而且有陰謀論說他倆的死,是因為有人不想看到英國王位繼承人有信奉回教的同母異父的阿拉伯人弟弟。不過這些都只是傳聞,或許是人們對這起噩耗感到悲傷、無法置信,而想運用想像力來求取心理的平衡。

在倫敦,超過 100 萬人夾道目送她的靈柩離去,他們對靈車拋擲鮮花,不停啜泣。靈車後面的隆重送葬隊伍,最前面的是黛妃的男性親人──她的前公公、前夫、兄弟、及兩個兒子,然後是黛妃生前支持的數百名慈善團體代表,有些還坐著輪椅,他們每一個人都在昭告世人,這名有錢的女子肯定並協助許多不幸的人:愛滋病患、麻瘋病人、乳癌病患、以及誤觸地雷的受害者。天主教修女德蕾莎一生奉獻給「窮人中最貧窮的人」,她死後一周,人們才注意到,她才是窮人「真正」的僕人,一如她所說:「致力於疼愛窮人,因為其他人都在疼愛富人」。不過戲劇自有其短暫的邏輯,而黛安娜的離去則是較為壯麗的戲劇。

英國肯辛頓宮放滿了悼念黛妃的花束與卡片,形成一片花海。

這場葬禮是自 1965 年英國向前首相邱吉爾致上最後敬意以來的最盛大喪禮,可是邱吉爾死時並未有衛星直播,把畫面傳送到世界各地。好幾 10 億電視觀眾見證的黛妃葬禮是近 10 年來網路上的大事,比辛普森殺妻案更盛大。只要想到一個青春美貌的生命香消玉殞,就令許多原本應該不會關心一個 35 歲英國離婚名媛境遇的人感傷落淚。不然如何解釋美國東岸數千萬人被鬧鐘喚醒收看葬禮轉播,以及全球許多與英國皇室無關的人熬夜盯著葬禮的連續報導?

對有些人來說,那一周的電視節目彷彿是一部密集播出的迷你連續劇,日後若有人憶及節目的扣人心弦,還可能會覺得有點反應過度了。網路上也很悲情。不過當鏡頭出現棺木上的白玫瑰,以及旁邊一張寫著「給媽媽」的卡片,很難不令人落淚。黛安娜可能盛名在外,不過她終究是個母親。

本世紀之初,就以一個儀式開始,現在覺得又到了吟誦退場讚美詩的時刻。同樣寂靜街道,同樣的「馬蹄答答聲」,同樣的「軍刀揮動聲以及馬鐙嗒嗒作響」都曾在 1901 年出現,當時全世界的教堂鐘聲齊鳴,向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溘然長逝致意,也送走 1800 年代。迷人的黛安娜與創造「維多利亞時代」的維多利亞女王截然不同。維多利亞女王費心建立了一個非常龐大的帝國,連非洲酋長都尊她為「偉大的白人皇后」,可是 20 世紀的紛擾與 19 世紀的安定不可同日而語。黛安娜喪禮的有關細節──超速的汽車、對名人的追逐、全球轉播的電子喪禮、偶像崇拜的膚淺,甚至促銷紀念黛安娜的T恤、鑰匙環和慈善錄音帶,都是這個即將邁入另一個千禧年時代的圖像。維多利亞女王葬禮上彈奏蕭邦及貝多芬的曲子,黛安娜葬禮上則由艾爾頓強獻唱。

維多利亞女王統治百年來,人類生活的改變比她登基前 1000 年還要多,這雖是已經老掉牙的話,卻也是鐵錚錚的事實,20 世紀不得不再老調重彈,而且 20 世紀的改變是生活變得更好。只要看看:1905 年人們的壽命平均只有49歲,到 1998 年則延長至 76 歲。本世紀之初世上許多人過著沒有電力、電話、汽車、電影院、廣播、電視、電腦和網路的日子,連現在享有的基本自由都缺乏。在擁抱「人民的王妃」以及輕侮黛妃的皇室姻親的現象中得到一個的 20 世紀的教訓:一切要以民意為依歸。

20 世紀的特色是許多人相信生命是可知的、可控制的,而且人定勝天,生活只會更好,美好的黃金年代近在咫尺。可是隨著本世紀接近尾聲,現代瓦解,人們覺察到一種新的謙卑,一種後啟蒙運動時代對生命「不可知」的領悟,以及理智與秩序只能在實驗室而非在現實中提供解答。套句已故的隨筆作家伊塞.柏林的話說,理智與秩序應用在實際生活上往往成為「靈魂的桎梏」。

即使有依循民主制度建立的政府以及驚人的機器,迎接 21 世紀的一定是一個更謙卑的世界,怎麼說呢?儘管未來的科技世界充滿刺激,可是有著痛苦與死亡慘痛回憶的人數畢竟比接觸科技世界的人多。因為沒有一個傳播媒體會比家族的切身故事更令人刻骨銘心,本世紀留下了古拉格(前蘇聯集中營)的悲涼、納粹大屠殺的恐怖、歧視黑人的不義,以及愛滋病的痛楚。1999年每個人的先人都經歷過 1914 年、1929 年、1945 年、1968 年及 1989 年的大事,這每一個日子都代表著一次勝利──世界已經安度一次次危機,可是人類也付出慘痛的代價。政治與科學造成了這個殺戮的世紀,也帶給人類生命與希望。即使現在,促使人類繼續前進的動力仍是「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