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洪蘭序
達賴喇嘛序
秦夢群序
前言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作 者 作 品

EQ
心智重塑
EQ(2):工作EQ
EQ(十週年紀念版):為什麼EQ比IQ更重要?
綠色EQ
情緒競爭力,UP!:15個線索,讓你把事情做完、做對、做好!
快墜機了,為什麼沒人敢告訴機長?:動腦不動氣的EQ帶人術:
專注的力量:不再分心的自我鍛鍊,讓你掌握APP世代的卓越關鍵(附「鍛鍊你的專注力」別冊)
情緒競爭力,UP! + 快墜機了,為什麼沒人敢告訴機長?
EQ:決定一生幸福與成就的永恆力量〔全球暢銷20週年.典藏紀念版〕

譯 者 作 品

資訊焦慮
如何吹響領導的號角
真實的謊言:揭開民調與統計的黑盒子
全贏戰略
EQ測驗書:你的EQ及格嗎?
辯論高手
下個富翁就是你
畫夢的巨人
皮爾松那形象法則:成功打造個人和企業的金字招牌
資訊經營法則

心理勵志

【類別最新出版】
植物都知道:從植物身上啟動自我的覺察力,找到最自在的生命姿態
不被定義的妳:自己的人生,無須被定義
真希望你也喜歡自己
深度學習力(暢銷新裝版):學歷貶值時代,MIT博士教你從大學就脫穎而出的75個成功法則
找到你的維他命人:人際關係中的痛苦、困惑、空虛,你不必自己承受


破壞性情緒管理(BE0111)──達賴喇嘛與西方科學大師的智慧
The Destructive Emotions : A Scientific Dialogue with the Dalai Lama

類別: 心理‧勵志‧占星>心理勵志
叢書系列:NEXT
作者:丹尼爾.高曼
       Daniel Goleman
譯者:張美惠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3年05月26日
定價:280 元
售價:221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52頁
ISBN:9571338990

停售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洪蘭序達賴喇嘛序秦夢群序 前言 書摘 1 書摘 2書摘 3



  書摘 3

第四章 佛教心理學

我記得一九七四年在哈佛心理系教書時認識西藏教師邱陽創巴仁波切,他宣稱「佛教將以心理學的面貌進入西方。」

佛教怎會與心理學扯上關係?當時對我們這些研究心理學的人來說是極荒謬的,我們完全沒想到佛教──就像世界上許多偉大的宗教傳統──蘊藏著一套心靈的理論。

事實上人類從兩百多年前就開始研究心靈,現代心理學不過是比較晚近加入的一支,但我在學習的過程中完全沒有得到這樣的訊息。現代心理學的理論源於歐美的科學與文化,心理學這個領域可以說是極度文化導向的,對其他地區與時代的心理學系統無知到短視,甚至唯我獨尊的地步。

事實上亞洲多數宗教的根本都是心理學,雖則這通常是學者研究的範圍,鮮少為普羅信眾了解。這些心理學兼具理論與實用,可以提供實際的方法幫助「專業人士」修練自己──不管是瑜伽修行者或出家人。

這些「另類」心理學裡最豐富的當數佛教。自西元前五世紀的釋迦牟尼佛以來,他的追隨者一直很重視心靈的分析。佛陀入滅後第一個世紀裡,這套分析被整理成為「大法」──以當時的巴利文稱為Abhidhamma,梵文為Abhidharma(皆譯為阿毘達磨)。

今天的每一個佛教分支都涵蓋這套基本的心靈分析,再加上自己的修正。那天我們聽到的是西藏的觀點,主題是情緒。

學者僧侶

休息後里卡德坐到上師旁邊的位置,他身上穿的是和達賴喇嘛一樣的褐紫色與黃色的袈裟。 「且容我坐在翻譯者的位置上簡單地介紹里卡德先生,」瓦利斯又換上主持人的身分,「他於一九六七年首度來到亞洲,七二年之後便一直住在這裡。」

里卡德的父母都是法國的高級知識份子,童年時便有機會接觸許多傑出的人。他的母親是一位藝術家,與超現實主義繪畫之父布列東(Andre Breton)相熟。他的一位舅舅是最早駕乘單人無引擎帆船環遊世界的人,花了三年的時間完成壯舉。他的教父葛吉夫(G.I.Gurdjieff)是俄國的神祕主義者,二十世紀中曾吸引一批法國知識份子的追隨(里卡德的母親也是其中之一,但里卡德與追隨者之間並無特別的聯繫)。

常有知名的哲學家與藝術家到里卡德家做客--多是他父親的朋友。他的父親較為人知的筆名是雷威爾(Jean-Francois Revel),是法國最具影響力的當代哲學家與政治理論家之一,著有二十五本書──其中最有名的《未來的世界》(Without Marx or Jesus)是國際暢銷書。此外,他是Academie Francaise不朽名人堂四十人之一,堪稱是法國學術界最高榮譽。《僧侶與哲學家》是里卡德與父親關於科學與靈性的對話,也是多國暢銷書。

但促使里卡德第一次出發尋找西藏精神老師的是母親的一位朋友,紀錄片導演戴斯賈丁(Arnaud Desjardins)。戴斯賈丁曾在一九六六年為法國電視台製作一部四小時的紀錄片,名為《西藏的訊息》(The Message of the Tibetans)。拍攝時間恰是中國占領後大批高僧逃離西藏後幾年,影片最後五分鐘是數十位禪師靜靜注視著前方,一張張入定超脫的臉孔深深打動了里卡德。 於是里卡德在只認識幾個英文字(他在學校學過德文、希臘文、拉丁文),藏文一字不識的情況下,毅然前往印度。一位朋友引介他認識一位才來幾個月的喇嘛拉伯葉(Dr. Frederick Leboyer)--他所推動的「無暴力接生法」(在柔和的燈光下讓嬰兒進入溫水裡),在十年前曾蔚為風潮。

里卡德自承他的生命其實從一九六七年六月二日才開始,那一天他第一次在紀錄片裡看到他未來的佛教老師侃吉仁波切(Kangyur Rinpoche)。依照西藏瑜伽修行的傳統,仁波切多數時間都在閉關。但他也像Nyingma傳統的許多喇嘛一樣,結婚成家,住在喜馬拉雅山區大吉嶺鎮一間兩房的小屋。

大師的詳和、同情、智慧與山一般的內在力量讓二十一歲的里卡德深受感動,之後便與仁波切同住三週──當時他還不知道他的生命將從此轉彎。三週後他回法國繼續學業,但心思不斷飄回印度。因此他在巴黎巴斯特學院攻讀博士時,放假時仍經常回去找印度的喇嘛。

里卡德讀研究所時是在諾貝爾獎得主傑科布(Francois Jacob)門下,自己在基因方面頗有創見。還在讀研究所時他就寫了第一本書--詳述各種動物的遷移情形,因為生態學正是他最大的興趣之一(連同音樂、天文和自然攝影)。但追求靈性的牽引還是太強烈,他終究放棄科學研究,追隨侃吉仁波切成為西藏的修行者。仁波切去世後,里卡德成為正式的喇嘛,並擔任頂果欽哲(Dilgo Khyentse)仁波切的個人助理,日夜隨侍在側長達十二年--在老師去世後更為他寫了一本書。

瓦利斯總結他的介紹詞,「他出家已近二十年,是西方佛教徒學者裡最資深的一位,尤其是Nyingma傳統裡更是少見。長期以來他一直為上師擔任法文翻譯。其餘的我就不再贅述,有請里卡德……。」

里卡德因翻譯的關係與達賴喇嘛密切合作過,但他自承那個早上他的地位對任和西藏喇嘛而言都是很尷尬的。